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新题型无篇目式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杜 鹃1.在古代诗文中,杜鹃是一种常见的意象。诗人但凡心中哀伤悲痛时,常常借它来表达情感,如“_,_”。2.子规,又名杜鹃、蜀魂,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鸣声凄切,古诗词中常借“子规”这一意象抒发伤春、思归、怀人等悲苦哀怨之情,如“ , ”。3.“子规”又称“杜宇”“杜鹃”,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意象。因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比如唐诗:“_,_。”4.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许多情思。古诗词中经常使用杜鹃意象,来表现孤独、悲苦、哀伤、乡愁等情感,如“_,_”。鸟 鹏 燕 雁 黄鹂 鸥5.“鸟”是古诗
2、词中的常见意象,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如“ , ”。6.古代诗人常用“鹏”这一意象展现阔大的人生境界或远大的理想追求。请写出体现以上含义并含有“鹏”这一意象的两句诗文:“_,_”。7.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人在居家屋内或檐下,因此为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等,如“_,_”。8.古诗词中常用“雁”这一意象表达情感,比如唐诗里的诗句:“_ _,_。”9.黄鹂俗称黄莺,常常被赋予美好欢快的象征,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 ”、“ ”等等。10.列子皇帝记述鸥鸟与人玩耍的情景,后人常用与鸥
3、订盟表示归隐之志。于是“鸥”的意象便引入诗歌之中,如:“ , ”。猿11.“猿啼”,高急之声,似哭似号,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如杜甫的“_”,白居易的“_”皆为千古名句。12.“猿啼”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是古诗文中常用图片意象,如“_,_”。13.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猿”与“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_,_”。蜉蝣 龙14.诗曹风蜉蝣中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的诗句,毛传释“蜉蝣”为“朝生夕死”,此后这个能形象说明生命短暂而又渺小的“蜉蝣”,
4、就成了古诗词中的常客,如“ , ”。15.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即是,如“ , ”。 荷花 杨花 梨花 暗香16.荷花,别称芙蓉,在古典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品德。古人喜欢以“芙蓉”入诗,通过富有美感的意象,表达自己对美好品格的追求,如“ , ”。17.杨花是千古永恒的诗歌意象,古代骚人墨客常在诗词中借用这个意象来表达惜春伤感、离恨哀思等多种思想感情,如“_,_”。18.梨自古就是文人志士赞扬之物,梨花盛开,洁白如雪,而“_,_”两句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雪比作梨花,富有诗意。 19.“暗香”一词
5、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或指花香,或指女子身上散发的香气,如“_,_”。 春江 沧海 20.“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钟爱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21.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古代诗人常用“沧海”的意象,表现宽阔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比如 “_,_”。 东风 西风22.古诗词中,“东风”一词既可指“东方刮来的风”,也可指“春风”,前者如“_”,后者如“_”。23.东风在古诗中经常用来形容春风,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等,请再举出一例: “ , ”。24.正如“西风”常指秋风一样,“东风”既可以实指从东方
6、吹来的风,也可以指春风。“东风”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酒25.“酒”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唐代诗人李白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比如,“_,_”。26.一杯酒承载了多少人生的悲欢,中国古代诗词中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到一起的句子多不胜举,如“_,_”。木27.谏太宗十思疏以“木”设喻来说明君主为政的道理,使论证形象生动;在你学过的古诗文中,同样用“木”进行比喻论证的句子还有:“_,_。”28.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提到“落木”这一意象体现了语言的精妙和诗人大胆的创造性。在学过的古诗词中曾出现过,如“_,_”。图片人生短暂 梦 书信2
7、9.古人在欢乐之余,往往会有人生短暂之叹,比如有诗人曾感慨人生“_,_”,比喻手法的运用,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30.“梦”以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艺术魅力,很早就进入文人的视野。唐宋诗词中,文人常常用“梦”来描写人生际遇或抒发人生感慨,如“ , ”。31.李白的诗歌中常以“梦”字入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抑或借梦境写现实的生活,凡此种种,都有一种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比如他的诗句“_,_”。32.古代,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能够与家人书信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书”作为思乡之情的象征,也频繁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画角 小舟 33.“画角”(或“角”)是古代的一
8、种管乐器,传自西羌,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画角”或“角声”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又如“_”34.古诗词中常用舟船意象营造意境。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这小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白露 三秦 六艺 春社 学与思 数字35.“白露”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人秋,早晚露水较重。但“白露”的意思不限于此,比如古诗文“_”,就是指白茫茫的水气。36.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图片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37
9、.“六艺”可以解释为“儒家的六部经典”,表达此意的古诗文句子有“_”。38.“春社”是古人春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春社”作为一个传统民俗节日,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39.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诗句谈到“思”与“学”的关系,如_,_。40.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请你李白的诗中,写出任意两句(无需上下句对应,单独一句诗就可)带数字的诗句。“_”。“_”。高考语文新题型篇目对照式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001.李白诗喜用“清酒”,如其行路难(其一)中的“_”,杜甫诗常用“浊酒”,如其登高中的“_”,一清一浊,可看出二人现实境遇和生命情怀的不同,清浊之殊,恰是仙圣之别。002
10、.王充论衡中有言:“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荀子劝学中的“_,_”八个字与之意思相近。003.唐代马总在意林中写道:“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_,_;_,_”来表达。004.中庸中写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_,_;_,_”来表达。005.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 006.李商隐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韩愈在师说中指出:“_,_。”这些与荀子劝学中的“_,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
11、思想。007.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种精神与其登飞来峰中的“_,_”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 008.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又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再如李煜虞美人中的:“_,_。” 00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也均包含此哲理。010.真正的爱情可以超越时间,正如秦观鹊桥仙所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
12、在朝朝暮暮。”真正的友情可以跨越空间,正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所言:“_,_。” 011.黄庭坚诗云:“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此与韩愈马说中的“_,_”所表达的意思相近。012.大部分人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以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但少部分人却能做到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所说的“_”。013.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这两句与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蕴含着相近的哲理。 014.苏轼水调歌头中“_”一句与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无论是句式结构上还是内容上均有异曲同工之处。 015.王国维采桑子写道:“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
13、。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此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一句在语义上有高度相似之处。 016.唐寅在桃花庵歌中写道:“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着同样的感慨:“_,_。” 017.由琼瑶填词的歌曲在水一方中有句子“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其明显脱胎于诗经蒹葭中的:“_,_。_,_。”018.秦观江城子写道:“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其与李煜虞美人一词中“_?_”同为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 019.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陶渊明的饮酒中“_,_”两句与此表达意思极为相近。 020.古人常将自己的情愫寄托于自然之物传达给
14、远方之人。如南朝民歌西洲曲中的“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 021.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杜甫春望一诗中的“_,_”两句可以说是典型的“有我之境”。 022.古诗中多有以浪漫主义手法写雪的名句,如李白的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_。”北宋张元的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023.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两句系从屈原离骚中的“_,_”脱胎而来。 024.吕氏春秋有言:“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何出
15、此言?对此,我们可以用韩愈马说中的话回答之:_,_。_,_。 025.古人对“反省”这一品质多有推崇,如颜氏家训中的“夜觉晓非,今悔昨失”,再如论语中曾子说过的“_”。026.西汉刘向说过:“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十二章中孔子与之类似的一句话是:_。 027.对友谊这一问题,东晋葛洪认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此与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两句观点相近。(湘语028.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两句与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可谓异曲同工。 029.面对别离,有人会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之,比如王昌龄写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6、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_,_。” 030.屈原在橘颂中以“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表达了自己的节操,此语正如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说的“_”。 03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论语中孔子两次说过类似的话,一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为“_,_”。 032.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过:“闻善而慕,知过而惧。”论语述而中与之表意类似的句子是:_,_。 033.南宋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泊秦淮中与之内蕴相近的句子是:_,_。 034.好战必亡,然而忘战也必危。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永遇乐中 “_
17、,_”两句也有着类似的担忧。035.人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然而事实也非绝对如此,比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就描写过百余条鱼儿在潭中“_”的情景。 036.陕西省武功县南的太白山险峻高耸,有“武功太白,去天三百”之说,李白在蜀道难中进一步夸张为“_”。 037.旧社会多有不公之处,富贵者“十指不沾泥”,却可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而“遍身罗绮者”也“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白居易在观刈麦也感慨“_,_。_,_”。 038.王维老将行中写道:“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辛弃疾永遇乐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是:_,_,_? 039.琵琶行中有“门前冷落鞍马稀”之句,其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18、“_”一句呈现的境况恰恰相反。040.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中的“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_”一句。 041.天寒更觉衣被薄,故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_”、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_”的相似体会。 042.吕氏春秋有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论语子罕中“_,_”两句与其表意相近。 043.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可见有些音乐的感染力之强,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是另一力证。 044.淝水之战,前秦苻坚率80万大军远征东晋,曾意气风发地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其实,赤壁之战前曹操大军之威势也不
19、遑多让,从苏轼赤壁赋中的“_,_”两句即可见一斑。 045.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但从赤壁中“_,_”两句,可看出杜牧的观点大异于孟子。 046.大唐盛世之时的长安,是“千门重万户”的繁华之所,是“水边多丽人”的温柔之乡,但经安史之乱,在杜甫春望中已是“_,_”。 047.杜甫春望中的“_,_”与其另一名篇登高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表意相近。 048.沈德潜唐诗别裁评云:“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与少陵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一种笔墨。”沈德潜所点评的即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一联。 049.宋太祖赵匡胤咏初日:“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
20、月。”写景炼意,与王湾次北固山下“_,_”一联相似,但不及王诗自然、优美。 050.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极尽难成眠”,乔吉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都是从关雎“_,_。_,_”化出的名句。(湘语文授权051.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中的“_”与陆游陇头水中的“报国欲死无战场”可以说表达了相近的报国无门、英雄迟暮的悲慨。05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采用了同样艺术手法的句子是:_,_,_。053.李白在行路难(其二)中写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在他的行路难(其一)中也有着类似的感慨:_,_。 054.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1、。”其饮酒中与之有相近意境的句子是:_,_。 055.杜牧笔下曾繁华无比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在辛弃疾永遇乐中一变而为“_”,可见战争之残酷。 056.辛弃疾对孙权极为推崇,其南乡子中曾引用曹操之语“生子当如孙仲谋”, 而其永遇乐中也有提及:_,_。 05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表现出的才华推崇备至,但杜牧在赤壁中却认为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从“_,_”这两句即可看出杜牧的观点。 058.曹操笔下的大海常是其浩瀚胸怀的象征,如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再如其观沧海中的想象之句:“_,_。_,_。”059.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出了梅花的傲
22、然不屈,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则写出了花的奉献精神,两者均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060.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水龙吟)、“_”(破阵子),其实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真正的沙场搏杀的将军和一个功夫高手的本能。06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之句,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与其表意相近的句子是:_,_。 062.读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让人极易联想到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 063.歌曲友谊之光:“说有万里山,隔阻两地遥,不需见面,心中也知晓,友谊改不了。”其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表达了相近的友谊观。 064.马致远天净沙
23、秋思中与“杏花春雨江南”属于同一美学范畴的一句是“_”。 065.杜甫望岳中的“_,_”与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情感基调上有着高度的一致。066.“青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李璟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再如李商隐无题:“_,_。” 067.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商隐无题中的“_”一句也有着相近的感慨。068.王国维蝶恋花中写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李商隐无题中的“_”一句与之表意相近。 069.李商隐无题中与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所写之景极为相近的一句是:_。 070.对于人生之路,辛弃疾鹧鸪天送人直言:
24、“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则以隐喻道出:“_,_。” 07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是一种处事淡然的态度。菜根谭里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正是对其最好的注解。 072.李白受南朝诗人鲍照影响很大。其行路难(其一)中的“_,_”,明显有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影子。 073.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与陶渊明饮酒中“心远地自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 074.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其记承天寺夜游中与之表意相近的句子是:_?_?_。 0
25、7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_”两句,均提及了古代的弦乐器。 076.秋瑾鹧鸪天中有“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之句,其中大有辛弃疾破阵子中“_,_”的影子。 077.杜牧阿房宫赋中指出,秦朝的恐怖高压政策使天下百姓“_”,与之相反的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齐威王却宣布“_,_”,可得到奖赏。 078.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一句就是从这里脱胎而来。079.“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出自元代张鸣善普天乐咏世,苏轼水调歌头中与之表意相近的句子是:_,_。 080.苏轼水调歌头中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26、比邻”在内容与境界上均高度相近的句子是:_,_。08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运用了同一修辞手法的句子是:_,_。 08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高适别董大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所描述景色极为相似的句子是“_”。08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柳中庸征人怨中“三春白雪归青冢”所展现的气候特征极为相似的句子是“_”。 084.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均写到了草,且都籍此巧妙传达出了时令。 085.苏轼卜算子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李煜相见欢中与之意境极为相近的句子是:_。_。 086.苏轼赤壁赋中的“_,_”与水
27、调歌头中的“_”,都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087.对先贤而言,物质的贫困之于精神追求无足道哉。颜回居于陋巷,但“_,_”(论语);刘禹锡身处陋室却言“_,_”(陋室铭);宋濂着旧袍破衣立于衣着光鲜的同学间毫无艳羡,反而认为“_,_”(送东阳马生序)。 088.琵琶行一诗中,琵琶女自言:“暮去朝来颜色故。”同样的意思,氓当中用“_,_”八字来表达。(湘语文授权首发) 089.劝学中与孟子中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表意相近的一句是:_。 090.古诗文当中多有对“星宿”的涉及,如李白蜀道难中的“_”,苏轼前赤壁赋中的“_”。091.晏殊浣溪沙中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花枝缺入青楼开
28、,艳歌一曲酒一杯”的句子是:_。 092.晏殊浣溪沙中化用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的句子是:_。093.晏殊浣溪沙中与汉乐府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表意相近的一句是:_。 094.同为写落花,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_”给人以绚丽优美之感,晏殊浣溪沙中的“_”则给人以惋惜怅惆之感。 095.晏殊浣溪沙中与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 09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赤壁赋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 097.风有大小之别,既有肆虐的狂风,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_,_”;也
29、有宜人的和风,如苏轼赤壁赋中所写的“_,_”。 098.李白在襄阳歌中写道“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黄庭坚在鄂州南楼书事中写道“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苏轼赤壁赋中认为面对清风明月只要不闭目塞耳,即可“_,_”。三人观点可谓一致。 099.北宋诗人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赤壁赋中的“_”一句表现了与之相近的情怀。 100.明代杨慎临江仙“白发渔樵江渚上”之句有赤壁赋中“_”的影子。 101.读明代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令人想到杜甫登高中的“_,_”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 102.“猿啼”是古诗文之常见意象,如郦道元三峡中引自渔
30、歌的“_”,杜甫登高中的“_”,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 103.小石潭记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和记承天寺夜游中“_,_”都写到了景物的“影”。 104.诸葛亮后出师表中写道:“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其前出师表中与之相近的表达是“_,_,_”。 105.刘禹锡陋室铭:“_。”诸葛亮出师表云:“_,_。”均提及了诸葛亮未仕前的隐居之地。 10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春草初萌时的特点,大得王维“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之意趣的诗句是:_,_。 107.音乐之于宴饮,有人认为必不可少,比如琵琶行中,白居易送别友人之时就因“_”而“醉不成欢”;而有人则认为并非必要,如欧阳修在
31、醉翁亭记中就直言“_,_”。 108.桃花源记中,“_,_”两句所写与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小国寡民”之境相近。(湘语文授权首发) 109.农民一年之中多是在繁忙劳作中度过的,翁卷乡村四月中就写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白居易观刈麦中也写道:“_,_。” 110.读郦道元三峡中的“_,_”,常常会让我们想起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11.李白在剑阁赋中写道:“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其蜀道难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 112.李白长相思(其一)中有“美人如花隔云端”之句,苏轼赤壁赋中与之意近的一句是:_。 113.干支纪年法
32、与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两种纪年法。前者如赤壁赋中的“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中的“_”;后者如岳阳楼记中的“_”,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 114.苏轼赤壁赋结尾处的“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与其水调歌头词前小序中的“_”一句所描绘情景相近。 1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在乐观旷达者看来,人至暮年仍可积极进取,老当益壮,老有所为。 116.唐朝中期的陆参长城赋云:“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竭,秦君灭。”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在句法上明显有其影子。 117.红楼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宫赋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 118.唐初名臣马周对唐太宗说过:“盖幽、厉尝笑桀、纣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杜牧阿房宫赋中“_,_”的议论与其一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