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诗中流露出诗人难掩的喜悦之情。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再现了江南二月明媚的“春景图”。轻快明丽的景,兴致勃勃的人,饶富乐趣的事,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咏柳,即歌咏柳树。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其中“注意语气”,
2、学生并不陌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多次训练过。“注意重音”是教材对学生的新要求。教学本课应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古诗的情感意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语气和重音,并能背诵积累。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恰当的语气和重音。 2.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诗人1.直接揭示课题。2.简介诗人高鼎及创作背景。 3.解释诗题“村居”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识记
3、生字1.教师范读。2.学生练读。 3.讲授“堤、莺、柳、拂”生字识记方法。 (1)联系熟字比较识记“堤”字。将“堤提题”进行字音辨析,从字形上进行比较识记,借助图片理解“堤岸”的意思,进而拓展词语:河堤 湖堤 海堤 苏堤 白堤。 (2)偏旁归类识记“莺”字。“莺”和“鸢”都有鸟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字都与鸟有关系,进而理解“莺”和“纸鸢”的意思。 (3)字理识记“柳”字。“柳”字通过汉字演变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4)提供语境识记“拂”字。结合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识记“拂”字。 三、抓住特点,书写生字 1.出示“村、诗、童”,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特点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4、。 (1)“诗”字:左右结构,言字旁,右边的“寺”第二横要长一些。 (2)“村”字:木字做偏旁的时候,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这个点和寸的点要避让开。 (3)“童”字:上面是一个立正的立,要写的扁一点。第五笔是长横,要盖住“里”,“里”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练写。 四、再读古诗,感受韵味1.(课件展示节奏划分)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出古诗的节奏。 (2)句末韵母是“an”的字要读得响亮。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五、抓字眼,理解大意 (一)学习古诗前两句1.同学们,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2.抓住“草长”“莺飞”“二月天”等字眼理解。3.边听教师朗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
5、美好。4.在情境中识记“醉”字。 (1)从会意字角度引导学生识记,拓展词语。 (2)出示图片,结合教师讲解,丰富对“醉”字的理解。明白“醉”字描绘出了杨柳被春风吹拂时摇晃的姿态,杨柳已经沉醉在迷人的春景中了。 5.朗读古诗前两句,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学习古诗后两句1.充满诗情画意的春天,怎能不叫人沉醉呢?你们瞧!孩子们也被这迷人的春景所吸引了。(出示古诗后两句)2.抓住“散学”“东风”等词语理解古诗大意。3.(观察图片)体会孩子们放风筝愉快的心情。4.朗读古诗后两句,读得欢快活泼,突出儿童生活的情趣。 六、全文总结,感情升华 1.教师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春天的景色之美,后两句写出了儿童
6、的活动之美,使整个春天的美丽跃然纸上。 2.配乐朗读古诗。板书设计 1.古诗二首 村居 草 莺 堤 杨柳 春烟 春景美 儿童 放纸鸢 人陶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咏、妆、丝、绦、裁、剪”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语气和重音,并能背诵积累。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恰当的语气和重音。2.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村居这首诗,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今天我们要学习古诗二首里面的第二
7、首咏柳。二、解释诗题,感知诗人1.解诗题,识记“咏”字。 (1)诗题是诗歌的眼睛。读懂本诗题的关键在于“咏”字。你们来猜一猜“咏”是什么意思?试着用它组组词。 (2)教师讲解,咏是形声字,是用口吟诵,所以是口字旁。“咏”就是“赞美、歌颂”的意思,进而明白“咏柳”的意思。 (3)扩展“咏梅”“咏荷”“咏鹅”的理解。2.感知诗人。教师介绍诗人贺知章,讲述金龟换酒的故事。 三、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教师范读。2.学生练读。 3.教师讲解生字识记方法。 (1)“裁”本意指裁制衣服,所以形旁是衣。引出“栽、戴”,通过比较加深对“裁”的理解、记忆。 (2)“剪”是形声字,我们可以采用形旁加声旁的方式进行记
8、忆。 (3)“妆”从会意字角度引导学生识记,结合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识记。 (4)出示甲骨文“丝”字,了解字义。借助图片理解“丝绦”的意思。 四、抓住特点,书写生字 1.分别出示左右结构的字“妆、绿”和上下结构的字“碧、丝、剪”,学生观察每一组字的特点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1)“碧”字的“王”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下方的“石”字要写得扁且宽,并且石的横要稍微长一点。(2)“丝”字第二个撇折起笔的时候要从上一个撇折收尾处偏上方的位置起笔,要超出来一部分;最后一笔横要长。(3)“剪”字上面的前,基本上写在横中线稍下一点,不能太多。 3.学生练写。 五、再读古诗,感受韵味
9、1.(课件展示节奏划分)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出古诗的节奏。 (2)句末韵母是“ao”的字要读得响亮。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六、想象画面,悟情诵读1.一千多年前的春天,贺知章在回乡途中,远远看到一棵高大茂盛的柳树,于是写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观察“碧玉图”,想想它和柳树的哪部分相似。 (2)教师讲解古代文学中“碧玉”的意思。 (3)借助“丝带”图,观察“丝绦”和柳树的相似之处。2.边聆听教师朗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柳树之美。3.这么美的柳条,这么漂亮的叶子,是谁裁出来的? 4.诗人一问一答,把温暖的春风比喻成一把大剪刀,又把春风赋予了人的特征,这里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是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啊!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整个春天锦绣大地都是春风裁剪而成的啊! 七、全文总结,感情升华1.教师小结:咏柳是首咏物诗,前两句写的是景,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诗人一连用了好几个比喻来赞美柳树,更是在歌颂春天。2.配乐朗读古诗。板书设计 1.古诗二首 咏柳 比喻 柳叶 碧玉 赞美柳树 拟人 柳枝 丝绦 歌颂春天 春风 剪刀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