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六年级美术上(重组单元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17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美术六年级第一学期湖南美术出版社综合 探索单元 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小小园艺师、田间 的精灵第一课时小小园艺师、田间的精灵 利用捆扎、编织等方法制作模型2小小园艺师、田间 的精灵第二课时小小园艺师、田间的精灵 打造盆景、院落3小小园艺师、田间 的精灵第三课时小小园艺师、田间的精灵 设计规划公园、小区一角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
2、准 (2011年版) 中属于第三学段“综 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旨在发 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展能力。通过观察、体验、构思、描绘、塑造、 设计和制作等美术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创作动物、人物和景物等 立体造型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 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保意识、社会意识和生 命意识。(以上关于课标要求的描述参考美术课程标准 (2011 年版)中相关内 容:(1) 课程基本理念: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 转化为具体成果。(2) 课程设计思路:四个学
3、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 领域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3) 课程目标中关于“造型 表 现” 、“设计 应用” 、“欣赏 评述” 、“综- 1 -合 探索”四个领域分目标的内容描述。(4) 课程内容中第三学段关于“造 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欣赏 评述”、“综合 探索”四个领域目标、 学习活动建议、评价要点的内容描述。)(二) 教材分析为了更好的培养现代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养,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 美术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更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从单纯的绘画,逐步走向 综合探索,密切联系生活、自然、科技等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
4、高美术 素养,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本作业设计选择了湖南美术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第 7 课小小园艺师和第 8 课田间的精灵作为单元的主要内容。 这两课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实践性探索,倡导学生从生活中 收集和利用材料进行制作,并且每个活动之间也存在着知识的关联和材料的可重 复性,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合作性、创造性、 实践性等方面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 7 课小小园艺师 盆景和园林艺术都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体现了自 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综合。本课选题是让学生以“小小园艺师”的主人翁姿态进 入学习,通过制作盆景和小区规划模型,将营构景观与巧工制
5、作相结合,培养学 生亲近自然、美化环境、关注生活的思想感情。第 8 课田间的精灵 乡村是材料的聚宝盆,文化的沉积带,其特有的自 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能培育儿童美术朴素、率真的品性,本课就是以乡村常见的“稻 草、树叶、麦竿”等材料,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感受艺术与生活的趣味联系。 本课涉及“造型 表现”、“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主要解决两个学习要 点:其一是巧妙运用材料,寻求造型的新意与美观,创意指导体现在对材料的选 择思考和对制作效果大胆的科学设想;其二是学生在工具操作和材料的简单运用 上的相关技术。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将把自己平时对乡村的细致观察和审美感受以艺术化 的形式进行创造表达,真实地
6、反映孩子们内在的情感世界,无论城、乡的学生, 他们都将体会到遨游农村这块广袤的自然天地所带来的无限乐趣。(三) 学情分析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生活经验也随之变的越来越丰富,身心都得到了很- 2 -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 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的形象,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这个年 龄段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 表达趋向。通过 1-5 年级的美术学习,学生对美术这一学科了解的相对较多,有 的学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对象, 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对材料进一步的
7、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但 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得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还有的学生 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基于学生的美术学习现状,本单元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立体造型能力 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着重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创造出富有创意的 艺术作品。三、单元学习目标与单元作业目标序号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作业目标水平层级1能运用捆扎、编织、粘贴、 拼接等方法进行立体塑造。以捆扎、编织的方式制 作几件人物、动物或植物的 艺术作品。通过多种形式使 学生拓展思路,掌握一定的 立体造型方法。理解2了解盆景的一般内容、造型 手法,能根据材料特性,合理搭 配、组合成微缩景观。收
8、集和利用材料制作 简单的模型,如房屋、树木、 小桥、亭台、船只、人物、 动物等,提高动手制作能 力。理解- 3 -3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 布局方法和功能知识,以小组合 作的形式制作小区一景。加强对 盆景、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 识,体现关注自然、热爱绿色环 境的情感。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将 模型铺以石子、沙土、枯枝、 野草等材料,形成一件微缩 景观,如树桩盆景、山水盆 景等。理解4走进乡村、社区、公园,开 阔视野, 了解一些民间艺术文 化,保留纯真的学习情怀和勇于 创作的热情。引导学生绘制平面规 划草图,以小组分工合作的 方式设计制作小区一景、公 园一角或社区一角的景观, 培养学生养成学习的
9、整体 规划意识和生活习惯。理解5能养成精心制作、认真学习 的良好行为习惯,善于珍惜并利 用自然资源。分工明确,体现创 新精神;合作有力,体现协作精 神。收集各种合适的材料,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合作完 成一件富有新意的大型作 品。理解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对于即将步入初中的小学生而言,学习美术不仅是技能学习,更是一种思维 方式的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手段。艺术素质和艺术思维不是可有可无的, 它是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能力和素养,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和教学引导上可 以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双 减”政策下,我们的美术作业设计可以是大胆自我表达感受和情感的,
10、可以是创- 4 -造力极度夸张的表现科技与幻想的,可以是美术和其他学科融合的,我们需要的 艺术基础教育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家,而是培养有艺术审美眼光和艺术思维的综合 人才。因此,我们从美术作业设计的层次性、探究性、合作性及评价性方面开展 了课时和单元作业设计。1.分层次设计作业,给予学生多种选择由于每位学生的成长环境、美术基础、艺术素养不同,对同一问题都有自己 不同的见解,而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并能够形 成一定的审美观,因此,我们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从 不同角度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学习小小园艺师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 特长,一是独立或合作制作简单
11、的小模型,主题不限;二是可以利用自己收集的 几种材料,将单个模型组拼成小景观;三是结合居住环境,绘制平面图。学生可 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想要完成的作业,难度层层深入,形式灵活多样, 甚至可以延伸至课后与家长共同完成。2.注重作业的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美术作业不同于其他学科,更注重与实际生活的 联系,倡导学生从生活中发散思维,使美术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因此,设计美 术作业时,要注重美术作业的探究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比如,学习田 间的精灵时,我们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田间地头,寻找创意灵感,将平时不 起眼的瓜果皮屑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联想力求表现出学生的奇思妙想,
12、用探究式 作业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小细节, 发挥想象,融入手工技艺,最终完成美术作业。3.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受知识储备及学习能力的限制,面对新知识往往会出现理解 不透或不全面的现象,而美术学习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的大胆表达和 个性情感,学生之间的合作能使美术作业变得更有质量、更有创意。因此,在设 计实践性较强的美术作业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各司其职、集思广益, 将各自的所想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发挥团队合作 的力量。例如,小小园艺师这一课,根据平面图设计立体效果图,就需要小 组分工合作完成,
13、每位同学负责制作一件物品,最终将大家制作的成品集中在一- 5 -起,整体协调完成,让每位学生有事可做,并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4.完善作业评价,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更能使学生从自身作品中找到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检验学生设计的成果,应 该开展分层评语。例如,田间的精灵这一课,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不 同形式的联想。对于只利用一种材料联想后创作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鼓励式的 评语“你制作的形象非常精致,可见在制作的过程中非常用心,如果能够结合不 同材料、不同方法制作不同质感的形象会更好”,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力 量,从而更加主动
14、地进行联想,深化对本节课的认识。相对于思维比较固化的学 生,教师的评语内容应该更倾向于对学生想象力方面的培养。总之,本单元的作业设计坚持美术课程标准为导向,本着快乐学习的原则,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在美术学习中体会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课时作业目标学习捆扎、编织、粘贴、拼接等手工制作技法,收集生活中的材料进行立体 塑造。基础性作业 (必做)1.作业内容通过学习课本、浏览网络、走访创意集市等方式,了解艺术作品的呈现形式, 积累生活中的创作素材,至少展现三种不同的材料。2.时间要求:约5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15、标完成水平能够展示三种不同形式的材料。合格能够展示四种不同形式的材料。良好- 6 -能够展示五种以上不同形式的材料并能够简单介绍。优秀拓展性作业 1 (选做)1.作业内容参考教师给出的图例,巧妙运用生活中的材料,独立完成一件立体造型作品 (如:人物、动物、小屋、船只、树木、小桥、亭台等),向老师或同学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2.时间要求:约 20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能够基本完成一件立体造型作品。合格能够基本完成一件立体造型作品,材料运用合理、巧妙并能简单的介绍。良好能够基本完成一件立体造型作品,材料运用合理、巧妙并富有创意。优秀拓展性作业 2 (选做)1.作业内容参
16、考教师给出的图例,尝试运用捆扎、编织、拼接、粘贴、组合等制作方法,2-3 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创作一件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7 -2.时间要求:约 20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运用捆扎、编织等方法,创作出一 件艺术作品。合格创作的作品具有立体感、创意性,能够美化生活环境。良好作品制作精美、巧妙、富有创意,能够表达自己对美 术与生活环境的认识和体会。优秀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时作业设计意在落实单元学习目标 1、2 和单元作业目标 1、2,从收集 材料入手,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可创作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对学生课前准 备的材料进行展示评价环节,以此顺
17、利完成必做的基础性作业。从小的具体模型 开始制作,制作的材料、主题不作规定性要求,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通过收 集材料,学生能够主动走进自然,并且用心观察生活, 自己寻找作业的切入点,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不仅将教材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对本课学习内 容有初步的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的能力。基础性作业与拓展性作业呈现出由易到难的递进关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 能力在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选择完成拓展性作业 1 或拓展性作业 2 (模仿或创 作),通过拓展性作业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创作意识。第二课时课时作业目标了解盆景、园林的一般内容、造型手
18、法、布局方法,能根据材料特性,合理 设计、搭配组合成微缩景观,营造出一种山水田园的氛围。基础性作业 (必做)1.作业内容自选主题,通过网络搜索各种盆景、农家院落的微缩景观作品,欣赏分析其 中的布局与造景方法,把自己的感受用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50 字左右),并和- 8 -同学或老师分享。2.时间要求:约 8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能够简要评析一件微缩景观。合格准确描述出一件微缩景观中的构成元素。良好深入分析一件微缩景观中不同立体造型的制作材 料与技法。优秀延伸性作业 (必做)1.作业内容参考教师给出的图例,将上节课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单个模型,根据不同的 风格,确定主
19、题 (如:山水、 田园、农家院落等),分成不同组别,通过添加 石子、沙土、枯枝、野草等材料,组合拼搭成一件微缩景观,使作品富有山水 田园或农家院落的诗情画意。2.时间要求:约 20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能够运用身边的材料,创作出一件景观作品。合格能够延伸利用上一课时制作的立体模型,营造出一件主题作品,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良好能够体现语文学科中的山水田园或农家院落的诗情画意。优秀- 9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时作业设计意在落实单元学习目标 3 和单元作业目标 3,在上一课时的 基础上拓展对盆景、园林、景观等综合知识的学习,进行基础性作业时鼓励学生 将语文学科的语言表
20、达与写作能力融入对微缩景观的欣赏和描述中。在实践方面,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合作方式将所想付之于行动, 呈现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缩景观。知识的关联性需要活动之间的相互衔接,因 此,本课时对课堂教学也能起到串联的作用,使学生能活学活用。基础性作业与 延伸性作业是递进关系,延伸性作业是对上一课时作业的拓展延伸,难度方面有 所增加,但分组合作应该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第三课时课时作业目标了解园林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绘制平面规划草图,结合各种制作技法设计 规划图中的立体造型,形成规划合理、布局讲究的园林景观模型。培养学生养成 良好的整体规划意识和生活习惯。基础性作业 (必做)1
21、.作业内容参考教师给出的图例,讨论各种景观的造型,小组分工合作,设计一幅小 区一景、公园一角或社区一角的平面规划草图。2.时间要求:约 10 分钟3.评价设计- 10 -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能够绘制出一幅简单的平面规划草图。合格能够绘制出一幅主题突出、分工明确的平面规划 图。良好平面规划图中各种景观设施布局合理、主次分明、 衔接得当。优秀拓展性作业 (必做)1.作业内容每一小组按照平面规划图,根据各个功能区,明确各自分工,选择合适的 材料,将平面图制作成立体造型效果图。(分工明细: 甲同学凉亭、乙同学 树木、丙同学假山、丁同学长廊,等等,以此明确各自任务。)2.时间要求:约 20
22、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能够基本完成一件立体效果景观设计作品合格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造型技法完成一件立体效果景观 设计作品。良好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造型技法完成一件立体效果景 观设计作品,并且整体布局规划合理、单个模型制 作巧妙、色彩搭配精美。优秀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时作业以绘画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意在落实单元学习目标 4、5 和单- 11 -元作业目标 4、5。基础性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园林、小区布局形成 整体规划意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平面规划图,为后期制作立体效果图奠定 基础。活动中,每组学生根据本组主题,绘制出各自的平面图,这种小组合作规 划的形式,
23、不仅有助于学生减轻过重的作业量,也有助于保留学生个人独特想法, 发挥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的作用。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是对基础性作业的延伸与拓展, 目的是将平面的规划图转化为立体的造型设计,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各 种材料的组合运用能力。本课时可以将前面制作的单个模型、小物件、微缩景观 等进行综合运用与展示,突出活动之间的连贯性与重复性,既巩固了所学又拓展了新的知识。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单元作业目标探索更多环保又实用的材料,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制作方法 (如捆扎、缠绕、 编织、剪切、粘贴、捏制等),学会整体布局,打造生动有趣的园林、院落场景。(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一、单项选择题 1.右面作品没有采用
24、哪种方法?A.打结B.编织C.切割D.弯曲2.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A.私家园林 B.皇家园林 C.寺观园林 D.农家园林3.右图盆景构图有什么问题?A.宾主不分C.布局过满B.布局太空D. 布局过散二、多项选择题1.哪些材料制作出来的作品适合长时间保存?A.干草 B.玉米秸杆 C.新鲜花卉 D.石头2.园林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12 -A.绿化、美化环境C.减少噪音B.改善人类宜居环境D.促进光合作用3.下面哪些制作手法可以帮助完成捆扎、编织任务?A.分支 B.穿插 C.弯曲 D.切割三、户外考察活动 (选做)1.作业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公园、社区等景观角,通过实地观察、体验、感受园
25、林规划给人 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分组合作,分析园林设计在整体布局、元素构造、景观搭配、 材料运用等方面的特点,把分析的结果用文字记录下来,并配上简单的草图。(200 字 左右)2.时间要求:约20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 价 指 标完成水平能够从一个角度分析出园林设计的特点。合格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出园林设计的特点。良好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出园林设计的特点,并能拓 展思维,关注每个景观的位置关系及搭配组合。优秀四、综合实践运用1.作业内容参考教师给出的图例,班级内分组分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集体 合作完成一件有创意的大型作品。- 13 -2.时间要求:约 25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
26、量表评价指标完成水平作品中运用的材料比较广泛,呈现了捆扎、编织等制作 技法,基本完成了一件艺术作品。合格作品取材广泛,制作的立体造型丰富多样,表达了一 定的思想与情感。良好作品名称富有意蕴,取材广泛,制作方法多样,整体 效果特色鲜明,体现园林艺术,空间感强,营造出了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文化氛围。优秀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以搜集各种材料,通过发挥想象力,运用各种制作方法,独立制作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形式完成各种学习活动。从整体看,一方面, 为了使学生发扬生活主人翁的精神,从自然界中挖掘更多可利用的材料,培养他 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紧扣当下劳动教育的主题,鼓励 学
27、生学习传统手工技艺,通过自己的双手打造有创意的艺术作品,使劳动教育渗 透到美术学科中。因此,单元检测作业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检验,还设计了实践性 考查,分为户外考察活动和综合实践运用两种形式,具体教学中可以二选一检测 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把握与运用。如果学期课时宽裕,可以考虑两种形式都开展。 尽量使每位学生能参与其中,并且有所收获,形成一定的审美与创造能力。- 14 -(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元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单选题1中等原创约 30 分钟2单选题3一般原创3单选题2一般原创4多选题1中等原创5多选题3中等原创6多选题1一般原创7综合写作4一般原
28、创8实践运用5较难原创表现性评价理论是与整体教育理论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新型教育评价理论,是支撑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依据。加涅指出“学习过程,得到教学条件的支持,就导致在学习者心里形成多多少少是持久的状态。这些状态当然是从观察他的作业而推论出来的,因为这些状态是在许多场合下的具体情境里表现出来的。” 加涅认为学生的内在能力是能够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外在表现便可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推断。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通过学习者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麦格劳-希尔认为“应该让学生觉得他的努力的结果不需要符合教师的意见,或其他权威而且有相
29、当大的活动自由包括选择表现的材料与其他要素的自由选择 。美术表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载体,从结果上而言,美术表现主要内容是“视觉造物”,在层次性上个体的美术表现能力应该是有不同的层次与发展水平的,但是又有阶段性的群体特征。从功能性上而言,美术表现的功能应该能解决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问题。美术表现性评价的内容上来看是指在美术测评中为学生设置的能够展示学生审美素养和视觉艺术表达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的任务,是对学生美术表现素养进行评价的重要路径,能够真正体现出学生美术综合能力。表现性评价强调目的素养化、真实化、能力化,淡化单纯的知识本位和技能本位,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还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促进
30、学生全面发展是表现性评价应有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最后就评价的价值取向而言,美术表现素养的表现性评价与应试教育和追求比赛的教育有本质的区别,表现性评价的手段更灵活,但不是完全摆脱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就评价效果而言,评价不是为了排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评价,需要综合的能体现核心素养所对应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为我们构建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提供了重要指引。对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进行测评离不开对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价值追求的追问,也就离不开价值观,而价值观是以哲学观为指导的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价值观是开展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首先要明晰的问题。价值是一种
31、客观存在物,是一种可被认知、被评价的客观存在。美术表现素养是内隐、复杂的精神层面的素养,一般来说结果不容易量化评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小学生在美术表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思维表现的外显以及美术表现与学习的关系来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应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其根本目的何在,这是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实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一国际教育评价新理念是当下主流认同的理念。但是,当下关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中存在着诸多功利主义倾向、管理主义倾向、简单化倾向,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因为对于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深度的沉思和追求。对学习主题“人”“
32、美术”与“学习”内涵的理解把握是价值观的关键。笔者认为基于整体教育观的视阈,明晰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内涵,借鉴整体教育的价值论来审视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构建,是建构“为了更好的学习”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小学生美术素养测评模型的必然逻辑。斯马茨在整体论与进化说,“即使累积了某部分,也决不能达到整体。这是因为,整体远比部分之和大。” 整体不能分割为部分,部分相加也不等于整体,分割了的整体总会丧失一些东西。整体教育指向的是完整的人,以及生命的完整性,强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关注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年轻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寻求学习者在智力、创造力、精神、社交、生理和情感等诸方面潜能的发展思维。而整体教育
33、和模糊美学都意识到人类的活动涉及到身心、情感、物质等方方面面的关联与影响,艺术学习被认为是艺术经验获取的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追求,美术教育是学生本真的彰显,基础美术教育的测评应该以人的整体性、全面性为价值根基。但是,对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学生看作无生命的、割裂的存在物,纯粹概念化的测评,偏向考察学生对书本已有知识、信息的单纯记忆和掌握,以及单一的技能考核,割裂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意义追求,削弱了学生的整体需求,进而导致了艺术学科的边缘化危机,还导致了艺术素养测评的“妖魔化”现象,由于价值取向的单一还导致了基础美术教育者乃至全社会都以“画得像不像”“题做得对不对”为
34、标准,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是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的整体教育价值取向。整体教育主张“联结”,强调人不是机械的部分相加,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克拉克认为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通过某种方式与其他事物相联 。人生而就处在各种关系与联结中,学习要联系到自我、身体、家庭、环境等,知识诞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并且知识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学习应是整体的,包含了线性思维与直觉的联系、身心的联系、跨知识群的联系、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整体教育主张“转变”,其以永恒主义哲学为基础,认为世间万物是以和谐的状态存在、变化。整体教育视教育为转变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式地学习,教育和学生是一个不断融合、互相
35、依存的共同创造的过程整体教育还强调教育是“灵性”的努力,创造美好世界的教育要从探寻灵性开始,并非强迫接受的社会规范,灵性是生命互为联结的完美状态,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通,也包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重塑人的精神纽带,通过“慢学习”的形式建立学生的共情、同感、欢乐与希望等潜能,体验万物互通,敬畏宇宙。通过灵性知识的学习,人们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成为人类精神的最高追求。美术表现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审美认识、表现活动,美术表现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行为,是绘画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通过美术表现的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下创造一定视觉
36、艺术形象的实践活动 。所有艺术努力的核心是表达和体验作为人的意义 ,人们一直以来有一种共识,美术表现是一种敬畏和安慰的体验,认为美术表现是快乐和批判的重要源泉。科尔曼提出,“我们转向艺术,不仅是为了了解生活,而且是为了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会独立思考,更要会整合所有感官和能力,这也印证了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在美术中,学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和讨论思考宏观问题,学生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与自我想象,都是学生在美术表现经验的组成部分。在整体教育中,学生的心灵、身体和精神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构思的过程,表现的探索、反思、批判、想象等都为探索心灵、身体与精神提供了更深刻、更真实的洞见。美术教育的包容性,让学生学会接受、拥抱,并最终同情他人,使共同点成为焦点,同时尊重每个人的独特差异。简言之,整体教育视阈中的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构建以“完整的人”为基本价值追求,更注重心灵、身体和精神共同作用的感性的个体“人”,更重视完整的“人”的意义与价值。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