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年级美术上(重组单元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7三年级美术单元作业设计三原色一 、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美术三年级秋学期人美版三原色单元 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三原色第一课时认识三原色(重组内容)2三原色第二课时红色的画红色色 系及其色彩知识3三原色第三课时黄色和蓝色的画 蓝色、黄色色系及其色彩知识4三原色第四课时单元质量检测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美术教材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 “欣赏 评述”“综合 探
2、索”四个学习领域。本单元内容属于“造型 表 现”学习领域。色彩作为小学美术课造型基础的载体,在小学美术教材中不断 呈现,是三年级美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本单元通过游戏、体验、对比等 方法,激发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丰富变化,认识到运 用同色系的深浅变化也能让画面丰富多彩并且画面整体色彩和谐统一。通过不 同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体验色彩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 感。(以上关于课标要求的描述参考美术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相关内容: (1) 课程基本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2)
3、课程设计思路:四个 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 密相关, 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3) 课程目标中关于 “造型 表 现”领域三个分目标的内容描述。 (4) 课程内容中第二学段关于“造型 表 现”学习领域的描述。)(二)教材分析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的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共 21课,下册共 22 课。我们美术教学小组将两本教材进行了整合重组,划分为 6 个 单元:第一单元三原色;第二单元三间色;第三单元色彩的应 用;第四单元舞动的线条;第五单元主题画;第六单元有趣的设 计。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着重分课讲解不同色系在绘画中的表现;第三单
4、元 紧接第一、二单元,是对色彩的实际应用;第四单元教授线条知识与技能;第 五单元将色彩和线条融合,进行主题画的创作;第六单元则将前五单元所学知 识点应用到设计中,进行实践创作。重组后的六个单元课程分两学期教授:前 三单元为三年级上册学习内容,后三单元为三年级下册学习内容。此次作业设计是针对第一单元三原色进行的。本单元内容共包含 4 课时,分别是:认识三原色、红色的画、黄色和蓝色的画 以及单元 质量检测,以总分总的结构安排第一单元课程:第一课时认识三原色 是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6 课红色的画和第 7 课黄色和蓝色的画两课 中的主要理论知识提炼而成的重组课程,着重对三原色的色性进行讲解,让学 生形
5、成初步的色彩感知,这为后面两课时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节约了第二课 时和第三课时的理论知识讲授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绘画,保证绘画 作品的完整度;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分课讲解三种原色色彩知识,对一课时理 论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并通过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做到从理论出发,从 实践中发展;第四课时是单元质量检测,对本单元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第一单元课时内容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以色彩造型为基石, 旨 在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及色彩感知能力。色彩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到重要作 用,同时色彩也是美术造型的基础,而三原色又是一切色彩的基础,生活中的 所有色彩皆起源于三原色,因此我们将三原色作为三年级美
6、术学习的初 章,分 4 课时学习。4 课时之间紧密关联,都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和 认识三原色及其色彩原理。本单元课程规划和作业设计使学生从低年级的盲 目、随意涂抹颜色,转变为有意识地了解色彩、运用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美 感,让学生了解三种颜色可以表达不同的色彩感情,并且能够运用所学技法, 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的理解。(三) 学情分析本校 (安徽省寿县涧沟镇龙头小学) 是一所乡村小学,全校学生只有 103 人,百分之 70 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三年级共 20 名学生,其中女生 12 人, 男生 8 人,17 人为留守儿童,大多由在家务农的爷爷奶奶抚养,学生家庭经济 条件较差,这就造成了家长
7、对孩子美术教育意识的缺乏,和美术学习用品上的 匮乏。但是,学生本身对美术学习的心向一直很强烈,美术课堂氛围活泼生 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三年级学生经过 2 年的美术学习,已经初步形成了对美的感性认识,在此 基础上,三年级美术课程需要系统地教授学生理性的表达技法,将感性、随意的作画方式转变为有意识地取舍,让画面整体效果摆脱凌乱和随意,形成统一 和和谐。我校美术教研组针对以上学情,将三年级美术作业形式化繁为简,以画、 拼贴的形式为主,绘画材料也以常见、易得、便利的材料为主 (油画棒、水彩 笔、废旧材料等) ,既考虑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也考虑实施的可行性,让学生 可以最大程度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三、
8、单元学习目标与单元作业目标序号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作业目标水平层级1观察、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基本要素能够熟记三原 色 (红、黄、蓝)理解2感受不同色彩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提高对色彩的感知能能够熟练说出 不同色彩表达 的不同情绪情感理解3体验色彩造型活动的乐趣,认识到色 彩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敢于创新与表 现,产生对美术学习得持久兴趣。能够分别运用 本单元所学 3 种色彩为画面 主色调创作一 幅色调上统 一、画面和谐的美术作品运用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单元按总分总的结构统筹设计 4 个课时,第一课时是根据本单元课 程内容提取概括设计出来的重组课程,为本单元的“总”起课程,第 2 、3 课时是对应三年
9、级上册美术教材相关课程,第 4 课时进行单元质量总结。4 课时重 组构成了第一单元。本单元 4 课时内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在作业设计上应注重整体性 和迁移性,每一课的作业不能简单的重复,应该有巩固也要有新的侧重点。每 节课的作业形式要考虑多样性和可行性,要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促进小组 合作机制。三年级美术课程安排为每周 1 课时,每课时 40 分钟,为了促进课堂效果最 优化和作业的完整度,部分课时包含了课前准备作业或课后巩固作业。根据三 年级身心发展规律,作业难度以低、中两个为主等级,循环渐进地促进学生对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五课时作业三原色第一课时认识三原色课时作业目标认识、了解三原色
10、 (红、黄、蓝) ,能够正确识别 3 种色彩,初步感知 3 种 色彩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体验。激发学生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 探究、共同合作的能力及对废旧材料回收再利用的环保理念。作业 11.作业内容收集生活中不同色彩的废旧纸张或布条 (课前作业)2.时间要求:不限,课前完成即可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完成水平能够收集 3 种色彩的废旧材料良好能够收集 3 种以上色彩的废旧材料优秀作业 21.作业内容在教室内外快速辨认红、黄、蓝对应的物品,可以走出教室。2.时间要求:约 5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完成水平能够准确辨认 3 种红、黄、蓝色系彩良好能够准确辨认 6 种
11、以上红、黄、蓝色系彩优秀作业 31.作业内容以小组合作形式,将收集到的彩色碎纸片,通过撕、粘贴的形式共同制作 一张彩色色环。2.时间要求:约 20 分钟3.设计评价作业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完成水平能够制作红、黄、蓝三原色简单色环良好能够制作包含红、黄、蓝及其他色彩组成的色环 (4种以上)优秀(附学生作品)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时作业包含课前准备作业、课中口述作业和实际操作作业。作业 1 为 课前准备作业,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 收集废弃材料,为课堂学习做准备。作业 2 是口述作业,为了巩固课堂所学, 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也为了后面的实践作业作理论准备,同时让学生口述对
12、三 原色直观性认识和感知,在知识与技能学习同时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作业 3 为 课堂实践作业,将本节课所学知识实际运用,本次实践作业难度较小,趣味性 十足,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既激发了学生对色彩学习的积极性,也促进了 班级团结合作的意识,以三原色色彩为基本要求,也鼓励学生制作出更多色彩 的色环,为第二单元三间色的学习做一些铺垫。三原色第二课时红色的画课时作业目标认识三原色之一的红色,能够识别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色,感受红色特有 的美感。能以红色为主色调画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的感受能 力及运用色彩的能力。启发学生红色带给人们热烈、喜庆、欢快的美感,代入 暖色色彩知识。作业 11.作业
13、内容(1) 口述三原色有哪三种颜色。 (复习上节课知识点)(2) 找出身边红色的事物。(3) 说一说红色的物体或情境给你怎样的情感体验。 2.时间要求:6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完成水平能够准确快速说出三原色合格能够快速找 3 种以上不同的红色良好能够生动、准确描述红色的色彩感受优秀作业 21.作业内容创作一幅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画,内容不限,要注意使用不同的红色,同色 系之间学会使用渐变涂法 (颜色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一层层过渡) ,可以使用少量别的色彩,参考老师渐变色的使用和涂法。(教师示范)2.时间要求:约 20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完成水平绘画作品整体为红色调合
14、格色彩涂色干净鲜亮良好能够正确使用同色系渐变涂法,色彩过渡自然优秀(附学生作品)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 1 针对上节课知识点进行了复习,同时为了迁移本课的重点知识三 原色之一的红色及其色彩感受性,强化学生对三原色的记忆,以课堂抢答形式 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 2 强调实践性,运用 所学理论知识,将自己内心对红色的感受用画笔表达出来。难点在于同色系色 彩之间的过渡,要做到过渡自然需要通过多次的练习来巩固和强化,这种涂色 方法在一、二两单元色彩学习中会反复强调和练习,做到课程上的衔接性和技 能上的强化。三原色第三课时黄色和蓝色的画课时作业目标认识三原色中的黄色和蓝色。能
15、够运用色彩的深浅对比突出主体,创作一 幅以黄色或者蓝色为主色调的画作。感受黄色和蓝色带给人们的不同美感 (黄 色让人感觉活力、阳光、温暖等;蓝色让人感觉平静、淡雅、清冷等) ,提高 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感受色彩的丰富变化,体验色彩学习的乐趣,培养关 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代入冷色色彩知识。作业 11.作业内容(1) 复习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2) 说说身边哪些事物是黄色和蓝色的。(3) 它们的色彩给了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时间要求:6 分钟3.作业评价作业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完成水平能够准确快速说出三原色合格能够快速找出多种深浅不同的黄色或蓝色良好能够生动、准确描述黄色和蓝色的色彩感受优秀作
16、业 21.作业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形象和彩色卡纸进行创作 (提供多种蓝色 和黄色卡纸,提前准备好具体形象) 。学生可以改变卡纸和形象的色彩,并进 行添画,组成一张以黄色或蓝色为主色调的作品,可以少量使用其他色彩。2. 时间要求:约 20 分钟3. 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完成水平绘画作品整体色调为黄色或蓝色合格画面色彩整体统一,绘画内容完整良好画面色彩有深有浅,深浅对比明显,主体突出优秀作业 31.作业内容选择课堂上没有选择的颜色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内容、题材不限,要求统 一色调,有深浅变化,要用到第 2 课时教授的渐变色涂法。 (例:课堂作业如 果选择的蓝色系,课后作业则需要
17、用黄色系)2.时间要求:学校延时课美术兴趣课堂上完成。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完成水平绘画作品整体色调为黄色或蓝色合格画面色彩整体统一,绘画内容完整良好画面色彩有深有浅,深浅对比明显,渐变涂法正确优秀(附学生作品)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包含口述作业、课堂实践作业、课后作业。作业 1 旨在强化学生 对三原色的记忆熟练度,并通过寻找深浅不同的颜色加强学生对色彩的直观感 知,拓展学生的色彩储备。通过描述黄色和蓝色带给我们的色彩感受,深化学 生对色彩色性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作业 2 的设计较前一课时的实践作业在形式上做出了调整,运用丰富的综合材料,以 团队合作
18、形式共同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动手绘制的时间相对缩减,以剪、撕、 贴为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 力。作业三则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及巩固,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只能用选择一 种色彩进行练习,而第三课时包含 2 种色彩,作业 3 的设计就是对另一种色彩 的练习,以纯绘画形式进行,对第二课时所学渐变技法进行巩固。作业 3 利用 学校课后服务美术兴趣课进行,不占用学生回家时间,老师也可以全程指导, 做到全面关注。这一课时作业设计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作业难 度和内容多少上做到循环渐进、有的放矢。三原色第四课时 单元质量检测( 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一、单项选
19、择题1.三原色指的是哪三种颜色? ()A.红、黄、蓝 B.橙、绿、紫C.黑、 白、灰 D.红、绿、黄2.下面哪组色彩是同色系? ()A.大红、橙黄、天蓝 B.土黄、中黄、淡黄C.天蓝、淡黄、朱红 D.草绿、深绿、深红二、连线题红色黄色蓝色明亮、温馨、活泼、欢快宁静、清爽、寒冷、深沉、寂寞喜庆、热烈、奔放三、操作题请选择三原色中的任意一种颜色,加上白色颜料进行调配,尽可能多地调 配出不同明度的颜色,由深到浅排列出来,做成色彩卡。(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 元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 间了解理解应用1选择题1一般原创约 40分钟2连线题2一般原创3操作题3中等原创表现性
20、评价理论是与整体教育理论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新型教育评价理论,是支撑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依据。加涅指出“学习过程,得到教学条件的支持,就导致在学习者心里形成多多少少是持久的状态。这些状态当然是从观察他的作业而推论出来的,因为这些状态是在许多场合下的具体情境里表现出来的。” 加涅认为学生的内在能力是能够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外在表现便可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推断。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通过学习者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麦格劳-希尔认为“应该让学生觉得他的努力的结果不需要符合教师的意见,或其他权威而且有相当大的活动自由包括选择表现的
21、材料与其他要素的自由选择 。美术表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载体,从结果上而言,美术表现主要内容是“视觉造物”,在层次性上个体的美术表现能力应该是有不同的层次与发展水平的,但是又有阶段性的群体特征。从功能性上而言,美术表现的功能应该能解决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问题。美术表现性评价的内容上来看是指在美术测评中为学生设置的能够展示学生审美素养和视觉艺术表达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的任务,是对学生美术表现素养进行评价的重要路径,能够真正体现出学生美术综合能力。表现性评价强调目的素养化、真实化、能力化,淡化单纯的知识本位和技能本位,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还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表现性评价应有
22、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最后就评价的价值取向而言,美术表现素养的表现性评价与应试教育和追求比赛的教育有本质的区别,表现性评价的手段更灵活,但不是完全摆脱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就评价效果而言,评价不是为了排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评价,需要综合的能体现核心素养所对应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为我们构建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提供了重要指引。对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进行测评离不开对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价值追求的追问,也就离不开价值观,而价值观是以哲学观为指导的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价值观是开展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首先要明晰的问题。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物,是一种可被认知、
23、被评价的客观存在。美术表现素养是内隐、复杂的精神层面的素养,一般来说结果不容易量化评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小学生在美术表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思维表现的外显以及美术表现与学习的关系来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应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其根本目的何在,这是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实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一国际教育评价新理念是当下主流认同的理念。但是,当下关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中存在着诸多功利主义倾向、管理主义倾向、简单化倾向,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因为对于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深度的沉思和追求。对学习主题“人”“美术”与“学习”内涵的理解把
24、握是价值观的关键。笔者认为基于整体教育观的视阈,明晰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内涵,借鉴整体教育的价值论来审视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构建,是建构“为了更好的学习”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小学生美术素养测评模型的必然逻辑。斯马茨在整体论与进化说,“即使累积了某部分,也决不能达到整体。这是因为,整体远比部分之和大。” 整体不能分割为部分,部分相加也不等于整体,分割了的整体总会丧失一些东西。整体教育指向的是完整的人,以及生命的完整性,强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关注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年轻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寻求学习者在智力、创造力、精神、社交、生理和情感等诸方面潜能的发展思维。而整体教育和模糊美学都意识到人类的活动
25、涉及到身心、情感、物质等方方面面的关联与影响,艺术学习被认为是艺术经验获取的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追求,美术教育是学生本真的彰显,基础美术教育的测评应该以人的整体性、全面性为价值根基。但是,对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学生看作无生命的、割裂的存在物,纯粹概念化的测评,偏向考察学生对书本已有知识、信息的单纯记忆和掌握,以及单一的技能考核,割裂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意义追求,削弱了学生的整体需求,进而导致了艺术学科的边缘化危机,还导致了艺术素养测评的“妖魔化”现象,由于价值取向的单一还导致了基础美术教育者乃至全社会都以“画得像不像”“题做得对不对”为标准,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是
26、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的整体教育价值取向。整体教育主张“联结”,强调人不是机械的部分相加,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克拉克认为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通过某种方式与其他事物相联 。人生而就处在各种关系与联结中,学习要联系到自我、身体、家庭、环境等,知识诞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并且知识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学习应是整体的,包含了线性思维与直觉的联系、身心的联系、跨知识群的联系、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整体教育主张“转变”,其以永恒主义哲学为基础,认为世间万物是以和谐的状态存在、变化。整体教育视教育为转变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式地学习,教育和学生是一个不断融合、互相依存的共同创造的过程整体教育
27、还强调教育是“灵性”的努力,创造美好世界的教育要从探寻灵性开始,并非强迫接受的社会规范,灵性是生命互为联结的完美状态,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通,也包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重塑人的精神纽带,通过“慢学习”的形式建立学生的共情、同感、欢乐与希望等潜能,体验万物互通,敬畏宇宙。通过灵性知识的学习,人们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成为人类精神的最高追求。美术表现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审美认识、表现活动,美术表现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行为,是绘画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通过美术表现的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下创造一定视觉艺术形象的实践活动 。所有艺
28、术努力的核心是表达和体验作为人的意义 ,人们一直以来有一种共识,美术表现是一种敬畏和安慰的体验,认为美术表现是快乐和批判的重要源泉。科尔曼提出,“我们转向艺术,不仅是为了了解生活,而且是为了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会独立思考,更要会整合所有感官和能力,这也印证了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在美术中,学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和讨论思考宏观问题,学生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与自我想象,都是学生在美术表现经验的组成部分。在整体教育中,学生的心灵、身体和精神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构思的过程,表现的探索、反思、批判、想象等都为探索心灵、身体与精神提供了更深刻、更真实的洞见。美术教育的包容性,让学生学会接受、拥抱,并最终同情他人,使共同点成为焦点,同时尊重每个人的独特差异。简言之,整体教育视阈中的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构建以“完整的人”为基本价值追求,更注重心灵、身体和精神共同作用的感性的个体“人”,更重视完整的“人”的意义与价值。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