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戴圣,字次君,生卒年不详,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兰考县、民权县),生于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著作有礼记,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二、创作背景二、创作背景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
2、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据断代史学家班固在“记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他认为礼记各篇的成书年代主要分布在战国初期至西汉初期这段时间。二、创作背景二、创作背景清代人崔述认为:“凡文之体,因乎其时大学之文繁而尽,又多排语,计其时当在战国。”(洙泗考信录全录)综合而论,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纯儒家作品”。即大学的成书年代应是在战国初期,其作者应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现在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战国初期曾参所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
3、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阐明宗旨,阐述儒学追求的“三纲”,交代达到“至善”的途径。第二部分(第2段):点明大学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1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
4、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1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这侧重于“内圣”。“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这侧重于“外王”。1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枞阳二中新摩崖石刻“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
5、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她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2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3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4“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安
6、人(外王)。5“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是为实现“三纲”而必须经历的八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阶段。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大学之道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八、写作特点八、写作特点1 1大量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使文章呈现出深邃隽永的审美特征。大量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使文章呈现出深邃隽永的审美特征。本文的
7、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用语凝练,言简义丰。这些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本文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用语凝练,言简义丰。这些凝练而意蕴深刻的语句是博学的儒者对思想加工锤炼的精神产品,也是他们艺术思维的智慧结句是博学的儒者对思想加工锤炼的精神产品,也是他们艺术思维的智慧结晶。晶。2.2.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主旨的先提出表明主旨的“三纲三纲”,然后提出实现,然后提出实现“三纲三纲”的具体步骤,的具体步骤,即即“八目八目”,说明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说明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3 3
8、排比、顶真的使用,使文章逻辑更加严密。排比、顶真的使用,使文章逻辑更加严密。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属于议论文,说理时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使逻辑推理性强,属于议论文,说理时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使逻辑推理性强,论证条理清晰,表达周密准确。如文章在阐述治国平天下与修身正心之理论证条理清晰,表达周密准确。如文章在阐述治国平天下与修身正心之理时,先连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从时,先连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从“天下天下”“”“国国”“”“家家”到到“修身修身”“”“正正心心”“”“诚意诚意”“”“致知致知”“”“格物格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层层深入、句,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层层深入、句句推进、环环相扣,周详严密地
9、论证了深刻的治国之理。句与句首尾蝉联,句推进、环环相扣,周详严密地论证了深刻的治国之理。句与句首尾蝉联,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和不容置疑的说理气势。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和不容置疑的说理气势。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治人的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布置作业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