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到元、明时期被称为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到元、明时期被称为“亚圣亚圣”。南宋朱熹把南宋朱熹把孟子孟子与与礼记礼记中的中的大学大学中庸中庸两篇以及两篇以及论语论语合为合为“四书四书”,把经典窄化,成为后世科举考试八股文,把经典窄化,成为后世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的唯一的取材依据。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对话语录集。
2、孟子富于雄辩,善用孟子富于雄辩,善用比喻和寓言比喻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文学价值很高。1.1.性善论(人皆可以为尧舜)性善论(人皆可以为尧舜)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士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夫出世进退的准则)4.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保有气节)(保有气节)孟子思想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社会背景:觳觫觳觫 便嬖便嬖 放辟放辟 畜畜妻妻子子 庠庠序序 孝孝悌悌
3、颁颁白白 褊褊小小 邪侈邪侈 ch ch 则王乎则王乎 wng wng 胡龁胡龁 hh 彼恶知彼恶知之之 w w 忖度忖度 cn du cn du 衣帛衣帛 h spin bfng pxxing ybnbint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快速阅读文章,思考:第一部分第一层(第一部分第一层(1-2段)段)v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词: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词:v1、仲尼之徒无、仲尼之徒无道道桓文之事者桓文之事者 道:谈论道:谈论v2、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v3、无、无以以,则,则王王乎乎 以:同
4、以:同“已已”,停止(这个话题),停止(这个话题)王:行王道。王:行王道。齐桓晋文之事是什么事?齐桓晋文之事是什么事?春秋五霸,成就霸业什么是霸道?什么是王道?什么是霸道?什么是王道?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王道: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王道: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第一部分第二层(第一部分第二层(3-14段)段)v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词: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词:v1、保保民而王民而王v保:使动用法,使保:使动用法,使安定。安定。v2、莫之能御也莫之能御也v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v3、何由知吾可也何由知吾可也
5、 v宾语前置宾语前置v4、牛何之牛何之v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之:往之:往v5、舍舍之!吾不忍其之!吾不忍其觳觫觳觫,若无罪而,若无罪而就就死地死地 v舍:释放舍:释放 觳觫:恐惧而战栗觳觫:恐惧而战栗v就:走向就:走向v6、然则废衅钟、然则废衅钟与与 v7、不、不识识有有诸诸 v8、百姓皆以王为、百姓皆以王为爱爱也也 v9、臣、臣固固知王之不忍也知王之不忍也 v10、然然,诚诚有百姓者有百姓者v11、王无、王无异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第一部分第二层(第一部分第二层(3-14段)段)与:同与:同“欤欤”,吗,吗识:知道识:知道 诸:兼词诸:兼词“之乎之乎”爱:吝啬爱:吝啬固:本来固
6、:本来然:是;诚:的确。然:是;诚:的确。异:形容词做动词,对异:形容词做动词,对感到奇怪。感到奇怪。v12、以以小小易易大大,彼彼恶恶知之知之 v13、王若王若隐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其无罪而就死地 v1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v15、宜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乎百姓之谓我爱也v16、是以君子是以君子远远庖厨也庖厨也 第一部分第二层(第一部分第二层(3-14段)段)小、大:形作名小、大:形作名 恶:怎么恶:怎么隐:痛惜隐:痛惜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宜:应当宜:应当 主谓倒装句主谓倒装句远:形作动,远离远:形作动,远离孟子认为如何才能实现王道?孟子认为如何才能实现王道?保民而王孟子如何打
7、消齐宣王对保民而王的疑虑?孟子如何打消齐宣王对保民而王的疑虑?举例:以羊易牛第一部分第三层(第一部分第三层(15-20段)段)v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词: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词:v1、夫子之谓也夫子之谓也v2、夫我、夫我乃乃行之,反而求之行之,反而求之 v3、此心之、此心之所以合所以合于王者,何也于王者,何也 所以:所以:的原因的原因 合:符合合:符合v4、明明足以察秋毫之足以察秋毫之末末 明:形作名,视力明:形作名,视力 末:尖端末:尖端v5、则王、则王许许之乎之乎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这样这样许:相信,认可许:相信,认可v6、而功不至于百姓者,、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独何与何与 v7
8、、舆薪舆薪之之不不见见百姓百姓之之不不见见保保v宾语前置(之,提宾标志宾语前置(之,提宾标志 )v第二个第二个“见见”:被:被v8、不为者与不能者之、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形,何以异何以异 v9、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幼吾幼,以及人之吾幼,以及人之幼。幼。老(幼):老(幼):形作动,敬爱(爱护)形作动,敬爱(爱护)后两个老(幼):形作名,老人后两个老(幼):形作名,老人(小孩)(小孩)及,推及及,推及v10、刑刑于于寡妻寡妻,至于兄弟,至于兄弟 第一部分第三层(第一部分第三层(15-20段)段)独:却独:却形:表现形:表现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刑:同刑:同“型型”,做,做榜样榜样 寡
9、妻寡妻:正妻正妻孟子对于齐宣王孟子对于齐宣王“此心之所以合于王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者,何也?”的疑惑是如何说理的?的疑惑是如何说理的?举例、设喻:“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百姓之不见保”“不为不为”和和“不能不能”的区别是什么?的区别是什么?“不为”: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不能”:不能“为长者折枝”引用引用诗经诗经的话,旨在说明什么?的话,旨在说明什么?要推恩于他人,推恩于百姓,才能轻而易举治理国家。v1、抑抑王兴甲兵,王兴甲兵,危危士臣士臣 ,构怨,构怨于于诸侯诸侯v抑:表反问,难道抑:表反问,难道 v危:使动用法,使危:使动用法,使处于危险处于危险v2、为肥甘为肥甘不足于口
10、与,不足于口与,轻暖轻暖不足于体与不足于体与 v为:因为为:因为 肥甘、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肥甘、轻暖:形容词作名词v3、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 v已:同已:同“矣矣”,了。,了。v4、欲、欲辟辟土地,土地,朝朝秦楚,秦楚,莅中国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而抚四夷也 v辟:开拓辟:开拓 朝:使朝:使朝见。朝见。v莅:临,统治莅:临,统治 中国:古今异义,中原地区中国:古今异义,中原地区第二部分(第二部分(21-33段)段)v5、以、以若若所为,求若所欲所为,求若所欲v若:如此若:如此v6、犹、犹缘木而求鱼缘木而求鱼也也 v缘木而求鱼:爬上树去找鱼缘木而求鱼:爬上树去找鱼v7、殆殆有
11、甚焉有甚焉 v殆:恐怕,可能殆:恐怕,可能v8、然则、然则小固小固不可以不可以敌大敌大 v小、大(寡少弱强):形作名小、大(寡少弱强):形作名 敌:抵抗敌:抵抗第二部分(第二部分(21-33段)段)v9、齐、齐集集有其一,以一有其一,以一服服八八 v 集:集聚集:集聚 服:使服:使服从服从v10、盖盖亦反其本矣亦反其本矣 v盖:通盖:通“盍盍”,何不,何不 v11、天下之欲、天下之欲疾疾其君者皆欲其君者皆欲赴诉赴诉于王于王v疾:憎恨疾:憎恨 赴诉:奔走求告赴诉:奔走求告v12、其其若是,孰能御之若是,孰能御之 v其:假如其:假如第二部分(第二部分(21-33段)段)齐宣王的齐宣王的“大欲大欲”
12、是什么?是什么?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如何说服齐宣王放弃霸道的呢?孟子如何说服齐宣王放弃霸道的呢?1.以“缘木求鱼”为喻,说明齐宣王图霸天下是不可能的,打破他的幻想。2.再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和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3.最后,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使齐宣王心动。v1、吾、吾惛惛,不能,不能进于是进于是矣矣 v惛:糊涂惛:糊涂 进于是:达到这一步进于是:达到这一步v2、无、无恒产恒产而有而有恒心恒心者者恒产: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恒产: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恒心:长久不变的善心恒心:长久
13、不变的善心3、及及陷于罪,然后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从而刑之,是之,是罔罔民也民也v及:等到及:等到 从而:接着从而:接着v 刑:名作动刑:名作动,处罚,处罚 罔:同罔:同“网网”,陷害,陷害第三部分(第三部分(34-35段)段)v4、是故明君、是故明君制制民之产民之产v5、此、此惟惟救死而恐不救死而恐不赡赡,奚暇,奚暇治治礼仪哉礼仪哉v惟:只是惟:只是 赡:足够赡:足够 治:讲求治:讲求v6、无失无失其时其时/无夺无夺其时其时v无:通无:通“毋毋”失,夺:错过,耽误失,夺:错过,耽误 v7、申申之以孝悌之义之以孝悌之义 v申:反复陈述申:反复陈述 状语后置状语后置v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者
14、不负戴于道路矣 v颁白:同颁白:同“斑白斑白”,须发花白,须发花白 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第三部分(第三部分(34-35段)段)制:规定制:规定孟子为齐宣王提出了怎样的施政措施?孟子为齐宣王提出了怎样的施政措施?1.制民之产,使老百姓有恒产,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2.在解决了生活问题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为齐国未来描绘的社会蓝图是怎样的?孟子为齐国未来描绘的社会蓝图是怎样的?1.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2.国家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采,天下吉其君者欲归。3.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孟子在辩论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法来说孟子在辩论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服齐宣
15、王行王道?服齐宣王行王道?方法1.转移话题。方法2.用比喻陈述事理,论列是非。方法3.排比结结 构构 层层 次次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开头至“王请度之王请度之”),主要说齐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至“孰能孰能御之御之”),从反面论述从反面论述“霸道霸道”的危害,敦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王道。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王曰: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吾惛,不能进于是矣。矣。”到篇末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阐述施行
16、王道的具体措施。第一部分第一部分v第一层第一层(从开头到从开头到“则王乎则王乎”),提出并明确提出并明确话题话题,以问,以问“霸道霸道”开始,转入说开始,转入说“王道王道”。v第二层第二层(从从“曰: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提出“保民而王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v第三层第三层(从从“王说王说”到到“王请度之王请度之”),剖析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不能”,而是,而是“不为不为”。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当代外交风云看“霸道与王道”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