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项复习词语一、词和短语汉语的词可以分为 12 类。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和代词是实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说明:现代汉语中的实虚词种类不同于古代汉语的实虚词。古代汉语中实词主要有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等, 虚词主要有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等。)短语是词的组合, 是意义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 故又称词组。一、词的概念和分类(一)词的定义词是指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的意义相结合而成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以上对词的定义包含如下四层含义:第一,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的,这不仅指一个词的声韵调是固定
2、不变的,而且也指词的内部结合紧密,不允许有停顿出现。“破读句”就是破坏了词的结构状况。比如“参加入学考试”,应该读成“参加/入学/考试”,不能读成“参/加入/学/考试”。第二,词都有跟语音形式相匹配的完整而明确的意义,比如“玻璃”是一个词,意义很明确,但是“玻”或“璃”单独就没有意义了,它们都不是词。第三,它还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所谓“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第四,在前面三个前提下,它还应该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一方面跟短语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跟语素区别开来。因此,词汇中所有的词原则上都可以从“语音”“词义”和“功能”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例
3、如:我爱祖国的语言。可以切分为“我/爱/祖/国/的/语/言”七个最小语言单位,但是,只有“我”“爱”“的”三个才能够独立成词;“祖”和“国”、“语”和“言”结合起来才成词。另一方面,“祖国的语言”虽然符合前面三个条件,但是它并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不是词,而是短语。(二)词类词类专指词的语法类别,不同的词类在形态、意义和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不同。词类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汉语词类的第一层次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区别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和叹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1.名词(1
4、)定义:表示人、事物和时间、处所、方位名称的词。(2)特点:绝大多数能受“数词+名量词”短语的修饰或补充。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最主要的功能是做主语、宾语和定语。除时地方位名词外,一般不能直接充当状语。一般都可以充当介词的宾语。2.动词(1)定义: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存在、消失等的词。(2)特点:一般能跟否定副词“不”“没”“没有”相结合。大多数动词不能跟程度副词“很”“非常”等相结合。动词重叠可能表示短时态或尝试态。动词后可以带名词宾语、双宾语、动词宾语、形容词宾语、小句宾语。大多数动词可以带动量补语。3.形容词(1)定义: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2)特点
5、:能受“不”和“很”的修饰,后面不能带宾语。但状态形容词不能受“很”之类程度副词修饰。可以按一定的方式重叠。大部分状态形容词做谓语、宾语时,后面要加“的”,做补语时动词后一般要加“得”。一般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可以做定语和状语。4.数词(1)定义: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2)特点:做主语和宾语。如:五乘以九等于四十五。做谓语。如:后天初八。做定语。如:七人、四室二厅。5.量词(1)定义:放在数词或代词后面表示人、事物及动作行为单位的词。(2)特点:可以和数词直接组合。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具有模糊语义特征。如些、点、帮、群、缕、股等量词意义都具有模糊性。6.副词(1)定义:修饰或限制动词、形
6、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而一般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2)特点: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做补语。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代词。7.区别词(1)定义:表示事物的属性、能区分事物的分类、一般只用来修饰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的词。(2)特点:不能单独做主语、宾语。不能受数量词修饰。不能做谓语。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一般不能用“不”否定。能做定语,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8.代词(1)定义:具有指示、替代功能的词。(2)特点:与所代替、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不与任何人物、施为、性状发生固定的联系,可以在不同
7、的场合指定不同的人物、施为、性状。9.拟声词(1)定义: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2)特点:可做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可以重叠。10.叹词(1)定义:表示感叹、招呼、应答的词。(2)特点:能独立成句。能在句子里充当独立成分。位置灵活多变,可在句前、句中、句末表示各种强烈的感情,如愤怒、鄙视、斥责、喜悦、伤感、惊讶、醒悟、诘问等。11.连词(1)定义:连接词、短语、句子或句群,表示它们之间逻辑关系的词。(2)特点:本身不能单说,也不能同被连一方一起单说。不能被其他词语修饰。同类连词不能在同一层次上连用。可以位于主语之前,也可以位于主语之后。12.介词(1)定义:用在名
8、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2)特点: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因缘等意义。不能重叠。不能加动态助词“着、了、过”和趋向动词“来、去、上来、下去”等。13.助词(1)定义:独立性最差、意义最虚、附着在其他语言单位上表示一定辅助性附加义的词。(2)特点:黏附性:必须附着在别的词语的后头或前头。凡是后附的(的、着、似的)都读轻声,前附的(给、所)都不读轻声。14.语气词(1)定义:用在句末或句中表示各种语气的词。(2)特点:往往结合语调来表达语法功能。附着性强,一般附在全句或句中词语的后面。(三)词义广义的词义
9、指的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狭义的词义则指词汇意义。1.词义的分类可以分为理性义与色彩义。理性义指词义中表达与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也叫概念义、主要意义。如“花茶”的理性义是“用茉莉花等鲜花熏制的绿茶”。色彩义也可称为附属义。它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色彩义包括感情色彩(根据人对事物的赞许、褒扬或厌恶、贬斥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语体色彩(有些词语经常用在某些语体中,因而带有书面语色彩或口语色彩)和形象色彩(表现词的形态、动态、颜色、声音等)。2.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演变途径大致有词义的扩大(即扩大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词义的缩小(即缩小词所
10、概括的对象范围)和词义的转移(即表示甲类对象的词转移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如“爱人”,原义指恋爱中的女性一方,现在转移指夫妻的任一方)。二、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关联词语(一)同义词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掌握的同义词越多,就越能更准确地选择使用词语。使用同义词,要对词义深入理解,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如意义的轻重、色彩的褒贬、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差别,并认真加以辨识,才能做到准确恰当地用词。同义词可以分为两类:1.等义词。这是指构成同义关系的各词的理性意义完全相同,而只在感性意义上存在着差异。如:“母亲”“妈妈”。2.一般同义词。这是指构成同义关系的各词的主要理性意义相同,而次要的
11、理性意义以及感性意义有所不同。平常所说的同义词主要指这类同义词。如:“笑容”“笑颜”“笑貌”和“笑靥”,“泄露”“透露”和“走漏”,“欣赏”和“玩赏”,“中止”和“中断”。(二)反义词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对或相反的词。反义词多由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构成,尤其以形容词为多。一个多义词可以有多个反义词。如“快”的反义词可以是“慢”“钝”“缓”等。反义词词义对比鲜明,因此,大量掌握这部分词语,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判断反义词,首先要明确两个词的准确含义,然后再去辨析这两个词在性质上是否相对或相反。反义词可以分为两类:1.绝对反义词。这是指构成反义关系的两个词在意义上呈现绝对相反的状况,即肯定甲必否定乙,
12、肯定乙必否定甲,甲乙两词意义之间不存在中间状态,如“死活”“运动静止”等。2.相对反义词。这是指构成反义关系的两个词在意义上呈现相对相反的状况,即肯定甲必否定乙,肯定乙必否定甲,否定甲并不必然肯定乙,否定乙并不必然肯定甲,如“上下”“胖瘦”“先进落后”等。(三)多义词多义词是指具有两项或更多意义的词。如“品格”有两个义项:1.品性;品行。2.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拾掇”有三个义项:1.整理;归拢。2.修理。3.惩治。理解和运用好多义词,掌握丰富的词汇,就能使语言表达更为自如。多义词有多个义项,我们要注意在不同的词语和句子中,它的意义和表达效果也不相同。有些多义词,不仅词义发生了变化,
13、有时词性、词的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我们要仔细辨析多义词,正确使用好多义词。(四)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是表示语言单位之间逻辑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一般用在复句的分句之间,或者用在语段中的句子之间。现代汉语有并列、承接、递进、因果、选择、转折、假设、条件等7种常见的复句关系。每种复句都有相应的多个常用关联词语。例如:“既又”(并列关系)“首先然后”(承接关系)“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尽管也”(转折关系)“只要就”(条件关系)“如果就”(假设关系)等。三、短语的概念和分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单位叫短语。它是在语义上能逐层贯通、在结构上能逐层搭配起来的没有句调的一组
14、词。需要注意的是,短语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它可以分离,且中间往往能够插入别的成分,而词是不能分离的,分离之后就不能表示原来的意思了。如:骑兵、骑马。“骑兵”是词,不能分离;“骑马”是短语,可以扩展为“骑白马”“骑木马”等。短语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从而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别。最重要的有两种分类:一种是结构类,主要看构成短语的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分为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动补短语、联合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另一种是功能类,以它进入更大的短语里担任职务的能力,即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相当于哪一类词,可以分为名词性短语、谓词性短语等。四、熟语熟语是固定短语的一种,包括成语(如“拔苗助长”
15、)、惯用语(如“放马后炮”)和歇后语(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们着重谈谈成语。(一)成语的定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富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二)成语的特征1.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意义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比如“逆水行舟”,表面意义是顶着水流行船。实际意义是比喻前进过程中要努力克服困难或障碍。2.结构的凝固性成语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定型的,不能随意变动词序或增减、抽换其中的成分。如“点金成铁”不能变成“点金成石”等。3.风格的典雅性成语长期相习沿用,大多来自文献,其语体风格保留着原书面语庄重、典雅的特色。在成语中保
16、留着很多古语词、历史语词和古代语法结构,因而不同于惯用语、歇后语的通俗、平易的风格。如“箪食壶浆”“老骥伏枥”都来自古代文献。4.广为流行,沿用成习成语都是历史上或几十年来广为流行、沿用成习的,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民众认知性,很多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传习广泛。(三)成语的来源1.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夸父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他去追赶太阳。比喻决心大或不自量力。语见山海经海外北经。2.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是据吕氏春秋察今的寓言故事形成的。比喻拘泥呆板,脱离实际,不知变通。3.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将相和的故事形成的。形容人能主动认错。4.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是
17、根据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引用的。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但仍怀有雄心壮志。据统计,出自诗经的成语有177条,出自论语的成语有173条,出自庄子的成语有161条,出自孟子的成语有136条,出自唐诗、宋词的有450条。5.外来文化有些成语是借用佛经和外国寓言来的,如来自佛经的“昙花一现”“天花乱坠”“现身说法”;来自伊索寓言的“杀鸡取卵”,来自17世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的“火中取栗”等。6.口头俗语来自古代俚语的如“狼子野心”“千夫所指”等;来自后世口语的如“一干二净”“三长两短”“千方百计”“指手画脚”等。五、新词语(一)定义新词语是为了指称新事物、新现
18、象和新概念,而创造出来的词语。新词新语是不断产生的,又是不断变化的。有的曾流行一时的词语又不常用了,如“万元户、千年虫、大哥大”等。汉语词汇就是这样在吐故纳新中不断发展的,我们要密切关注这些词语的发展与变化,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很好地运用语言。(二)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当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异常迅速,反映到语言词汇上,也必然出现大量的新词语。新词语产生的途径主要有:1.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新词语。如“克隆”,是由于生物技术科学的发展,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生命体。并引申指复制。又如“宅男”,是指整天待在家里很少出门的男子,多沉迷于上网或玩电
19、子游戏等室内活动。2.旧词新用而产生的新词语。如“强人”,是一个旧词,在宋元时代,“强人”已作为“强盗”等义而被广泛使用了,但到了现代汉语,作为强盗义的强人早被人们废弃不用了,但却新用为“顽强拼搏的人;强有力的人”。“强人”也就成为一个新词语。因为完全有了新的意义。因此,旧词新用不断产生新词语。3.来自外语和汉语方言的新词语。如“作秀”,指表演,显示自己。“秀”译自英语“show”。又如“炒鱿鱼”,指解雇、开除人。这本来是方言词,来自广州、香港。鱿鱼一炒即卷起来,形象地指卷铺盖走人。这种用法形象、风趣,就广泛使用起来了,都成了新词语。4.词语衍生和缩略形成的新词语。原先有一个词,后来模仿这个词
20、衍生出许多词,这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如先有“白领”(指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员)、“蓝领”(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相应又衍生出“金领”(指企业中收入较高的高级科学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粉领”(指从事秘书、打字等工作的职业妇女,也叫“粉红领”)。“金领”“粉领”都是新词语。词语缩略也很容易产生新词语。如“课改”指“课程改革”。由词语衍生和缩略而形成的新词语,主要是取决于语言本身的变化和发展的结果。(三)新词语与流行文化新词语的产生源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词新语又是反映新生活、新时代的一面镜子。如“丁克”“丁克家庭”,这些新词语的产生与现代生活有关。有人认为,由于生活压力大,
21、生活成本高,被迫进入丁克族。还有些人收入高,追求高品质或另类的生活,也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服务质量的提高,无需养儿防老,因此也乐于成为丁克族。新词新语也是流行文化的“温度计”和“晴雨表”。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出国的人员回到中国。“海带”指在海外留学或工作后归国、等待就业的人;“海龟”,指在海外留学或工作后归国创业或求职的人;“海鸥”,频繁往来于海内外、从事商贸活动的海外归国人员。这些新词语,都形象地反映了一种文化心态。很好地探究新词语,往往会感受到时代和文化发展的脉动。二、词语辨析高考语文试题词语部分的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
22、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实词的考查重点是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高考考查的近义实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音近义词。如“熟悉”和“熟习”,“审定”和“审订”等。另一种是双音近义词,如“妨碍”和“妨害”,“干涉”和“干预”等。从近五年高考命题趋向看,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是一个着重点。有些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相当细微,这就需要具备相应的辨析能力。考查的近义词大多以动词为主,也有名词性近义词,如“发源地”与“发祥地”的区别。无论哪一种近义词类型,其词义上的细微差别都表现在形体不同的那个语素上,只有准确把握这个语素的含义,把主要功夫用在辨析、判断用法“微殊”的近义词上,才能有效、准确地进行辨析和选择。
23、一、实词辨析实词辨析主要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而在实际辨析中,则以近义词为主。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辨析的关键。辨析需要了解常见近义实词的词义、词性、词义的色彩、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用法的差别、语体的差别等。此外,还需要能根据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实词的辨析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意义的轻重近义词有着细微的差别,有的适用于较大的、重要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性质重、程度深,有的表示性质轻、程度浅。例如“轻视”和“蔑视”都有“看不起”的意思,但“蔑视”的程度显然比“轻视”重。如“蔑视权贵”里的“蔑视”不能改成“轻视”。“违
24、背”和“违反”,“批评”和“批判”,“失望”和“绝望”,“请求”和“恳求”,“努力”和“竭力”,“信任”和“信赖”,“希望”和“盼望、渴望”,这几组词都是后者比前者意义重。(二)范围的大小词义涵盖的范围有大有小。例如“边疆”和“边境”都是指远离内地靠近国境的地区,但两者所指的范围不完全相同。“边疆”是指靠近边界的领土(包括国与国接壤的边界),范围比较大;“边境”是指靠边界(国界)的地方,范围比较小。又如“局面”和“场面”,“战争”和“战役”,“包罗”和“包含”,“性质”和“品质”,都有所指范围大小的不同。(三)搭配对象不同在语言实践中,有些词语有一定的习惯搭配定式,不能随意组合。例如“交换”和
25、“交流”都指双方把自己的东西给对方,但是他们的搭配对象却不同。“交换”可以和“礼物、资料、意见、产品”等搭配;“交流”则与“思想、经验、文化、物资”等搭配。“交换”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为具体的或所指范围较小的词;“交流”搭配的对象都是意义较抽象或所指范围较大的词。又如,“把持”常和“权力、政权、职位”等搭配,“控制”常和“数字、思想、感情、交通、生产、速度”等搭配。“发扬”常和“作风、传统、民主、优点、精神”等搭配,“发挥”常和“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威力”等搭配。使用词语时一定要根据搭配习惯认真分辨。(四)感情色彩不同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例如“成果、结果、后果”都有“结局”的意思,
26、但三者分别是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又如“节俭”和“吝啬”,“果断”和“武断”,“爱护”和“庇护”,“熏陶”和“熏染”,“团结”和“勾结”,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五)语体色彩不同词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有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例如“父亲”和“爸爸”,前者适用于庄重的场合,有书面语色彩;后者适用于一般的场合,有口语色彩。还有“诞辰”和“生日”,“商榷”和“商量”,前者是书面语体,后者是口语语体。(六)词性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词性或句法功能不同的一组词,无法形成同义词。但是,当一个词具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并且分别属于不同词类(兼类)的时候,则可以在意义相同或相近而词
27、性相近的条件下,分别同词类相同的词形成同义词。例如“深刻”和“深入”两个词,都有“深”的意思。“深刻”是形容词,有接触到问题的本质的意思,如“他分析得很深刻。”又有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意思,如“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入”是动词,有透过外表达到事物的内部的意思,如“这个政策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它们不是同义词,不能混同使用。但是,“深入”还表示“深刻、透彻”的意思,在做定语的时候,“深入”表示形容词的这一意义和形容词“深刻”就能形成同义词。当然,它们作为一组同义词,在搭配对象上仍有不同。“深入”多与表动作行为的词搭配,如“进行一场深入的讨论”“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等。“深刻”则多与表示抽象事
28、物的词搭配,如“深刻的印象”“深刻的内容”等。二、虚词辨析正确使用虚词是高考考查的另一个能力点,考查内容有二: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考查近义虚词为主。高考虚词考查的核心是“灵活使用”。因而对于虚词的运用能力,只能是通过增强语感,有意识地体味一些常见虚词在句中的用法来提高。在辨析时要注意分清它们间的细微差别,结合语境及句子内部关系,并注意词与词间的配套搭配。(一)明确虚词的位置虚词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就会句意不明,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一般来说,副词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介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连词虽然不和任何句子成分发生关系,但由于表
29、意的需要,其位置有时在主语之前,有时却在主语之后,不能随意挪动,不然就会影响文意的表达。虚词位置不当主要表现在:1.介词位置不当介词的使用离不开语境,用不用介词,用在什么位置,介宾结构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都要根据句意来确定。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关联词位置变化并不影响语意的表达,但是要符合人们的运用习惯。(二)防止滥用虚词虚词的功能是帮助表意,不能随便省略,但也不能滥用,否则就会犯“多余”的毛病。虚词滥用主要表现在:1.滥用介词介词在语言组合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当用则用,
30、不当用的时候不可滥用。滥用介词不但会使表达啰唆,而且有时还会使表达混乱,造成语病。2.滥用关联词语【例】有一些电影不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说明:应去掉“因为”。(三)避免漏用虚词虚词漏用主要包括介词的漏用和关联词语的漏用等。三、成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望文生义,就是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看到某一不明含义的成语,如果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就极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毛病,做出错误的或片面的解释。如:“下里巴人”原指流行于战国时楚国的下里巴人两首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艺作品,多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很多同
31、学在使用“下里巴人”这条成语时,把它误解成地位不高的人;“目无全牛”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比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亦形容办事准确熟练。有些同学在使用该成语时,把它误解成只见部分不见整体了。类似成语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能理解为明天开的黄花。2.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不能理解为丝线扯不断。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理解为空无一人。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写得很差不能刊用的稿件。5.不为已甚:指做事有分寸,不过分。不能理解为不能太为自己。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
32、无可奈何。不能理解为看到大海而高兴感叹。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不能理解为没有什么可教训的。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不能理解为为别人做事情。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不能简单理解为弹去帽子上的灰尘互相庆贺。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不回来。(二)对象不当,张冠李戴有些成语使用的对象是特定的,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一定的指向性,如果掌握不牢,就很容易扩大其使用对象,从而造成错误。类似成语有:1.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2.休戚相关:用
33、于人物之间。不用于事物之间。3.置若罔闻:用于听觉方面。不用于视觉方面。4.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苦。不用于形容生活艰辛。5.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用于形容其他东西多。6.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不用于平辈、朋友之间。7.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不用于平级之间。8.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不用于河、江的流水等。9.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用于举止风度。10.豁然开朗:用于形容由狭小幽暗一下子变得宽敞明亮或经人指点、自己思考而顿悟。不用于形容人的性格。(三)色彩不分,褒贬失当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以区分,避免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
34、: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要注意掌握不同的使用语境。1.情投意合臭味相投2.见机行事见风使舵3.侃侃而谈夸夸其谈4.一得之见一孔之见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6.再接再厉变本加厉7.深思熟虑处心积虑8.绞尽脑汁费尽心机9.开山祖师始作俑者10.昂首阔步趾高气扬(四)范围不清,轻重失当有些成语的词义有轻重之分,使用时应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35、。(五)形近易误,音近易混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类似成语有: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2.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3.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4.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5.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6.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7.
36、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8.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多用于忧喜、祸福相关联的人、集团和国家。(六)画蛇添足,前后重复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将成语和句子语意进行比照,否则极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意的重复。类似的情况有:1.忍俊不禁: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用作“忍俊不禁地笑了”。2.难言之隐: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不能用作“难言之隐的苦衷”。3.南柯一梦: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4.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相比之下,显出一方
37、非常逊色。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5.如芒在背: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像如芒在背”。6.遍体鳞伤:像鱼鳞一样密,形容被打得全身都是伤。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7.当务之急: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8.接踵而至:一个跟着一个到来,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9.津津乐道:乐道,乐于谈论。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10.闻名遐迩:遐,远。迩,近。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七)功能混乱每个成语在句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语法功能,如果对此把握不准,
38、就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八)人称或角度失当,敬谦错位有些成语有敬辞与谦辞之分,如果辨别不准,就会犯敬谦颠倒的错误。类似成语有:1.虚怀若谷:形容极其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2.狗尾续貂:比喻拿坏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3.蓬荜生辉:用于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4.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5.心向往之:用于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6.一得之见:指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见解。(九)不明语源,不知本义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
39、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还有的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十)不合逻辑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十一)不合习惯有些成语常用在否定句中,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里。如果不注意这些成语的习惯用法,就很容易出错。如“善罢甘休”“同日而语”“一概而论”“无时无刻”“等闲视之”“等量齐观”等都多用于否定句中。(十二)不合语境成语也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不合语境,自然造成误用。例如:1.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
40、势,不能用。2.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3.名不虚传: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4.耳濡目染: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5.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四、易混成语辨析集录1.饱经沧桑饱经风霜:两者都可指“阅历深”。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阅历丰富”;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2.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两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是就两种不同的事物说的;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是就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说的。3.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两者都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前者没有这个意思。如:这个好消息
41、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烧饼油条刚放在桌上,竟不翼而飞。4.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两者都有“不可想象”之意。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如:只要这架轰炸机扔下一颗炸弹,后果就不堪设想/在他们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5.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两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如:这个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相当困难/如今弄得良莠不齐,忠奸难辨,好坏人掺杂在一起确实难以分清。6.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两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
42、往频繁”。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后者带有繁盛的意思,而前者没有。7.大海捞针海底捞月:两者都指“白花力气”。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劳而无力白费力气。如:大海捞针,大山挖金,掉了东西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他想了很多办法,但终究是海底捞月,没有成功。8.额手相庆弹冠相庆:两者都有“庆贺”的意思。前者表示人们遇到喜事或听到喜讯后互相庆贺,是褒义成语;后者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于贬义。9.耳濡目染耳闻目睹:两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前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后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不强调经常
43、和受到影响,后者还可带宾语,前者则不能。如:我家本来就做这个,耳濡目染也有十多年/对婷儿英语水平的现状,我们也有不少机会耳闻目睹,能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10.肝胆相照披肝沥胆:两者都有“坦诚”之意。前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后者还用于表示个人对祖国、党、人民、集体忠诚。如:我们彼此肝胆相照,互为关切/他披肝沥胆,明知有危险,还是执意去做。11.刮目相看另眼相看:两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前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强调看法上的改变;但后者是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强调看待上的特殊。如: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人们不能不对
44、他重新认识,刮目相看/校长对马老师,当然是另眼相看了。12.骇人听闻耸人听闻:两者结构都是述宾式,都含有贬义,都有谓词性。前者则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的坏人坏事”;后者指“故意夸大、歪曲或捏造事实使人震惊”,所指的事实本身不一定是坏的。如:有些事情骇人听闻/他常喜欢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见解。13.化为乌有涣然冰释烟消云散:三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疑团、困难、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等。如:温情一刹那间全部化为乌有/经过沟通,双方的误会涣然冰释/那种莫名的淡淡的惆怅一下子烟消云散了。14.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两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前者表
45、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后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如:他用画饼充饥的办法来冲淡经济拮据给生活带来的不快/没有足够的钱买那条裙子,她只能站在橱窗前望梅止渴。15.刻不容缓迫不及待:两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前者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后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如:千钧一发,刻不容缓/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16.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两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表示以假冒真,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如:魏富海也不是技术人员,只是滥竽充数/当地成立了质量检测机构,以防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进入市场。17.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两者
46、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偏重于“离心离德”,是直陈性的;后者偏重于“各有打算”,是比喻的,后者还带有“共同生活”的意思,前者则没有。如:这两家合作公司现在貌合神离/两个人同床异梦,各有各的打算。18.如虎添翼为虎添翼:两者都有“更加强大”的意思。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后者比喻“替恶人做帮凶,增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如:经过正规训练的田七如虎添翼,在全省青少年运动会上夺得金牌/为虎添翼,为祸不浅。19.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两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方面;后者书面语、口语都能用,指力量。如:别看他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其实他
47、色厉内荏,心中害怕极了/这支球队真是外强中干,开赛不久就连失三球。20.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两者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而看惯无所谓之意,程度较深。21.顺水推舟因势利导:两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前者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也有随声附和、无原则立场的意思,为中性词或贬义词;后者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带有原则立场,含褒义。如:村长竟顺水推舟,把他领到杨柳儿的家里来/儿童文学工作者应抓住儿童这个特点,因势利导,编出内容优美生动又朗朗上口的歌谣。22.无所不能无所不为:两者都有“什么事情都能干”的意思。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好”;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如:他无所不能,出没自在,在处随形,入道教化/那是一支杀人放火无所不为的强盗军。23.无所不至无微不至:前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后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24.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两者都指随口乱说。但前者语意较重,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妄加评论;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