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男,34岁,北京人,未婚,无业。1996年(26岁)无诱因缓慢出现敏感多疑的现象,疑心有人要害自己,平时害怕上街,坐车时不坐在前排,怕背后有人害自己。曾经多次调换工作 98-99年,病情略微有所缓解,能安心工作。03年3月爷爷去世,导致病情加重,乱说话,说人死后有鬼魂,出现担心、恐惧、自言自语、凭空与人对话,看到他人看不到的东西。一直认为有人害他。曾经入住安定医院,并被诊断为“分裂症”。服用维思通,出现较强烈的副作用,后将维思通与奋乃静合并使用,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基本如病前。仍然有疑心,但基本能正常工作。自2004年9月底,家人发现其病情又出现波动,在家里乱给人打电话,情绪易激动,经常
2、发脾气,坐立不安,10月初,出现发呆、发愣、不与人交流的现象,睡眠和饮食都很差,再次出现凭空与人对话、怀疑自己被跟踪被监视等现象,家人给他服用启维,并没有好转,遂于10.12进入回龙观医院。德国心理学家Emil Kraepelin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严重精神障碍的分类体系将早期一些独立的精神障碍合并成早发性痴呆,并区分早发性痴呆和躁狂-抑郁症(双相障碍)。瑞士精神病学家Eugen Bleuler 提出了“精神分裂症”这一术语 强调了“联想的破坏”。Bleuler认为,造成患者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症状的原因就在于保持稳定思维联系的困难。美国脑病理学家Adolf Meyer 对病因和治疗方法有独到见解与
3、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认知和行为混乱,是源于不适当的早期学习和“适应不良”及习惯性歪曲,本质是个体的适应不良,而不是机能障碍。精神分裂症最显著的症状之一,内容古怪与现实脱离。夸大妄想夸大妄想“我是耶稣;我是救世主”由那些对个体而言非常重要的信念构成的。被控制感被控制感“火星人正在给我指示呢”认为自己的想法或行为被外界所控制。病人将气怒、性或其它方面邪恶的念头都归因于外界自然力。被害妄想被害妄想“他要害我!有人要杀我”确信他人、团体或政府对自己有恶意企图。关系妄想关系妄想“街上汽车正向我执意!”坚信某些人或物对个体具有特殊的意义。躯体妄想躯体妄想“我的骨头坏死了!”确信体内的某些器官已经彻底坏掉了。第
4、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描述指虚幻的感知觉,即患者感知到的刺激并不真实存在。幻听幻听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幻觉幻听往往起源于日常思维,但是病人无法区分内部和外部、真实和想象、可控和被迫的听觉体验。幻觉的生理机制:某种神经递质调节机制抑制“快速眼动”的产生。当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验幻视或幻听时,他 们视皮层或听皮层的PET图处于激活状态。答非所问到语言不连贯,严重的是言语无组织,杂乱无章,听者完全无法听懂。思维松弛思维松弛:言语联系不规则。比如:“今晚你会去剧院吗?”“是的,我会去剧院。但不是都市的那个剧院,那太愚蠢了。我猜我也是愚蠢的。”音联音联:言语随着对词的音的发散联想而改动。语词新作语词新作:新
5、词的特殊含义只有病人自己才知道。这种交流障碍不是由缺乏教育或低智商引起的,而是来自障碍本身。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描述各种各样怪异的行为紧张性行为:紧张性行为是最古怪的。包括活动显著减少,有时候看起来像是被 冻住了,病人可能摆出一个固定的奇怪姿 势,并一连持续好长时间,并且不与任何 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混乱性行为: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描述与阳性症状相反,并常常先出现。“迟钝的迟钝的”或或“淡漠的淡漠的”情感情感,最常见的症状。病人的面部看起来僵硬不变,没有一点儿情绪的迹象。声音单调,反应迟钝;但要注意:没有能力表达情感与情绪体验缺乏是不同的。思维贫乏,言语显著减少。思维贫乏,言语显著减
6、少。缺乏动机、意志缺失,社交退缩缺乏动机、意志缺失,社交退缩。可能很长时间看着电视却没有任何反应。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描述自知力损伤否认自己有异常行为,将“问题”归因于和别人的恩怨或者是“自己倒霉”。抑郁在精神分裂症中也很常见,尤其是女性精神病患者。自杀是精神病患者的首要死因首要死因,约10的患者最终自杀身亡。共同的生物因素引起,还是精神分裂症后导致了抑郁?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描述特征性症状特征性症状:至少有2项,并且每1项症状的出现时间至少1个月。社会或者职业功能社会或者职业功能:受损(低于病前水准,低于预期_儿童青少年)。总病期总病期:连续有病的时期至少6个月(包括前驱症状和残余症
7、状时期),其中至少1个月是症状活跃期。排除排除:物质滥用,其他精神疾患。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描述CCMD-3CCMD-3DSM-DSM-TR-TR偏执型分裂症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紧张型分裂症单纯型分裂症未定型分裂症其他型或待分类的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分裂症混乱型分裂症紧张型分裂症未定型分裂症残余型分裂症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描述偏执型以妄想为主,常伴有幻觉,为最常见的类型,约占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4060%。发病年龄较晚,起病较缓慢,病初表现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并有泛化趋势,妄想内容日益脱离现实。青春型:常在青春期起病,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或紊乱为主,可以表现明显的思维散漫或思维
8、破裂、情感到错、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和行为怪异。症状具有下列特点:一过性;行为怪异和色情症状明显;不协调症状明显。紧张型:临床相以紧张综合征为主。大多数起病于青春期,起病较急,病程多呈发作性,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两者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单纯型: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无明显的阳性症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起病隐匿,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描述 妄想型妄想型妄想和幻觉通常是这一类型的主要症状,或频繁出现幻听,没有明显的混乱性言语,混乱性行为或紧张性行为,淡漠或不适宜的情感等。混乱型混乱型 明显的言语和
9、行为混乱、淡漠或不适宜的情感,如在不适当的场合愚蠢地大笑。如果出现妄想或幻觉,它们倾向于更加支离破碎,不系统。紧张型紧张型 除了保持固定姿势(蜡样屈曲)、行为过多等异常运动反应,有时还在脸部和躯体上表现出不固定的奇怪行为,包括面部扭曲 残留型残留型 至少有过一次精神分裂症发作,但不再出现主要症状,症状包括社会性退缩、古怪想法、不活跃以及平淡感。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描述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约为1。精神分裂症的首次发病通常出现在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男性发病较早,大多在25岁以前,高峰是在24岁;女性的发病年龄平均在25岁。精神分裂症在穷人中的患病率比在富人中高,原因未明。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
10、床描述双生子的研究50的同卵双生子和9的异卵双生子出现精神分裂症的一致表现,比率为4:1遗传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一部分原因。另有结果发现,遗传的影响可能被高估了,双生子的生活经历也需要注意。收养研究研究结论支持了素质压力模型,即如果这些孩子的 生母患有精神分裂症,而他们又生活在充满压力的环 境中,则患精神分裂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关联分析评估带有遗传标记家庭障碍发生率尚无确切结果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多巴胺关于精神分裂症起因的任何理论都会涉及到神经递质多巴胺。增加多巴胺的药物,能够使精神分裂症的特征行为增加,而减少多巴胺的药物则使症状减轻。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交互作用5-羟色胺和多巴胺两种神经
11、递质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别是一些阳性症状,如妄想和幻觉。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1.大脑结构患者的脑室比正常人的大;患者左脑室明显比右脑室大。患者的脑内前额叶、颞叶、杏仁核和海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2.大脑功能在完成认知作业时,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的活动减少;当让他们辨别气味时,病人的颞叶和前额区域活动也有所减少。脑部异常是大脑功能紊乱的一般性表现。而造成精神分裂症的关键因素也可能是来 自于某个特殊脑回路的损坏。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分裂型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存在着某些遗传上的联系。相当比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年轻时表现出与分裂型人格障碍一样的综合征。有研究发现患有分
12、裂型人格障碍的青少年,具有一些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才能观察到的躯体特征。分裂型人格障碍在青春期会出现明显行为改变,而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也在青春期出现。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一)高危儿童的研究对于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双亲,孩子中将近13%可能表现出这种障碍。早期家庭教养环境的不稳定是精神分裂症预测因素之一。(二)家庭与复发 与亲友的接触较少的患者比那些与家人相处较长时间的患者表现得更好。如果家庭成员表达出过多的批评(不同意)、敌意(憎恶)或过度的情绪卷入,患者就容易复发。危险而充满敌意的环境会产生额外的压力从而导致更多的复发。(三)生活压力大量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经历过。压力事件后更有可
13、能复发。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用任何一种单一的因素来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显得不够全面。因此,目前学者们的共识是:罹患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个体的易感素质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神经发育及躯体易感素质是精神分裂症发生的基础,如个体具有遗传和(或)神经发育的易患素质,又碰上生活应激和(或)躯体等易患因素,就极有可能发病。环境因素影响基因表达的机制不明,可能与DNA的甲基化导致基因异常表达、染色体组不稳定而促发精神分裂症。另外研究发现,易感个体的易感因素在一些特定的年龄阶段最为敏感,在青春期前,这些易感性几乎没有意义,在成年早期或青壮年期达到作用的最高峰,稍遇影响就可能发病,以后
14、逐渐减退。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经典药物与非经典药物两类。经典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D2受体起到抗幻觉妄想的作用,按临床特点分为低效价(氯丙嗪)和高效价(氟哌啶醇)两类。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通过平衡阻滞5-HT与D2受体,而发挥治疗作用,不但对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有效,对情感平淡、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也有一定疗效。代表药物有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氯氮平等。药物治疗应该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自知力、增强治疗的
15、依从性,也可有助于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患者与社会的接触。支持性心理治疗:疾病的早期可以帮助患者增加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在急性期和维持期治疗中帮助患者认识药物的效用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且尽可能帮助患者在生活、学习、工作等中所遇到的问题。认知行为治疗:让患者了解疾病性质,改善内省力,主动接受治疗,发展与医生及照料的合作;找出影响病情稳定性的因素;纠正患者的某些功能缺陷,提高人际交往技巧。家庭治疗:让家人对该疾病有一定的认识,配合医生让患者得到系统的治疗;使家庭成员发现存在已久的沟通方面的问题。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康复措施康复措施精神康复可以帮助防止患者的复发和出现衰退以及严重的精神残疾
16、。这项工作需要全社会各界层、家庭和周围人的配合和帮助,也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重视。1、首先要让患者和患者的家人了解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重要性。2、一旦患者的精神症状消除,自知力得到恢复,要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作为社会和家庭要热忱的接纳他们。3、建立定点的社区网络或康复站。4、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渐适应社会,正确处理好可能产生的各种矛盾或问题。5、培养他们对周围人的亲近感,并且要家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一组以妄想为突出临床特征的精神病性障碍。妄想常具有系统化的倾向,个别可伴有幻觉但历时短暂而且不突出。病程演进较慢,一般不会出现人格衰退和智能
17、缺损,并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类被害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夸大妄想和疑病妄想等。疾病特点起病年龄:一般在30岁以后,女性偏多,未婚者多见。病前性格:多具有固执、主观、敏感、猜疑、自尊心强、好强、自我中心、自命不凡等特征。病程:多呈持续性,有的患者可能终生不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可能病因一般认为本病是在个性缺陷的基础上遭受刺激而产生。生活环境的改变,可能会诱发妄想性障碍。老年人中出现的感官功能缺陷也易伴发妄想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除了临床表现不具备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外,情感一般保持完好,在不涉及妄想内容时,患者的行为态度和言语均正常。也很少出现衰退。治疗和预后抗
18、精神病药可以起到镇静情绪、缓解妄想的作用。必要时可使用长效针剂。心理治疗对妄想的作用不佳。老年后由于体力与精力日趋衰退,症状可有所缓解。第四节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定义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指一组起病急骤,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的短暂精神障碍,多数患者能缓解或基本缓解。症状包括片断妄想、或多种妄想,片断幻觉或多种幻觉;言语紊乱;行为紊乱或紧张症等。分类分裂样精神病分裂样精神病:临床表现以精神分裂症性症状为主,但病程不超过1个月。旅途性精神病旅途性精神病:指患者在路途中发病,病前有明显精神应激、过度疲劳、过分拥挤、慢性缺氧、睡眠缺乏、营养水分缺乏等综合因素作用;在停止旅行和充分休息后,在数小时或数周内自行缓解。妄想阵发妄想阵发:指无明显发病诱因,突然急性起病,在1周内症状达到高峰,以短暂妄想为主,可有情感和行为障碍。病程短暂,但部分病例病程可长达3个月;多见于青壮年,不发生于儿童,50岁以后罕见。第四节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