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突破练2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赋分18分用时20分钟)一、(2022黑龙江哈尔滨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在观察天文、物候,感知自身变化,记录社会生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套传统的时间认知框架,是天、地、人共生相融的综合性知识体系。人类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框架中,相较于空间的可感性,时间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形状,却存在于事物持续、规律性发展变化的进程中。在早期采集与渔猎的漫长历史时期,人依赖自然的赐予而生存着,昼夜轮替、寒暑易节、草木枯荣、虫鱼律动等自然万物有规律的变化,使人们对万物产生了循环往复的时序感。只是初期这种感知是笼统而概括的,只
2、知寒暑、荣枯,尚不能对四季进行划分。农耕时代的到来则意味着人类依靠自身力量对自然进行改造与时序标志的开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性与季节性要求人们对时序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以此建立起自然时序与农事生产节律之间和谐一致的对应。于是,人们需要选择具有一定普适性、恒常性、规律性的参照系,作为厘定岁时的标记。日月升降,群星璀璨,回转于天,与四时相应,这是岁序时令最直观也最准确的标志。星辰日月很早便成为古人仰观天象、明时治历的重要参照对象。早在春秋以前,人们就用圭表测日影、观星象的方法,确定白昼最长、最短和长短相等的四个时间点,测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尚书尧典记载,帝尧命
3、人于“日中”(春分)、“日永”(夏至)、“宵中”(秋分)、“日短”(冬至)分别观测鸟星、火星、虚星、昴星四星,根据它们在黄昏时分出现在南中天的星象来确定季节,以此把握“二分二至”节气与四季轮替的关系。为了更加准确地表达时序特点,人们又根据天象与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秋分,“至”为夏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是立秋、立冬,这些统称为“八节”。到了汉代,二十四节气体系便完整地确立了下来,刘安编纂的淮南子所记节气序列与当代并无二致。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细分为“三候”,共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是季节气候变化时段性的标志,其开始
4、和结束的时间则在这一套时间认知序列中确立了精确的节点。农耕社会中,“历象日月星辰”的目的在于“敬授民时”,以便农人据此安排生产生活,适时而作,应季而动。各地的农谚便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比如“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收麦种豆不让晌”“五月立夏养春蚕”等,体现了劳动人民顺天应时的生产智慧,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大地上二十四节气内涵的多样性。古人云“故天有时,人以为正”,这一套时间制度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人们在重视“天”与“人”相通性、相应性、统一性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情感与心愿意识投射其中,围绕节气创造出了一系列仪式、民俗活动,并以此安排衣食住行、游艺交往等,以期应对自然变化,调适身心,协调
5、社会生活,传承天人相应的知识经验。人们通过共同参与仪式、重温先祖的生活史,使家庭、社会情感得以凝聚,文化认同得以强化。当下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时序观念、生活知识、天人协调的价值理念仍然具有指导生活的意义,并发挥着服务生活的功能。(摘编自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建立的时间认知框架,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综合性知识体系。B.中国先民对自然万物变化规律的感知,经历了从笼统概括到逐渐精确的过程。C.从观察自然到使用圭表,天象观测从直观感受上升为使用工
6、具,这是极大进步。D.人们将自身的情感与心愿意识投射于节气之中,创造出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将时间和空间进行比较,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先民创制二十四节气的智慧。B.文章引用尚书尧典的文字,旨在证明在春秋以前人们就确定了四个节气。C.文章列举大量的农谚,有助于人们对二十四节气在农耕社会中的作用的理解。D.文章肯定了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同时也肯定了其服务生活的功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代刘安所确立的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体系,与当代的节气序列是完全一致的。B.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有精准的起止时间,是季
7、节气候变化时段性的标志。C.二十四节气体现了顺天应时的生产智慧,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D.人们共同参加与节气相关的仪式活动,就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二、(2022陕西西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文如其人”是中国非常流行且流传历史悠久的表述,包含两种内涵: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道德品质相一致,风格是道德的外显。在这种意义上,人们常将道德和文章并称,认为立身和为文不可分离。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性格、气质、才情、学识、情感等相联系,风格是作者个性的自然流露。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西汉扬雄也在扬子法言问神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这
8、成为后来品评书画、司法笔迹鉴定的理论依据。此后,王充、曹丕、刘勰等人也多以不同的视角和话语鲜明地标举和阐扬“文如其人”这一观念。明代冯时可在雨航杂录卷上说得更加不容置疑:“九奏无细响,三江无浅源,以谓文岂率尔哉!永叔侃然而文温穆,子固介然而文典则,苏长公达而文遒畅,次公恬而文澄蓄,介甫矫厉而文简劲,文如其人哉!”这就是著名的“文如其人”论断的明确出处。作者的个性给作品灌注了生气,作品中总要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绪、意志,总要打上作者自己人格上的印记。“文如其人”在这个意义上是值得信任的批评戒条。从主观方面而言,作品的风格就是作者在感受、体验、表现社会生活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个人特征。其中,时间是
9、性格定型的关键因素,这种通过时间积淀下的性格特征产生的行为惯性,是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的。文风的形成与人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是一个人生活阅历实践同一进程的产物,两者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自然可能导致文如其人的现象。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饰伪,但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秉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李白敢于在皇皇朝堂之上让皇帝宠臣高力士亲手为自己脱靴,而读者在展读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生宣言时,焉能不为他的人文如一拍案叫绝?一个人既然要为文,甚至是有些难以使其文不如其人的。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作者的人品与文品是统一的。“文如其人”有其真理性,也有其局
10、限性。“文以行立,行以文传”等,都说得不错。但我们不能据此在人与文之间画等号,天真地认为文即人也。在“文如其人”一语中,这个“如”毕竟是个“模糊概念”,而不是等同。人与文之间,心与言之间本质上并不存在着同一性。有德者不必有文,有文者不必有德。或者更直接地说,文字驱遣与道德修为虽然不能说截然两途,但并非可以淆然相混的,心言分离、人文相背的现象亦不少,两者并没有必然关系。明代大奸严嵩窃权罔利,勾结祸乱,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但是他的钤山堂集中也不乏“晚节冰霜恒自保”这般“清峻”的诗句,俨然一副重节尚义的面孔,简直令人难以相信这竟出自一个滥施淫威、贪赃枉法的奸相之手。这种“文行两途”的现象无
11、疑是对“文如其人”提出了诘难,而且这一诘难是难以反驳的,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即使我们有一百条“文如其人”的证据,只要有一条文不如其人的证据,那么“文如其人”的论断也没法成立,亦没有办法准确地应用于历史考据学中。(摘编自张世明文如其人乎:人格观念与中国考据学方法)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如其人”在中国流传的历史非常悠久,直到明代冯时可在雨航杂录中才明确这一概念。B.与王充、曹丕、刘勰等人看法一致,扬雄也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文如其人”的观念。C.由于时间积淀下性格产生的惯性行为,所以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一个作者的作品风格。D.“文如其人”中的“如”字模糊了“文”
12、与“人”概念的等同,据此不可为二者画等号。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阐释“文如其人”的内涵,是以作者道德、个性与文章风格的关系为立论前提的。B.文章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相结合,有力阐释了作者关于“文如其人”的认知和思考。C.文章既肯定了“文如其人”的真理性,又指出了其局限性,论证辩证而严密。D.文章以严嵩为例,论证了“文如其人”的论断不可信,历史考据学也是不可靠的。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品的格调会流露本性,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装假,但始终掩盖不了文品与人品相统一的事实。B.文如其人的内涵之一是风格与道德的统一,道
13、德外显而成为风格,因此,立身和为文密不可分。C.刘勰提出的“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的见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如其人”的观念。D.简单地根据“文如其人”的观念去推断作者的道德或个性特征是轻率之举,可能会掩盖事实。答案与解析任务突破练2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证分析)1.D解析 D项对文中指代内容理解有误。文章第七段“人们在重视天与人相通性、相应性、统一性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情感与心愿意识投射其中”,“其”应指“重视天与人相通性、相应性、统一性”。2.B解析 B项论证分析有误。文章引用尚书尧典的文字,意在证明“早在春秋以前,人们就用圭表测日影、观星象的方法,确定白昼最长、最短和长短相等的四个时间点”。3.B解析 A项曲解文意,文章第五段说的是“刘安编纂的淮南子所记节气序列与当代并无二致”。C项,“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于文无据。D项,“就能够”表述绝对。4.C解析 “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一个作者的作品风格”错,文中说的“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的是“行为惯性”,“行为惯性”与“作品风格”在文中没有这样的因果表述。5.D解析 D项,论据和观点不匹配,严嵩的事例不能够论证“历史考据学也是不可靠的”;“历史考据学也是不可靠的”也曲解了文意,原文第三段为“亦没有办法准确地应用于历史考据学中”。6.A解析 A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第二段说“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作者的人品与文品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