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3555632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61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类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警句:“媒介即信息。”我相信他继承了奧威尔和赫胥黎的传统,对未来进行了预言。我对他的理论坚信不疑。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最早激发我对这个观点产生兴趣的是一位比麦克卢汉更伟大,比柏拉图更古老的预言家。我年轻时研究过圣经,在其中我获得了一种启示: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这种启示来自“十诫”中禁止以色列人制作任何具体形象的第二诫:“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和很

2、多其他人一样,我那时很疑惑,为什么上帝要规定人们应该或不应该怎样用符号表现他们的经历。除非颁布训诫的人认定人类的交际形式和文化的质量有着必然联系,否则把这种禁令归于伦理制度之中的做法是不可理喻的。我们可以冒险做一个猜测: 那些如今已经习惯于用图画、雕塑或其他具体形象表达思想的人,会发现他们无法像原来一样去膜拜一个抽象的神。犹太人的上帝存在于文字中,或者通过文字而存在,这需要人们进行最精妙的抽象思考。运用图像是亵渎神衹的表现,这样就防止了新的上帝进入某种文化。我们的文化正处于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转换的过程中,思考一下摩西的训诫对我们也许是有益的。我相信,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

3、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语言不愧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定义了人的含义。但这并不是说,除了语言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媒介,人们还能够同样方便地以同样的方式讲述同样的事情。我们对语言的了解使我们知道,语言结构的差异会导致所谓“世界观”的不同。人们怎样看待时间和空间,怎样理解事物和过程,都会受到语言中的语法特征的重要影响,所以,我们不敢斗胆宣称所有的人类大脑对于世界的理解是一致的。如果我们考虑到,在语言之外还有如此丰富多样的会话工具,我们就不难想象,不同文化在世界观方面会存在多大的分歧。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

4、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但是,他的警句还需要修正,因为这个表达方式会让人们把信息和隐喻混淆起来。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确具体的说明,但是我们的媒介,包括那些使会话得以实现的符号,却没有这个功能。它们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不管我们是通过言语还是印刷的文字或是电视摄影机来感受这个世界,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帮我们将这个世界进行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和着色,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摘自波兹曼娱乐至死)材料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波兹

5、曼没有预想到互联网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这一媒介进一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印证着“娱乐至死”的当下。在这里,剽窃、拼凑的手法更为高超, 碎片化信息组合的能力更加强大。抄袭者或谣言传播者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个团队、一众人,也可能是一个指令,甚至可能只是一个机器思维系统,它利用大数据,制造人们可能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信息的制造者和接受者都没有明确的主体性可言,因为他们的价值观都是被大环境阉割掉了的“残次品”,或是衍生出来的千篇一律的“复制品”。意义不再完整,从形式糜烂至思维深处。信息处理方式的拼凑法与内容的碎片化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智力的功能只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真正理解它们。人该有的“富有逻辑

6、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长的冷静与客观以及耐心等”特质统统被抛弃了。人们不再低头沉思,而是在歇斯底里中跌入娱乐的深渊。当图像开始占据文化中心之时,就意味着人们在对事物给予关注时,将重心从大脑的深度思考转向了肤浅表面的感官享受。詹姆逊表明,“新潮作者在拼凑之余,的确还能设法使我们身处的日常文化现象浸透着一份幽默感。”而这份“幽默感”就是文化的娱乐先行主义。大众在“自我陶醉的映像世界中”,迫使文化逻辑从严肃转向戏谑,使自我理性让位于情感的过度狂欢。当一切都以娱乐为原则,严肃的公众话语将会失去价值、失去信服力。背后牺牲的是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性批判精神,而所谓的娱乐至死就

7、是物极必反,个人的理性让位于情感的狂欢,最终“自我”不复存在,真正的情感无所寄托。(摘编自张雯雯波兹曼中的后现代文化逻辑演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外国人要想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有必要学习不同于西方语言系统的汉语。B圣经十诫中规定:不允许为自己雕刻偶像。这可以防止信仰中注入新内容。C图画、雕塑、互联网同语言一样,都可以被认定是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媒介。D媒介通过创造话语符号来直接说明这个世界的存在方式,并证明这个世界存在的理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互联网为会话工具必然会影响到我们感受和定义这个世界的方式,从而影响我们的文化。B语言在人类之

8、所以成为人类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它用隐喻的方式帮我们理解和构建这个世界。C互联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戕害了公共话语的严肃性,消解了公共价值观和理性精神。D如果文化的中心被图像占据,人们关注事物的重心会转向感官享受,这是一种娱乐化倾向。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2013年故宫博物院推出胤祺美人图APP让大众了解藏品信息和背后故事。B2020年新闻联播推出的短视频作品主播说联播频频引发网络热议。C退役解放军大校包明在互联网平台发布视频作品,纵谈国际关系,评论国家大事。D2021年15岁寻亲男孩刘学州遭遇蜂拥而至的网暴,最终在海边服药自杀。4材料一中,围绕“媒介对文化的影

9、响”,作者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5赫胥黎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与此相似,有人认为我们将毁于如今这场新媒体狂欢。作为互联网的使用者,我们应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小说地泉是作家阳翰笙的文学代表作之一。20世纪30年代地泉再版之际,阳翰笙邀请作家茅盾为其作序。茅盾在文中直言不讳,地泉“缺乏对于社会现象全部的非片面的认识”“缺乏感情地去影响读者的艺术手腕”。为人作序,像茅盾这般不仅指出作品不足,而且言辞如此犀利者,并不多见。在再版后的地泉一书中,阳翰笙不仅全文收入茅盾这篇序言,还收入了其他几篇含有批评意见的文章,目的就是“使我及本书的读

10、者,都能从他们正确的批评中,得到些宝贵的教训”。焦菊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总导演,曾针对戏剧界过于看重明星效用现象提出批评。他认为,即使靠明星赢得了眼前的票房,但从戏剧艺术的长远健康发展看,得不偿失。所言理性中肯,并不怕驳了那些熟识的舞台明星的情面,对当时一味追逐明星的舞台倾向发出了清醒之声。这些例子都表明,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今天,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艺现象和文艺思潮层出不穷,尤为需要文艺评论增强朝气锐气,更好发挥激浊扬清、褒贬甄别的作用。批评精神是文艺评论朝气锐气的主要来源。对文艺评论者来说,具备批评精神,意味着敢于实事求是地评价作品,好处说好,坏

11、处说坏。不能碍于情面,避而不谈,要客观公正地从作品出发,对作品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分析与评价。具备批评精神,还意味着敢于对不良创作倾向和文艺现象表明态度,敢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立场,及时纠偏扶正,有力地激浊扬清,真正起到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事实证明,那些不痛不痒、回避问题的文艺评论,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终将行之不远。“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作家艺术家来说,具备批评精神的文艺评论能够帮助自己客观认识创作得失,提升艺术创作水准和思想认识水平。“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对读者观众来说,通过批评性的意见,能更全面地认识文艺作品,更深入地理解文艺现象。尤其在互

12、联网时代,有洞见的文艺锐评更能得到受众的信赖珍视和自发传播。倡导批评精神,强化褒贬甄别功能的文艺评论,还有助于营造“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促进文艺生态健康有序地发展。敢于批评,不是以情绪化的表述代替理性思考,而是要提高专业性和说服力,以理立论、以理服人。评论者要能够从思想、艺术等多个维度,对文艺作品做出精到的分析,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肯定优长,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在20世纪戏曲艺术的现代转化中,古老的戏曲艺术之所以能够去芜存菁、重获新生,一些理论评论家的专业眼光和评论引导功不可没。只有深入文艺现场,文艺评论者才能逐步培养起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敏锐的感受力

13、和精准的判断力,才能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及时捕捉到文艺创作、文艺生态与文艺思潮的新动向与新气象。这样写出来的文艺评论,也就跳出了“自说自话”“隔靴搔痒”等窠臼,言之有物,生机涌动,更容易和当下受众产生连接,引发共鸣,让文艺评论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摘编自徐馨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材料二:“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原本是文艺评论的道德“底线”。但事实上,因为利益和偏好而对文艺作品进行无原则吹捧和无根据棒打却总是存在的。鲁迅在文章骂杀与捧杀中就批评过这种“骂”与“捧”的乱象,并指出“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现在,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文艺评论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文艺评论

14、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人人都是评论者成为现实,公众号、微博、短评、短视频、评分、跟评、弹幕等,构成文艺评论的大千世界。由于受到各种利益、动机、个人偏见、商业竞争的驱动,骂杀和捧杀现象常常出现。其恶果在于,扰乱文艺评论的生态,混淆观众和读者的视听,引发种种人为的对立和冲突。这几乎可以说是文艺界的公害,不仅影响到创作生产者的利益,而且也伤害了观众和读者的权利。这种骂杀和捧杀,其共同点是只顾利益、只讲立场、罔顾事实、罔顾理性。有的对文艺作品过度拔高,甚至举劣为优,“艺术创新”“史诗”“才华横溢”“艺术高峰”“爆款”“黑马”等帽子满天飞,背后其实反映的往往是票子、圈子、面子这所谓“三子”的利益;有的

15、则是对文艺作品大打出手,指责作品一无是处,而事实上剧集才刚刚开播、电影还没有上映,他们只是根据演职员名称、幕后消息、映前广告、第一印象等就盖棺定论,背后反映的往往是个人好恶、博眼球动机和种种不可告人的商业利益。虽然骂杀和捧杀的现象常见,但是真正被“骂死”的好作品和被“捧火”的差作品却几乎没有。我们要通过各种制度、措施、争鸣,抑制骂杀捧杀乱象;同时为理性、专业、独立的评论提供舞台。在这种“正与反”的较量中,在对媒介素养和评论素养的普及中,越来越多的观众和读者会练就“火眼金睛”,不会忽略一部好作品,也不会迷惑于一部坏作品。在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时代,“读者心里有杆秤”。(摘编自尹鸿肃骂杀捧杀之乱象,倡

16、风清气正之文艺评论)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茅盾能够坚守文艺评论的道德“底线”,直言不讳,对阳翰笙的代表作地泉敢于做实事求是的评价,言辞犀利地指出其不足。B文艺评论者如果对某一作品或文学现象做不痛不痒、回避问题的评论,就会言之无文,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终将行之不远。C对文艺作品进行无原则吹捧和无根据棒打,会扰乱文艺评论的生态,鲁迅曾撰文批评过这种“骂”与“捧”的乱象。D在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时代,读者心里自有“一杆秤”,越来越多的读者会练就“火眼金睛”,那些差作品很难被“捧火”。7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毕飞宇说:“批评家和作家,理论上是很好的聊天伙伴,其

17、实是过不到一起去的两口子,但也有例外。”材料中茅盾和阳翰笙就是这样的例外。B焦菊隐认为不能过于靠明星效用来赢得票房,虽然遭遇那些熟识的舞台明星的抵制,但这是一种有利于戏剧艺术的长远健康发展的清醒认识。C李雪健说:“社会环境为名利膨胀的演员提供了土壤,有些作品观众一边看一边骂,创作者一边挨骂一边还挣着大钱。”这是一种富有锐气的评论。D中国戏曲理论家郭汉城认为“对待戏曲遗产的态度不能墨守成规,要遵循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这有助于戏曲艺术的现代转化。8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文中“读者心里有杆秤”观点的一项是()A远征军老兵潘文汉评抗战神剧:电视剧可以适当的夸张和演绎,以增加电视剧的观赏性;但

18、过分的夸张和不切实际的编造,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B某网友看完电影花木兰留言:影片围绕忠于家国、爱家是为孝的主题展开,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对家人甚至是对家国的爱与守护。C唐宫夜宴播出后,有自媒体发文指出:唐宫夜宴涉嫌抄袭,与三年前央视国家宝藏的节目片段“撞脸”,表演者都着唐装。D“理论中国”公众号发表觉醒年代观评:按照历史大写意的标准来审视觉醒年代,该剧是近年来有关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电视剧的上乘作品。9鲁迅说:“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这句话今天已经成为文艺批评的准则,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10“汪曾祺的自我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批评家对他的更为深入

19、的探讨。其实,汪曾祺并不是一位以理论见长的作家,他的文论更多地带有中国传统文论的特点。”(王尧重读汪曾祺兼论当代文学相关问题)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

20、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

21、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装固曾对公孙引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应该承认,“修辞立其诚”是

22、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唯物主义肯定事实,肯定客观真理。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见解亮出来。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我还是相信,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材料二: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的“短视频单元”评选活动收官。本届上影节短视频单元共收到报名作品近1500部,最终评审团遴选出20部入选作品。但今年的上影节短视频之所以引人注目,也在于前不久的一则“负面”新闻给了它们一个“反差”的背景:一位视频平台网站的CEO公开斥责短视频为“简单洗脑式“拉低用户心智”的“猪食”。“猪食”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对于用户规模接近9亿、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的短视频

23、而言,毋庸讳言,盗版、重复、趣味低下等问题常见且突出,流量大于内容的现象也严重,“猪食”论虽是激愤之言,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短视频这种“从大屏到小屏,从横屏到竖屏,从几小时到几分钟”的新事物,打破了传统审美与创作习惯,造就了无处不传媒、无物不媒介、无人不作者的新传播形态,也消除了技术和身份的边界,又绝非“猪食”论所能涵盖。它不仅应该成为拍摄者记录日常生活的方式,还应该成为发掘和培养优质原创的渊薮,展现个人才华和趣味的平台,总之,对于艺术而言,它是一片能够有无限可能性的无人区。“猪食”还是艺术?既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心态:如果只是将它当作吸引用户、赚取流量、哗众取宠的工具,它就很可能游走在低质、

24、雷同、无底线的边缘;如果更将它当作忠于内心、尊重自我、“在情绪碎片中提取大众情感最大公约数”的途径,那么它一定会充分利用自身“短、精、趣”的叙事优势、碎片化和视听一体化的传播优势,走向“大胆、积极、纯粹”的艺术表达。律诗是诗,截律(绝句)也是诗,艺术从不以长短分高下:电影、电视剧、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短视频,艺术也从不以形态分高下。只要修辞立其诚对社会、生活、历史、艺术、自我、观众充满诚意,艺术便无处不在。从这点说,我们不仅希望看到电影节里的短视频“艺术”,更希望看到无论电影节内外短视频的诚意。(摘编自周劫只要修辞立其诚,短视频也是艺术)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5、易传文言的“修辞立其诚”,虽诞生于两千年以前,但现在仍是发言著论写文的一一个原则。B人在观察现象、认识事物的时候,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但是追求真理应力求避免主观干扰。C上海国际电影节中的“短视频单元”评选活动收到众多报名作品,说明活动深受全国人民的热爱。D各种艺术短视频,可以获得人们的认可,因为艺术从不以形态分高下,就像诗歌不以长短论优劣。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艺术和诚的关系,但是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无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表现世界,还是制作短视频都要有诚意。C材料一中的许多材料来自经典作品,整个文章显得厚重,有很强的说服力。D两则

26、材料立论公允,持之有据,文气沛然,思辨有道,语言活泼,能感染人。1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朱光潜望舒诗稿:“思想必须与语文同一,人格必须与风格同一。”B孔颍达周易正义:“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C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认为有些人“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D孔子的“三不主义”,即“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4对于艺术而言,短视频是一片能够有无限可能性的无人区。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说法加以分析。15如何推动中国短视频的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

27、容是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作为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即以地位规范为主。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即周天子居住地的方言,在各方言中居于较高地位。当时用“雅言”去读解经文是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论语述而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春秋战国时期,全国性通用语已经不复存在。吕氏春秋知化云:“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马上着手全国通用语言文字的确立。许慎说文解字叙云:“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秦朝文字规范统一的措施对共同语的确立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到了汉朝,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语言的统一性大大加强,扬

28、雄方言中的“通语”即是可通行于四方的共同语,是以汉朝都城所在地的秦晋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导致其语言情况“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颜氏家训音辞篇)。由于洛阳是东汉乃至魏晋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洛阳方言的影响非常大,洛阳太学书生诵读经典的读书音“洛生咏”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各方言区人所模仿。颜之推主张“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也就是以帝王都邑语音作为规范语言的基础语音,他反复校量,最后取南方金陵语音和北方洛下语音两相折中,作为南北通用的标准语音。“这种主张,奠定了隋唐统一中国后的语言规范的理论基础。”隋唐至宋,主要通过颁布官修韵

29、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比较重要的如切韵唐韵广韵等。因为洛阳、长安、开封等地区一直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这些地方的方言就具有了通语性质。元朝定都大都以后,学校教学都使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音的“天下通语”,国家的主导性或基础性方言由中原地区向北偏移。明朝和清朝继续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地区方言作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方言地位进一步巩固,称为“官话”。纵现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历程,语言规范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何种方言作为全国通用语,一般都城所在地方言就成了全国通用语。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王朝的都城基本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及华北平原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地,政治上的优势决定这些地方的方言先后成为全国

30、性的通用语,通用度非常广,其使用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新老都城所在地,而是广泛存在于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等广大地区,最终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摘编自刘楚群当今语言规范观:中和诚雅)材料二:语言规范的“雅正观”贯穿古今。现代汉语时期,强调“正”多于强调“雅”,讲“规范”多讲“雅顺”少。在教育普及的当下,在重视文化的当下,既要讲“正”又要讲“雅”。当然,雅正是就规范而言,对语言本身,对语言生活,则不必也不应强调“纯洁”。通过语言规范来匡谬正俗,这种规范观虽然较为传统,也常有批评,但仍然在社会上较为流行,也确实是语言生活所需要的。语言规范的行为,本质上是对语言变项的选择。语言在

31、历时发展中,在共时应用中,都会出现变异和分歧,一个语言项目可能形成若干变项。语言变项的存在是常态,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是语言整合的对象。语言观范就是对语言生活中存在的语言变项的选择,就是依照语言发展规律的选择。认识语言规范的这一性质,树立语言规范的“选择观”,可以从根本上摆正语言规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可以自觉地在语言规范过程中去发现语言发展的新规律。语言规范不是“无事生非”,而是在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需要动用社会之力帮助语言的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是为语言生活服务。“语言生活观”要求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

32、生活向前发展。评价语言规范是否合适,就看它是否客观反映了语言生活实际,看它能否科学地指导语言生活。既然如此,了解语言生活,认识语言生活,是做好语言规范的必要条件。语言生活错综复杂,常要使用现代的各种观测方法,比如建立动态流通语料库,就如同水文监测、气象监测一样,利用这一语料库来监测语言生活的各种变化。观测语言生活,也包括观测语言舆情。语言舆情是社会语言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通过语言舆情也能够逐浙形成新的语言意识。一个观念可以改换一个视角,改换一个视角可以发现一片新的学术视域。在雅正观、选择观、语言生活观的综合关照下,我们便会开拓更多新的学术视域,必然会对语言规范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语言规范研

33、究必然会有一个跨越性的新发展。(摘编自李宇明语言规范试说)1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最早有记载的通用语是“雅言”,表明确立某种语言或方言全国通用交际工具的地位,是中国古代语言规范的核心内容。B用“雅言”解读经典是对读书人的基本要求,材料一引用论语中的句子,证明全国性通用语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不复存在。C秦朝统一天下后,李斯倡导对全国通用文字进行规范统一,这一措施促进了共同语的确立,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强盛。D隋唐以后,通用语的确立以颜之推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历代政府主要通过颁布官修韵书来确立和推广通用语的语音标准。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旦社

34、会动荡不安,人口出现大规模迁徙,常常会导致各种语言相互融合的情况。B凭借政治方面的优势,古代王朝都城的语言一般更容易成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方言。C正确使用各种现代观测方法帮助我们了解、认识语言生活,就能够做好语言规范。D改换视角,综合理解语言规范,可以开拓新的学术领域,使语言规范研究跨越发展。18下列说法中,“雅言”的内涵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A雅言,正言也(孔颖达正文)B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孟郊同溧阳宰送孙秀才)C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章学诚文史通义)D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19两则材料都对语言规范进行论述,侧重点有何不同?20“凡尔赛”“奥力给”“YYDS”等词汇已从网络流行

35、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请结合材料二,从语言规范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不得不说的是,尽管已经耳熟能详,但元宇宙概念迄今仍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义。近30年前,科幻小说雪崩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有人认为元宇宙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用户将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有人概括出元宇宙的几大特征,称元宇宙不仅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甚至拥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通的经济系统多元的声音不一而足,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元宇宙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

36、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等原因,线上办公、线上课程逐渐普及,人们在虚拟空间的停留时间更长,线上生活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互,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

37、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离元宇宙的世界有多远?这个问题可能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但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一些知识付费项目把元宇宙包装成一夜暴富的机会,声称“未来只有元宇宙这一条路”,以贩卖焦虑的方式借机敛财。一些人言必称元宇宙,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实体内容却热衷于抢注各种相关商标,挖空心思从元宇宙概念中分得一杯“流量羹”。这就提示我们,对待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即便元宇宙有可能成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潜在的机遇和可能带来的变革值得期待,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

38、义的忽悠。关于元宇宙的讨论仍在继续,有人充满乐观与向往,也有不少怀疑的声音。是镜花水月还是触摸得到的未来,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新突破,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一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正如不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还是混合现实,中心词都是“现实”,这也预示着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样的道理不论在真实宇宙还是元宇宙,应该都是适用的。(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7日万物皆可“元宇宙”?)

39、材料二:在主流哲学探讨中,“虚拟世界”始终是被警惕和防范的对象。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曾提出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有一台机器,只要走进去就可以在它营造的虚拟世界中享受最大的欢愉和乐趣,而留在现实中就要摸爬滚打,承受失意和痛苦。在他的课堂上,面对机器给予的极大诱惑,学生大多选择了留在现实世界相较于可以互相替代的虚拟世界,无可替代的现实世界承载了人们更多的期待。讽刺的是,尽管哲学和文学都以一种“现实中心主义”告诫人们以警惕和冷静的态度面对“元宇宙”和虚拟世界,但这一概念还是吸引了大批拥趸,并被赋予了崇高意义:发展元宇宙已然被拔高到“科技向善”的层面,它被认为可以改变世界,是实现人类无限可能的重

40、要举措。有英美学者清楚地指出了种种“赋魅”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科技公司开始谈论他们的使命,而他们的使命总是被夸大:改变工作的未来、连接全人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拯救整个星球。这些公司非常公开地、相当狂热地担心各种形式的世界末日灾难显然只有科技企业亿万富翁才能将我们从中拯救出来。”的确,无论元宇宙的蓝图绘制得如何理想,但这些科技公司也始终是一个资本实体。它们打造种种意识形态幻象,都旨在让人们相信,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代表了人类的未来。然而,资本实体本身却无比清醒地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幻象攫取现实中的利益。事实上,无数炒热“元宇宙”概念的掮客也是如此,他们既是被“收割”的韭菜,也试图充当收割他人的“

41、镰刀”。当然,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绝不意味着拒绝技术进步。或许有一天,“元宇宙”会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如今人们已习惯于在互联网冲浪,在游戏中社交。但这样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迭代必须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它与宣扬“科技向善”和“改变未来”的资本主义科技巨头的个人英雄式意识形态无关,也注定无法通过“炒概念”和“炒热钱”得到实现。(摘编自元宇宙叙事:“科技向善”的意识形态神话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元宇宙目前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这会妨碍它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的发展态势。B在具体场景中的现实案例,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也让人们真实地体会到元宇宙给生

42、活带来的改变。C在罗伯特诺齐克的课堂上,学生都能拒绝虚拟世界的诱惑,而选择需要承受失意和痛苦的现实世界。D在元宇宙领域,“炒概念”和“炒热钱”都是不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无法借以实现生活方式的迭代。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都对元宇宙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评论,材料一侧重受众视角,材料二侧重资本视角。B材料一中认为科技发展要以现实为支撑,元宇宙不以现实为支撑,所以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C资本实体清醒地借助元宇宙攫取利益,而炒作“元宇宙”概念的人获取利益的过程既有被动的一面,又有一定的主动性。D材料二中引用英美学者的话论证了资本实体赋予元宇宙的崇高意义,揭示了“科技向善”的真

43、相。23根据材料二“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作者重点关注对象的一项是()A全球首家将“元宇宙”概念写进上市招股书中的公司Roblox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就上升了54.4%。B部分网红博主靠元宇宙概念卖课,吸引了众多的网友,网络课程“元宇宙第一课”就卖出了150万元。C国内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落户张家界,借助元宇宙概念探索疫情之下旅游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道路。D以网络技术研发为主营方向的字节跳动公司投资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融资金额近1亿人民币。2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25有学者提出,面对元宇宙,我们既要“热中有冷”,又要“冷中有热”。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

44、这种冷热关系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李梦阳的边塞诗记录了西北乃至整个北方的边政、生活和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他在西北生活多年,多次参与处理边务,他的边塞诗作表达了他对边务的观点和对边民的深切同情,具有较为鲜明的“诗史”特征。明中期边患日重,而自明初以来建立的军事制度日益败坏,将官贪腐横行、军纪涣散,这又使得边疆形势进一步恶化。有感于此,李梦阳在诗作中对边政的积弊多有揭露。诸将八首就集中对将官的问题一一指摘。其一指出明军将领指挥呆板,“胶柱谈兵”,徒有武勇,终至丧师辱国。其五指出军爵世袭之病。诗人认为世袭制度下,将领虽众,但多是靠祖荫得官的纨绔之辈。其七讥刺了伪造军功致使奸佞之人

45、升官晋爵的现象。李梦阳对边务弊政的揭露,归根结底是为了安定边疆。除扫除积弊外,安边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派遣良将守边,因此,李梦阳在边塞诗中也借名将之典,积极建言,如秋怀其二先对故乡庆阳的悠久历史和壮美山川表达了赞美,尾联却笔锋一转,指出西北边患严重,期盼有郭子仪一般的良将来守边。李梦阳希望明廷能知人善任,对才华出众的将领,能够效法前朝,不循常规,大胆起用。其六借东汉末年白马将军公孙瓒之典,盼望有良将早日破敌,扫灭寇氛。另外,他在秋望李广等诗作中也反复表达了这一愿望。同时,李梦阳也深知单靠武力难以彻底平定边患,因此,他还提出要师法前人,善用和议之策。如诸将八首其八云:“安得即时寻魏绛,务农休甲报皇

46、天。”李梦阳借用典故,希望明廷能借鉴历史,并期盼出现有能力主持和戎政策的将领,使边民脱离征战之苦。与此相对,他对边将错误执行和戎政策带来严重后果的行为也给予了批评,秋怀其五诗云:“胡奴本意慕华风,将校和戎反剧戎。”因为具备史家的品格,李梦阳在一些边疆事务上也表现出高于一般士大夫的眼光。如对明武宗亲征一事,大臣多视之为鲁莽举动并反复劝止,而李梦阳通过圣节闻驾出塞(二首),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武宗的亲征表达了支持。其一描写了满朝文武和外国使臣在京城翘首期盼武宗回朝的情形。诗中借周穆王西征犬戎之典而反其义,表达了对武宗早日奏捷归来的期盼之情。其二诗云:“万乘时巡万寿临,銮舆漠漠碛沙深。非忘殿阙呼嵩日,应

47、系单于款塞心。”既表达了对皇舆亲履险地的担忧,也对武宗的亲征表示理解。“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明史鞑靼传),也用事实证明武宗亲征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在戍边生活的描写方面,李梦阳的一些诗作不让盛唐名家。这固然是由于他出众的诗才,但更重要的是诗笔中所饱含的深情。多年在西北的生活经历,使李梦阳对边地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非常了解,而他在用诗歌记录、反映这些生活时,除了真实地描述之外,还在字里行间渗入了深切的同情,从而让他的边塞诗具有了动人的力量。这也说明李梦阳的边塞诗不仅是从诗歌的题材、手法上向杜诗及其他盛唐诗作学习,更是在内蕴上继承了杜诗悲悯、忧民的精神。(摘编自李锋李梦阳边塞诗的“诗史”特征)材料二唐代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边塞诗内容丰富,边疆雄奇壮阔的景色、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慷慨从军的英雄气概、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活、立志保卫边疆的历史变化等,构成了唐代边塞诗的雄奇壮美。唐代边塞诗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多样的艺术手法,展现出唐代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边地风情,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睦友好的民族关系,雄浑奇异的风物民情,将边塞诗的创作推向了高峰,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真题分类汇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