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报告,10年前糖尿病患者约3000万万人,至1998年已有约135亿亿,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30亿亿,其中在发展中国家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200 45),其死亡率居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3位。与达国家相比,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较低,但增长速度快,且我国人口较多,据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糖尿病的标准化患病率在19801981年为067,19951997年为321,增长了近5倍,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6300万万,患者总数居世界第一。糖尿病的肾损害包括:肾小球硬化症、动脉微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等
2、。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又称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近年来,DN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国外报道,糖尿病肾病在1型糖尿病中占35,2型糖尿病中占1560,有1020年病程的患者约有50发生临床肾脏病。大部分DN患者最终会发展为晚期肾衰或提前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有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了2040倍,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一、发病机理一、发病机理(一)现代医学(一)现代医学 D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DN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血液动力学改变血液动力学改变 DN的发生及发展,肾小球高灌注、高内压、高滤过,血液动力学异常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是启动因素。糖尿病早期甚至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和某些2型糖尿病病人,肾小球滤过率(GFR)比正常人增高(40),肾体积增大,糖尿病早期GFR增高者易患DN。引起GFR增高的原因主要是:(1)高血糖高血糖:可能是高糖环境引起出球小动脉对血管收缩剂,如血管紧张素、血管加压素等的反应性增强,使肾小球内压升高所致。也有学者认为是触发了血管扩张物质前列腺素E的释放,肾血流量增加所致。(2)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水平升高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水平升高:糖尿病常伴有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水平升高,
4、这两种激素也能使正常人、非糖尿病病人的GFR水平升高,但不及糖尿病病人的水平。(3)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取也能使糖尿病病人的DFR升高,包括正常人及非糖尿病病人均如此。(4)一氧化氮一氧化氮(NO)自由基活性改变自由基活性改变:有认为DN早期NO活性增加。由于出、入球小动脉对其敏感性不一致,NO可使入球小动脉扩张,而出球小动脉则不灵敏,由此可引起肾小球内高灌注、高滤过。(5)内皮素的不良作用内皮素的不良作用:血浆内皮素1可使肾小球毛细血管收缩,但对出球小动脉有更强的缩血管作用,可使肾小球内压及滤过率增高。还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肥大、胶原合成增加等。2
5、 蛋白非酶糖基化蛋白非酶糖基化 高血糖可引起循环蛋白发生非酶糖化。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中胶原蛋白的糖基化,可造成蛋白质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逐渐增厚及毛细血管和肾小球堵塞。此外,基底膜纤维粘连蛋白的糖基化,使胶原纤维之间的正常联合减少,造成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增大,导致蛋白滤出增多。3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改变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改变 糖尿病时,肾小球基底膜硫酸肝素降低肾小球基底膜(GBM)阴电荷减少肾小球滤过屏障改变,GBM通透性增加尿蛋白增加。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据国外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临床糖尿病肾病者其同胞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或临床肾病者占43,而正常白蛋白尿患者的同胞有肾脏异常
6、者仅13。有肾病的同胞比无肾病的同胞发生肾病的危险性高5倍。近年来还观察发现DN具有家庭群集性。5其他其他 (1)细胞因子异常细胞因子异常 肾小球系膜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促使系膜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降解减少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2)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近年来已有较多报道认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肾病有关。其参与DN形成的机制可能与在胰岛素抵抗的状态下,胰岛素介导的扩血管作用减弱,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过度收缩,导致肾小球内高滤过、高灌注状态;以及胰岛素能刺激多种细胞因子如胰
7、岛素样生长因子,加重了肾小球高滤过及肾小球肥大的发生等。(二)中医学(二)中医学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学中“消渴”、“虚劳”、“水肿”等范畴,多数人认为本病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兼夹证多,可病及气、血、经络、五脏六腑。本虚本虚为气阴两虚,渐至阳虚,标实标实为痰湿、浊毒、瘀血。病位病位主要在肾、脾、肝,以肾为主。其病机特点病机特点是:禀赋有亏,气阴两虚,痰热郁瘀,聚积络脉,肾、肝、脾、肺、心逐渐受损。1发病之初,病在肝肾,气阴两虚,络脉瘀结;2病程迁延,阴损及阳,脾肾虚衰;3病变晚期,肾体劳衰,肾用失司,浊毒内停,五脏受损,气血阴阳衰败。二、肾脏病理改变二、肾脏病理改变(一)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8、:(一)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又称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其病理改变对对DN诊断具有特异性诊断具有特异性,约见于48的DN病人。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小叶中央有特殊的玻璃样物沉积,结节可随年龄或病程而增大。(二)弥漫性肾小球硬化:(二)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又称弥漫性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约见于75的DN病人,比较多见,但非特异性比较多见,但非特异性。病理表现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内PAS染色阳性的物质增多,受累的肾小球基底膜普遍增厚,系膜基质大量增加,压迫毛细血管腔使其变窄,最后完全闭锁。基膜病变是基膜病变是DN临床上造成大量蛋白尿的病临床上造成大量蛋白尿的病理基础。理基础。(三)渗出性病变:(三)渗出
9、性病变:最少见,且无特异性最少见,且无特异性,类似的病变还可见于肾小动脉硬化和各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多见于严重的结节型或弥漫型损害的DN病人,出现于DN进展时。是DN的晚期表现。病理改变可见两种:(1)纤维素帽;(2)肾小囊滴。(四)肾小管一间质损害(四)肾小管一间质损害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颗粒样和空泡样变性。晚期发生小管萎缩,基底膜增厚。肾间质损害包括水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及变形核白细胞浸润,晚期出现纤维化。糖尿病肾损害多数是动脉硬化,可累及所糖尿病肾损害多数是动脉硬化,可累及所有肾血管,特别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壁均有玻璃有肾血管,特别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壁均有玻璃样变性及增厚。样变性及增
10、厚。三、临床表现及分期三、临床表现及分期 DN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及肾小球滤过率改变等,因在不同阶段其表现有所不同,故分期论述。目前期分类法较为合理,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公认。(一)(一)期期 又称肾小球高滤过期肾小球高滤过期,以肾小球滤过以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病人就可以有这种改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是可逆可逆的,经胰岛素治疗可以恢复。这一期没有病理组织学损害没有病理组织学损害。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多为阴性。(二)(二)期期 即正常白蛋白尿期正常白蛋白尿期,其尿白蛋白排出率(UAE)20g/min或3Omg/24
11、h。运动运动后后UAE增加,休息后可恢复增加,休息后可恢复。这一期开始出现肾小球结构的损害开始出现肾小球结构的损害,即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肾脏体积增大及肾血流量增多,高滤过状态依然存在。GFR多高于正常(15Oml/min),血压多正常。(三)(三)期期 也叫早期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肾病,其临床特征为持续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性微量白蛋白尿,且在运动激发试验时有较大幅度增加。主要表现为UAE持续高于20200g/min(相当于303OOmg/24h)。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作为临床期DN早期预测的指标。(四)期 又称临床期临床期DN或显性DN期,其持点是大大量白蛋白尿量白蛋白尿,UAE200g/m
12、in,或持续尿蛋或持续尿蛋白白,每日0.5g。病人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约30的病人有典型的糖尿病性肾病“三联征”:大量尿蛋白(3.0/24h)、水肿和高血压。GFR呈进行性降低,而蛋白排泄率并不减呈进行性降低,而蛋白排泄率并不减少少,这是本病的特点之一。(五)(五)V期期 即肾功能衰竭期肾功能衰竭期,是DN的终末阶段。氮质血症是本期的开始氮质血症是本期的开始,GFR多4Oml/min。随着肾脏病理及GFR的进一步恶化,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增高,出现严重的高血压、贫血、水肿以及氮质血症引起的胃肠道症状,并可继发严重的高血钾、低血钙、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性心肌病和神经病变。四、诊断四、诊断(一)
13、诊断要点(一)诊断要点 1有糖尿病史。2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或持续性蛋白尿O5g24h。3同时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4排除其他原因或肾脏疾病引起蛋白尿。(二)分期诊断依据(二)分期诊断依据 第、期主要为功能性改变而且一般是可逆的,还不能就此确定诊断。目前临床医生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尿蛋白及肾功能的改变而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和终末期糖尿病性肾病(期)。1早期糖尿病性肾病早期糖尿病性肾病 即微量白蛋白尿期,目前已公认UAE是DN早期诊断方法。诊断主要依据是UAE20200g/min或303OOmg/24h。判定时要求在6个月内至少连续查UAE 23次,取平均值达
14、到20200ug/min才可诊断。其他早期诊断指标:晨尿测晨尿测Albcr:同时测定尿肌酐,以排除尿量对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微量白蛋白尿者为30300mgg(cr),即比值O03,提示尿蛋白30mgd,即微量白蛋白尿阳性。微量转铁蛋白尿微量转铁蛋白尿(MTFU):MTFU在尿中浓度较尿白蛋白浓度低,约为其1 20,二者分子量相近,均属中分子量蛋白质,但其负电荷明显少于白蛋白,因而可能更易通过带阴电荷的肾小球滤过膜,尤其在DN早期,肾小球滤过膜阴电荷已减少,而裂孔尚无变化。文献报道DM患者MTFU出现较早,MTFUUcr比值较AlbUcr比值变化更为敏感、显著,其对DN的早期诊断可能较MAU更加
15、敏感。肾组织学检测肾组织学检测:行微针肾脏穿刺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主要手段。尿免疫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IgG)、血、尿血、尿2微球蛋白微球蛋白(2MG)、尿内皮素尿内皮素(ET)等。IgG是血液中主要免疫球蛋白,多数以单体形式存在,主要由脾和淋巴结合成,不经肾小球滤过,故正常人尿液中含量极低。尿中IgG升高,与肾小球破坏程度呈正相关。2MG分子质量小,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并仅由肾脏排泄和分解,而且体内产生速度恒定,不受年龄、性别、机体肌肉组织多少的影响,因此测定血2MG比血肌酐能更好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DM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至80mlmin时,2MG已开始增高,血、尿2MG与血糖控制情
16、况及病程非常平行,治疗后随病情控制,血、尿2MG明显下降。肾小球的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和释放ET。DM患者24h尿ET排泄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反映了肾脏合成和分泌ET增多。在DN出现时,尿ET排泄量较正常人显著增加,尿ET排泄量与尿2MG排泄量呈显著性相关,提示尿ET可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2临床糖尿病性肾病临床糖尿病性肾病 即大量尿蛋白期。UAE持续200ug/min(3OOmg/24h),或常规尿蛋白定量0.5/24h。除外引起蛋白尿的其他原因。注意注意:尿蛋白对诊断糖尿病性肾病不具持异性。因此,糖尿病人出现尿蛋白诊断糖尿病性肾病时,必须仔细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蛋白的原
17、因,如心功能不全、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等。五治疗五治疗 目前DN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糖尿病肾病早期,经合理治疗一般是可逆的,一但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则不可逆,在治疗上较为困难,应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饮食治疗(一)饮食治疗 宜优质低蛋白优质低蛋白饮食。目前主张对糖尿病性肾病病人早期就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每日0.8g/kg体重为宜。对已有大量尿蛋白、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宜采取限量保质的原则,按每日每千克体重0.6g动物蛋白为主,避免用粗蛋白,如豆类植物蛋白。为保证足够的热量,可适当地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脂肪宜用植物油。钠的摄入无论有无糖尿病肾病,
18、每日氯化钠的摄入应限制在6g以下,对已有高血压和水肿者应严格限制钠的摄入。(二)、中医辨证论治(二)、中医辨证论治 1分型辨证论治分型辨证论治 (1)肝肾阴虚)肝肾阴虚 主症:主症: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心烦少寐,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细或细数。治则:治则:滋补肝肾 方药:方药:归芍地黄汤加减:当归12g,山萸肉15g,生地20g,山药20g,丹皮15g,茯苓15g,首乌12g,白芍15g,泽泻10g,金樱子15g,芡实15g。(2)气阴两虚)气阴两虚 主症:主症:腰膝酸软,疲乏无力,体重倦怠,纳呆腹胀,口干,便干,手足心热,舌淡胖,苔白,脉细弱。治则:治则:健
19、脾补肾,益气养阴 方药:方药: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党参15g,黄芪30g,白术15g,生地15,山药20g,茯苓15g,丹皮12g,山萸肉15g,首乌15g,桑寄生30g,金樱子15g,益智仁15g。(3)阴阳两虚)阴阳两虚 主证:主证:腰膝酸疼,神疲乏力,纳少腹胀,面足水肿,畏寒肢冷,大便溏,夜尿多,舌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无力。治则:治则:健脾补肾,滋阴壮阳 方药: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黄芪30g,茯苓20g,丹皮15g,泽泻15g,猪苓20g,生地15g,山萸肉12g,制附子10g(先煎),仙灵脾15g,覆盆子15g,桑螵蛸15g。(4)阳衰湿浊瘀阻)阳衰湿浊瘀阻 主症:主症:腰膝酸疼,
20、神疲乏力,面色黧黑或咣白,心悸气短,甚则喘憋不能平卧,尿少浮肿,纳呆呕吐,口唇舌淡暗无华,脉沉细数。治则:治则:滋肾助阳,降浊化瘀。方药:方药:真武汤合温胆汤加减:制附子12g(先煎),白术15g,陈皮6g,法半夏12g,茯苓30g,猪苓30g,淫羊藿15g,泽泻15g,首乌15g,益母草15g,桃仁15g,大黄6g。常见证候加减:常见证候加减:火旺:火旺: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加黄连、知母、黄柏等。阳亢:阳亢: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弦。加钩藤、石决明、僵蚕、地龙等。湿热:湿热:腹胀,不欲饮食,时有恶心、呕吐,舌苔黄腻或白腻。加茵陈、佩兰、苍术、陈皮、制半夏、竹茹等。血瘀:血瘀:四肢
21、麻木、刺痛,口唇色暗,舌暗有瘀斑瘀点,脉沉涩。加丹参、川芎、莪术、益母草、地龙等。便秘:便秘:加大黄、枳实、玄参、生地等。2基本方或基本方加减治疗基本方或基本方加减治疗 主要治法主要治法:补肾活血;健脾补肾、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活血清利。3单味中药研究单味中药研究 黄芪:黄芪:不仅能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还可使肾病患者血浆蛋白合成增加,分解减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血浆蛋白水平。此外对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及抗氧化作用,从而减能轻肾损害。丹参、川芎嗪:丹参、川芎嗪: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有抗纤维化的作用,因此能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虫草菌丝体制剂能刺激肾小管增殖、
22、加速肾细胞修复、降低尿蛋白。大黄:大黄:可有效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生,以及残余肾单位的肥大,改善肾小球滤过,降低微量蛋白尿,并能改善脂质代谢紊乱,降低血粘度,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脏损伤的进程。(三)西药治疗(三)西药治疗 近年来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慢性高血糖在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尽早和尽可能地严格控制好血糖,力争将餐后血糖控制在9.Ommol/L以下,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关键。1降糖药物的选择降糖药物的选择 对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可选用,原则上应选用不加重肾脏损害的降糖药物(1)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宜首选糖适平首选糖适平:此药为磺脲类降糖药,持点是口
23、服吸收快,主要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95通过胆汁由粪便排出,只有5由肾脏排出,且无活性,因此对肾影响较小。诺和龙诺和龙:为餐时血糖调节剂,作用快而短暂,属短效,主要在肝脏代谢,通过胆汁排出,6经肾脏排出。美吡达美吡达:是吸收迅速、降血糖作用明显而产生低血糖的危险较小,对老年糖尿病人的降血糖作用较好。其半衰期短,仅24小时,虽然部分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但活性弱,不易引起低血糖。拜糖平拜糖平: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在胃肠道降解或以原型随大便排出,DN患者可用。其它口服降糖药:其它口服降糖药:优降糖优降糖:其代谢产物50由肾排出,且尚有活性,故肾功能不良者易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合并有糖尿病肾病者
24、最好不用,尤其是老年病人。双胍类降糖药双胍类降糖药:原则上不选用,尤其是老年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否则易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其中主要是降糖灵,二甲双胍虽然副作用较小,但也应慎用。(2)胰岛素胰岛素 对单纯饮食和口服药控制不好或已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尽早使用胰岛素。但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最好选用半衰期短的制剂,初用剂量宜偏小,且应根据对血糖的监测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3 降压治疗:降压治疗:DN的高血压不仅是糖尿病人群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且是使肾病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降压治疗对DM病人的肾脏可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能有效地降低尿白蛋白排泄,降低GFR下降速度
25、,减慢或阻止肾病进展,延缓肾衰的发生,而且不增加胰岛素抵抗,对糖、脂肪代谢无不良影响。(1)降压治疗标准降压治疗标准 抗高血压治疗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可减少尿蛋白和延缓GFR的下降,要求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18.7/I2kPa(14090mmHg)以下。(2)药物选择 目前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用制剂:卡托普利(开搏通),依那普利(悦宁定),培垛普利(雅施达)及贝那普利(洛丁新)等。特点:ACEI对DN的保护作用除安全有效地降血压外,还能阻滞肾内血管紧张素的生成,相对优势地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高压,改善GFR,减低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减少血浆
26、大分子物滤出及防止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的作用,因此能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此外,还能增加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受体拮抗剂 为新开发的制剂,现有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及厄贝沙坦(伊泰青)等。其与血管紧张素受体1亚型特异性结合,因而具有与ACEI同样的降低血管紧张素活性的降压作用等,且不干扰缓激肽的降解,故缓激肽不升高,因而无咳嗽等副作用。科素亚尚能促进尿酸排泄作用。临床疗效尚有待进一步验证。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近年也被推荐为治疗DN高血压的一线用药 常用制剂:硝苯吡啶(心痛定)、尼群地平、拜心通等。它能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和减少钠潴留,与ACEI合用对
27、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和减少尿蛋白的效果。尽管理论上钙通道阻滞剂可抑制Ca2通过细胞膜进入胰岛细胞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但实际应用中,该药小剂量即能起降压作用,而不影响胰岛素分泌及糖代谢。受体阻滞剂和噻嗪类利尿药受体阻滞剂和噻嗪类利尿药 二者对糖尿病高血压均有效,但能抑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升高),且受体阻滞剂还能掩盖低血糖症状,延迟低血糖的恢复,故临床上少用。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 如哌唑嗪等,对糖尿病高血压有效且不影响糖代谢,但开始用药时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反应,长期服用则有引起钠潴留问题。4抗凝、降脂药物治疗抗凝、降脂药物治疗 如潘生丁、阿斯匹林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肾小球内循环。
28、DM多伴以高脂血症。血脂过高,可促进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殖。除饮食控制外,可口服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治疗。5递法明递法明 递法明主要成分是欧洲越桔果提取物类黄酮和胡萝卜素,可抑制胶原酶对胶原的降解,稳定基底下膜胶原纤维网,恢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细胞高聚性,减弱血小板凝聚性,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对抗过氧化等,具微血管保护作用,也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治疗。6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可使细胞内山梨醇积聚,在DN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有阻止糖尿病性肾病发生的作用,但其疗效尚有待临床验证。7其他药物其他药物 茶色素已被临床证实能显
29、著降低2微球蛋白和血粘度,改善微循环,防治DN。牛磺酸、前列腺素E1、维生素E、肝素、弹性蛋白酶等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被发现对DN有保护作用。转化生长因子抑制剂以及非酶促糖化作用的抑制剂氨胍等在DN的动物模型的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透析治疗(四)透析治疗 目前主要有血透和不卧床连续腹膜透折两种方式。(五)肾或胰一肾联合移植(五)肾或胰一肾联合移植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DN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由于移植技术的进步,其5年存活率:尸体肾移植为79,活体肾移植为91,但单纯肾移植并不能防止DN再发生。已有报告将非糖尿病人的肾移植给糖尿病人后,移植肾再度发生DN而导致尿毒症。目前多主张胰一肾联合移植,国外有学者曾对31例DN患者胰一肾联合移植后随访观察2年,全部病人HbA1C及血肌酐均能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纯肾移植及单纯血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