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诵读课文,梳理情节,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重点)2.细读课文,通过具体的描写和事件,分析母亲的形象特征。(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阎维文的母亲。师:母爱是人世间一首唱不完的歌,从古至今,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了母爱的崇高,又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歌颂母爱的诗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朱德同志怀着真挚的感情,为我们谱写的一曲动人心弦的赞歌回忆我的母亲。板书:回忆我的母亲朱德二、助读学习,介绍作者、背景大屏幕出示:(1)作者简介。作者朱德生卒年18861976字玉阶籍贯四川仪陇评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
2、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代表作品太行春感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等(2)背景资料。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朱德同志的母亲锺太夫人,是1944年去世的,享年86岁。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母亲的传略。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读通读顺
3、,并尝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预设:(1)重点字词。课后读读写写课中重点词语溺(n)佃农(din)劳l(碌)私塾(sh)周济(j)宽hu(厚)仁慈(c)连夜(lin)wi(慰)勉不辍(chu)任劳任怨(yun)为富不仁(rn)仪陇(ln)妯娌(zhuli)庚子(n)豪绅(shn)(2)悼念母亲,感激母亲。2.抓住关键,梳理情节。师: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叙写了母亲的许多生活小事。请同学们思考:贯穿这些小事的线索是什么?学生搜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预设:(1)以时间为序:小时候、1900年前后、1905年、1908年、1919年、大革命时期、抗战以后等。(2)基调和线索: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
4、的一生。师小结:本文以时间为序,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选取母亲一生中的典型事件表现母亲的性格与品质,纵横交织,层次分明,刻画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3.梳理内容,划分层次。师: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大意。预设: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的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是总领全篇的段落。第二部分(第213段),是对母亲“勤劳一生”中“很多事情”的具体回忆。第三部分(第1417段),在前文具体记叙的“很多事情”的基础上,转而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四、筛选信息,分析形象师: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也刻画了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筛选信息,概括作者回忆的母亲
5、的事件,分析这些事件反映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品质。大屏幕出示: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除整体感知文意,把人物放入整篇文章设定的背景中分析外,还要灵活运用“五看”,具体为:一看人物身份;二看人物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多方面的描写;三看情节发展;四看特定手法,如对比、烘托、欲扬先抑等;五看议论、抒情,议论和抒情的句子,饱含着作者对人物所作所为的情感认识,抓住这些句子,便找到了窥视作者情感的窗口。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概括事件,分析形象,完成下面的表格。表格见PPT。预设:关于母亲的事件(经历)母亲的性格品质“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勤劳俭朴、任劳任怨被逼
6、退佃、搬家,遭遇天灾坚强不屈、爱憎分明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识大体、明事理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深明大义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勤劳朴实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勤俭持家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理解、支持革命年老仍不辍劳作热爱劳动师小结: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所以,文章所写内容虽然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朱德母亲的一些事迹,也了解了朱德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深入阅读,进一步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和
7、作品的语言特色。六、作业完成第7课相关内容。【板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重点、难点)2.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重点)【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朱德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整体把握了文章结构。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品析作品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深情。二、跳读课文,品析语言师:课文以平实质朴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实的叙说之中,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的语言进行赏析。预设:(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这样地”指
8、上文中每一天繁重的劳动;“整日”说明母亲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母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从这句话中可看出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敬佩之情。)(3)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在这里,“和平”指中国农民勤劳朴实,很多人世代为地主耕种,即使遭灾受难也能忍耐,能经受住煎熬;然而,灾难不会因为他们
9、的“和平”而放过他们。“不得不”是指无法忍受的饥饿、破产逼迫农民不得已而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这走投无路的自保行为,却遭到了最血腥的屠杀。)(4)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个“竟”字,既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遗憾,又表现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5)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对母亲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师小结:本文记事回忆,没有华丽的语言,将深情寄寓其中,朴实的语言中无处不透露着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所以,初读全文,或许有人会
10、感到平淡,但反复诵读,就会感到情深意切,感人至深。三、朗读结尾,探究写法1.概括内容。师:作者在回忆往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这一部分内容,并结合课文,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受到了哪些教育和影响?学生诵读,然后抓住中心句概括。预设:一是“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2.分析写法。师: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预设:议论和抒情。作用:表达对母亲的爱、怀念和感谢;对母亲的爱升华为对党、对人民的爱;画龙点睛,深化感情,升华主题。师小结:文章结尾采用议论和
11、抒情的方式,将对母亲的情感上升到对党、对人民的爱,文章的主题由小我到国家,这种写法叫升华主题。大屏幕出示:升华主题升华主题指的是扩大作品所叙事件的意义、扩大主题的容量,使文章的意旨能够进入一个更加开阔、更高远的境界的手段和过程。好的文章应当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之上另开新境,升华主题,将整个文章的思想境界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升华主题常用的方法有: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具体的人事向为人处世的一般道理升华等。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师:老舍在母亲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让我们也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对母亲最真最纯的情。注意,结尾部分要学着升华主题。学生写作,并交流。示例:母亲的话像一丝清风抚平了我心中的郁闷。茶要冲三次才能散发香气,人要承受无数次挫折,才能有所成就。一股股茶香沁人心脾,它融入了我的内心,融入了我的血液,我整个人都被这香气包围着细想,这不正是母爱的味道吗?像茶一样幽香。我沉浸在一片香气中,分不清是茶香,还是母爱的味道。五、课堂小结寄其哀,颂其德,报其恩。作者就是怀着这样的情感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深明大义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她就像一座丰碑一样,不仅活在朱德的心中,也活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中。六、作业布置完成第7课内容。【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