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高考作文写作素材:一周时文素材(09.1609.23)关键词:县长父亲01.我的县长父亲被嘲讽,是网络亚文化的问题来源:浙江日报2022.09.20一篇获奖征文因取名我的县长父亲在网络“走红”。9月18日,德州市作家协会公布“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其中我的县长父亲获得征文比赛一等奖。该文因取名与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我的区长父亲作品名类似,引发部分网友嘲讽。随后德州作协删除了获奖信息和链接。不过,9月19日下午,德州文联工作人员回应,该征文活动评选本身“肯定合规”。文章作者于忠东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文章内容绝对属实,没想到会获奖”。就像电影中我的区长父亲那样,很多人一看
2、到标题,想当然地认为文章获奖是源于“走后门”“被照顾”。的确,这个标题加上文章获奖的事实,很难不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但得承认,电影毕竟不等同于现实,仅凭一篇文章标题也不可能窥见文章全貌。在评判这个事件时,我们宜当避免先入为主的纯经验视角。如果有一些耐心,找到这篇文章正文,就可以发现所谓“县长父亲”,并非在任县长,作者父亲于志明其实是一名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早在1988年就已经离世。作者全文都是在追忆自己的老父亲,通篇读来情真意切,质朴感人。脑补作者获奖是基于“县长父亲”的威势,不符合基本事实,逻辑上讲不通,也贬低了文章本身的价值。从纯粹的文本写作角度而言,获奖作品以我的县长父亲命名,不存在
3、任何问题,这跟我的农民母亲我的工人兄弟一样,只是一种客观陈述,甚至,这类朴素直白的表达,更能传递一种质朴的真情。文章之所以遭到误解,不过是因为曾经的电影桥段给公众留下偏狭的刻板印象,以及当下擅长解构的网络亚文化,引导了部分网友的解读。这是互联网文化与网友视角的问题,不能怪文章标题没起好。这篇荣获一等奖的征文在引发关注后,当地作协迅速在公号上删除了获奖公告,这一动作却有“此地无银”之感,无形中暗合了网友的怀疑,令主办方自身陷入更加难以辩驳的境地。此举或许源于一些地方惯有的危机应对思维,但如果文章评选绝对客观公正,删文就并非明智之举,从后续多方的回应看,这一动作未免多余。当网友的单方面脑补,加上当
4、地作协的不自信删文,让质疑的雪球越滚越大,就此将一个正常的征文比赛,置于一种面目模糊的局面。这是此事颇堪玩味之处。当地作协迅速删除获奖公告,这一动作无疑也令主办方自身陷入尴尬境地。此举或许源于一些地方惯有的危机应对思维,但如果文章评选绝对客观公正,删文就并非明智之举。一个由官方主导的征文比赛,应当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主办方如果真正秉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就应该相信自己的专业性,无惧质疑。而一件真正投入了感情与心力的作品,相信作者也会完全凭文章质量来参加评比。这是征文比赛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文字创作者的基本自觉。当然,网友并非不能质疑征文比赛的公平性,只是在互联网时代,也不妨多一点搜索意识与求证精神
5、,这有助于客观评价防止误伤。而对一项比赛的举办方而言,也要始终明白,互联网上随处都是“放大镜”,任何不妥与猫腻都可能被揪出来拷问,也只有按规则做事,才能避免“翻车”。反过来,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就要不妨勇敢且真诚地面对外界质疑。链接阅读:我的县长父亲获得征文比赛一等奖,引发热议。朴实的笔触,温情的回忆,呈现了一个可敬而立体的父亲形象,也“还原”了一位清廉官员的为民底色。百姓谁不爱好官?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为官,这样的好官值得上热搜,更永远活在民众心中!人民日报微博当下,舆论场上出现的一些质疑声、嘲讽声,有些本身就是偏向解读,即看到某个标题就断定这是一篇烂文章,看到某段话就断章取义,认
6、为是粗制滥造,甚至有些带着先入为主的视角,以“资源论”“拼爹论”来质疑他人获奖的动机。当然,对于一份获奖的文学作品和一些公开发表的文章,公众当然有理由和权利质疑其获奖的合理性,但对于文学作品水平高低的评判,向来不应该以作者身份而预设立场。即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解读,但评价的标准,仍应限于文学作品的范畴,而非主观或者情绪化批判。其中的逻辑在于,考量一名作者的文学功底,应该是“让作品来说话”,而不是用主观情绪去表达。回到文学本身,从我的县长父亲获奖一事上来看,如果它满足当初作协规定的征文主题,契合相关要求,且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证明作者获奖是靠实力而不是其他因素,那么公众对它的质疑,就不应该单纯放
7、在对于作者的身份和其父亲的官职上。新京报我的县长父亲获奖,公众评判请勿先入为主有网友评论道:“非常感人,实至名归”“这样的县长父亲,值得骄傲”;还有网友说:“这是一篇因名字而遭到误解,内容朴实无华甚至略有土气,但是仔细读来却让人敬佩的好文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篇作品的质量和宣扬的人物形象值得肯定,不应该被嘲讽也不应该被删除。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下网络氛围的浮躁,一些人未知全貌就脑补事实,基于过往的偏见毫无根据的诋毁。更遗憾的是德州作协居然被舆论带偏了,不仅没有与网络不良风气作斗争,相反还删除了名单和链接。正能量被歪风邪气给打倒了,正常吗?还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吗?思想舆论阵地中,如果积极、健康
8、、向上的东西不去占领,消极、腐朽、落后的东西必然大行其道。当前,社会意识纷繁,思想观念多样,各种角色竞相发声,错误思潮、不正当价值观和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信息反复滋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历史经验证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越是众说纷纭、越是多元多样,越需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对于德州作协来说,要有伯乐的慧眼,还要有身为伯乐的坚定。应该具有超越舆论偏见的魄力,而不是畏惧偏见,被舆论所裹挟。东方网我的县长父亲获奖遭删除,暴露舆论偏见正所谓“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任何领域
9、的评选评比,做到尽可能地公开透明,这都是破除外界质疑,破除权力干扰的负面联想的最好方式。所以,与其删除获奖信息,不如光明正大地晾晒宣传,一篇优秀的作品,一定不会被一个标题轻易掩盖,也一定会经得住时间和外界的检验。光明日报我的县长父亲获奖,为什么又要删除“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安宁,才能小家安稳。”9月19日网上热议的我的县长父亲一文中,作者的父亲将大家庭里一个又一个孩子送入军营,却又不肯利用手中的权力给退伍的孩子安排好工作。通过作者质朴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位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但对待儿女却貌似“无情”的“父亲”。这两个角色相互矛盾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看似“无情”的背后,正是“父亲”对党的事业的一片
10、忠诚,是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深情,以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片热忱。作者说:“父亲的家国情怀,影响了我们家几代人。”不但作者要铭记和缅怀这样优秀的父亲,整个社会都要从这样老一辈优秀党员干部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钧正平微博关键词:快递理赔02.保价1.8万只赔500元,快递理赔不该这么难来源:中青青年报2022.09.219月19日,“顺丰保价1.8万的单子只赔500”登上微博热搜。据报道,王先生在顺丰寄了一件价值1.7万元的手办,因为价值昂贵就花108元做了1.8万元的保价,在寄的过程中手办有破损,导致手办贬值,随后要求顺丰按照保价赔付或者赔付无损全新的手办,顺丰方面称只能赔偿500元。9月10日,
11、杭州萧山的小刘通过顺丰同城业务寄送了价值8000元左右的20克黄金,并购买了价值8000元的保价服务。随后,小刘被告知该快件丢失,顺丰客服表示只能赔付2000元。而在此前,“顺丰寄丢1.1万元手机仅赔1000”话题,也曾登上热搜。三次保价纠纷,不仅涉及快递行业的不同业务(传统业务和同城快递),而且囊括了保价服务的两种类型(全额保价和未足额保价),同时还对应着损失赔偿的两种形式(快件遗失和破损)。由此,也就使得接连发生的三起纠纷颇具典型意义和分析价值。在“寄丢1.1万元手机仅赔1000元”事件中,顺丰的理由是:消费者没有购买全额保价。这既是最常见的理由,也是最常见的纠纷争议点。问题是,全额保价就
12、能得到全额保障吗?后续发生的两件事,相继给出了否定答案。消费者购买保价服务,原本是希望掏钱买个放心,没想到买来的却是“闹心”。如此一来,保价服务似乎无法为消费者带来安全感。曾几何时,快递企业普遍以运费为参照进行破损赔偿,最高赔付标准不超过运费的3倍。由此,曾出现了大量贵重物品“论斤赔”的事例。在此背景下,一些快递企业推出保价服务,寄送贵重物品的消费者,往往也乐意为更多安全感埋单。在“每件必检”已成为快递业基本要求的当下,快递企业对快件内的物品心知肚明,对物品价值也应大致了解。从这种角度来看,消费者购买保价服务,其实是以额外付费的方式,告诉快递企业他们本应有所了解的事实。表面上看,这是提供给消费
13、者的“增值服务”,实际上这往往也是快递企业新的“利益增长点”当保价被视为“保险”的时候,不保价往往就意味着得不到保障,很少人愿意因此铤而走险。在用户下单前,多数快递公司都会要求签订快递协议,其中,对于快递保价、赔偿的规则,不同快递公司往往有不同的解释。但所有不同的解释,最终都指向一个事实无论遇到什么情况,照价赔偿都是快递企业赔偿的“上限”。民法典确定的一般赔偿原则是:“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在快递企业单方面责任事故中,消费者损失的不只是快递物品,同时还包括时间精力等各方面损失,照价赔偿本应是最低要求,但在现实中却成了“最高标准”,这公平吗?安全运送货
14、物是快递企业的基本职责,保价充其量只是提供一种赔偿参考,但这绝不是赔偿的唯一依据。只要能够证明货物价值和实际损失,即使没有保价,消费者也有权要求照价赔偿。只有建立在责任明确的基础上,保价才能被还原为一种服务,而不是变相“创收”。链接阅读: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任何企业、行业,服务过硬、恪守信用都是行稳致远的基石。越是头部企业,越要爱惜羽毛。在保价赔付上玩猫腻,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会对行业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083亿件,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2022年上半年,即便受疫情影响,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达到512亿件,同比增长3.7%。当快递行业迈入“千亿件
15、时代”,显然得跳出“薄利多销、服务不保”的陈旧赛道,开始下半场“精细服务、守法守信”的比拼。北京日报客户端保价1万8仅赔500元?快递保价不能形同虚设确保邮件安全投递到收件人手中,是快递公司应尽的责任;贵重物品出现丢失时按照保价额度进行赔偿,是快递公司的法定义务。如果说寄送物品丢失可以归结为一时之失被原谅,那物品丢失后的推诿和拒不按约赔偿,则明显有悖诚信,是一种无底线的耍赖行为,完全不值得谅解。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几天,顺丰刚刚因为“寄丢11000元手机只赔1000元”的新闻登上热搜。两件事情结合起来明显可以看出,不管用户是否按照物品价值保价,快递丢失后,顺丰都可以为自己的低额赔付找到理由。收
16、保价费的时候干净利索,赔付的时候却百般推诿,这样的服务态度可谓是与顺丰所宣称的“全心不负所托”大相径庭,又怎么可能赢得用户信赖?作为国内快递行业的龙头,顺丰之所以能在市值和营收方面遥遥领先,是源于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如果任由一次次的耍赖式赔付消解用户的信任,顺丰无异于是在自毁城墙。要知道,赢得一个用户的信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信任的崩塌可能只需要一个契机。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顺丰保价的投诉高达1万多条。遗失的黄金找了回来,但投诉背后所失去的信任和信誉该如何挽回,恐怕更值得顺丰深思。正观新闻保价8千只赔2千?找回黄金更要找回信誉关键词:英烈回家03.这些离开祖国70多年的英雄,终于回家了来源:
17、人民日报2022.09.20苍松挺立,翠柏如肃,一场秋雨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的“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题字更显遒劲。9月17日上午,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此举行,88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终于不再流落异国他乡,得以在祖国的大地上安息。今天,我们向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2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与人民的利益,义无反顾奔赴前线,以血肉之躯捍卫了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定。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万7千多名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英勇牺牲,在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历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然而,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少战士的遗体
18、未能得到很好的安葬。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回忆起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时,不无心酸地说:“用手捧了一抔土,给他撒一点,就表示给战友掩埋了。”位于韩国首尔的“朝鲜和中国士兵墓地”里,中国志愿军战士的墓碑上用中文与韩文刻着“无名人”,而且统一朝着北方这些逝去的战士们,日日夜夜遥望着祖国的方向,期盼着有一天能魂归故里。让无名烈士“有名”、护忠骨英魂重返故乡,这是对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最好的告慰,也是包括烈士亲属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自2014年至今,我国已连续9年迎接9批共91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回国。除此以外,退役军人事务部开通了“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开展遗骸DNA提取鉴定等工作,为归国烈
19、士确认身份、找到家人。坚持接烈士回国、为烈士寻亲,正是因为祖国和人民一直惦记着这些“最可爱的人”,一刻也不曾忘记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换来了现在的和平稳定、山河无恙。英烈的功勋永垂不朽,英烈的精神代代相传。今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我们更应时刻铭记,和平并非没有代价,幸福从来得之不易。在上甘岭绵绵不绝的滔天火光里,山头都被敌人的炮火削低了两米,志愿军们却坚守阵地,43个昼夜寸步不离;在长津湖零下四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寒中,战士们直至被冻成“冰雕”也没有改变备战的姿势每一次,当人们以最崇高的敬意迎接烈士遗骸回家,也是在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在学
20、习传承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这份浸润着鲜血与汗水的宝贵财富,穿越历史的烽烟和风雨,熔铸成我们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能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底气。此次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空军歼20飞机在我国领空为执行接迎任务的运20飞机护航,“双20”列阵长空,告慰革命先烈。“缅怀先烈,欢迎回家”“我时常在想,你要也能听到胜利凯歌,该有多好”“换我们守护万家灯火”线上线下人们真挚的感言同样令人动容。激励亿万人民在追忆缅怀中继承革命先烈的伟大事业,在他们用血肉与牺牲换来的中华大地上浇灌出更加蓬勃和美好的明天,这是72年前最可爱的人们奋不顾身跨过鸭绿江的原因,也是今天接烈士回家更为深远的意义。19
21、53年4月,距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只有3个月之时,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文章保卫祖国永恒的春天记录下这样的场景:“记得春节那天,祖国运来了六十度的烧酒。几个通讯员围着桌子坐下来。他们都是机灵、活泼、爱闹的小伙子,他们喝酒,唱歌,大声谈笑。忽然其中的一个静了下来,把杯子里的酒郑重地点燃,两手托着下巴,眯着眼看着跳动的蓝色的火苗。大家对他叫喊,抗议他的这种浪费,可是他却一声不响。等火熄了,酒精烧掉了,他端起杯子来,把里面剩下的水一口喝掉,站起来,挥着手喊道:同志们哪,好甜啊!出国两年多,我今天喝到咱们东北的水啦!”故乡的山水,祖国的土地,多么让人魂牵梦绕。相信,今后会有更多志愿军烈士回到祖国,安息长眠于他们
22、魂牵梦萦、心心念念的山河。因为,他们心中是祖国,是人民;祖国从未忘记,我们从未忘记。这正是:战士跨过鸭绿江,一腔热血洒疆场。七十二载归故里,忠骨英灵还家乡。链接阅读:如今,我们不仅有了运-20、歼-20、运油-20等空中重器,航母、055万吨大型驱逐舰等深海利剑也在护卫着祖国海防。大国气象,何其雄哉!正是因为无数先烈和前辈的披肝沥胆,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人民迈进了全面小康生活,我们这个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以大国重器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一定能够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
23、、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光明日报以国之重器告慰先烈能把一支装备精良、不可一世的美军装甲兵部队打到仅剩三人,是怎样的一支队伍?不是什么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更不是超人神仙,就是我们之前透过“行李”物品看到的,穿着破棉衣,随身带着钢笔、口琴,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中国年轻人组成的志愿军队伍。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才能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这是一种流淌在中国人、年轻的志愿军战士血液里的无畏与血性。不难想象,如果不是为了保家卫国,他们可能也和如今的年轻人一样,是爱好音乐、爱好文学的,会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但在那一刻,他们迸发出的使命
24、感与责任感让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自己顽强的战斗把“英勇顽强”四个大字牢牢刻在他们对手的脑海里。七十多年过去,影响战场胜败的许多因素发生了改变,但有一些东西始终没有变,那就是一支队伍的血性与勇气。在国际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来自祖国的“鲲鹏”和“威龙”将这些年轻的英雄从异国他乡接回,除了告慰英灵,让他们在故乡的土地安息,更是要隆重地为今天的年轻人带回一些东西。那就是七十多年前的这群年轻英雄在那场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无畏精神!只要我们中国人的血性不息,我们的英雄就永远年轻!钧正平工作室微信公号血性永不息英雄正年轻关键词:自嘲简历04.比教授简历更该出圈的,是职业路上的热爱与坚持来源:工人
25、日报2022.09.20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胡金牛火了,他发布在学院网站上的个人简历把网友乐坏了列举自己在多国开展过博士后及访问学者研究后,他注明“主要是当时找不到工作”;他给每一个研究方向都加上了俏皮后缀,“比较火”“更火”“火得一塌糊涂”;说到教学经历,他自嘲某门课程“经常因为选课人少而停课”在网友争相传阅胡教授简历的时候,与他在同一学院任职的陈璟教授的简历也被挖了出来:“能在30岁之前出了趟国逛逛,读完了书,还顺便拿到了一些文凭”;自己的学术研究“应该拿不到诺奖,所以只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在“荣誉称号”一栏,只有一张电影截图,内嵌台词“那些只是虚名而已,就好像
26、浮云一样。”人们习惯了统一格式的简历,突然看到有大学教授介绍自己时如此“不正经”,确实觉得新鲜。两位教授的研究对象都是理论物理这一大众很少关注的领域,或许此次凭简历出圈是他们在专业外受关注最多的一次。这几年,通过类似方式从“象牙塔”出圈的学者不少。有法学教授把案子讲成段子,收获百万量级粉丝,也有手拿馒头和矿泉水出镜的数学奇才。科研人员、高级知识分子打破刻板印象,以接地气、真诚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因此收获点赞、成为舆论热点,是好事。但如果走红和热议只是停留在表面,被关注的始终是某些个人色彩的东西,那这样的出圈未免有些肤浅。正如这两份教授简历,在有趣、真实之外,其更打动人的,应该是用云淡风轻的口吻
27、展示了学术之路上的艰辛:天才是罕见的,“一篇论文惊天下”的剧情也是少有的。大多数人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有挫折、有迷茫、甚至还会夹杂着现实生活的压力,只有扛过了这些,才可能收获一星半点成就。几年前,国外某著名大学一名教授将自己“未能申请到的学术项目”“被拒绝的论文”等经历制作成“失败简历”挂在网上,用以安慰那些因遭遇挫折而气馁的学生。此举让不少人意识到,一个看起来是人生赢家的人,失败的次数竟然比成功多很多。“失败的次数比成功多很多”,这几乎是铁律,对一些学习、研究周期长的行业或学科的人员来说,更是如此。在公众围观的“热闹”之外,他们大多数时间都与寂寞、枯燥以及可能的失败为伴。如果说以好玩、有
28、趣的方式让这一冷门学科被人关注是第一步,那么让更多人了解并愿意接受它“真正”的样子,则是学科要实现发展的关键的后续。不难想象,上述两位教授应该只花了极少的时间撰写简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日夜面对数据、公式和实验。在陈璟教授欢乐的简介中,有一处措辞显得颇为严肃。他对自己的学生科研和毕业有相当高的要求,声明自己“不会帮学生找工作,不保证写推荐信,也不承诺学生能按时毕业”。由此不难看出,比起简历带来的热度,这两位老师大概会更愿意让自己的研究领域受关注。并且,对待学术、对待教书育人这样的事,他们是无比认真的。热度会减退,但科研在路上。让简历出圈,不如让背后的热爱、坚持与不惧艰辛出圈。链接阅读:一份大学官
29、网上随处可见的教授简历,成为网友热议话题,其实在于一份难得的平常心。没有高高在上的自夸,没有故作高深的说教,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却也能做出客观评价,做的事是实实在在的,说的话也是明明白白,能够看出,胡教授是个充满童趣,热爱生活的人,平常上课肯定也能和学生亦师亦友,打成一片。这些年,因为一些专家学者“何不食肉糜”、“脱离现实”的忽悠型发言,让专家几乎沦为一个“贬义词”,不少网友听到“专家”二字就感到反感。但其实,专家只是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并不是高人一等的头衔,也并非人人都夸夸其谈,也有不少专家真正精于钻研,贴近生活,见解独到。各行各业都可以有专家,但是在成为专家之
30、前,首先要看上去是一个有血有肉,知冷知热的人,才能在当下的言论环境中,更加真诚有效地和社会大众交流,也更让人信服,他们能做出实际的贡献,给出诚实的意见,推动社会的进步。而胡教授的简历,正是让大家发现了这一点:好好“说人话”的专家,也挺可爱的。极目新闻南开教授自嘲式简历走红,专家也能有烟火气不是所有的教授都是公众人物,但他们却承担着同样重要的社会责任,即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倘若有人担心教授身上这种“反差萌”不利于学术研究与教书育人,那必定是多虑了。这种“反差萌”透露出一种举重若轻的风度,高水平的专业成就和虚怀若谷的谦逊姿态则是其支撑。从胡金牛教授的简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在原子核物理国际顶级期
31、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这样的专业硬实力显然是经得起考验的。“自嘲”是一种谦逊的表达。大学之所以能成为大学,不是因为大学里有大楼,而是因为大学里有大师。网友们对胡金牛教授的个人介绍所表达出的赞许和认可,实际上也是对自由、包容的学术氛围,以及接地气的大学教授的期待。越是包容性强的学术环境,越有利于真才实学的学者发展,他们可以在保留自身个性,不用磨平自己棱角。在其官网让教授们自由撰写、发布各具个性的个人介绍,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也体现了这种可贵的自由与包容。近年来,刷屏的学者不止胡金牛教授一人。从幽默风趣的个人表达,到接地气的授课方式以及师生互动,公众和学生们都期待有更多具有亲和力的老师。当学
32、者们走出实验室,走下三尺讲台,走进公共视野,当“高冷”的学术研究,被胡金牛教授们带上人间烟火气,相关学术知识必然因贴近世俗生活,而更具传播竞争力,也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新京报简历刷屏上热搜,南开胡金牛教授“牛”在哪里?与其说胡教授的简介走红,不如说是简介的“补充说明”走红。如果去掉括号里的“补充说明”,这份简介和其他教授的简介相差无几,都是对发表论文,申请课题、项目,获得奖项等的炫耀式表达。而加上自嘲式“补充说明”后,仿佛一下子让“炫耀式”简介变得更加真实接地气。但对“炫耀式”简介的自嘲,可能并不会得到一致认可,甚至还会被质疑为“哗众取宠”。道理很简单,其他教授的简介都
33、是中规中矩的“炫耀模板”,来一个针对“炫耀模板”的自嘲,会让某些人觉得不舒服。而且,对于此番自嘲,有的人会视为对教育与学术问题的批评和揭露。如胡教授在谈及他的研究方向“奇异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时,补充说明“实验比较少,可以随便忽悠”;在描述“机器学习在原子核结构中的应用”的研究方向时,自嘲道“目前火得一塌糊涂,其实都是为了生存”。自嘲式简介走红,表明网友期待具有个性、真实、接地气的教授简介。这需要包容、鼓励个性表达的办学环境。大家经常看到的“炫耀式”简介,不是教授都喜欢这么写,而是学校的统一要求。在简介中重点呈现的内容,就是当前学校考核评价教师最在意的内容。如发表多少顶级期刊论文、获得多少重大课
34、题、是什么学术头衔获得者等。对此,不少教师都有吐槽,如为发论文找容易发表的研究领域,在申请课题项目时投设立方所好,所取得的成功没有多大实际用处,主要是为评职称、通过考核等。对这些吐槽,应理性对待,属于教师自嘲的,要有包容精神,一笑置之;对于确实存在科研管理与评价问题的,则应直面对待,积极推进改革加以解决。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奖项等教育评价改革,目的是为了把教师从重数量的考核评价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拥有更大的教育、学术研究自主权,建立更多元的评价体系,关注教师的实际教育、学术能力与贡献。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直接成果,应该体现在每个大学教授的简介上,教授们的简介不再是对论文、帽子、
35、奖项的堆积,而应该展现丰富多彩的个性。这会让教师的形象更为鲜活,同时,通过鼓励教师的个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有个性和特长的学生。羊城晚报教授自嘲式简介走红,率真背后是包容的环境关键词:网红盐05.网红盐为什么还是能收割智商来源:光明日报2022.09.22近来,各种“网红”进口盐火了。塞浦路斯晶片海盐、波斯蓝盐、法国灰盐、喜马拉雅玫瑰盐等等,在商家的文案中,每一种盐都有着来自异域的风情。“天然的夏威夷火山红盐经过几百年的地壳内部的挤压后才被发掘,红盐中混合有红色的火山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质地脆嫩,口感温和,适合烹饪各种各样的烤肉。”“黑火山盐则混合有来自太平洋海域收集的海水,经过脱水
36、蒸发而成,内含有活性炭物质,含水量低盐度高,还带着焦糖的回味,适合用来烹饪重口味的食材。”颇具视觉冲击力的影像,曲折离奇超凡脱俗的故事,最终形成一种极致的消费诱惑。于是,一瓶425克的黑盐促销后的售价为169元,是普通袋装食用盐的50多倍;最有名的“盐之花”网售价格每克0.5元到1.5元,是普通食盐的70倍200倍左右。只是,这卖的还是盐吗?也有人说,有人乐意购买新时尚,有人喜欢尝试新事物,只要明码标价,不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也不存在强买强卖,这是人家的消费自由,即便其中可能有人属于跟风,也没什么呀。其实不然,貌似自由买卖的“网红盐”背后,仍可隐约闪现出各种造势与推波助澜。比如,从每一个电商平台
37、、每一款盐的推文中,均可察觉到那种绞尽脑汁营造高端、时尚、健康的小心思。其大意不外乎,只要你消费了这样的进口盐,你就是独特的,你就跟得上潮流了云云。事实上,促销上的“因”,很容易结出消费的“果”,有网友就说,身边很多朋友都跟风购买了,他们时不时会聚在一起聊相关话题,自己怕显得不合群,索性也买了一瓶。也因此,在深谙消费心理的网络推手面前,一般消费者其实很难坚持自己的消费理性。这也是很多网红产品能够迅速收割一波消费者的原因所在。而当消费者终于醒觉了,之前的“时尚”已经换了轨道,正在或已经制造新的热点,并去收割新一波粉丝了。此外,这些推文往往会采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科学知识”,包装出一种让你“恍然大悟
38、”的会心感,以迷惑消费者。比如,有商家就打出“清晨来一杯玫瑰盐温水,能够排浊化瘀”的宣传口号,这一口号因为契合了一般人“清晨一杯水”的认知,故而颇具杀伤力。殊不知,当下科学界尽管确实鼓励每天早上喝一杯水补充人体水分,但并不鼓励饮用盐水。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中国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人们随便在水中加点盐,就可能超过生理盐水0.9%的浓度。当下,减盐已成共识,为了减少食盐摄入,科研人员用氯化钾替代一部分氯化钠、中空包埋技术减少盐用量、添加酵母抽提物提升滋味而面对“网红盐”的大举袭扰,这些努力似乎毫无抵抗力。尽管在这股消费“网红盐”的风潮中,不乏专家的冷静忠告,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时
39、候种种“伪科学”的饮食方法大行其道,公众日常的消费环境也仿佛是加了盐的水,令人忧虑。这也让人想起魏晋时代人们服用药石的故事,当时人们相信服食五石散可健身祛病、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迁延弥漫,此举甚至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流行时尚和特有风度。自然,结果也并不如愿,由此引发出世人感叹: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千年之后,如今科学昌明,理性发扬,当初文人雅士服食五石散的蠢事,或许不会重演,但种种假科学之名、行商业利益之实的酸腐操作,并未完全绝迹。特别是当此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一种“潮流”“时尚”都能便捷地直接抵达每一个潜在的消费者,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效抵挡各类诱惑,对此理应引起高度警觉。监管方面
40、理应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做好常态化、及时监管,严查违规营销、欺诈诱导等违法行为,同时,有关方面也要顺势做好科普宣传,让更多人知晓“网红盐”也是盐,与普通食盐的功能并无二致。普通消费者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多一些消费理性,审慎对待“网红”,不要轻易交智商税。说到底,盐就是盐,是调味品,不能当饭吃,更不能成为个体生活品质的保证。链接阅读:商家大肆炒作“网红盐”,不仅让消费者多花了冤枉钱,还可能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对此,有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管,必须主动介入,积极干预。一方面,加强营养学常识的宣传普及,帮助广大公众提高鉴别力,识破“网红盐”的营销噱头。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监管
41、,规范“网红盐”广告宣传,对容易误导消费者的说法予以叫停,从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北京青年报425克卖169元,戳穿“网红盐”噱头需普及营养常识商家给网红盐贴上“自然”“矿物质”“营养”等标签,给消费者讲美丽诱人的营销故事,或多或少都存在故意误导的嫌疑。广告法明确,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严格地说,商家讲的网红盐“营销故事”缺乏事实证据和科学支撑,这种虚假宣传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进而妨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网红盐”不能靠“营销故事”误导消费者。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相关行业协会有必要加强对食盐消费的科普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增加对食盐的了解,提升科
42、学消费素养。与此同时,也需联合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对网红盐营销行为进行针对性排查,依法给商家划清营销底线。如发现虚假夸大宣传等行为,则及时以约谈、查处、责令整改、曝光等方式进行干预,并向消费者发布警示信息,及时撕掉网红盐的误导性营销包装。当然,消费者也需理性消费,不要被一些商家口中网红盐的所谓非调味功能迷花眼,不要过多关注“钠”“碘”等主要元素以外的其他成分,相较而言,食盐的质量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新京报“网红盐”也是盐,别被“营销故事”带偏了就高价网红盐来说,用事实、数据回应公众疑问,是大家的期待,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一者,要通过质量检测和广告审查等手段,严格监管品质与流通,不给滥竽充数
43、者、价格虚高者以可乘之机;二者,要通过科普等手段,向公众普及食盐与健康知识,引导人们理性看待消费市场中的品类供应问题,进而理性消费。网红产品日新月异,盲目跟风没有必要。对虚假营销、炒概念等,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消费者都应保持足够警惕。人们需要高质量的产品带来的美好生活,但前提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工人日报贵有所值?给公众一个有关高价“网红盐”的真相关键词:52岁上大学06.52岁上大学,谁说不可以?来源:荔枝锐评微信公号2022.09.16“我不想退休后每天打打太极、钓鱼,希望可以活得更充实些,也是想给女儿做个榜样,年轻人更要坚持终身学习。”9月13日,52岁的鲁新林到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报到了
44、。他表示:“我给自己定了目标,将来还要专升本。”52岁上大学引发热议,鲁新林不是唯一一个。2019年,52岁的杨小勇也到贵州民族大学报到。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杨小勇曾一度犹豫,经学校鼓励,并为其减免学费、住宿费,解决了生活费,他才有勇气报到入学。52岁上大学,面临着来自外界和自身的阻力,甚至遭到冷嘲热讽。首先,人们会发问,52岁还适合上大学吗?年过半百,与年轻人相比,精力和记忆都会下降,有人认为,此时学习犹如错过春种,似乎也会延误秋收。人生固然有生物节律,从幼童到青壮年,都是学习的好时光,但人过半百,未必就错过了学习的好时机。一方面,人生无涯,学而不止,活到老学到老。另一方面,神经生物学的研究结
45、果表明,人的大脑神经元终生都在生长和更新,可以从生物机制上保证人进行终生学习。海马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脑区域,简单来讲,主要负责学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证明,人在79岁时大脑中的海马体也有新神经元或新神经的形成。这意味着老年人仍然可以像年轻人一样完成学业,并且取得好成绩,当然,可能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一些。更何况,根据最新的划分标准,52岁还算不上“老年人”呢。2019年入学的杨小勇,其学业一点不亚于年轻同学。入学后,杨小勇申请从电子商务专业调剂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尽管大一第一学期,杨小勇对大学学习有些不适应,尤其是计算机课,学起来有点吃力,挂科了,但在专业课方面,他的表现不输
46、同班同学,甚至要比很多同学好一些。全班59人,他的汉语言文学考了第一。大一第二学期,杨小勇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重修计算机通过了,汉语言文学还是班级第一,大学写作也从上学期的前几名跃居第一。还有人问,都52岁了,学完以后有什么用?把时间轴拉出来,就能清晰看到学有何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以78.2岁计,大学毕业出来,还有20多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如果可以获得工作机会,并能胜任工作,就是为社会添加财富和贡献。即便找不到工作,通过学习,也是从各方面提升了自己,对全民素质和文明水
47、平的提升做贡献。退一步讲,在家庭中还能更好地辅导和教育孙辈,将经验、观念、理论和技能薪火相传。当然,亦有嘲讽之声,认为他们占用了年轻人的上大学名额。然而,从法律和伦理上看,上大学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考大学以学习能力为标准,与年龄无关。从教育理论和伦理来看,中国历来有“有教无类”的传统和认同。无论什么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种平等的教育思想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同样也体现在受教育者的年龄上。无论什么年龄,无论男女,都可以受到任何形式的教育。只要符合入学标准,只要有学习能力,能够学下去,就可以进入校园学习。不仅如此,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学校还应当创造更好的条件以利于他们的学习。当初贵州民族大学
48、对52岁的杨小勇除了鼓励,还为其减免学费、住宿费,解决生活费。有大龄学生的高校,根据大龄新生的特点,在学费、住宿等方面给予照顾,如分配人少的宿舍或一个人住的宿舍,或允许其到校外租房,或减免学费、住宿费,鼓励他们安心学习,才是高校该有的格局。多一人接受高等教育,往小了说,是圆了个人的梦想,往大了说,有利于启迪民智,提升全民素质和文明水准,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增益。学习永远不嫌晚。不管是52岁还是七八十岁,学习的大门一直开放。链接阅读:人非但不是资源的负担,相反,人是资源的创造者,教育也好医疗也罢,哪个资源不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学校不是天上掉的、地下长的,它是财政经费建设出来的,鲁新林当然也是纳税人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所有的资源也都是为人服务的。人只要合理合法获取了资源,就没有浪费一说,任何人当然有资格享受他应得的资源。其实所谓的“浪费”,无非是鲁新林占了一个名额,一个比他年轻、学习还没有他刻苦、分数没有他高的人的名额。这个人其实是假想的,但若真出现这么一个人,他又有什么立场去要求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