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谢谢 慧慧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是中医学临床学科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是中医学临床学科之一,和临床其它各科一样之一,和临床其它各科一样,也是用也是用望望,闻闻,问问,切切四诊收集资料四诊收集资料 运用运用八纲、八纲、脏腑、气血津液、三焦以脏腑、气血津液、三焦以及六经辨证等辩证手段及六经辨证等辩证手段对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进行、分析、归纳、辨识、辨别、分析、归纳、辨识、辨别 专科特点:专科特点:“孔小、洞深、窦道狭窄,不能直接窥视孔小、洞深、窦道狭窄,不能直接窥视”概念:概念: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是运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是运用中医基本中医基本理论理论和和中医思维
2、方法中医思维方法研究人体耳、鼻、咽研究人体耳、鼻、咽、喉的生理、病理及其疾病防治的一门临、喉的生理、病理及其疾病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床学科中医耳鼻喉科发展简史 殷商时代:殷商时代:开始出现最早的文字开始出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青铜器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铭文 周易周易、周礼周礼始出现耳、鼻、咽喉疾始出现耳、鼻、咽喉疾病的记载病的记载周易:“耳痛”周礼:“九窍之变”一一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1973年底年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据考证大约成书于公元前据考证大约成书于公元前六六-四世纪四世纪的帛书的帛书 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籍.其中涉及耳鼻其中涉及
3、耳鼻咽喉科方面的内容有咽喉科方面的内容有20余余处处,约约170余余字字.其内容包括其内容包括 一一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 阳经多循行于头面:阳经多循行于头面:疾病的记载:聋、耳疆、嗌痛等疾病的记载:聋、耳疆、嗌痛等治疗方面:白蔹治疗喉痈、堇葵治疗口鼻治疗方面:白蔹治疗喉痈、堇葵治疗口鼻败疮等败疮等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先秦时期中医学先秦时期中医学,在在临床各专科临床各专科方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耳鼻喉科已处于耳鼻喉科已处于萌芽萌芽状态状态,并为耳鼻喉科的发并为耳鼻喉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战国时期 (一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生理生理 灵枢灵枢 五阅五使
4、五阅五使:“鼻者,肺之官也鼻者,肺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灵枢灵枢 脉度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二 战国时期 病理病理 灵枢灵枢 脉度脉度:“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灵枢灵枢 本神本神:“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素问素问 气厥气厥:“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二 战国时期 内经内经的整体观的整体观 耳:耳:48 鼻:鼻:59 咽喉:咽喉:61 声音:声音:24 共:共:192条条1 唐代(618-907年)289年共:192条天文学家 地质学
5、家 数学家七 金元时期灵枢 脉度:“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二 战国时期“孔小、洞深、窦道狭窄,不能直接窥视”异物入喉(或食道).梦溪笔谈“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入(3).异物入喉(或食道).桂枝汤:仲景群方之冠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九 清代陈实功(字:毓仁):鼻息肉手术的最早记载(2)孙思逊(581-682年)101岁 (陕西耀县人)六 唐 宋时期 二 战国时期 (二二).扁鹊(秦越人扁鹊(秦越人)战国时期杰出医家,世界上最早的五官科医生。精战国时期杰出医家,世界上最早的五官科医生。精通内外妇儿科,尤长于脉诊通内外妇儿科,尤长于脉诊 二 战国时期史记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仓
6、公列传:“扁鵲名闻天扁鵲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三三 东汉东汉 (公元公元25-220年年)(一一)张仲景张仲景(河南南阳人(河南南阳人 勤求古训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博采众方)医籍考医籍考的方论中提到,张仲景著有的方论中提到,张仲景著有口齿论口齿论1 有效方剂有效方剂(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已有四十多张方药,用以治疗耳鼻喉科病,至今还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伤寒论伤寒论 桂枝汤:仲景群方之冠桂枝汤:仲景群方之冠 甘草汤:邪热客于少阴甘草汤:邪热客于少阴 半夏散及汤:少阴客寒半夏散及
7、汤:少阴客寒 猪肤汤猪肤汤:少阴虚热少阴虚热 周礼:“九窍之变”“衄家,不可发汗”(2).1 唐代(618-907年)289年用烧灼方法治疗咽喉疾病(载于千金翼方).半夏散及汤:少阴客寒“百虫入耳”(以酒灌之;或以鸡冠血,韭汁滴耳).如枣核钻孔,丝线穿之,吞下沈括(字:存中)(1031-1095年)64岁 (杭州人)动物肝脏,防治夜盲.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 三三 东汉东汉 (公元公元25-220年年)2 临床禁忌临床禁忌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四四 晋朝晋朝(公元公元265-420年年)(一)葛洪(一)葛洪(281341年
8、年 60岁)江苏句容人岁)江苏句容人 肘后方肘后方 1.药末药末(液液)吹吹(滴滴)耳。这在耳鼻咽喉科中是最早的耳。这在耳鼻咽喉科中是最早的.2.最早提出最早提出“卒聋卒聋”一病及治疗一病及治疗.3.“百虫入耳百虫入耳”(以酒灌之以酒灌之;或以鸡冠血或以鸡冠血,韭汁滴耳韭汁滴耳).4.异物入喉异物入喉(或食道或食道).以韭菜大束食之或以磁石磨以韭菜大束食之或以磁石磨 如枣核钻孔如枣核钻孔,丝线穿之丝线穿之,吞下吞下 五五 隋朝隋朝(公元公元581-618年年)31年年 公元公元610年,巢元方年,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 (50卷卷 67门门 载列候载列候1739条条)其中耳鼻咽喉口齿唇舌共
9、其中耳鼻咽喉口齿唇舌共130余候余候注意小儿特点注意小儿特点 例:就鼻渊(鼻窦炎)一病,把儿童和成人例:就鼻渊(鼻窦炎)一病,把儿童和成人分开来讨论分开来讨论 另外,本书首次记载了耳源性颅内感染另外,本书首次记载了耳源性颅内感染 六六 唐唐 宋时期宋时期 1 唐代唐代(618-907年年)289年年(1)太医署太医署 公元公元624年由唐政府设立太医署年由唐政府设立太医署 学制与现在一样学制与现在一样 学科:其中就有耳目口齿科学科:其中就有耳目口齿科 世界医学史上有记载世界医学史上有记载 六六 唐唐 宋时期宋时期 (2)孙思逊孙思逊(581-682年年)101岁岁 (陕西耀县人陕西耀县人)“人
10、命至重,有贵千金,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一方济之,德逾于此”(1).用动物甲状腺防治甲状腺肿大用动物甲状腺防治甲状腺肿大.动物肝脏动物肝脏,防治夜盲防治夜盲.(2).用烧灼方法治疗咽喉疾病用烧灼方法治疗咽喉疾病(载于载于千金翼方千金翼方).(3).下颌脱臼整复法下颌脱臼整复法,一直沿用至今一直沿用至今.(4).在在翼方翼方卷一里还有卷一里还有“通九窍药品通九窍药品”、“衄血药品衄血药品”、“耳聋药品耳聋药品”等等几个专题章几个专题章 六六 唐唐 宋时期宋时期 2.宋代宋代(960-1279年年)319年年 宋代分为宋代分为13科科.其中就有口齿科其中就有口齿科,咽喉科咽喉科.沈
11、括沈括(字字:存中存中)(1031-1095年年)64岁岁 (杭州人杭州人)天文学家天文学家 地质学家地质学家 数学家数学家 梦溪笔谈梦溪笔谈“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入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入 喉中,吹之能着人言,谓之颡叫子喉中,吹之能着人言,谓之颡叫子”。严用和严用和济生方济生方 苍耳子散苍耳子散 七七 金元时期金元时期 刘完素: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耳聋治肺耳聋治肺 张子和:张子和:儒门事亲儒门事亲:扁桃体炎以及许多咽喉病扁桃体炎以及许多咽喉病 内腔镜钳取异物的创始人内腔镜钳取异物的创始人 八八 明代明代(1368-1644年年)276年年 薛已薛已(字
12、字:立斋立斋):口齿类要口齿类要现存最早现存最早 王肯堂王肯堂(字字:宇泰宇泰):喉外伤的分层缝合喉外伤的分层缝合 陈实功陈实功(字字:毓仁毓仁):鼻息肉手术的最早记载鼻息肉手术的最早记载 张介宾(字:景岳):张介宾(字:景岳):鼓膜按摩术鼓膜按摩术 九九 清代清代 白喉大流行白喉大流行 喉科专科医生出现喉科专科医生出现 喉科专著出版喉科专著出版1喉科指掌喉科指掌重楼玉钥重楼玉钥尤氏喉科尤氏喉科2白喉条辨白喉条辨白喉全生集白喉全生集喉白阐微喉白阐微 十十 新中国新中国中医学院成立中医学院成立耳鼻喉科专科出现耳鼻喉科专科出现五官专业(五官专业(88年)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招收硕士研究生招收博士研究生(招收博士研究生(98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