1、小学四年级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数学上册5篇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1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验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 2、借助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四、教学难点 理解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义。 五、教具准备 “几何画板”制作的教学课件,三角形的每条边可以根据学生生成的数
2、据输入显现,展示围的过程。 六、学具准备 透明彩色喷墨胶片打印线段。 七、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再现三角形模型强化对三角形的认识1、谈话导入,复习三角形概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2、操作试验,感受三条线段怎样围成三角形,懂得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任意两条线段的端点两两相接。 (实物投影:三张印有线段的胶片,胶片的边沿相连。) 师:看屏幕,现在这样围成三角形了吗? 教师:谁来围一围?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其他同学观察,评价。) 教师:刚才的没围成三角形,现在就围成了,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 学生操作,评价 学生
3、讨论并回答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通过实物投影上三条线段围的变化,一方面帮助学生重现三角形的模型,强化对“每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围的方法。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拆解三角形模型制造冲突,引发思考1、拆解 师:如果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剩下的可能是哪两条? (板书:11、6和11、11) 2、讨论 师:用这两条线段能直接围成三角形吗?能想办法变成三条线段吗? 师:变成三条线段了,就能围成三角形吗? (板书:能?不能) 学生动手,观察并总结回答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中,想象得到的都是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头脑中也有大量这样的生活原型和抽象的三
4、角形模型。教师通过“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两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想办法变成三条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吗”四个小步骤的巧妙设计,打破了学生头脑中存有的三角形模型,引发学生的思考: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质疑自己和他人已有知识经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审视、思考、疑惑中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研讨。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操作试验,明确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1)明确要求。 师:实际情况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呢?请你动手试试。 要求在动手前,小组内先一起说说打算剪哪一条,怎么剪。组内4个人每人剪的尽量不一样,剪完围围看,然后填在记录单上。 记录单:两条线段11cm和6cm(或
5、11cm和11cm) 剪后的三条线段是()cm、()cm和()cm 围成三角形了吗?(或_) (2)小组合作试验。 教师监控:收集试验数据 能围成不能围成 3、8、62、9、6 4、7、61、5、11 5、6、62、4、11 (3)展示交流试验情况,提取数据。 师:谁愿意把你试验的情况给大家看看?(学生说教师板书。) 追问:谁和他的不同? 还有补充吗? 谁用的是11和11,说说你们试验的结果? 师:这两条线段在哪儿相连? 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师:到底连没连上,最后边的同学看得清楚吗?看来这儿用学具不容易看清楚,咱们用课件清楚地看看。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这个能围成?到底能不能围成,说说
6、理由。我们通过课件演示来看一下。 (播放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围的课件。) (4)小结过渡。 师:通过亲自试验,大家知道三条线段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展示结果 情况一: 全是能(或全是不能)的情形。 情况二: 有的能有的不能的情形。 学生将一条线段剪成两条,从理论上分析能够得到无数种不同的剪法,但围三角形的结果只会出现两种:能围成和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试验结果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生生交流中提取典型数据。通过实物投影变焦放大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清晰地看到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情况。几何画板课件随学生生成输入数据和动态演示过程,弥补了学具操作的不足,有助于学生达
7、成统一认识。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不是就内容说内容,而是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试验基础上,补充完善个人和小组的认识,达成共识。学生在剪、围中思考,初步感受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不是在比较每一条线段,而是需要看两条线段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做了铺垫。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2、数形结合,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试验前我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继续研究,你想研究什么? 师:你觉得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系? (2)研讨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小组同学研究研究。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课件:输人数据生成三
8、角形演示围的情况。) (3)研讨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了两条短的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的时候一定不能围成三角形。 那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就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来看这些能围成的情况,一起来分析分析。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组讨论 学生说想法 课件重现了数据对应的图形,学生借助黑板上的数据、屏幕上的图形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2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生活,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辩认其余三个方向。 2. 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
9、向,并且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3.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具:小黑板 字条(打印)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今天老师第一次来到石良完小,谁能给帮老师一个忙。介绍一下 校园的情况,分别找一找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建筑?我有一些了解了,感谢同学们的介绍。 一、 课前小游戏,导入新课(复习东南西北,起立,指说) 现在,上课(师生起立问好) 咱们来个小竞赛,看哪个小队的同学
10、反应快,回答流利、干脆。准备好了吗?想一想,你现在是面对什么方向,(三个小队分别说)?再一个问题: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为什么老师提同样的问题,而你们的回答却不一样?这节课咱们来研究方向与位置。(板书) 二、联系实际,自主探究 1.刚才,同学们给我介绍了校园的情况,我也找了几个建筑物,你们知道它在校园的哪个方向吗?(厕所 操场 科技楼 食堂)(东 西 南 北)从你现在的位置来观察,它在你的哪个方向?从你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来找一找? 2.为了让我更清楚地认识校园,请同学们再帮我一个忙。把校园这四个建筑物填在课前老师发给你的图上,制成一个平面图。利用你们已有的经验,开始独立完成。(生独立完成平
11、面图,师巡视指导) 3.请3个学生把不同结果板演到小黑板上,并让学生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讲明白是面对哪个方向,这个方向是什么建筑?后面?左面?右面? (转身,分3个方向演示小黑板,并标上方向。演示完成后再把小黑板集中摆放。) 4.同学的平面图都有道理,但为什么不一样?同一个校园,平面图却不一样。怎么办?所以必须统一规则。在国际上人们绘图或者平面图时,规定按上北,下面就应该是(学生说,师板书到中间)以后再绘图的时侯就必须按这个方位。 再把校园这四个建筑物按到方位图上。哪个平面图是符合这个标准?为了看的更明白,再加上方向标。 5.这两个图怎么变一变让它也符合标准?(旋转,也标上方向标。) 三、实践
12、应用 1做一个学校周边环境平面图 师: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制作一个平面图。调查一下学校周边的情况?(板书东埠 西埠 下河头 石良集 )把它们写到另一张纸上,做成一个平面图。 板书设计:略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3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第八册第25页-28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工地上挖掘机繁忙的作业景象,观看的小朋友看到正在隆隆作业的机器,兴奋地交谈着,拟借此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铲斗臂在工作中可能形成什么样的角的问题,引入对角的知识的系统学习。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
13、平角、周角。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平角、周角的认识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几种角 一、回顾旧知,铺垫新知 1.课件出示一组角 问:同学们,这些图形都是什么?(角)对,这是我们在二年级时学过的角,那哪位同学还记得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一个顶点、两条边) 2.你能给这些角分一分吗,为什么?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同学们,我们的周围在很多地方都有角。 老师到繁忙的工地拍摄了一些画面。(工地上,几台挖掘机在紧张的工作着,铲斗臂形成了各
14、种各样的角 师: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生1:画面上有5台挖掘机。 生2:铲斗臂上形成了很多角。 生3:铲斗臂上的角不一样大。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她用数学的眼光发现了很有价值的问题! 师: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2.师:铲斗臂在工作中形成了什么样的角?我们用手指一指吧! 找一个学生上台指,如果学生只是指角的顶点则应该予以纠正。要指出一个角,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顶点开始,分别指出两条边(教师同时利用动作语言说明)。 3.小组活动:利用手中的活动角,摆出各种角。(师提示:注意让一条边不动,转动另一条边。
15、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4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理解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直。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画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摆小棒活动。 请大家拿出两根小棒,摆出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 2.思考。 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可以怎样?相交。 3.板书。 平行和相交。 二、学习新知。 1.摆一摆,看一看。
16、 用小棒在桌子上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 观察,这么多相交的图形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比较垂直与相交。 同桌讨论:垂直与相交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摆出垂直的图形。 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它们是不是互相垂直的。 3.折一折。 拿出长方形的纸,让学生思考,通过折一折,折出互相垂直的线吗? 让学生尝试折一折,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互相完成。 提出活动要求:拿出一张正方形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每组折线画出来,便于区分。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验证是垂直的。 4.找一找。 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互相垂
17、直的线,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吗? 5.我说你摆。 完成书本第22页第1题。 生活中的应用: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6.学习画垂线。 提问:你能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吗? 学习自己尝试画垂直线。 展示汇报交流:为什么这样画?说说这样画的原因? 小结:用直尺画一条直线,标出一点,画过这一点的垂线。 具体步骤: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教师边说边演示。 同桌操作:直线外一点画互相垂直的线。反馈交流。 三、巩固练习。 书本上第23页小实验。 提问:去河边,怎么走最近呢? 小组合作讨论。 全班汇报交流。 师提问:从O点
18、到直线AB有多少种可能。 比较:在这么多线段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哪一条是最近的?为什么? 四、小结 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引出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具体步骤: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 这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上册5 教材分析: 角的分类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的第三课时的内容。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但大多是直观的描述。本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认识两种特殊的角:平角和周角;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
19、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度数范围及大小、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图中隐藏的平角解决问题。 教学实录: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听:“一件东西手中握,东摇西摆风拂过,热天打来冷天缩”,打一个生活用品。这是什么呀? 生:扇子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也带来一把扇子,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扇子里的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角和周角。 师:下面我慢慢儿地打开这把扇子,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你要有什么发现可要赶紧说。 师慢慢打开扇子。 生发现角,教师
20、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锐角、直角、钝角。 当师打开到平角时,有生认出平角。师:对,这就是一个平角。板书:平角。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角叫平角? 生: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就是一个平角。 师:如果把这个平角画下来,你会画吗? 请一学生到讲台上画一个平角。 师:同学们认为他这样画可以吗? 生思考。 师:我认为这是经过这点的一条直线,怎样让大家看出这是一个平角而不是一条直线呢? 生:还需要再画上平角的形成轨迹。 师补充。 师:这是一个平角,可是这样画平角还不够规范,下面看老师来规范得画一个平角。(指明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继续打开扇子。生发现周角,师板书:周角 师:关于周角你知道它的什么知识?它有什么特
21、点? 生:周角的两条边靠在一起了。 师:用数学语言说周角的两条边重合了。 结合刚才画平角的过程,你认为怎样画周角最规范。大家说,老师画。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平角和周角,指一指它们的顶点和边。通过画,让学生明确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的本质区别。 2、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师:生活中除了在扇子里见到平角和周角,在看表时也经常见到。看表中几点了?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什么角? 生:六点,组成一个平角。 师:你能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思考后举例。 师:看(课件中的)这个大风车,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叶片就组成一个平角;每个叶片旋转一周会形成一个周角。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会发现许
22、多这样的数学现象。 3、探究五种角的度数范围及关系。 (1)问题提出。 刚才我们打开扇子一周,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角的知识(板题:角)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遍扇子的打开过程,看屏幕,不仅仅要说出是哪一种角,还要看它们的形成过程,发现五种角之间的关系。 师:好,我这儿有两个问题,一能不能用度数来描述这些角?二这些角之间有哪些关系。同学们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注意每个结论都要说出理由。 (2)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 (3)汇报: 师随生回答,板书各种角的度数。 生: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平角等于180。 师:你怎么知道平角等于180? 生1:在量角
23、器上有一个平角,就是180 生2: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在一起,就是180。 师让生操作验证:a让学生都来观察量角器上的平角; b动手用两个三角尺拼一个平角。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在哪里。 生:周角等于360,把两个量角器拼在一起就是一个周角。 学生操作演示,指周角的两条边。 师:那这些角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生1、两个直角等于一个平角。生边说边拿起两个三角尺拼成的平角说。 师:你的眼光真独到,发现了平角和直角之间的倍数关系,还有吗? 生2: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生拿起两个量角器拼成的周角说。 生3:我还要补充:一个周角等于四个直角。我是通过度数发现它们的关系的:18090=2,360180=2,
24、36090=4 师肯定同学们的做法。 师:同学们有高有矮,那这些角呢?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生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4)师:这些角中你认为哪些角比较特殊?为什么? 生认为周角、平角和直角比较特殊,它们都有确定的度数。 三、应用拓展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五种角,下面我想让你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看这幅图仔细观察,除了1到4还有其他的特殊角吗? 生发现相邻的两个角组成一个平角。 师:那如果知道1=130,你能算出其他三个角的度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 汇报:1=3;2=4、 师:我也看着1=3;2=4、,可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你能说出根据吗? 生:2=180130=50 师:180在题目有没有里直接告诉你?(没有。)看来,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用直接告诉我们的条件,还要善于发现题里的隐藏条件,隐藏条件也非常重要! 生计算出结果。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认识了平角和周角;知道了各种角的度数。 生2:我还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3: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发现和运用题目里隐藏着的条件。 师:我用一首诗来总结了一下: 一周二平四直角,关系密切不得了。 钝角介于平直间,锐角不大比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