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步翻译法五步翻译法篇目练习与真题实战必备虚词速记(一)一、音节(词意完整成分)一、音节(词意完整成分)二、组词(二、组词(迁延组词迁延组词)三、造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三、造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四、猜四、猜(结合语境)(结合语境)五、积累(五、积累(虚实词虚实词、专有称谓)、专有称谓)1、不认识的字猜偏旁。、不认识的字猜偏旁。2、两字指向一致翻一个两字指向一致翻一个。3、能用成语用成语。、能用成语用成语。4、语序可调、语序可调小技巧小技巧 组词示例 下车,击豪强,黜赃吏,均赋役。耆耋不远数百里来见,戴之若神明。两字指向一致翻一个示例 翂年十五,号泣衢路,祈请公卿,行人见者,皆为陨涕。囚虽蒙
2、弱,岂不知死可畏惮?顾诸弟稚藐,唯囚为长,不忍见父极刑1、而1【而】1、两种关系2、通尔:你,你的3、如,如同,好像4、而已:罢了。而后:方才。而况:何况。既而:不久。(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
3、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方才,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而】1、两种关系2、通尔:
4、你,你的3、如,如同,好像4、词组而已:罢了。而后:方才。而况:何况。既而:不久。2、何【何】1、疑问词2、程度词:多么3、何如:怎么样。何以:凭什么。无何:不久。何乃:怎能。(一)用作疑问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
5、,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何: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何】1、疑问词2、程度词:多么3、词组何如:怎么样。
6、何以:凭什么。无何:不久。何乃:怎能。3、乎【乎】1、语气2、于3、的样子。(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以吾一日长乎尔。(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
7、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乎】1、语气2、于3、的样子。4、乃【乃】1、副词:于是就,这才才,仅仅只,竟然却2、判断:原来是,就是3、代词:你,你的 4、无乃:恐怕。乃尔:这样。(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若事之不济,此乃天
8、也。(赤壁之战)(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乃尔】译为“这样”。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乃】1、副词:于是就,这才才,仅仅只,竟然却2、判断:原来是,就是3、代词:你,你的4、词组:无乃:恐怕。乃尔:这样。5、其【其】1、代词2、语气词:反问,猜测,祈使3、连词:句首,如果4、句中表停顿不译5、其其:是还是。何其:多么。(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他的,它的(包括
9、复数)。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自己)”“我的”或者“你”“你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10、于此乎?(师说)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三)用作连词。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其其】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何其】译为“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其】1、代词:你(的)我(的)他(的),这那,其中的。2、语气词:反问,猜测,祈使3、连词:句首,如果4、句中表停顿不译5、词组:其其:是还是。何其:多么。6、
11、且【且】1、能组词的。2、将,将要。【且夫】况且,再说【且如】就像(一)用作连词。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3让步关系,尚且,还。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4并列关系:并且、又,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副词: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2【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且如】就像。且
12、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且】1、能组词的:并且、况且、暂且、姑且、尚且2、将,将要。3、词组:【且夫】况且,再说【且如】就像7、若【若】1、代词:你,这2、如果假如,或者或,至于至,好像像3、若夫:至于。(一)用作代词。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二)动词,好像、像。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三)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者”“或”。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
13、户。(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车后若干递送夫。【若】1、代词:你,这2、如果假如,或者或,至于至,好像像3、词组:若夫:至于。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若何:怎么样。若干:几许、多少。8、所【所】1、处所地方2、所字结构3、所以:原因,凭借。【为所】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所谓】所说的。【所在】1.到处。2
14、.所在之处,处所。(一)名词,处所,地方。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为所】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嬴闻如姬父为人
15、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所谓】所说的。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所在】1.到处。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所】1、处所地方2、所字结构3、词组:所以:原因,凭借。为所:表被动。所谓:所说的。所在:1.到处。2.所在之处,处所。9、焉【焉】1、兼词:于之,于何。2、代词,疑问代词。3、句末语气,句中停顿,的样子(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在这里)。(劝学)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
16、代词。1相当于“之”。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2哪,怎么。割鸡焉用牛刀(论语)(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焉】1、兼词:于之,于何。2、代词,疑问代词。3:句末语气句中停顿的样子【而】【何】1、疑问词2、程度词:多么 2、于3、词组何如:怎么样。何以:凭什么。无何:不久。何乃:怎能。【乎】1、语气【乃】1、副词:于是就,这才才,仅仅只,竟然却1、两种关系2、通尔:你
17、,你的3、如,如同,好像4、词组而已:罢了。而后:方才。而况:何况。既而:不久。3、的样子。2、判断:原来是,就是3、代词:你,你的4、词组:无乃:恐怕。乃尔:这样。【若】1、代词:你,这2、如果假如,或者或,至于至好像像3、词组:若夫:至于。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若何:怎么样。若干:几许、多少。【其】【且】【焉】1、兼词:于之,于何。2、代词,疑问代词。3:句末语气句中停顿1、代词:你(的)1、能组词的:并我(的)他(的),且、况且、暂且、这那,其中的。2、语气词:反问,2、将,将要。猜测,祈使3、词组:3、连词:句首,如【且夫】况且,再说姑且、尚且果4、句中表停顿不译【且如】就像5、词
18、组:其其:是还是。的样子何其:多么。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母丧里居,遵义杨隆喜反,斥家财募壮士八百捍乡里。服阕,会苗、教蜂起,巡抚蒋霨远奏留军,特旨授编修,增募至四千人,复平越、独山诸城。十年,除知岳州府,始罢遣所募兵。亏饷巨万,乃陈五百金案上,语众曰:“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诎,徒手归,奈何?”众泣曰:“公毁家纾难,我等敢他求乎?”遂去。同治二年,擢山东按察使。会僧格林沁治兵鲁、豫间,令击河北宋景诗。旋劾其擅议招抚,部议降三级。又明年,迁布政使。僧格林沁战殁曹州,坐法干议,皆得恩旨留任,于是言者复摭他款弹之,事下曾国藩,国藩白其无罪。巡抚阎敬铭夙高其能,至是乞休,
19、举以自代,遂拜巡抚。时捻趋海澨,李鸿章建议筑墙胶莱河,宝桢会军蹙之。六年,东捻走濰河,东军王心安筑垒方成,而堤墙未竣,捻长驱渡河,宝桢以闻。上怒,鸿章交部议,宝桢亦褫职留任。先是东军守濰河,本皖将潘鼎新汛地。皖军 甫南移,而北路遽失。诏斩心安,宝桢抗辩,乃宥心安而责鸿章。明年,西捻趋定州,近畿震动。宝桢闻警,即驰至东昌,率骑旅千、精卒三千,赍五日粮,倍道北援,捻遂南溃。是役也,朝廷遣宿卫之旅出国门备寇,统兵诸将帅皆获谴让,而上独以宝桢一军猝出寇前,转战雄、任、深、祁、高、肃间,复饶阳,功最盛,数降敕褒嘉,加太子少保。捻军,太平天国起义军。光绪二年,代吴棠署四川总督。成都将军恒训覈覆堤工,亦摭及
20、盐运病商民、流弊大,宝桢抗辩。上虑宝桢惑浮言,敕勿易初念。宝桢弥自警勖,益兴积谷,严督捕。治蜀凡十年,初莅事时,郭内月有盗劫,至是诛匪几尽,声为道不拾遗。十一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文诚,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宝桢严刚有威。其初至山东也,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敬铭闻之,大称异,至之日,亲迓于郊。自是事无大小,皆咨宝桢而后行。至今言吏治者,常与沈葆桢并称,尤励清操。丧归,僚属集赙,始克成行云。子五人,体常尤著名,官广东布政使。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
21、礼。A、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B、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C、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D、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会试及第者之称。明清的
22、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其中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即为进士。B、“服阕”即丧期已满。“服”指丧服,“阕”是“终了”的意思。古代孝子服丧一般三年后除去丧服。C、“幾”指古代王都所在的千里地面。“近畿”则泛指京城附近地区。D、“太子太保”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古代负责教习太子的官职,但后来往往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宝桢在服丧期间,恰逢杨隆喜造反。丁宝桢散家财招募壮士拱卫乡里。后来平乱成功后遣散壮士时,丁宝桢表示库银亏空,只有让大家空手回去,他也没有办法。B、同治六年,由于东路军王心安刚刚筑成营垒而堤墙尚
23、未完成,捻军长驱直入渡过了潍河。皇帝大怒,将李鸿章交付兵部审议,斩杀了王心安,丁宝桢也革去职务暂时留任。C、同治七年,捻军攻到定州,丁宝桢率军救援,捻军向南溃逃。这场战役,丁宝桢的表现得到了皇帝的多次褒扬嘉奖,并被加太子少保一职。D、丁宝桢历任编修、山东按察使、山东巡抚、太子少保、四川总督、太子太保、广东布政使等职,注重磨砺清高节操,与沈葆桢一起被称道。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母丧里居,遵义杨隆喜反,斥家财募壮士八百捍乡里。服阕,会苗、教蜂起,巡抚蒋霨远奏留军,特旨授编修,增募至四千人,复平越、独山诸城。十年,除知岳州府,始罢遣所募兵。亏饷巨万,乃陈五百金案上,语众
24、曰:“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诎,徒手归,奈何?”众泣曰:“公毁家纾难,我等敢他求乎?”遂去。六年,东捻走濰河,东军王心安筑垒方成,而堤墙未竣,捻长驱渡河,宝桢以闻。上怒,鸿章交部议,宝桢亦褫职留任。明年,西捻趋定州,近畿震动。宝桢闻警,即驰至东昌,率骑旅千、精卒三千,赍五日粮,倍道北援,捻遂南溃。是役也,朝廷遣宿卫之旅出国门备寇,统兵诸将帅皆获谴让,而上独以宝桢一军猝出寇前,转战雄、任、深、祁、高、肃间,复饶阳,功最盛,数降敕褒嘉,加太子少保。子五人,体常尤著名,官广东布政使。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
25、令。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杀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墓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一切便宜从事。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为郭,以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
26、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楬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南山群盗起,以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三辅吏民甚畏之。数年卒官。疾病且死,戒其诸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长子立为京兆尹,皆尚威严,有治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