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核心高频考点总结.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3605436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2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核心高频考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核心高频考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核心高频考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核心高频考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核心高频考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核心考点考点1:教育的本质 【单选】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也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考点2:教育的社会属性 【单选+辨析】(1)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离不开教育,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2)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3)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各自的阶级属性。(4)相对独立性: 教育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考点3:教育

2、起源说 【单选】(1)教育的神话起源论(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人物:沛西能)(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人物:孟禄)(4)教育的劳动起源论(5)教育的生活起源论考点4:古代教育的发展 【单选】(1)奴隶社会 中国:“六艺”教育; 欧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2)封建社会 中国:官学和私学两种体系,教育内容:四书五经,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欧洲:教会教育、骑士教育。孔子: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由他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的论语,主要表现为: (1)孔子主张“有教无类”。(2)孔子认为国家发

3、展必须具备“庶、富、教”三个条件,“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3)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4)倡导“因材施教”。考点5:孔子 【单选】学记:世界上第一部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1)学记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学记中教学原则的总结最为突出:“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考点6:学记 【单选】考点7:昆体良 【单选】昆体良:古罗马著名的教育家,

4、著有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名雄辩术原理),该著作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此书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考点8:夸美纽斯 【单选】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和“教育学之父”。(1)代表作大教学论,被普遍认为是教育学学科独立的标志。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该书中提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也提出了 “ 泛智教育 ” 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2)夸美纽斯把教师赞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考点9:洛克 【单选】洛克: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他的代表著是教育漫话。考点10:卢梭 【单选】卢梭:法国

5、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其教育思想是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即他认为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是好的教育。考点11:赫尔巴特 【单选】赫尔巴特:德国著名教育家,著有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派的代表。(1)他强调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三中心。(2)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科学形态)的教育著作。考点12:杜威 【单选】杜威:美国著名教育家,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派的代表。(1)提出三个论断:“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2)杜威的新三中心是“儿童

6、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考点13:布鲁纳、布卢姆、赞可夫、巴班斯基 【单选】(1)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发现学习理论)(2)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3)赞可夫:一般发展理论(教学与发展理论)(4)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考点14:教育学与心理学之父 【单选】(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2)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3)心理学之父:冯特(4)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 (5)终身教育之父:保罗朗格朗(6)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考点15: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单选+简答】(1)经济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教育目的和内容等等。(2)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

7、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创新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考点16: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单选+简答】(1)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和程度、教育制度等等。(2)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通过培养社会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教育通过传播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形成政治舆论和思潮来为社会政治服务; 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考点17: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单选+简答】(1)文化影响着: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等。(2)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传递(传承)功能:纵向角度。 教育对文化的传播功能:横向角度 。 教育

8、对文化的选择功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考点18: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单选+简答】(1)顺序性:要求教师做到“循序渐进”。(2)阶段性:要求教师做到“有针对性”。(3)不平衡性:要求教师做到“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及时而教”。(4)互补性:要求教师做到“长善救失”。(5)个体差异性: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考点19: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单选+辨析+简答】(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4)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决定作用。考点20:内发论和外铄论 【单选】

9、(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代表人物: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格塞尔。(2)外铄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和教育等。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考点21: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单选】(1)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教育无用论”; 霍 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董仲舒:“性三品说”。(2)环境决定论 爱尔维修:“教育万能论”;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以及适合我培育他们的环境,就能把他们训练成任何我想要的样子,让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甚至乞丐小偷。” 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3)二

10、因素论:吴伟士(美国),提出了“相乘说”。考点22:学制的概念 【单选】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制度,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考点23:影响学制建立的因素 【简答】(1)学制的建立,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2)学制的建立,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学制的建立,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4)学制的建立,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考点24:近代欧美的学制 【单选】(1)双轨学制(英国)(2)单轨学制 (美国)(3)分支型学制 (前苏联)考点25:从清末至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学制 【单选】(1)壬寅学制:参照日本的学制拟定,

11、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但是未得到实施的学制。(2)癸卯学制:参照日本学制拟定,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该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该学制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3)壬子癸丑学制:参照日本的学制拟定,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该学制首次规定男女可以同校,将女子教育正式列入学制系统,实行男女教育平等;改学堂为学校。(4)壬戌学制:参照美国的学制拟定,又称“六三三学制”或“新学制”。该学制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考点26:义务教育的特征 【单选】(1)强制性(最本质的特征);(2)

12、普遍性;(3)免费性;(4)基础性。其中,我国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考点27:教育目的的体系 【单选+辨析+简答】(1)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的培养要求。(3)课程目标:特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的达到的预期结果。(4)教学目标:教师在完成某一阶段教学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注意】: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考点28: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单选】(1)个人本

13、位论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帕克、洛克、爱伦凯、罗杰斯、马斯洛。(2)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德、那笃尔普、涂尔干、凯兴斯泰纳、柏拉图。考点29: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单选】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考点30:课程的类型 【单选+辨析】(1)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等。综合课程:主要是指广域课程,如科学、艺术、

14、道德与法治等等。活动课程(经验课程):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小学阶段主要是综合课程; 初中阶段主要是综合和分科并举; 高中阶段主要是分科课程。(2)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必修课程的根本特征是强制性。选修课程: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来看,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具有等价性。考点30:课程的类型 【单选+辨析】(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由中央政府负责开发的,属于一级课程。地方课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负责开发的,属于二级课程。校本课程(学校课程):由学校负

15、责开发的,属于三级课程。【注意】: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方式,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4)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显性课程:在课程表上应该体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制度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等。【注意】:课程表本身是隐性课程;课程表上安排的各门课程是显性课程。考点31: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单选+辨析+简答】(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编写各科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课程计划包括:学科设置(课程计划的核心)、学科开设的顺序、课

16、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等。(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关于每一门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课程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3)教材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实验指导书及各种视听材料等等。考点32:教材编写的原则 【简答】(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内容的阐述要层次分明;(3)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教材对大多数学生的适应性;(4)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5

17、)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要同时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考点33:教材的作用 【简答】(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2)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考点34: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单选+辨析】(1)纵向组织、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垂直组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组织课程内容。学科课程(或称分科课程)多是按照纵向组织编制的。 横向组织(水平组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综合课程大多是按照横向组织编制的。(2)直线式、螺旋式

18、直线式:课程内容基本不重复,即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 螺旋式: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后面学习内容是对前面学过的内容的不断扩展与加深,层层递进。考点35: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四大领域 【简答】(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考点36: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方式 【简答】(1)考察探究(2)社会服务(3)设计制作(4)职业体验(5)党团队教育活动(6)博物馆参观考点37: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简答】(1)自主性(2)实践性(3)开放性(4)整合性(5)连续性考点38:美国古德莱德课程五层次

19、理论 【简答】(1)理想的课程: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3)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即课程经验。考点39: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单选+辨析+简答】(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重要特点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是学习间接经验离不开直接经验。(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不能满足“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之以渔”。(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

20、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进行反映。(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考点4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简答】(1)备课; (2)上课; (3)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考点41:备课的基本要求 【单选+辨析+简答】(1)备教材(即钻研教材)(2)备学生(即了解学生)(3)备教法(即设计教学方法)考点42: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标准 【简答】(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考点43: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 【简答】(1

21、)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考点44:教师批改作业的要求 【简答】(1)批改要及时,在下一节上课前必须批阅好;(2)批改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完成,不得由学生代批;(3)批改要认真,不可错批;(4)对学生作业的评定要有适当的评语,以鼓励为主;(5)批改作业后要及时讲评、辅导,纠正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考点45: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 【单选】(1)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目的的程度。效度是选用测验时必须首先考虑的质量指标。(2)信度

22、: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一个测验的信度系数至少应在0.60以上。(3)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过难或者过易都不能准确地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难度指数的范围是01,越接近0,难度越大,越接近1,难度越小。一般情况下,难度指数应该控制在0.30.7,区分效果较好;而难度在0.5左右时,即中等难度的测验题目,区分效果最佳。(4)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区分度与难度有关,只有在试卷中包含不同难度的试题,才能提高区分度,拉开考生得分差距。研究表明,难度系数越接近0.50,区分效果最佳。考点4

23、6:教学评价的类型 【单选】(1)按评价基准分类 相对评价:依据评价对象的成绩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成绩的优劣。此种评价适合用于选拔人才,如教师招聘考试。 绝对评价:以既定目标为准,对评价对象达到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这类评价适用于评定对象是否达到特定的资格,不适用于人才选拔,如会考、资格考试。 个体内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或者个体内部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2)按评价作用分类 诊断性评价(教学前评价):摸底考试。 形成性评价(教学中评价):一节课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或书面测验。 总结性评价(教学后评价):期末考试。考点47:教学组织的形式 【单选】(1)

24、个别教学制: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别教学。(2)现场教学制: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3)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班级授课制最不利于“因材施教”。(4)复式教学: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它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师资缺乏、交通不便的偏僻地区,复式教学是比较常见的。(5)分组教学制: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制是一种能让学生充分

25、交流互动并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考点47:教学组织的形式 【单选】(6)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其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这三种形式的时间分配大致分别:大班上课占40%,小班讨论占20%,个别作业占40%。(7)贝尔-兰卡斯特制:也称为导生制,产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由教师先教年龄大的学生,再由其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8)翻转课堂:学生在课前借助网络平台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 , 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讨论,合作探究。(9)开放课堂:是教师不是分学科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

26、兴趣在教室或其它场所自主学习。(10)慕课: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缩写,即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考点48: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单选+材料】(1)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2)启发性原则; (3)量力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5)直观性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8)循序渐进原则。 考点49: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单选+材料】(1)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考点50:教学与教育

27、、智育、上课的关系 【辨析+简答】(1)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教学,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2)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智育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现,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不仅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3)教学与上课的关系教学与上课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除了上课,还包括备课、课外作业的布置、课外辅导、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等一系列环节。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考点51:感觉

28、和知觉的特性 【单选+简答】(1)感觉特性 感觉适应:是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后象:是指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联觉:是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2)知觉特性 整体性: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 选择性: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理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 恒常性:知觉条件发生变化,而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考点

29、52:注意的种类 【单选】(1)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2)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类似于有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又类似于无意注意。考点53:注意的品质 【单选+简答】(1)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2)注意的稳定: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3)注意起伏:注意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的现象。(4)注意分散:注意离开当前应完成的事物被无关事物所吸引。(5)注意分配: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30、。(6)注意转移:根据新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的现象。考点54:记忆的种类 【单选】u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1)形象记忆:是以过去经历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人物的音容笑貌、音乐的旋律、各种味道等。(2)逻辑记忆:是以语词为中介,以概念、原理等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如:对各门学科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的记忆。(3)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以亲身感受和深切体验为方式的记忆。如:对接到大学通知书时愉快心情的记忆。(4)动作记忆:是以过去从事和做过的运动、动作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如: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和武术家高难度

31、动作的掌握。考点54:记忆的种类 【单选+辨析】u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几秒钟内的记忆。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主要来自于听觉和视觉。视觉记忆保持时间在1秒以内;听觉记忆保持时间在45秒以内。(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如拨电话时,对新查出的电话号码的记忆就是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是经过了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注意】:短时记忆经过复述,可以转化为长时记忆。考点55:遗忘的规律 【单选+辨析+简答】德国心

32、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他发现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得很快,之后逐渐缓慢;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考点56: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单选】(1)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的干扰;(2)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前面学习的材料的干扰。考点57:过度学习 【单选】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考点58:思维的特征 【单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的本质特征:(1)间接性:是通过思考,在概括的基础上,

33、借助已知推断未知的东西。如:早上起来看到遍地是雪,则可以推断昨晚下雪了。(2)概括性:是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如:把各种树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树的概念。考点59:思维的类型 【单选】(1)根据思维的形态分类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凭借直观感知和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2)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不同分类 集中思维(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已知条件朝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 :是

34、指把问题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使思考者能从各种假设出发,尽可能给出合乎条件的各种答案。(3)根据是否具有创造性分类 常规思维:是用通常人们用的方法和固定的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应用创新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考点60: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单选+简答】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流畅性: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即: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越高。(2)变通性: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脚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3)独创性:独具匠心,想出不同

35、寻常、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考点61:问题解决的过程 【单选】(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考点6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单选+辨析+简答+材料】(1)问题情境(2)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包括: 正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 负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阻碍或干扰作用。 (3)原型启发: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如:人类受到飞鸟的启发发明了飞机。(4)思维定势: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36、思维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5)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功能固着在问题解决中只有消极作用。(6)情绪与动机(7)个体的智力水平考点6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单选+辨析+材料】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倒U形曲线关系。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1)在较容易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动机水平提高而上升;(2)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3)适中的动机水平对学习效率具有最佳效果。考点64: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动机的三种内驱力 【单选】(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理解

37、事物、掌握知识,系统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是从兴趣、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是一种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是一种外部动机。(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是一种外部动机。考点65:学习动机的类型 【单选】(1)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内部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等都属于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学生学习是为了得到奖金、奖品或取悦于教师,避免父母的惩罚。(2)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高尚动机:学生把当前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低级动机:学习动机只来源于

38、自己眼前的利益。(3)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 近景性动机:是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 远景性动机:是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4)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直接动机:学生的内部动机属于直接动机。 间接动机:学生的外部动机属于间接动机。考点66:学习动机理论 【单选+辨析】(1)强化动机理论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公式(刺激-反应)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而强化是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增强作用。强化从性质上可以分为: 正强化:通过呈现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例如:适当的表扬、奖励、获得优秀成绩等便是正强化。 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

39、应发生的概率。例如:取消讨厌的频繁考试、撤销批评等便是负强化。【教育启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增强正强化,利用负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考点66:学习动机理论 【单选+辨析】(2)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 力求成功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他们力求追求稳操胜券的任务,所以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 避免失败的动机:避免失败者者倾向于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概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以防止自尊心受损和产生心理烦恼。【教育启示】: 对于力求成功者,

40、给予新颖且难度适中的任务,安排竞争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 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竞争不强的情境,取得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表扬,评定分数时要放宽要求,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指责其错误。考点66:学习动机理论 【单选+辨析】(3)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成败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三维度六因素”如下所示: 能力高低:内部、 稳定、 不可控 努力程度:内部、 不稳定、 可控_ 任务难度:外部、 稳定、 不可控 运气好坏:外部、 不稳定、 不可控 身心状态:内部、 不稳定、 不可控 外界环境:外部、 不稳定、 不可控

41、【教育启示】: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多采用“努力程度”因素的良好归因方式,因为只有“努力程度”因素是“可控”、且激励作用最大的。考点66:学习动机理论 【单选+简答】(4)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是指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 安全需要:是指人对安全、秩序、稳定性以及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它表现为人都希望自己有丰厚的收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希望生活在安全、有秩序、可以预测和熟悉的环境中,喜欢做自己熟悉的工作等等。 爱和归属的需要:是指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及隶属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是指人们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常用办公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核心高频考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