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魏征究竟做了哪些事,让唐太宗发出这样的感慨?前言魏征魏征1.1.掌握文中重点实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句式,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虚词,句式,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2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3.3.领悟领悟“十思十思”的积极意义,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的积极意义,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劝谏艺术。4.4.认识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义。学习目标一、知人论世,初入文本 魏征,
2、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魏征,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初政治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末参加李密初政治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由于他生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夫。由于他生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宗,因此深得信任。唐太宗事太宗,因此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征入卧内,数征入卧内,访以得失访以得失”。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
3、文,并对侍臣说:“人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镜矣。作者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年)四月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天下后,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即位初期,他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能励精图治。做到了节私欲,明赏罚,听取下级的劝谏,被人们誉为“从谏如流”的君主。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可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日益巩固,国威远扬,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
4、宗逐渐骄奢忘本,一个表现是,宫室土木之作,逐渐增多。另一个表现是,竭诚纳谏之心日见淡薄。“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此外还有畋猎频繁,颇失其度;责罚偏严,时有轻重;用人欠当,远贤近佞的问题等。创作背景 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征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唐太宗接到奏章后,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在诏书中承认自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贞观之治”的后期之所以没有多大反复,就是因为太宗在一定程度上听取了魏征的这一劝谏。唐太宗也给予魏征很高的评价:“贞观之后,尽心于我
5、,献纳忠谠(dng),安国利人,成我今日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创作背景劝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劝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本意是条陈,即逐条陈说。作为一种本意是条陈,即逐条陈说。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谏谏太宗太宗 疏疏 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十思十思 解题 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用以给皇帝提建议、献对策、报告情况、说明问题等。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其特点是文辞精炼、简明扼要、逻辑性强。9文体常识二
6、、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求木之求木之长长()浚浚()殷殷()忧)忧 谗谗()邪)邪黜黜()恶)恶 谬谬()赏)赏垂垂拱拱()壅壅()蔽)蔽塞塞()源)源 戒戒奢奢()以俭)以俭 载载()欲流欲流长长()者)者jnynchnchmigngyng zhng szichngshsh读准字音疏通文意:第一段疏通文意:第一段 臣闻求木臣闻求木之长之长者,必者,必固固其其根本根本;欲欲流流之之远远者,必者,必浚浚其泉源;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而望望流流之之远,根不固而求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理,臣虽,臣虽下愚下愚,知其不可,
7、而况于,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明哲乎!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长得好使稳固动作名,泉流疏通希望治理得好愚昧无知的人,谦辞明智的人,指唐太宗疏通文意:第一段疏通文意:第一段 人君人君当神器当神器之之重重,居,居域中域中之之大大,将,将崇崇极天之峻,永保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无疆之休休,不,不念念居安思危居安思危,戒奢,戒奢以以俭,德不俭,德不处处其厚,情不其厚,情不胜胜其欲,其欲,斯斯亦伐根亦伐根以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求木茂,塞源而欲流流长也。长也。掌握帝位天地间形作名,重权形作名,重位推崇福禄考虑用保持克制这却水流疏通文意:第二段疏通文意:第二段 凡百凡百元首,承天元首,承天景景命,莫不命,莫不
8、殷殷忧忧而而道著,功成道著,功成而而德衰。有德衰。有善始者实繁,善始者实繁,能克能克终者终者盖盖寡。寡。岂岂取之易而守之难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乎?昔取之而?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何也?夫夫在殷忧,必竭诚在殷忧,必竭诚以以待下;待下;既既得得志,则纵情志,则纵情以以傲物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行路。所有的大深同义复词,能够大概难道吗为什么呢已经陌生的路人看不起别人疏通文意:第二段疏通文意:第二段 虽虽董董之之以以严刑,严刑,振振之以威怒,终之以威怒,终苟苟免而不免而不怀怀仁,仁,貌貌恭而不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心服。怨
9、不在大,可畏惟惟人,载舟人,载舟覆覆舟,所舟,所宜宜深深慎慎;奔车朽索,;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其可忽乎?督察用“震”,威吓苟且感念名作状,表面上只是使颠覆应当谨慎疏通文意:第三段疏通文意:第三段 君君人者,人者,诚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戒,将将有有作作则思知止以则思知止以安安人,念高危则思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谦冲而自而自牧牧,惧满溢则思江海,惧满溢则思江海下下百川,百川,乐乐盘盘游则思游则思三驱以为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虑壅蔽则思则思虚虚心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正身以黜身以黜恶恶,恩所加则思,恩所加则思无无因喜
10、以谬赏,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名作动,统治如果告诫建造使安宁谦虚约束居于之下意动,以为乐网三面,留一面以(之)为担心被堵塞、被蒙蔽使谦虚使端正奸恶小人通“毋”,不要疏通文意:第三段疏通文意:第三段总此十思,总此十思,宏兹宏兹九德。九德。简能简能而任之,择而任之,择善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谋,勇者竭竭其力,仁者播其其力,仁者播其惠惠,信者效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无事,可以尽豫游豫游之乐,可以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养松乔之寿,鸣琴,鸣琴垂拱垂拱,不言而,不言而化,化,何必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劳神苦思,代下
11、司司职,职,役役聪明之耳目,聪明之耳目,亏亏无为之大道无为之大道哉!哉!使广大这选拔形作名,贤能的人形作名,好的意见恩惠诚信的人献出出游颐养像赤松子、王子乔那样的长寿轻而易举为什么一定管理劳损毁坏第一段:第一段:第二段:第二段:第三段:第三段:划分层次结构提出问题(中心观点)人君当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戒奢以俭(手段)(手段)分析问题为什么思为什么思载舟覆舟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所宜深慎(总结历史教训)解决问题诚能十思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垂拱而治(提出具体做法)思些什么思些什么三、深入研读,仔细品味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1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喻比喻第一段第一段排比排比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正正反反对比对比思考1:作者在第一段中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论点?他是如何提出这个观点的?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思考2:作者认为得天下之
13、君王为何易失人心?思考3: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3.3.念高危念高危4.4.惧满溢惧满溢5.5.乐盘游乐盘游(狩猎狩猎)6.6.忧懈怠忧懈怠7.7.虑雍蔽虑雍蔽8.8.惧谗邪惧谗邪9.9.恩所加恩所加10.10.罚所及罚所及 1.1.见可欲见可欲2.2.将有作将有作思知足以自戒思知足以自戒思知止以安人思知止以安人思谦冲而自牧思谦冲而自牧思江海以为度思江海以为度思慎始而敬终思慎始而敬终思虚心以纳下思虚心以纳下思正身以黜恶思正身以黜恶思无因喜以谬赏思无因喜以谬赏思无以怒而滥刑思无以怒而滥刑思三驱以为度思三驱以为度戒
14、奢侈扰民戒奢侈扰民戒骄傲自满戒骄傲自满戒纵欲过度戒纵欲过度戒轻信人言戒轻信人言戒赏罚不公戒赏罚不公(生活)(生活)(待人)(待人)(处事)(处事)(用人)(用人)(执法)(执法)(克制欲望)(克制欲望)(适可而止)(适可而止)(谦虚自养)(谦虚自养)(广开言路)(广开言路)(三面为限)(三面为限)(慎始慎终)(慎始慎终)(虚心纳谏)(虚心纳谏)(端身黜恶)(端身黜恶)(奖赏得当)(奖赏得当)(用刑有度)(用刑有度)思考4:“十思”包含哪些内容?可以归纳为几种“戒”?作用: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思考5:魏征的劝谏艺术成功之处在哪?(1 1)深中人主心理)深中人主心理1 1、开始魏征就抓准了唐太宗祈求
15、国家发展壮大、开始魏征就抓准了唐太宗祈求国家发展壮大、长治久安、害怕亡长治久安、害怕亡国的心理。国的心理。2 2、恰当的称谓。、恰当的称谓。称称 自己为自己为“下愚下愚”,称皇帝为,称皇帝为“明哲明哲”,皇帝听了,皇帝听了自然高兴。另外,魏征在陈述时使用自然高兴。另外,魏征在陈述时使用“人人 君君”“”“元首元首”“”“君人君人者者”“”“君君”这类泛称,而并未这类泛称,而并未 用用“陛下陛下”“”“上上”这种当面称谓,让这种当面称谓,让唐太宗没有被指着鼻子说话的感觉,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唐太宗没有被指着鼻子说话的感觉,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3 3、文章结尾对未来的展望也可谓切中人性。魏征为唐太
16、宗勾画了一文章结尾对未来的展望也可谓切中人性。魏征为唐太宗勾画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个美好的前景,“鼓励式鼓励式”的的 结尾还是会给听者带来很大的动力。结尾还是会给听者带来很大的动力。思考5:魏征的劝谏艺术成功之处在哪?(2 2)说理委婉曲折,逻辑严密)说理委婉曲折,逻辑严密(1 1)深中人主心理)深中人主心理(3 3)语言丰富精美,论证方式多样,具有强说服力)语言丰富精美,论证方式多样,具有强说服力 (排比、对偶、对比等修辞)(排比、对偶、对比等修辞)(4 4)句法骈散结合之妙)句法骈散结合之妙思考6:分析魏征的人物形象魏征魏征作为作为一个身居要职的高层官员,为了一个身居要职的高层官员,为了使唐
17、王朝长治久安,使唐王朝长治久安,他他具有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政治家清醒的头脑和对时事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政治家清醒的头脑和对时事敏锐的洞察力敏锐的洞察力,敢于犯颜直谏,敢于犯颜直谏,表现了一个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贞观之后,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尽心于我,献纳忠谠(dngdng,忠诚正直),忠诚正直),安国利人,成我,安国利人,成我今日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今日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也。”现实生活中是否还
18、有这样富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逆行者?逆行者的责任担当逆行者的责任担当 新冠肺炎的肆虐,牵动着大家的新冠肺炎的肆虐,牵动着大家的心,无数的白衣天使奋战一线,为我心,无数的白衣天使奋战一线,为我们换来安康的同时也有数位医生牺牲,们换来安康的同时也有数位医生牺牲,这其中就包括这其中就包括李文亮医生李文亮医生,他是这次,他是这次疫情的吹哨人之一,钟南山院士称他疫情的吹哨人之一,钟南山院士称他为为“国士无双国士无双”,也是他发出的诤言,也是他发出的诤言发起了这场病毒的最初发起了这场病毒的最初预警(预警(20192019年年1212月月30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逆行者的责任
19、担当逆行者的责任担当 “病毒人传人,要隔离”“可防可治,不必恐慌”“情况会慢慢好起来,必须要有坚强的斗志。”说这些话的人是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曾为非典型肺炎防治作出突出贡献。非常时期,他以84岁高龄临危受命,奔走于疫情防控一线,在高规格发布会上直言病毒会人传人。武汉、北京、广州他奔忙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的忧、他的真、他的泪如尖锐的雕刀,在战“疫”的时光里刻下印记。这背后,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医者的使命,学者的大义。思考7:分析魏征所言“十思”现实意义。1.对于国家社会管理者而言,“十思”有益于其保持清廉、节俭、谨慎、谦虚的作风,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作出利国利民的决策。如:
20、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对于普通人也很有借鉴意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代明君唐太宗尚有不足之处,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若我们也能虚心接纳他人建议,虚怀若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定会树立起光辉的人格。四、总结全文,概括主旨 谏太宗十思疏通过对人君应积德义的重大意义及其内容和结果的陈述,揭示了“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君多味于“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真理,如果违背了这条真理,就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主旨五、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思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国之
21、安者,必积其德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哉?项项王曰:王曰:“沛公安在?沛公安在?”衣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所安,弗敢专也。奉养安身立命之奉养安身立命之地地一词多义安安形容词,安定形容词,安定疑问副词,怎么疑问副词,怎么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动词,养动词,养动词,安置,安放动词,安置,安放一词多义信信信者效其忠信者效其忠愿陛下亲之信之愿陛下亲之信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忌不自信忌不自信低眉信手续续弹低眉信手续续弹形容词,诚实形容词,诚实动词,信任动词,信任名词,信用名词,信用动词,相信动词,相信副词,随意副词,随意一词多义长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求木之长者,必固
22、其根本。予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求古仁人之心。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秦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以城求璧而赵不许。以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动词,追求动词,追求动词,探求动词,探求动词,请求动词,请求动词,索求动词,索求名词,需求,需要名词,需求,需要一词多义以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必必竭诚以待下竭诚以待下纵情纵情以傲物以傲物则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思无因喜以谬赏则则思知足以自戒思知足以自戒则思三驱以为度则思三驱以为度虽董之以严刑虽董之以严刑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连词,表承接连词,表目的,用
23、来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把介词,把介词,用介词,用一词多义而而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择善而从之。择善而从之。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因果连词,表因果(1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 2)虽董之以严刑虽董之以严刑 (3 3)则思三驱以为度则思三驱以为度 (4 4)终苟免而不怀仁终苟免而不怀仁 (5 5)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6 6)而况于明哲乎而况于明哲
24、乎 (7 7)岂取之易而守之难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乎判断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应为省略句,应为“以之为度以之为度”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句,省略主语“臣民臣民”被动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固定句式“而况而况乎乎”,何况是,何况是呢呢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岂岂乎乎”,难道是,难道是吗吗特殊句式(1 1)则思江海下百川则思江海下百川 (2 2)简能而任之简能而任之 (3 3)则思正身以黜恶则思正身以黜恶 (4 4)择善而从之择善而从之 (5 5)乐盘游乐盘游 (6 6)必固其根本必固其根本 (7 7)则思知止以安人则思知止以安人 (8 8)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9 9)塞源而欲流长
25、者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也名词用作动词,居名词用作动词,居之下之下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为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牢固牢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宁安宁形容词用作动词,达到远方形容词用作动词,达到远方形容词用作动词,流得长远形容词用作动词,流得长远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必固其根本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役聪明之耳目古义:树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古义:放纵性情,含贬义。今义:尽情。古义:路人。今义:走路。古义:听觉、视觉灵敏。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六、布置作业,课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