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龙鳞”,逆,逆“圣听圣听”,需要大勇,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在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在“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伴君如伴虎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社会,能被所效的封建社会,能被所效忠的君王尊称为人生一面镜子的恐怕只有一位,那就是唐代名相忠的君王尊称为人生一面镜子的恐怕只有一位,那就是唐代名相魏征。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魏征。
2、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谏太宗十思疏魏魏征征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活用现象、句式特点。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活用现象、句式特点。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2.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出主题的论证思路。学习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出主题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3.领悟领悟“十思十思”的积极意义,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的积极意义,
3、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魏征(、魏征(580643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唐初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唐初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末为避乱,曾一度隋末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
4、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直谏,史以“诤(诤(zhng)臣)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称良史。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魏征先后上书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强调二百多事,强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的谏言大多被唐太宗采纳。留,他的谏言大多被唐太宗采纳。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太宗之世,忠直老臣,无有过魏征者。太宗之世,忠直老
5、臣,无有过魏征者。明明王船山王船山读通鉴论卷十读通鉴论卷十一一贞观中直谏者,首推魏征。贞观中直谏者,首推魏征。清清赵翼廿二史札记赵翼廿二史札记一、导入一、导入2 2、作品简介、作品简介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年年)四月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四月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发动发动“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夺得天下后,改年号为夺得天下后,改年号为“贞观贞观”。唐太宗即位初期,他常以隋。唐太宗即位初期,他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能励精图治。做到了节私欲,明赏罚,听取下级的劝谏,被人们誉朝的暴政为戒,能励精图治。做到了节私欲,明赏罚,听取下级的劝谏,被人们誉为为“
6、从谏如流从谏如流”的君主。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的君主。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贞观之初贞观之初,围绕着如何统治农民的问题,朝廷中有过一场争论。以封德彝为代表围绕着如何统治农民的问题,朝廷中有过一场争论。以封德彝为代表的一派人主张的一派人主张“任法律,杂霸道任法律,杂霸道”,”,即实行严厉的镇压。魏征坚决反对这种政策,即实行严厉的镇压。魏征坚决反对这种政策,他以雄辩的事实说明大乱之后应当实行他以雄辩的事实说明大乱之后应当实行“帝道帝道”、“王道王道”,”,也就是说应当实行仁政。也就是说应当实行仁政。有雄才大略而又英明果断的唐太宗,立即采纳了魏征的意见,从而确立了贞观时期有雄才大略而
7、又英明果断的唐太宗,立即采纳了魏征的意见,从而确立了贞观时期的施政总方针。由于这一方针的贯彻、实施,到贞观四年就出现了大治的局的施政总方针。由于这一方针的贯彻、实施,到贞观四年就出现了大治的局面面:“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不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不闭户,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闭户,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看来看来“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诚非虚言。既然如此,诚非虚言。既然如此,那么魏征为什么要上谏太宗十思疏呢那么魏征为什么要上谏太宗十思疏呢?可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可
8、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日益巩固,国威远扬,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年年胜利,边防日益巩固,国威远扬,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一个表现是,宫室土木之作,逐渐增多;另一个表现是,竭逐渐骄奢忘本,一个表现是,宫室土木之作,逐渐增多;另一个表现是,竭诚纳谏之心日见淡薄。诚纳谏之心日见淡薄。“喜闻顺旨之说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不悦逆耳之言”。此外还有畋。此外还有畋猎频繁,颇失其度;责罚偏严,时有轻重;用人欠当,远贤近佞的问题等。猎频繁,颇失其度;责罚偏严,时有轻重;用人欠当,远贤近佞的问题等。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
9、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征在贞观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征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谏太宗十思疏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唐太宗接到奏章后,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在诏书中承认自己的过失,唐太宗接到奏章后,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在诏书中承认自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后期之所以没有多大反复,就是因为太宗在一定程度上听的后期之所以没有多大反复,就是因
10、为太宗在一定程度上听取了魏征的这一劝谏。唐太宗也给予魏征很高的评价取了魏征的这一劝谏。唐太宗也给予魏征很高的评价:“贞观之后,尽心于我,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献纳忠谠(dngdng),安国利人,成我今日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安国利人,成我今日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十思有很强的针对性,具体如下:十思有很强的针对性,具体如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针对事件,针对事件王珪谏太宗出美人王珪谏太宗出美人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针对事件,针对事件张玄素谏修乾阳殿张玄素谏修乾阳殿念
11、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针对事件,针对事件孔颖达谏太宗其容若虚孔颖达谏太宗其容若虚惧满溢则思江海下而百川惧满溢则思江海下而百川,针对事件,针对事件魏征谏太宗止泰山封禅魏征谏太宗止泰山封禅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针对事件针对事件虞世南谏太宗勿纵情狩猎虞世南谏太宗勿纵情狩猎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针对事件针对事件魏征评太宗纳谏慎始而难敬终魏征评太宗纳谏慎始而难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针对事件针对事件魏征弹劾小人权万纪、李仁发魏征弹劾小人权万纪、李仁发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针对事件针对事件太宗不识宇
12、文士及谀谄太宗不识宇文士及谀谄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针对事件针对事件魏征谏太宗勿宠长乐公主魏征谏太宗勿宠长乐公主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针对事件针对事件太宗自悔误杀张蕴古太宗自悔误杀张蕴古1 1、译文、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远,根系不牢固却想
13、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
14、水流得远啊。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二、初读二、初读(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
15、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
16、,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么可以疏忽大意呢?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
17、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
18、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
19、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2 2、理思路、理思路第一段从开头至第一段从开头至“
20、塞源而欲流长也塞源而欲流长也”,先正说,后反说。,先正说,后反说。以固木之根、浚流之源,以固木之根、浚流之源,来比喻治国需要从积德这个根本做起。这是正说。接着以比喻的手法来反说,来比喻治国需要从积德这个根本做起。这是正说。接着以比喻的手法来反说,“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是万万不可能的。正,是万万不可能的。正说和反说,归结到君主必须说和反说,归结到君主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否则,那将是,否则,那将是“伐根以求木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危及治国之本,动摇王朝的根基
21、,葬送李唐的天下。,危及治国之本,动摇王朝的根基,葬送李唐的天下。第二段从第二段从“凡百元首凡百元首”至至“所宜深慎所宜深慎”,分别从,分别从“在殷忧在殷忧”和和“既得志既得志”等不同等不同时期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正反论述。时期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正反论述。君主君主“在殷忧在殷忧”时,一定能竭尽诚意对待手下时,一定能竭尽诚意对待手下的人;而君主如果能对部下竭尽诚意,就能使君臣契合,上下一心。君主在的人;而君主如果能对部下竭尽诚意,就能使君臣契合,上下一心。君主在“既得既得志志”时,往往为所欲为,傲视他人;而君主如果傲视他人,即使亲属也会变得如同时,往往为所欲为,傲视他人;而君主如果傲视他人,即使亲
22、属也会变得如同行路人那样互不相认。这样分别从行路人那样互不相认。这样分别从“在殷龙在殷龙”和和“既得志既得志”等不同情况下正说反说,等不同情况下正说反说,归结到守业的君主容易失去人心,从而,告诫唐太宗不可以帝王之尊傲视群臣,与归结到守业的君主容易失去人心,从而,告诫唐太宗不可以帝王之尊傲视群臣,与人结怨。因为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与众人结怨,如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众人人结怨。因为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与众人结怨,如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众人能保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能保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第三段从第三段从“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至结尾,以至结尾,以“十思十思”全面阐
23、述全面阐述“积德义积德义”的具体内容。的具体内容。这这“十思十思”,好象是魏征提醒唐太宗从多侧面进行,好象是魏征提醒唐太宗从多侧面进行观照,多侧面地照一照观照,多侧面地照一照“积德义积德义”的镜子。人以铜为镜,唐太宗则以魏征为的镜子。人以铜为镜,唐太宗则以魏征为镜,魏征又给唐太宗以镜,魏征又给唐太宗以“十思十思”之镜。可以说,之镜。可以说,“十思十思”之镜是一个多棱镜。之镜是一个多棱镜。之所以说之所以说“十思十思”是多棱镜,是因为它从多侧面反映了是多棱镜,是因为它从多侧面反映了“思国之安者,必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其德义”的主旨,从多方面开拓了唐太宗的主旨,从多方面开拓了唐太宗“居安思危居安
24、思危”的境界,从多方面开的境界,从多方面开拓治理李唐王朝的途径:拓治理李唐王朝的途径:“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1.1.诵读全文,画出下列字词句。诵读全文,画出下列字词句。第第1段:段:“臣闻臣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人君”“”“不不念念”“”“斯亦斯亦”“”“者也者也”。第第2段:段:“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莫不”“”“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何何也也”“”“夫夫”“”“虽
25、虽”“”“终终”“”“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第第3段:段:“君人者,诚能君人者,诚能”“”“总此十思,弘兹九德总此十思,弘兹九德”“”“则则”“”“文武争驰,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君臣无事”(1 1)这些句子有何共同特点)这些句子有何共同特点?都是一些整句,都是一些整句,或两两相对,或三句相对,或多句相对。或两两相对,或三句相对,或多句相对。或两句对仗,或三句对仗,或多句对仗。或两句对仗,或三句对仗,或多句对仗。属于上下两句对仗的共有属于上下两句对仗的共有18组,组,属于上下三句对仗的有属于上下三句对仗的有2组,属于上下四句对仗的有组,属于上
26、下四句对仗的有1组,属于上下十句对仗组,属于上下十句对仗的有的有1组。组。三、再读三、再读(2 2)读这些句子时感觉如何?视觉方面?音律方面?)读这些句子时感觉如何?视觉方面?音律方面?都是整句,都是整句,华美大气好像一排排仪仗兵从眼前迈着方步整齐地跨过去。华美大气好像一排排仪仗兵从眼前迈着方步整齐地跨过去。音律方面,音律方面,读来很有节奏,有些平仄相对,音律和谐。如读来很有节奏,有些平仄相对,音律和谐。如“有善始者实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繁,能克终者盖寡”“”“有有”与与“能能”“”“善始善始”与与“克终克终”“”“实繁实繁”与与“盖寡盖寡”平仄相对。平仄相对。句中多用典、比喻和排比。句
27、中多用典、比喻和排比。如如“下愚下愚”“”“吴越为一体吴越为一体”“”“松、乔之松、乔之寿寿”“”“无事无事”“”“无为无为”,都是用典。第,都是用典。第1段中段中“木木”“”“流流”、第、第2段中段中“载舟载舟覆舟覆舟”等运用三个比喻等运用三个比喻;排比就更多了。排比就更多了。点拨:一点拨:一看到看到“下愚下愚”,马上想到孔子,马上想到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无事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无事”,“无无为为”想到老子想到老子”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无事无事”就是不做那些劳民伤民就是不做那些劳民伤民扰民之事,但又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扰民之事,但又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无为无为
28、”就是顺其自然做事,按照规就是顺其自然做事,按照规律做事,而不是什么都不做。律做事,而不是什么都不做。(3 3)这些特点,在你学过的文章中,有哪些和本文比较吻合)这些特点,在你学过的文章中,有哪些和本文比较吻合?吴均与朱元思书: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对仗;,对仗;刘禹锡陋室铭: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典;,用典;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平仄相对。平仄相对。(4 4)这样看来,这篇谏太宗十思疏是什么文体?有何特点?)这样看来
29、,这篇谏太宗十思疏是什么文体?有何特点?骈体文。骈体文。句式对仗,整散结合句式对仗,整散结合音律和谐,富于节奏,平仄协调音律和谐,富于节奏,平仄协调用典与修辞:比喻、排比。用典与修辞:比喻、排比。2.2.魏征是以善谏著名的。那么,他的谏太宗十思疏善在何处,谏有何魏征是以善谏著名的。那么,他的谏太宗十思疏善在何处,谏有何妙妙?(1 1)妙在思路上)妙在思路上魏征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而本文又意在劝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而本文又意在劝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为此,作者反复申述论说。先说明积其德义为此,作者反复申述论说。先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30、”的重要的重要性,深入浅出性,深入浅出;继以历史经验证之,说明德义的有无关乎人心向背和政权安危,继以历史经验证之,说明德义的有无关乎人心向背和政权安危,振聋发聩振聋发聩;再以具体法结之,指明实现理想政治的正确途径,语重心长。先深再以具体法结之,指明实现理想政治的正确途径,语重心长。先深入浅出分析入浅出分析“思思”之重要而后投之重要而后投“十思十思”,易为对方接受。,易为对方接受。(2 2)妙在论证上)妙在论证上比喻论证。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比喻论证。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31、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泉源”。“固其根本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浚其泉源”也是流水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来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来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同样,魏征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至今象。同样,魏征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至今还为人们传颂。还为人们传颂。正反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第正反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第12段,如段,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
32、本”,而从反面来说,而从反面来说“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知其不可”,因此,根本与,因此,根本与长的关系自然被人们接受了。再有第长的关系自然被人们接受了。再有第2段中引用历史的教训来劝谏唐太宗时,段中引用历史的教训来劝谏唐太宗时,也注意了正反对比证也注意了正反对比证“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繁繁”“”“寡寡”,最能触,最能触动唐太宗的心吧,即使不用再具体的例子,已走过建国历史的唐太宗也会有动唐太宗的心吧,即使不用再具体的例子,已走过建国历史的唐太宗也会有很多的想法,从而引以为戒的。很多的想法,从而引以为戒的。(3 3)妙在目的上)妙在目的上魏征
33、生活在封建时代,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时时处处维护封建统治,魏征生活在封建时代,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时时处处维护封建统治,其中固然古特定时代的阶级局限性,但是作为一个身居要职的高层官员,为其中固然古特定时代的阶级局限性,但是作为一个身居要职的高层官员,为了使李唐王朝国泰民他表现出的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政治家清醒的头了使李唐王朝国泰民他表现出的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政治家清醒的头脑和对时事敏锐的洞察力,无一不令人敬仰。脑和对时事敏锐的洞察力,无一不令人敬仰。谏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荣的谏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荣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时期,魏征以其敏锐时期,魏征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到
34、了唐太宗逐渐滋长的贪图享乐的思想,并且敢于犯颜直谏。貌的眼光洞察到了唐太宗逐渐滋长的贪图享乐的思想,并且敢于犯颜直谏。貌似无礼的忠心耿耿。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似无礼的忠心耿耿。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贞观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4 4)妙在用语上)妙在用语上魏征在进谏时,有着清醒的头脑。他虽然知道唐太宗懂得魏征在进谏时,有着清醒的头脑。他虽然知道唐太宗懂得“忠言逆耳利于忠言
35、逆耳利于行行”,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没有因唐太宗对自己的赏识而得意忘形,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没有因唐太宗对自己的赏识而得意忘形,仍是坚持一贯的谨言慎行。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为了劝谏唐太宗克仍是坚持一贯的谨言慎行。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为了劝谏唐太宗克服贪图享乐的思想,时刻都没有忘记唐太宗与自己的主仆、君臣关系,在文服贪图享乐的思想,时刻都没有忘记唐太宗与自己的主仆、君臣关系,在文中称自己中称自己“下愚下愚”,尊称皇帝为,尊称皇帝为“明哲明哲”,表明自己观点说,表明自己观点说“臣闻臣闻”(而非臣而非臣以为以为)。这些用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意委婉而又通达,合情又合理,。这些用语
36、,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意委婉而又通达,合情又合理,难怪唐太宗会从善如流。试想,如果魏征恃宠骄横,连主子都不放在眼里,难怪唐太宗会从善如流。试想,如果魏征恃宠骄横,连主子都不放在眼里,那么,即使他心再诚,也恐怕难有好下场。那么,即使他心再诚,也恐怕难有好下场。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有丰富的哲理和内涵,有高超的劝谏艺术,由于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有丰富的哲理和内涵,有高超的劝谏艺术,由于唐太宗能够虚心求谏、纳谏,改正了自己的不少过失。在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唐太宗能够虚心求谏、纳谏,改正了自己的不少过失。在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年间(公元公元627-649年年),社会安定,人口增长,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家富,
37、社会安定,人口增长,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家富强,边境安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强,边境安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1.1.这篇奏疏通过严密的论证,表达了对唐太宗忠诚恳切的告诫,也表现了这篇奏疏通过严密的论证,表达了对唐太宗忠诚恳切的告诫,也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的告诫不仅对唐太宗、对历代国君非常重要,即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的告诫不仅对唐太宗、对历代国君非常重要,即使对我们普通人也很有借鉴意义。如果请你从文中摘取一个句子作为自勉之使对我们普通人也很有借鉴意义。如果请你从文中摘取一个句子作为自勉之语,或者作为赠言送人,你会摘哪个句子语,或者作为赠言送人,你会摘哪个句子
38、?(1)“十思疏十思疏”,针对自己缺点从文中摘取四个字作为座右铭,时时告,针对自己缺点从文中摘取四个字作为座右铭,时时告诫自己诫自己:“谦冲自牧。谦冲自牧。”(2)“戒奢以俭戒奢以俭”。因为我们现在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很容易奢侈。因为我们现在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很容易奢侈。(3)“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因为我做事常有头无尾,不能。因为我做事常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坚持。(4)第一句。我们学习不能好高鹜远,要从)第一句。我们学习不能好高鹜远,要从“根本根本”出发,要为将来打出发,要为将来打好基础,所以需要好基础,所以需要“固其根本。固其根本。”还可概括为还可概
39、括为“根固木长根固木长”“”“泉浚流远泉浚流远”等。等。四、拓展四、拓展2.2.读了这读了这“十思十思”,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感受?(1 1)魏征体忠为国的拳拳之心。)魏征体忠为国的拳拳之心。十大问题,十大纠正措施,亏魏征想得十大问题,十大纠正措施,亏魏征想得出。出。(2 2)魏征劝谏胆识非凡。)魏征劝谏胆识非凡。谁敢这样直言不讳谁敢这样直言不讳?比干因直言劝谏被剖心,韩比干因直言劝谏被剖心,韩愈因直言劝谏被流放湖州愈因直言劝谏被流放湖州(3 3)魏征明察秋毫。)魏征明察秋毫。唐太宗已不是原来的唐太宗,魏征察觉到君王有走唐太宗已不是原来的唐太宗,魏征察觉到君王有走向骄奢淫逸的迹象。向骄奢淫逸
40、的迹象。(4 4)魏征直言劝谏精准,此时是)魏征直言劝谏精准,此时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后期,唐太宗放松了自我后期,唐太宗放松了自我要求,开始大兴土木,到处搜刮珍奇,多次巡游狩猎,听不进诤臣劝谏,忘要求,开始大兴土木,到处搜刮珍奇,多次巡游狩猎,听不进诤臣劝谏,忘了以民为本和隋炀帝败亡的教训,这了以民为本和隋炀帝败亡的教训,这“十思十思”可谓字字戳心。可谓字字戳心。3.3.有人说:这篇文章有人说:这篇文章“非魏公不敢为此言,非太宗亦不敢纳而用之。千古非魏公不敢为此言,非太宗亦不敢纳而用之。千古君臣,令人神往。君臣,令人神往。”如果你是唐太宗,看完奏疏感想如何?会作何批语?如果你是唐太宗,看完奏
41、疏感想如何?会作何批语?批语分享。批语分享。(1 1)卿之所言,体国情深,虑稷义重。)卿之所言,体国情深,虑稷义重。公之所陈,朕闻过矣。当置之几公之所陈,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案,事等弦、韦。(2 2)卿殚精竭虑,示以良图,直言劝谏,用心良苦)卿殚精竭虑,示以良图,直言劝谏,用心良苦;朕当以德义为丽,以朕当以德义为丽,以俭朴为荣,以廉耻为威,力避覆舟之亡焉俭朴为荣,以廉耻为威,力避覆舟之亡焉!(3 3)卿之十思疏,朕阅矣。如黄连,似刺针,如刮刀)卿之十思疏,朕阅矣。如黄连,似刺针,如刮刀;有黄连之苦而利于有黄连之苦而利于病,有刺针之痛而利于穴,有刮刀之切而利于毒。卿之切切,朕深感焉
42、病,有刺针之痛而利于穴,有刮刀之切而利于毒。卿之切切,朕深感焉!4.4.魏征的魏征的“十思十思”在在10001000多年后的今天,还有哪些现实意义多年后的今天,还有哪些现实意义?见可欲:见可欲:人要克制自身贪欲人要克制自身贪欲念高危:念高危: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惧满溢:惧满溢:广泛听取别人意见广泛听取别人意见乐盘游:乐盘游: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忧懈意:忧懈意:人要战胜自身惰性人要战胜自身惰性想谗邪:想谗邪:己身正则百毒不侵己身正则百毒不侵5.5.请尝试用文言,模仿魏征笔法,把你对现实社会的建议写出来,给魏征请尝试用文言,模仿魏征笔法,把你对现实社会的建议写出来,给魏征添添“一思一思”。兴教育,兴教育,则思减负而增效则思减负而增效;忧民生,忧民生,则思安居而乐业则思安居而乐业;倡环保,倡环保,则思节能而减排则思节能而减排;敞国门,敞国门,则思去芜而存菁则思去芜而存菁;纳贤才,纳贤才,则思讷言而敏行则思讷言而敏行;强国力,强国力,则思借鉴而创新。则思借鉴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