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回顾杜甫,字 ,自号 (712-770)代 诗人,与 合称“李杜”后人称其为“”其诗(“”“”)被称为“诗史”子美少陵野老现实主义唐李白诗圣三吏三别作者回顾读书壮游时期(712-745)(三十五岁之前)困守长安时期(746-755)(三十五岁至四十四岁)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四十五岁至四十八岁)漂泊西南时期(759-770)(四十八岁至五十九岁)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2.忧国忧民,表现出真挚的爱国情感。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杜甫诗歌的主要思想:登岳阳楼杜甫鹳鹊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洞庭天下水,岳阳
2、天下楼。”“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初读诗歌之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在哪里感受到的?悲伤无奈 孤苦无依无一字 老病 孤 涕泗流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出峡漂泊,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据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身患多种疾病,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此时正值国家动乱,人民多难之际,他个人境况又异常困苦,加之年老多病,心情抑郁苦闷。他晚年饱经磨难,却在诗歌创作尤其是律诗创作上日趋成熟。这首五律正是诗人晚年诗歌
3、艺术造诣高深的代表,被称为“登楼第一诗、”“盛唐五律第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表明过去对洞庭山光湖色的仰慕喜爱那诗人是否登上了心心念念的岳阳楼?什么时候登上的?昔今拉开了时间的帷幕,使得叙事空间变得广阔虚实首联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以及登上岳阳楼后内心的感慨。杜甫少时便有游历世间名山大川的雄心壮志,欣赏岳阳洞庭的美景也是他的心愿。但因为自身仕途不顺,又在长安困守长达十年,后又陷于贼寇之手,难以如愿。如今终于实现心愿,却是被迫飘落至此的。喜悦之情虽是未减,可想到如此境遇,今昔心境的对比,心里难免生出慨叹。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此联被赞为“气压百代,
4、为五言雄浑之绝。”试赏析。浩瀚无际 气势磅礴 宏伟奇丽明确:1.“坼”为裂开,分裂之意;2.“洞庭湖水将吴地和楚地分裂开来”3.使用这一动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洞庭湖水的气势磅礴、宏伟壮丽;4.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的喜爱之情。明确:1.“浮”为浮动之意;2.“天空大地和日月星辰都浮动在湖面上”3.使用这一动词,富有动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洞庭湖水的广大浩瀚,展现了洞庭湖的瑰丽;4.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的喜爱之情。这一联写景生动,体现了景与情怎样的关系?这两句彰显了诗人精神空间的宏伟和辽阔,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一联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面临浩瀚
5、辽阔的洞庭湖进而联想到自己渺小短暂又坎坷愁苦的一生,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悲苦之情。如何由颔联的写景过渡到颈联的抒情的?作者由自然的永恒想到自己的短暂,由自然的博大想到自己的渺小,由景及人进而抒发情感。君子登高必赋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有人说诗的最后一联使得诗的境界由狭窄变得宽阔,你如何理解?诗人在凄苦万状的境况下登楼望远,不仅没有沉溺于自己的伤痛之中,反而想到了自己国家战乱频发,动荡不安,自己想要贡献力量却报国无门。由个人走向国家,体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情景交融。开头的景物雄伟壮阔,后文抒发的是身世的伤感和对国
6、事的担忧,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文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回顾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情感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意境:沉雄悲壮、宽阔宏伟情感:洞庭湖之礼赞、济世理想之不灭 身世飘零之悲苦、国家命运之担忧 报国无门之无奈登临诗古人登高临远写景抒怀的一种诗歌。地点:山、楼、阁、台(观景抒情的审美平台)题目特征:一种题目直称“登某处”或“上某处”,如:登幽州台歌、登岳阳楼、登飞来峰、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另一种题目中不含“登”“上”等词,但题中或内容点明所登临之亭台楼阁等名称。如曹操观沧海、崔颢黄鹤楼。此类题目更多的直接跟“怀古”相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等;还有的题为“题某阁(楼)”,如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等。主题表达:1.人生哲思、胸襟抱负。2.感时伤乱、身世之悲。3.兴亡之叹,隐喻现实。4.山长水阔,思乡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