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墨子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今使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君曰:“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子墨子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吾
2、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攻其邻国,杀其民人,取其牛马、粟米、货财,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今贱人也,亦攻其邻家,杀其人民,取其狗豕食粮衣裘,亦书之竹帛,以为铭于席豆,以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其可乎?”鲁阳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子墨子为鲁阳文君曰:“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今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譬犹小视白谓之白,大视白则谓之黑。是故世俗之君子知小物而
3、不知大物者,此若言之谓也。”鲁阳文君语子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苟不用仁义,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选自墨子鲁问)【注】三世:数代,言其多。强梁:凶暴,强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B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C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
4、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D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豕,甲骨文字形,像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本义是猪。除此之外,猪在古代还有“豚”“彘”等别称。B笞,中国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是对犯有轻微过错的人所使用的惩罚手段,在中国奴隶社会已广泛使用。C钟鼎,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曹操陈损益表中的“臣以区区之质,而当钟鼎之任”一句中的“钟鼎”比喻富贵荣华。D豆,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本用来盛黍稷,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从“豆”字,或与
5、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篇各段记载了墨子与鲁阳文君的一些谈话,多处申明了其“兼爱”“非攻”的主张;体现出墨子向往天下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B鲁阳文君攻打郑国的行为如同在其境内大家伐其小家一样,但仍然打着顺应天意的旗号,表现出当时的诸侯们对扩张战争的狂热。C鲁阳文君对楚国南部夷人杀长子而食的丑恶习俗十分不解而且深恶痛绝,墨子也赞同鲁阳文君的观点,认为夷人的独特做法是不懂仁义造成的。D窃物者“不仁”为盗贼,窃国者反而为“义”成诸侯,墨子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通俗易懂而是非分明。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1)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2)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5墨子阻止鲁阳文君攻打郑国的理由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子墨子闻而见之。吴虑谓子墨子:“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子之所谓义者,亦有力以劳人,有财以分人乎?”吴虑曰:“有。”子墨子曰:“翟尝计之矣。翟虑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农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籍而以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天下之饥者,既可睹矣。翟虑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妇人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籍而以为得尺布,其不能暖天下之寒者,既可睹矣。翟虑被坚执锐,救诸侯
7、之患,盛,然后当一夫之战,一夫之战,其不御三军,既可睹矣。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故翟以为虽不耕而食饥,不织而衣寒,功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吴虑谓子墨子曰:“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籍设而天下不知耕,教人耕,与不教人耕而独耕者,其功孰多?”吴虑曰:“教人耕者,其功多。”子墨子曰:“籍设而攻不义之国,鼓而使众进战,与不鼓而使众进战而独进战者,其功孰多?”吴虑曰:“鼓而进众者,其功多。”子墨子曰:“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
8、多,何故弗言也?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节选自墨子鲁问)注释:籍:假使。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B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C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D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鄙人”即指鄙陋的人,常用作自称的谦辞,这里是吴虑对自己的谦称。B舜,传
9、说中的部落联盟领袖。与“黄帝”“颛顼”“帝喾”“尧”合称为“五帝”。C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D“三军”是指打仗的前、中、后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虑的观点是道义只需要亲身践行,不需要用言辞宣扬。B选文在写法上具有整散结合、排比层进、反复申说的特点。C墨子强调自己一个人耕种织布不能让天下温饱,因此要让全天下的人一起耕种织布。D墨子认为言说先王之道、圣人之言最终可以达到“国必治”“行必修”的效果。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盛,然后当一农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2)
10、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10墨子强调要用言辞宣扬道义的价值,请概述前后两段论证这一观点的思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今王公大人,唯毋处高台厚榭之上而视之,钟犹是延鼎也。弗撞击,将何乐得焉哉?其说将必撞击之。使丈夫为之,废丈夫耕稼树艺之时;使妇人为之,废妇人纺绩织纴之事。今王公大人,唯毋为乐,亏夺民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今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既已具矣,大人锈然奏而独听之,将何乐得焉哉?与君子听之,废
11、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夺民之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节选自墨子非乐)(二)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
12、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节选自荀子乐论)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
13、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B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C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D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认为音乐不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听音乐会让人们弃其从事,对民不利,对国不利。B荀子在乐论中的很多观点与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音乐思想是一脉相承的。C荀子的乐论从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原则和
14、方法等角度批驳了墨子非乐中的部分观点。D墨子、荀子对于音乐的论述,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便于其政治主张的贯彻执行,各有各的道理。13荀子认为音乐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当今之
15、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全固轻利,可
16、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选自墨子辞过,有删改)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B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
17、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C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D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1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墨子:就是墨子,前一个“子”表敬称,后一个“子”是先生的意思。B陵阜:有“山丘”和“坟墓”的意思,“就陵阜而居”中指的是“山丘”。C台榭: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常用于宫室、宗庙。D文采:指错杂艳丽的色彩、刺绣,亦指华美雅
18、丽的词藻、文辞,文中指后者义。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圣王建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B当今之主讲究宫室曲折多姿和装饰华美,左右的人也都纷纷效法。C当今之主以为刍豢、蒸炙鱼鳖才是真正的美食,实际上吃不到。D墨子反对当今之主追求舟车的华美艳丽,提倡俭朴节用的风尚。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兼爱墨子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19、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
20、,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
21、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节选墨子兼爱)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攻:治疗B故亏父而自利亏:使受损失C虽至大夫之相乱家家:家庭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劝:鼓励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兼爱,是墨子提倡的一种思想学说,主张爱无等级差别,不分厚薄亲疏,“爱人若爱其身”。B墨子,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韩非子称儒、墨二家为“显学”。C圣人,指道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也可专指孔子,文中的“圣人”指的是后者。D子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对墨子的尊称,第一个“子”冠诸姓氏之前,是明示墨子为“师”。20下列
22、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作者提出,圣人以治天下为己任,就要知道动乱的根源,否则就达不到目的。B墨子认为正是由于人们“不相爱”,才造成伦理崩坏、抢劫偷盗、诸侯攻伐的现实。C墨子认为只要人们“兼相爱”,就能消除乱象,使“君臣父子皆能孝慈”,天下大治。D文章运用正反对比和例证法,由浅入深地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
23、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
24、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全因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选自墨子辞过,有删改)21下列对文中画
25、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B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绥/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C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D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2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墨子:就是墨子,前一个“子”表敬称,后一个“子”是先生的
26、意思。B陵阜:有“山丘”和“坟墓”的意思,“就陵阜而居”中指的是“山丘”。C台榭: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常用于宫室、宗庙。D文采:指错杂艳丽的色彩、刺绣,亦指华美雅丽的词藻、文辞,文中指后者义。2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圣王建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B当今之主讲究宫室曲折多姿和装饰华美,左右的人也都纷纷效法。C当今之主以为刍豢、蒸炙鱼鳖才是真正的美食,实际上吃不到。D墨子反对当今之主追求舟车的华美艳丽,提倡俭朴节用的风尚。2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27、,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25古代圣王之举给你哪些启示?请你用三个否定句或否定短语分别加以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
28、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
29、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节选自墨子尚贤,有删改)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B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C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
30、/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D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肆,在古代可以指商店、手工业作坊。如酒肆、茶肆。B爵,古代由君主封赐爵位,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C阳,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如衡阳就是位于衡山之北。D九州,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地理区划,后常用来泛指全中国。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政者希望国家得到大治,但结果事与愿违,墨子认为其失败的原因在于
31、王公大人不能够崇尚贤才,任用贤能之人。B墨子认为应该以德行来安排职位,然后按职位的高低决定赏赐的多少,这样老百姓就不会长期处于低贱的地位。C尧、禹、汤等圣明的君主慧眼识才,不在乎这些贤才卑贱的出身,交予他们政事,国家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D墨子主张君王应该尚贤,无论是在治国有方的时候,还是在治国不如意的时候,君王都离不开贤才的支持。2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2)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30当有人询问使贤人增多的方法时,墨子认为应该怎么做才能使贤人增多?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
32、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
33、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34、,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墨子兼爱)3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B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D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32下列对文学知识和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与儒家主张“爱人
35、”同源同义。B盗贼,古人注:“盗贼通名,分而言之:则私窃谓之盗,劫杀谓之贼。”与现代汉语中“盗”“贼”的释义不同。C室,文中义是指“家”,与杜甫石壕吏中的诗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中 “室”的意义相同。D子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对他的尊称,后一个“子”跟“老子”“孔子”“庄子”“孙子”中“子”的含义和用法相同。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开篇指出,圣人以治天下为己任,就要知道天下动乱的根源,否则难达目的,并举例“医之攻人之疾者”来证明。B作者针对当下,批判战国时代伦理崩坏、诸侯攻伐的社会现实,指出天下动乱不休的起因就在于“自爱”而“不相爱”。C作者推究“乱”之缘
36、由,用假设正面说理,指出大家将心比心、以己度人、做到互相爱护,就能消除乱象,使天下大治。D作者直言不讳,一种逻辑贯穿到底,得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总论点,最后鼓励人们奉行“兼爱”思想。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2)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35文中说,“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乱物”包括哪些内容?请简要概述。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
37、,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
38、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选自墨子辞过,有删改)36下列
3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B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C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D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3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墨子:这里是墨子的弟子对墨子的尊称,文中的“子墨子”就是墨子。B陵阜:有“山丘”和“坟墓
40、”的意思,文章中指“山丘”。C台榭:中国古代将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两者合称为台榭。春秋至汉代的六七百年间,台榭是宫室、宗庙中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D“饰车以文采”与“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中的“文采”含义不同。3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圣王建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B当今之主讲究宫室曲折多姿和装饰华美,左右的人也都纷纷效法。C当今之主以为刍豢、蒸炙鱼鳖才是真正的美食,实际上吃不到。D墨子反对当今之主追求舟车的华美艳丽,提倡俭朴节用的风尚。3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2)
41、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慑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逼臣伤君,谄下伤上。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苟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噤,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
42、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鲜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夫恶有同道不取,而取同己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取材于墨子亲士)【注释】入国:即治国。逼臣:权重逼君的贵臣。40根据上下文,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43、是()A则缓其君矣缓:怠慢B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慑中国之贤君丑:羞辱、侮辱C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归:归还D此其错,错者必先靡错:磨41下列句中的“而”,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B桓公去国而霸诸侯C苟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D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4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文公、齐桓公、越王勾践能成功而扬名于天下,根本原因是他们的国家陷于困境。B桀纣成为亡国之君,他们的教训在于最终身旁没有忠心耿耿且敢于说话的贤士良才。C选用人才应该以能否为国家建功立业为标准,即使良才难以驾驭,也应该用贤亲士。D国君要如江河一样纳百川,让不同的人才各抒己见,
44、这才是可以保国家的兼王之道。4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恶有同道不取,而取同己者乎?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
45、,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当今之主,
46、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选自墨子辞过,有删改)4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B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C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D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4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