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10-10 原句原句与与改句改句表达效果表达效果 2022-10-10学习目标:1、掌握原句原句与与改句改句表达效果对比分析题的表达效果对比分析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2、掌握原句原句与与改句改句表达效果对比分析题的表达效果对比分析题的答题角度答题角度。特点:层次多,容量大长,结构复杂的叫长句,反之,就可称为短句。长句多用于论说,在书面语中出现的频率高;短句多用于叙事、描写与抒情,在口语中尤为常见。表达效果:长句:表意严密、内容丰富、集中紧凑,逻辑严密。短句:结构简单,句式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分明(富有节奏感、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错落有致,具有节奏感。典型
2、例题(广东省2021届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联合测评)原句:原句:大伯说完,大伯说完,对着我,对着大山,爽朗地大笑起来。对着我,对着大山,爽朗地大笑起来。改句:大伯说完,对着我和大山爽朗地大笑起来。改句:大伯说完,对着我和大山爽朗地大笑起来。原句为短句,简洁明快,节奏分明,适合表现“大伯”的情态。改句冗长,十分繁琐。原句用“对着我”“对着大山“两个短语并列,句式整齐,表意鲜明;改句将“我”“大山”组成一个并列短语,强调的意味不突出。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 子。多指对偶句、排比句、反复、顶针等句式。表达效果是对仗工整,富有表现力;或语势强烈,富有感染力等。散句是指结构不同
3、、句式长短不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表达效果是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范围广。典型例题(百师联盟 2021 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新高考卷)原句: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烦忧: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改句:“在生命和生活里,人人都有笑与泪、幸福与烦忧。”原句为整句,基本对仗,句式整齐,更富有表现力。原句将“生命与生活”“笑与泪”“幸福与烦忧”对照着写,逻辑更严密,引人深思。原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与文段风格一致。这里所说的特殊句式,指的是倒装句、否定句(双重)、反问句、设问句等。1、倒装句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倒装句有:主语和谓语倒置,定语、状语和中心语倒置。倒装句主
4、要是为了强调某一事物。主谓倒装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正常的、一般的语序。有时也会颠倒过来,谓语前置,这是最常见的变式句,这种现象常见于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谓语和主语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构成:“谓主”格。例如:上哪儿找啊,你?(疑问句)放心吧,妈!(祈使句)终于过去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统治!(感叹句)这往往是为了强调谓语,或者是说话急促而先把重点说出,然后追加主语。主语一般读轻声。定语、状语后置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这是正常的、一般的语序。有时也会放到中心语之后。后置的定语、状语限于一些“的”字短语、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短语。构成:“中心语定/状语”格。如:头上插着许多鲜花,
5、横七竖八的。(定语后置,“的”字短语)他走上了领奖台,慢慢地,羞怯地。(状语后置,形容词)同学们都来了,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定语、状语后置往往是为了突出它,因而能使句子节奏更明快、更简洁有力,可变长句为短句,有时还可以起到强调、补充作用。2、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来说,作用是加强语气,不过也有弱化语气的时候。如:他没有理由不接听电话。六十一个同志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千支注射剂,非得空运不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难道能否认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吗?不是我不愿
6、意做,实在是能力有限呀。这件事我不得不做,虽然我十分不情愿。像那些带有推测语气、商量语气、情势使然等意味的,语气比单纯肯定句委婉柔弱些。3、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反问句,就是明知故问,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如: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4、设问句设问句,常用于表示强调。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设问句的作用有: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
7、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强调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设问句的形式:(1)自问自答一问一答几问一答连续问答【往往具有雄辩的力量】(2)问而不答 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引人深思】改句多会删去、压缩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对原句的分析可以从这些省去的词语入手,分析词语的内涵以及其所起到的表达效果。词语有动词、形容词、关联词等。不同词语,不同对待,不同分析。原句:丰硕而富饶的秋天,就这样大咧咧地降临到八百里秦川上来了。改句:秋天就这样降临到八百里秦川上来了。原句秋天前面加上“丰硕而富饶”,语言生动形象,更能突出秋天的特征,表达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强烈情感。原句“大咧咧”,运用拟
8、人手法,赋予秋天人的特征,描写得亲切自然。语言风格:平实简明、直白晓畅、活泼俏皮、典雅精致、委婉含蓄、深沉蕴藉、诗情画意、幽默诙谐、辛辣犀利等语体风格:口语和书面语;谦辞和敬辞。思考的角度是:原句与文段整体的风格是否协调一致。原句与文段整体语言风格相协调,更切合语境。原句:一场秋雨初霁,山川草木像被濯洗过一般醒目,白云如纱似绸,唯美曼妙地轻绕于山梁间。改句:一场秋雨刚停,山川草木格外的亮眼,白云停留在山梁间。原句使用“初霁”“濯洗”“唯美曼妙”等书面语,与文段诗意优美的风格相应。原句运用比喻,将白云比作纱绸,突出了白云的轻快、透明、亮丽,和原文描写的景致色调一致。1、从原句与前后文的衔接紧密度
9、来看。原句与前后文衔接更紧密,语意更流畅。2、从原句在文段中的位置来看。原句更合理,结构上与某句首尾呼应或前后照应等。3、从复句的内部结构的逻辑顺序、时空顺序来看。一般来说,语段中的一个长长的复句,往往有多个分句组成,分句间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析时要多加注意。原句原句VSVS改句改句你学习目标 1.掌握原句与改句表达效果比较分析的解题思路(重点)2.积累并识记句子表达效果的六大思考角度(重点)3.依照解题思路运用思考角度落实“全”“准”“透”的答题效果(难点)你作业问题展示 归纳存在问题 1.混淆修辞手法 2.不同之处找不全 3.答题角度定不准 4.效果分析不透彻原句:我用口呵着气,送给它一丝
10、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它太纤细了,是被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内容上:1.侧重表现什么 2.突出什么 3.强调什么 结构上:1.在文段中的位置 2.与上下文的衔接、照应 3.层次性 句式上:1.长短句 2.整散句 3.特色句4.特殊句式 风格上:1.语言风格 2.语体风格 3.整体文风 手法上:1、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 3.修辞手法 用词上:注意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名词罗列、副词、介词等极富特色的字词及两字短语、四字短语等。你解题思路你教师引路 第
11、一步:找不同。仔细对比分析,改句与原句在表达内容上、表达形式有什么不同?(放一起,找不同全)第二步:定角度。体味原句的表达内容有什么内涵,表达形式有什么特点;确定从哪几个方面来回答,踩准得分点。(用思路,定角度准)第三步:析效果。对原句的表达内容、表达形式的效果分别进行具体分析。切忌空套术语!(组答案,析效果透)原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改句:“它太纤细了,是被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你教师引路 参考答案:1、句式上,原句采用疑问句加肯定句的形式,疑问句在揣测中透露出怜悯和担心,肯定句回答了之前的疑惑,怜惜之情更重。2、结构上,原句更好地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2、疑问句承接上文,写蝴蝶被风雨打落地面,陈述句引出下文,写出蝴蝶的纤细。3、风格上,原文多处采用疑问句式,营造出饱含细腻情感的基调,原句与文段整体语言风格相协调,更切合语境。改句是单纯的陈述句,寡淡无味,抒情性降低。原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改句:“它太纤细了,是被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真题再现(4分)分)原句: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改句: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你链接高考,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学案第4页和二轮复习新坐标91页的内容,根据学案上的答
13、题思路(大方面,小角度)自行组织答案,要求角度要细分,尽量全面。请一组进行展示,师生点评、补充。你解题思路 答案: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答题角度:内容表达的重点)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答题角度:位置、语气)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答题角度:语体色彩、与整个语段或前后文的联系)内容上:1.侧重表现什么 2.突出什么 3.强调什么 结构上:
14、1.在文段中的位置 2.与上下文的衔接、照应 3.层次性 句式上:1.长短句 2.整散句 3.特色句4.特殊句式 风格上:1.语言风格 2.语体风格 3.整体文风 手法上:1、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 3.修辞手法 用词上:注意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名词罗列、副词、介词等极富特色的字词及两字短语、四字短语等。你解题思路你学以致用,合作探究 【长沙市一中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
15、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缘分: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古殿檐头的琉璃剥蚀了,门壁上的朱红淡褪了,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
16、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你认为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你学以致用,合作探究 原句: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古殿檐头的琉璃剥蚀了,门壁上的朱红淡褪了,改句: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答案】改句效果更好 1、改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浮夸”“炫耀”修饰“琉璃”和“朱红”,这体现出四百年前地坛华丽辉煌的风貌,更反衬出后面它的荒芜与衰败。2、改句使用特殊句式(谓语动词提前)强调了“剥蚀”“淡褪”这些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发出者地坛,更加突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强化了一种凋零衰亡的味道,这也映照了作者的遭遇与心境。3、改句的四个词的顺序呈递进关系,“剥蚀”和“淡褪”是表面的,外在的,“坍圮”就是一种质的毁灭,而“散落”则是一地残破,零落衰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