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期末复习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第一课 我们的好朋友 说说我的好朋友1、(友谊)总是给我们(温暖),让我们感受到(真情)的存在。2、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交朋友,但有些人却很难交到朋友,这是为什么呢?1)嫉妒别人取得好成绩;2)不愿意和别人分享;3)自傲,瞧不起别人;4)侮辱、欺负别人。3、(X)同学获奖后,玲玲有些不服气。(X)凯凯不舍得让同学踢自己新买的足球。(X)雅丽觉得新转来的同学又土又笨。(X)张猛经常欺负班上弱小的同学。 好朋友 真友谊1、有些时候我们会向朋友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却不知道,正是这些不合理的要求,伤害了朋友之间的(友谊)。2、(
2、友谊)来之不易,需要珍惜。学会与朋友(相处),(友谊)才能深厚长久。3、要想获得真正的友谊,我们应该怎样做?当朋友有困难时,我愿尽力帮助;当朋友犯错时,我愿指出错误,帮他改正;当朋友帮助我时,我真诚地表示感谢;当朋友批评我时,我虚心接受,并改正错误;当朋友和我交流时,我把我的心里话讲给他听。4、当你的朋友向你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你该怎么办?先委婉拒绝,然后找机会解释沟通 第二课 说话要算数 谁还相信他的话1、(说话算数)是人的一个重要品质。(说话不算数)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2、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劝导人们为人处世要讲信用的教诲。如,“食言而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3、”“不轻然诺”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那些说话算数的人1、我们敬佩(说到做到)的人,(不守信用)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2、(人无信),(无以立);(诚待人),(讲道义)。(言必行),(行必果);(学季布),(诺千金)。 为什么说到做不到1、(说到做到)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一旦对他人做出保证,就要想办法尽力完成。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逐渐养成说到做到的良好习惯。2、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对自己说话算数1、我们不仅要对别人说话算数,也要对自己说
4、话算数。2、(X)徐强认为,对自己说话不算数没关系,反正不会伤害别人。3、对别人说话算数,会有人(监督),对自己说话算数就只有靠(自觉)了。第三课 当冲突发生 校园里的冲突1、校园生活充满快乐,但也会出现一些(冲突)。2、校园生活中会发生哪些冲突?检查卫生时,张灵发现王晓负责的区域还有纸屑,就指责王晓工作不认真。王晓却认为,纸屑是别人打扫过道时带过来的。两人为此吵了起来。在图书室里,陈飞与李勇在争抢一本漫画书时,把书撕破了。在操场上,由于王强奔跑过快,一脚踩坏了章峰的陀螺,两人为此打起来。3、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只有正确认识产生冲突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冲突。4、能否避免
5、发生冲突,往往取决于我们处理矛盾的(方式),(方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5、在阅览时,面对别人的聊天、吃零食等情况,怎样处理?忍受的结果:别人将会更加肆无忌惮地说话、吃零食。指责的结果:不仅不能制止别人的行为,还会使矛盾更加激化。真诚劝告的结果:会让别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不再讲话、吃零食,也不会激化矛盾。6、产生冲突并不可怕,采用(正确)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化解)冲突。7、面对冲突有哪些好的处理方法?控制情绪,保持冷静。交换意见,讲清道理。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商议办法,和谐相处。请人调解,解决冲突。8、当冲突双方无法自己解决问题时,可以请(朋友)、(老师)、(家长)、(社区)、(政府机
6、构)等来帮助调解。 遇到欺负怎么办1、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2、学校里发生的欺负行为主要有:故意打、推、撞、踢同学;辱骂、取笑、讽刺同学;给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挑拨是非,故意损坏他人物品;散播他人隐私;2、被人欺负是痛苦的,如果我们不抵抗,欺负可能(变本加厉),痛苦也会加剧。3、假如你看到了别人被欺负,你会怎样做?()跟被欺负的同学站在一起,对欺负行为说“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希望他们赶来制止;(X)跟我无关,赶紧躲开;(X)鼓掌、起哄、看热闹4、在校内受到欺负可以请(同学)来主持公道,也可以向(老师)请求保护。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应对欺负。
7、5、在校外受到欺负时,也需要果断采取(措施),保护自己。6、当我们在校外受到欺负时,应该怎么办?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脱身的方法。向路过的大人或附近的居民求助。可以先妥协,但要记住对方的特征,以便事后报警。7、我们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需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摆脱烦恼。8、他上六年级时,我们在打球的时候认识,第一次他向我要了五元钱,答应还我,我给了,可后来他不仅没还,还不断跟我要钱。我每次让他还钱,他就扬起拳头揍我。我应该怎么做?首先认识到要钱就给是胆小的表现,害怕报复的想法是错误的。其次忍气吞声会助长他的行为。再次,应该告诉家长或老师。9、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不良行为,不得有“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等严重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