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8课课 红楼春趣优质教案红楼春趣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大致读懂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了解人物形象。 3.通过研读课文,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了解人物形象。 突破方法 (A 案)1.学生了解文章大意。2.教师适当地进行指导。(B 案)教师适当点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理解 课文。 难点 阅读课文,初步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了解人物形象。 突破方法 (A 案)教师引导学生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来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B 案)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小组讨 论,
2、探究文中的人物形象。 教法与学法教法与学法 教法 (A 案)讲授法。(B 案)讨论法。 学法 (A 案)自主学习。(B 案)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A 案)多媒体课件。(B 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建议 1 课时。 A案 案 一课时一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 会认 11个生字。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通过训练,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的速度。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同学们,上面这首诗中小朋友放学后回家会做什么呀?(放
3、风筝)放风筝是应时应季的一项民俗运动,不但充满 了童心和雅趣,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历朝历代放风筝都作为艺术素材体现在文艺作品之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 进红楼春趣中,去看一看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情景吧!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意二、初读课文,梳理文意 1.学生初步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流利,标好课文段落,读完课文后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主要讲述了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面放风筝的故事)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1)运用猜读法弄懂文章中不理解的词语:文章中包含许多关于放风筝的专业名词,如“籰子”“顶线”。 籰子
4、:绕风筝线的工具。 顶线:指风筝的系牵线,约长一、二尺。 (2)教师小结:文章中这样的专业术语还有很多,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就能猜出词语的大概意思,看来同学们的猜读 法掌握得还不错。 (3)学生自由认读词语。 恰似 窗屉子 嫣红 忌讳 晦气 高墩 宝钗 敞开 晴雯 袭来 豁喇喇 (4)指名认读词语,教师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受形象三、再读课文,感受形象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在课文中圈出主要人物。 (2)课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在文章中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写上批注。 (3)梳理自己的语言,汇报自己的自学成果。 2.学生再读课文,仔细研读。 3.学生汇报,教师
5、相机指导。 (1)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有:宝玉、黛玉、紫鹃、宝钗、宝琴、探春、众多丫鬟等。 (2)故事中哪一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预设一:宝玉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第 3 自然段中“宝玉又兴头起来放起来!”古时候放风筝有去晦气之意,有许多人将宝 玉的风筝拿去帮他放走,其实是帮宝玉去除身上的晦气,可以看出宝玉在府中深受众人喜欢。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第 4 自然段中“独有宝玉跺个稀烂!”从这里可以看出宝玉因自己的风筝放了半天还没 有放起来而急得头上直冒汗,这里可以看出宝玉有些急躁。 预设二:黛玉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第 4 自然段中“黛玉笑道来放罢。”这里黛玉只是看了宝玉放了几次风筝便知道风
6、筝放不 起来的原因,说明她非常聪明。 4.教师总结:本节课同学们通过猜读法和重点词句分析法来学习了这篇文章,了解了宝玉和黛玉两个人物形象,如果 你们还想了解更多,不妨查阅资料、读读原著,这样你对人物的了解就会更透彻,希望同学们能将我们习得的方法用 在以后的古典名著阅读中,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四、思维拓展,布置作业四、思维拓展,布置作业 回家再读一读红楼梦中其他的故事。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8* 红楼春趣 宝玉、黛玉、紫鹃、宝钗、宝琴、探春、众丫鬟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一、认读下面的词语。 恰似 窗屉子 嫣红 忌讳 晦气 高墩 宝钗 敞开 晴雯 袭来 豁喇喇 二、填空。 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是(三国
7、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它们的作者分别是: (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曹雪芹)。 三、红楼春趣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略。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红楼春趣选自红楼梦,讲述了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面放风筝的故事。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学生阅读接触最少的就是红楼梦,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熟悉,所以教学中我还是需要紧抓教学 目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技能。 我让学生将从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中习得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运用到本节课的学习中,真正做到将方法落在了实处。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猜读法和抓关键
8、的词句来体会人物的形象,让学生在阅读古典名著时有了方法的引导,学 生的阅读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B案 案 一课时一课时 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一、探究新知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红楼梦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哪些吗?在前 面的三篇课文中我们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中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雪芹 红楼梦中的这个故事。 2.板书课题红楼春趣,学生齐读。组织学生根据搜 集的资料简介曹雪芹和红 楼梦。 课前培养学生搜 集资料的能力。 谈话导入,聊一 聊与课文相关的 话题,为下面的 学习作好准备。 合作探究二、探究思考 1.
9、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词 语,学生认读。 恰似 嫣红 高墩 忌讳 晦气 宝钗 敞开 晴雯 袭来 窗屉子 豁喇喇 2.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3.读了课文之后,请概括一 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参考答案: 1.略。 2.课文中出现了宝玉、黛玉、 紫鹃、宝钗、宝琴、探春、 众丫鬟。 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学生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 音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 记号。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小组互助,生字正音, 熟读词语。 3.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分小组进行汇报。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1.指导学生读课前导语,引导学生明确
10、导语中提出了哪 些阅读要求。 (1)在课文中圈出主要人物。 (2)课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组讨 论并交流。 2.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3.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故事背景,对人物进行分析并 让学生自由阅读 课文,分组合作 解决课文阅读中 的障碍,为接下 来的学习作好准 备。 还学生自主阅读 的时间,让学生 用自己的大脑去 思考,用自己的 眼光看人物,这 才能保证学生的 个性化阅读。 3. 课文主要讲述了宝玉、黛 玉等在大观园里面放风筝的 故事。 汇报。 预设一:宝玉 (1)结合故事背景我们知道宝玉是贾府中集万千宠爱 于一身的人,府中上上下下的人都非常疼爱宝玉,
11、古 时候放风筝有去除晦气之意,于是许多人将宝玉的风 筝拿去帮他放走,实则是帮宝玉放走晦气。确实如我 们搜集到的资料一样,宝玉在府中深受众人喜欢。 (2)宝玉因自己的风筝放了半天还未放起来,急得头 上冒汗,可以看出宝玉有些急躁。 预设二:黛玉 通过搜集的背景资料我们知道黛玉生得容貌清丽,兼 有诗才,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文中黛 玉只是看宝玉放了几次风筝便知道风筝放不起来的原 因,说明她的确很聪明。 4.教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搜集人物背景资料、阅 读名著原文等方法来了解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人物形 象,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希望同学 们能将我们习得的方法用在以后的古典名著阅读
12、中, 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 1.学生自由阅读。 2.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 四、主题阅读 1.学生阅读“阅读链接”中林庚的风筝,想一想: 都是写放风筝,林庚的风筝与我们今天学习的 红楼春趣有什么不同? 2.学生组内进行交流。 3.汇报学习情况。 (风筝主要讲述放风筝遇到的很多趣事,告诉我 们放风筝是怎样放的,还详细描述了一些风筝的样 子) 在以“风筝”为 主线的阅读中, 学生感受两篇文 章的不同,这样 的阅读,有机整 合了课程资源, 扩大了阅读量。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五、课堂小结 1.红楼春趣这个故事学完了,你收获到了什么? 2.同学们,找一
13、找与“风筝”有关的文章来读一读。 资料链接资料链接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 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 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 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 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
14、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二十世纪以来, 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 学。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红楼春趣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面放风筝的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重在引导 学生自学思考,利用在精读课文中学会的阅读方法来解决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但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如本节课的精 读环节所出示的导读要求,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围绕课文重点进行自学的导引。在这几个问题的引导 下,学生能快速地抓住课文重点,达成学习目的。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可谓 一举两得。但本课的教学中还是缺少了对课文的朗读,如果要对课文内容和细节都十分清楚,充分朗读是十分有必要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