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新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导读知人识体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
2、宗的奏章。导读知人识体文体知识文体知识奏疏、章表:古代官吏书写给君主的文书,皇帝用朱砂红笔亲手批谕后发还原奏人。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章表分用以谢恩为“章”,用以陈述事实为“表”。奏疏的内容有多个种类,包括言事、对策、请安等。导读知人识体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一、导入:一、导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八单元
3、的学习,我们将围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八单元的学习,我们将围绕“倾听理性倾听理性的声音的声音”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学习目标是通过阅读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学习目标是通过阅读4 4篇文言经典作篇文言经典作品,领会作者的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品,领会作者的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理性思维方式。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本单元两课共本单元两课共4 4篇古文,我们将从两个篇古文,我们将从两个“得得”:得体、得理得体、得理的层面
4、展开学习研讨,重点是的层面展开学习研讨,重点是“得理得理”。二、研讨二、研讨“得体得体”:谏太宗十思疏和答司马谏议书这两篇古文。谏太宗十思疏和答司马谏议书这两篇古文。1 1、这里的、这里的“体体”首先是指文体,在阅读古文时了解一点文体首先是指文体,在阅读古文时了解一点文体知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章形式和内容的理解。答司马知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章形式和内容的理解。答司马谏议书也就是书信,第谏议书也就是书信,第5 5单元我们已经学过李斯的谏逐客单元我们已经学过李斯的谏逐客书和林觉民的与妻书,那么书这种文体同学们并不陌书和林觉民的与妻书,那么书这种文体同学们并不陌生。谏太宗十思疏,疏,也称奏章。作
5、为一种文体名,生。谏太宗十思疏,疏,也称奏章。作为一种文体名,它是指古代臣子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的统称,包括表、奏、它是指古代臣子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的统称,包括表、奏、书、上书、公示等。那么书、上书、公示等。那么“疏疏”的本意是的本意是“条陈条陈”也就是逐也就是逐条陈说的意思。条陈说的意思。2 2、“得体得体”的的“体体”还可以理解为语言的得体,也就是言还可以理解为语言的得体,也就是言语得当,恰如其分,符合作者的身份和地位。语得当,恰如其分,符合作者的身份和地位。大家试想一想,假如魏征将题目中的大家试想一想,假如魏征将题目中的“太宗太宗”换成换成“世民世民”,写成谏世民十思疏,可以吗?也许有同学
6、会说,唐太宗写成谏世民十思疏,可以吗?也许有同学会说,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本来就是取义于济世安民,你看济世安民不是李世民的名字本来就是取义于济世安民,你看济世安民不是挺好的吗?果真这样的话,那魏征不仅是谏官当不成,还极挺好的吗?果真这样的话,那魏征不仅是谏官当不成,还极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再想,假如王安石将题目中的建议换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再想,假如王安石将题目中的建议换成司马光的大名,光,前面再加一个尊称,君,写成答司成司马光的大名,光,前面再加一个尊称,君,写成答司马君光书,可以吗?这当然也是不可以的。马君光书,可以吗?这当然也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因为古人同辈之间不互称其名,而尊称其字。司马
7、光比王安石要年长为什么?因为古人同辈之间不互称其名,而尊称其字。司马光比王安石要年长两岁,两人是同朝为臣,私交非常好。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书信,以与王介甫两岁,两人是同朝为臣,私交非常好。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书信,以与王介甫书来命名。那么王安石字介甫,司马光字君实,按照礼尚往来之对等的原则,书来命名。那么王安石字介甫,司马光字君实,按照礼尚往来之对等的原则,那么王安石回信应该写成答司马君实书才是,对吧?然而王安石偏不这样称那么王安石回信应该写成答司马君实书才是,对吧?然而王安石偏不这样称呼,而是在司马这个复姓之后却冠之以答呼,而是在司马这个复姓之后却冠之以答“谏议谏议”这个官之名。因为当时司马光这
8、个官之名。因为当时司马光是担任右谏议大夫,也就是说他是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官员,那么王安石在此以是担任右谏议大夫,也就是说他是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官员,那么王安石在此以官职称呼对方,以国相的身份进行回复,说明这封信他的回信的目的不仅是日常官职称呼对方,以国相的身份进行回复,说明这封信他的回信的目的不仅是日常朋友之间的一种交流,而已经成为一种关于变法的一封公开信,这是写给反对变朋友之间的一种交流,而已经成为一种关于变法的一封公开信,这是写给反对变法的保守派官员们的,给他们来看,更是写给不断收到反对变法的奏章的皇上宋法的保守派官员们的,给他们来看,更是写给不断收到反对变法的奏章的皇上宋神宗来看,所以他
9、想通过这样的一种公开论战,以进一步坚定皇上支持变法的决神宗来看,所以他想通过这样的一种公开论战,以进一步坚定皇上支持变法的决心。心。所以可以知道王安石选用所以可以知道王安石选用“谏议谏议”这个称谓应该说是别有深意的。这个称谓应该说是别有深意的。3 3、再比如说魏征与唐太宗刚才说了是君臣关系,作者一开、再比如说魏征与唐太宗刚才说了是君臣关系,作者一开篇是以篇是以“臣闻臣闻”来起笔,你看看文中他还称呼是来起笔,你看看文中他还称呼是“下愚下愚”,什么是什么是“下愚下愚”?就是最愚昧无知的人,这是一种谦称,而?就是最愚昧无知的人,这是一种谦称,而尊称唐太宗为什么?尊称唐太宗为什么?“明哲明哲”、“元首
10、元首”等。那么王安石与等。那么王安石与司马光同朝为臣,作者用司马光同朝为臣,作者用“某启某启”开篇,你看看他文末最后开篇,你看看他文末最后用用“区区区区”一词,他也是用作自称的一种谦辞。一词,他也是用作自称的一种谦辞。4 4、我们在阅读古文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还可以、我们在阅读古文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还可以在我们阅读的时候想一想,就为什么作者要使用这样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在我们阅读的时候想一想,就为什么作者要使用这样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细心阅读过这两篇文章的同学还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魏征在文中的这细心阅读过这两篇文章的同学还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魏征在文中的这两句
11、话两句话“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你看这里面你看这里面的两个字,人民,人不就是民吗?的两个字,人民,人不就是民吗?那么为什么不跟王安石一样,你看王安石他两句都是用的名字。那么那么为什么不跟王安石一样,你看王安石他两句都是用的名字。那么前面我们已经说到过,唐太宗姓李名世民。因避讳呀,就是封建君王或前面我们已经说到过,唐太宗姓李名世民。因避讳呀,就是封建君王或者说是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在说话当中避免直呼其名,而以者说是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在说话当中避免直呼其名,而以别的字来代替。所以当时人们写文章遇到别的字来代替。所以当
12、时人们写文章遇到“民民”这个字就改写成人字,这个字就改写成人字,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语言运用上的一种非常特殊的规则。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语言运用上的一种非常特殊的规则。三、研讨三、研讨“得理得理”前面说过,学会倾听理性的声音,是我们这个单元应该关前面说过,学会倾听理性的声音,是我们这个单元应该关注的核心任务。我们先以讲读篇目谏太宗十思疏为例,来注的核心任务。我们先以讲读篇目谏太宗十思疏为例,来逐一探讨逐一探讨 1 1、我们现在看、我们现在看第一个问题,魏征的思考究竟是缘何而起?第一个问题,魏征的思考究竟是缘何而起?大大家知道魏征是初唐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辅臣,家知道魏征是初
13、唐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辅臣,谏太宗十思疏是他在贞观十一年,也就是公元谏太宗十思疏是他在贞观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37637年,他年,他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那么李世民在隋末跟着他的父亲李渊南征北战,艰苦创业。李那么李世民在隋末跟着他的父亲李渊南征北战,艰苦创业。李世民登基之后,由于他谨慎治国,休养生息,国泰人安出现了世民登基之后,由于他谨慎治国,休养生息,国泰人安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的局面。看一下教材第贞观之治的盛世的局面。看一下教材第145145页,这里配有唐代页,这里配有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局部,其实完整的步辇图,画面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局部,其实完整的步辇
14、图,画面描绘的是唐太宗在贞观描绘的是唐太宗在贞观1515年,也就是公元年,也就是公元641641年的春天,在大年的春天,在大唐的皇宫内接见松赞干布派来迎娶文成公主的使官的这种情景。唐的皇宫内接见松赞干布派来迎娶文成公主的使官的这种情景。李世民端坐在有李世民端坐在有6 6个宫女抬坐的坐榻上,这幅图个宫女抬坐的坐榻上,这幅图就是根据这个步辇来命名的。这一幅歌颂汉藏民就是根据这个步辇来命名的。这一幅歌颂汉藏民族友好交往的作品,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再现大唐族友好交往的作品,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再现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那么就在如此一派盛世安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那么就在如此一派盛世安好的局面下,魏征何以能够清
15、醒而又理性的审视好的局面下,魏征何以能够清醒而又理性的审视大唐盛世背后潜在的危机呢?大唐盛世背后潜在的危机呢?诚如魏征在奏书的第二段开头所说到的:诚如魏征在奏书的第二段开头所说到的:“凡百元首,承天景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应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命,莫不应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盖寡”。这意思就是说,大唐以前的国君都是承受上天的伟大。这意思就是说,大唐以前的国君都是承受上天的伟大使命来治理天下的,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的忧虑,而且使命来治理天下的,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的忧虑,而且智力成效是相当显著的,但是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智力成效
16、是相当显著的,但是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败。那些国君开头他做的很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始衰败。那些国君开头他做的很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就非常少了。那么唐太宗也不例外,他登基之后同样持到底的就非常少了。那么唐太宗也不例外,他登基之后同样滋长了骄傲情绪,他开始追求享乐,改变了原来的勤俭的作风。滋长了骄傲情绪,他开始追求享乐,改变了原来的勤俭的作风。他不断的搜求奇珍异宝,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园林。所以作为大他不断的搜求奇珍异宝,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园林。所以作为大臣的魏征,纵观历史长河,审慎历代王朝的兴盛衰亡,对大唐臣的魏征,纵观历史长河,审慎历代王朝的兴盛衰亡,对大唐的国运是深
17、表忧虑。魏征是尊上而不媚上,和他多次的上书劝的国运是深表忧虑。魏征是尊上而不媚上,和他多次的上书劝诫,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篇。诫,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篇。2 2、那么接下来的、那么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为理性声音的要旨第二个问题为理性声音的要旨,也同样也同样不难理解了,那做书的第一段就开宗明义:不难理解了,那做书的第一段就开宗明义:“思国之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者,必积其德义”要是国家安定太平,君主就一定要厚要是国家安定太平,君主就一定要厚积他的德行仁义。当今世上你应该积他的德行仁义。当今世上你应该“居安思危,戒奢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俭”。3 3、我们再来看、我们再来看第
18、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理性的声音理性的声音”的一个核的一个核心内容,心内容,也就是魏征在奏书的第三段简述的实施,作者也就是魏征在奏书的第三段简述的实施,作者先用先用“诚能诚能”统领下面的统领下面的“十思十思”,“诚能诚能”是什么意是什么意思?就是思?就是“如果真能如果真能”,它是表示一种假设,也就是说,它是表示一种假设,也就是说唐太宗实际上他并没有完全做到,所谓的唐太宗实际上他并没有完全做到,所谓的“十思十思”都是都是在有的放矢,针对唐太宗言行中的不当之处来进行劝诫。在有的放矢,针对唐太宗言行中的不当之处来进行劝诫。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看魏征是如何做到有的放矢,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看
19、魏征是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又是如何简要委婉而要得体的表达。又是如何简要委婉而要得体的表达。1 1、2 2两两“思思”:“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知止以安人。”看见自己贪图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看见自己贪图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用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这一类的事情,用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这一类的事情,你就要想到应该适可而止,让老百姓得到安宁。这两思你就要想到应该适可而止,让老百姓得到安宁。这两思他是劝戒唐太宗在生活上要知足、知止,不要劳民伤财,他是劝戒唐太宗在生活上要知足、知止,不要劳民伤财,大兴土木,追求享乐,奢侈
20、浪费。大兴土木,追求享乐,奢侈浪费。3 3、4 4两两“思思”:“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江海下百川”,想到君位的高而险,就不要忘记谦虚,想到君位的高而险,就不要忘记谦虚,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恐怕骄傲自满而听不进不同意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恐怕骄傲自满而听不进不同意见,就想到要像江海一样甘居百川之下。见,就想到要像江海一样甘居百川之下。这两次是劝诫唐太宗要加强自我修养,戒骄戒躁,谦虚这两次是劝诫唐太宗要加强自我修养,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是居安思危的正确态谨慎,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是居安思危的正确态度。度。5 5、6
21、 6两两“思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慎始而敬终”,喜欢打猎,就想到国君应该田猎有度,喜欢打猎,就想到国君应该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担心一直懈怠,就想到治理国家要始终谨不过分捕杀,担心一直懈怠,就想到治理国家要始终谨慎。那么这两思就是针对君主的生活特点和他的一种特慎。那么这两思就是针对君主的生活特点和他的一种特殊地位来说的,也是从第二段殊地位来说的,也是从第二段“凡百元首凡百元首”的历史教训的历史教训中得到的一个重要的借鉴。也可理解为劝诫享乐,怠惰,中得到的一个重要的借鉴。也可理解为劝诫享乐,怠惰,要勤勉政事。要勤勉政事。7 7、8 8两
22、两“思思”:“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馋邪则思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正身以黜恶。”忧虑耳目闭塞,就想到要虚心去采纳臣忧虑耳目闭塞,就想到要虚心去采纳臣下的劝谏。你担心谗言为害,你就应该想到应该端正自下的劝谏。你担心谗言为害,你就应该想到应该端正自身来排斥丑类。这两次就是在劝谏唐太宗要广开言路、身来排斥丑类。这两次就是在劝谏唐太宗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不要自以为是、闭目塞听,更不能听信谗言,虚心纳谏,不要自以为是、闭目塞听,更不能听信谗言,要亲君子、远小人。要亲君子、远小人。9 9、1010两思:两思:“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
23、因怒而滥行无因怒而滥行”,有所赏赐的时候,就要想到不能因为,有所赏赐的时候,就要想到不能因为个人喜爱而胡乱奖赏;施行惩罚的时候,就要想到不能个人喜爱而胡乱奖赏;施行惩罚的时候,就要想到不能因为自己的恼怒而滥用刑法。这两次是劝戒唐太宗要秉因为自己的恼怒而滥用刑法。这两次是劝戒唐太宗要秉公执法,赏罚分明,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感情的冲动,公执法,赏罚分明,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感情的冲动,而滥赏滥访。而滥赏滥访。以上作为奏书主体内容的以上作为奏书主体内容的“十思十思”,是是“得理得理”的的具体内容,也是具体内容,也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具体,化为的具体,化为十条律己待人处事的一种规范
24、,这样是便于国君身体力十条律己待人处事的一种规范,这样是便于国君身体力行,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行,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4 4、有意思是魏征明是针对唐太宗现实中的不当言行,、有意思是魏征明是针对唐太宗现实中的不当言行,他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但是你看看文章他并没有按照提他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但是你看看文章他并没有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一种常见思路来谋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一种常见思路来谋篇布局,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篇布局,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第第4 4个问题。就是魏征的个问题。就是魏征的理性声音是如何呈现的?理性声音是如何呈现的?前面说到前面说到“疏疏”,这个文体,它的本意是什么
25、?是,这个文体,它的本意是什么?是“条条陈陈”也就是也就是“逐条陈说逐条陈说”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作者要将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作者要将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十思十思”是置于篇末,而不至于篇首?换句话是置于篇末,而不至于篇首?换句话说,这是魏征为什么要写第一第二这两段?这两段它起说,这是魏征为什么要写第一第二这两段?这两段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看我们看第一段,第一段,奏书的开篇以两个比喻引入正题,提出奏书的开篇以两个比喻引入正题,提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阐述了。阐述了“德义德义”与与“国安国安”的的关系,它不仅表明了作者的上书的宗旨,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关系
26、,它不仅表明了作者的上书的宗旨,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唐太宗的兴趣,唤醒他的重视。唐太宗的兴趣,唤醒他的重视。接下去接下去仍沿用这两个比喻,说明仍沿用这两个比喻,说明“德义德义”对于对于“国安国安”的的重要作用,不积德义,国就不能安,国不能安,正是君主最担重要作用,不积德义,国就不能安,国不能安,正是君主最担心的。所以这就抓住了唐太宗的一种心理,就是顺势而下,从心的。所以这就抓住了唐太宗的一种心理,就是顺势而下,从君主地位之高就引到了奏疏的主旨上来了。君主地位之高就引到了奏疏的主旨上来了。再来看奏书的再来看奏书的第二段,第二段,奏疏的针对性是很强的。面对唐太宗的奏疏的针对性是很强的。面对唐太宗的居
27、安而不思危,不以俭来戒奢的现实。魏征他接着就引用了历居安而不思危,不以俭来戒奢的现实。魏征他接着就引用了历史教训加以劝诫,史教训加以劝诫,“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能克终者盖寡,”概括了自古以来君主心亡的教训。由于待人概括了自古以来君主心亡的教训。由于待人的态度前后判然有别,它产生的结果也就截然不同。的态度前后判然有别,它产生的结果也就截然不同。“竭诚则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奏疏的目的是要规劝唐太。奏疏的目的是要规劝唐太宗认清危害,所以你看看宗认清危害,所以你看看“竭诚以待下竭诚以待下
28、”,他就是一语带过了。,他就是一语带过了。那么下面重点讲什么?下面重点讲的是那么下面重点讲什么?下面重点讲的是“纵情以傲物纵情以傲物”的严重的严重后果。后果。“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而不心服”,这就进一步揭示了傲物的危害之大,这还不够。,这就进一步揭示了傲物的危害之大,这还不够。魏征最后还说魏征最后还说“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无疑是给唐太宗敲。这无疑是给唐太宗敲了警钟。如果再纵情傲物,不竭诚以待下,就难免有覆舟之语。了警钟。如果再纵情傲物,不竭诚以待下,就难免有覆舟之语。奏疏的奏疏的第二段,从守成
29、之君,亦是人心来立论。第二段,从守成之君,亦是人心来立论。你规劝唐你规劝唐太宗以后,不可纵情傲物,应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此基太宗以后,不可纵情傲物,应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此基础上就水到渠成地引出了第三段作为做出内核的实施来。础上就水到渠成地引出了第三段作为做出内核的实施来。由此可见,理性的声音呈现需要切中肯性有所节制,而不由此可见,理性的声音呈现需要切中肯性有所节制,而不是一味指责批驳试图压倒对方,而是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是是一味指责批驳试图压倒对方,而是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是对方所思,忧对方所忧,抓住问题的关键,要言不烦,委婉得对方所思,忧对方所忧,抓住问题的关键,要言不烦,委婉得体
30、的来表达意见。体的来表达意见。据说唐太宗看到魏征的这封诏书之后是大为醒悟,亲自写据说唐太宗看到魏征的这封诏书之后是大为醒悟,亲自写了诏书答复魏征,承认自己的过失,还把这篇奏疏是常放在自了诏书答复魏征,承认自己的过失,还把这篇奏疏是常放在自己的案头上来对照来反省,理性的表达或许正是这篇奏书打动己的案头上来对照来反省,理性的表达或许正是这篇奏书打动唐太宗的最主要的原因吧。唐太宗的最主要的原因吧。四、小结:四、小结:讲读课文谏太宗十思疏的讲读课文谏太宗十思疏的“得理得理”部分。就研讨到这部分。就研讨到这里。里。这节课我们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用一个主问题这节课我们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用一个主问题“理理
31、性的声音性的声音”串联起串联起4 4个小问题,分别指向的是奏疏的写作的缘个小问题,分别指向的是奏疏的写作的缘起、理性声音的要旨、核心内容以及它的呈现形式。起、理性声音的要旨、核心内容以及它的呈现形式。品读郢匠挥斤论证方法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正反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品读郢匠挥斤语言特点利用骈文的排比、
32、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没有繁冗的引证。言之有务切中时弊,难能可贵,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拓读寻旨悟理“十思”的现实意义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制利欲,分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社会日渐安定。在此情况下,唐太宗渐渐放松了警惕,大兴土木,多次巡游、打猎。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意义。拓读寻旨悟理课堂结束语“读史使人明智
33、”,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谏太宗十思疏,不仅要体味它流畅艺术的文气,还应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征,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同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代明君唐太宗尚有不足之处,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太宗虚心纳谏,创造历史有名的“贞观之治”。若大家也虚心纳他人建议,虚怀若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定会树立起光辉俊洁的人格。五、五、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将将“十思十思”分类,以表格的形式归结分类,以表格的形式归结六六、作业:、作业:1 1、下一节课我们将以同样的阅读和思考路径,学习答、下一节课我们将以同样的阅读和思考路径,学习答司马谏议书这一课,请同学们课后认真的思考。司马谏议书这一课,请同学们课后认真的思考。2 2、为了更好的理解王安石回信的内容,建议课后搜索并、为了更好的理解王安石回信的内容,建议课后搜索并大致浏览一下司马光的书信,就是与王介甫书。大致浏览一下司马光的书信,就是与王介甫书。3 3、完成教材、完成教材152152页,单元学习任务三,尝试为贞观纪页,单元学习任务三,尝试为贞观纪要中记载唐太宗的两段文字,先断句再翻译,并结合要中记载唐太宗的两段文字,先断句再翻译,并结合课文谈你从这两段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理性的声音。课文谈你从这两段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理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