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院前急救第三章急诊科管理课件2.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87675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0.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院前急救第三章急诊科管理课件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院前急救第三章急诊科管理课件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院前急救第三章急诊科管理课件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院前急救第三章急诊科管理课件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院前急救第三章急诊科管理课件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4 急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赵俊环赵俊环2 课程介绍课程介绍n一共一共2424个学时,个学时,2 2位老师授课完成,是一门考试课位老师授课完成,是一门考试课 n全书共十一章,重点介绍了院前急救;重症医学科全书共十一章,重点介绍了院前急救;重症医学科的结构、管理、护理及重症监护技术;心肺复苏;的结构、管理、护理及重症监护技术;心肺复苏;常见的急危重症的救护及常见的急救技术等。常见的急危重症的救护及常见的急救技术等。n本书偏重于急救操作的学习,理论知识偏重于临床本书偏重于急救操作的学习,理论知识偏重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n本书体现了专科教

2、育的教、学、做的统一,重在本书体现了专科教育的教、学、做的统一,重在“做做”,重在技能培养。,重在技能培养。n这门课在临床和现实生活中实用价值很大。这门课在临床和现实生活中实用价值很大。3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掌握急救护理学的概念。掌握急救护理学的概念。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了解急救范畴,急救护理的重点及要点。了解急救范畴,急救护理的重点及要点。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范畴。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范畴。了解急危重症护理的学科特点。了解急危重症护理的学科特点。熟悉急救专科护士的素质要求及学习要求。熟悉急救专科护士的素质要求及学习要求。4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

3、概念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u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是一门研究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抢救、特别监护、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u主要目的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u在我国经历了急诊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名称上的不断演变,涵义也得到了极大拓展。5 一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国际急救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u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南丁格尔(18201910)的年代。u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赴战地救伤,投入忙碌的抢救工作,使伤员的死亡率有42%以上下降到2。6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急危

4、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u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u著书立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护士札记医院札记。u南丁格尔以她渊博的知识、远大的目光和高尚的品德投身护理工作,开创了科学的护理事业,提高了护理人员和护理事业的地位。7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u为了纪念她,国际护士会建立了南丁格尔基金u并特定为每年5月12日把她的诞辰日定为5.12国际护士节u国际红十字会设立了南丁格尔奖章,作为各国优秀护士的最高荣誉奖。李桂美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李桂美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8 20 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对呼吸衰竭的病人集中使用“铁肺”治疗原始治疗呼吸衰竭的“监护病房

5、”20 世纪60年早期,随着各种急救、监护仪器相继应用于临床,促进了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提高。60年代后期各种急救、监护仪器的集中使用,促进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建立。20 世纪70年代中期,在国际红十字会倡导下,提出急危重症急救事业国际化、标准化得方针。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9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u急危重症护理学起源于19世纪南丁格尔年代。于近30年迅速发展。u1970年美国急危重症医学会组建,1972年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学科。u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医学23个专业学科

6、。u1983年危重症医学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的学科。u到了20世纪90年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得到了发展和完善。10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n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急危重症护理学相继得到了发展,美国的危重症护理学会成立,进行了大量的急诊护士和危重症护士的培训工作。11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我国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我国急急救和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急诊只是医院门诊的一个部门。危重症护理实践的早期,并没有专门的急诊、直到19801983年卫生部颁发了加强急救工作的相关文件后,北京、上海等相继成立了急诊室、急诊科和急救中心

7、,促进了急诊医学和急诊护理学的发展开始了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初级阶段。12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n同期把急危重症患者集中到靠护士站近的病房或急救室,以便于护士的观察和护理。将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先送到术后复苏室,清醒后再转入病房。n20 世纪70年代末期心脏手术的发展促进了心脏监护病房(CCU)的建立或综合监护病房(ICU)。n20 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正式成立急救中心各医院相继建立了 急诊科和ICU 新阶段13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n1989年卫生部将医院建立急诊科和ICU作为医院等级评审的条件之一,明确了其

8、在医院中的地位,促进了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快速发展。n目前各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及院前急救网络,开通了“绿色生命通道”。n全国各城市普遍开通了“120”急救专线。公安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n一些发达城市还积极探索海、陆、空立体救援新模式。14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n2003年SARS在全国流行后,国家又投入巨额资金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治体系,急危重症护理学在应对大型灾害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n1983年急诊医学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n1986年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

9、究生点。15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n1988年,第二军医大学开设了国内第一门急诊护理学课程。国家教育部将急诊护理学确定为护理学科的必修课程。n中华护理学会和护理教育中心设立了多个培训基地及多次举办急危重症护理学习班,培养了大量的急危重症护理人员。n开展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整体护理。16 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 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病房的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病房的救治、灾难救护、急救医疗体系的完善、急救护士救治、灾难救护、急救医疗体系的完善、急救护士的培训和研究的培训和研究17 (一)院前急救(一

10、)院前急救u概念:是指急、危、重症伤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现场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运输等环节。18 (一)院前急救(一)院前急救n现场救护原则1.脱离险境2.先救命后治病途中救护快速、平稳、监护、支持、记录n途中救护的三大要素通讯、运输、急救技术19 (二)急诊科抢救(二)急诊科抢救n环境要求n设备要求n医护人员的数量和素质20(三)重症监护病房的救治(三)重症监护病房的救治n人员、设备的配备n危重病人的监护与治疗n重症监护技术n规范的管理21 (四)灾难救护(四)灾难救护n灾难医学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灾难事件所致的人员伤亡事故。突发性的人群伤亡是许多

11、灾难事故的共同特征。n灾难救护首先做好以下工作:1.寻找、救护。2.检伤、分类。3.及时转送。4.做好自我保护。5.做好疫情防治工作。22 (五)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五)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概念: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治、ICU救治和专科“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n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n急诊科、ICU和各专科病房负责:院内救护。23 (五)急救服务医疗体系(五)急救服务医疗体系n 一个完整急救医疗体系包括: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现场急救、急救装置完善的运输工具、高水平救治技能,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统一指挥的急救网络。24(六)急救护士的培训和科学研究(六)急救护士的培训和科学研

12、究n组织学习n开展急救医学讲座n定期培训急救技术n学术交流 使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25 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 与要求与要求(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 1.工作的紧急性 2.救护的连续性 3.伤病的突发性 4.救护的复杂性 5.技术的精湛性 6.工作的社会性 26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 与要求与要求(二)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素质要求1.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要牢记“健康相托,生死所系”,要心存慈善和同情,这是急救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病例分析:一个没有同情心和责任心的护士对病人造成的危害)2.扎实的理

13、论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要求知识面广,思维敏捷,技术操作娴熟,能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3.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面对出诊病人;抢救病人;突发大批伤员的救治。27 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 与要求与要求(二)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素质要求4.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担负着和医生、患者、家属、社会和临床其他各科之间的联系和协调。5.良好的管理能力:如:急救药品、操作物品、急救仪器、人员管理等。28(二)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素质要求(二)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总结:急救对护士的要求:n树立良好医德、提高工作热情n丰富专业知识、强化急救技能n加强身体锻炼、保证精力充沛n培

14、养适应能力、学会做人做事(病例分析:磷化氢中毒的一家人)29(三)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学习要求(三)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学习要求1.加强基本功训练:主动学习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分析及其救护技术。2.重视能力的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应急能力,职业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3.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30 (四)护士在急救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护士在急救中的地位和作用 1.病情动态的观察。2.医嘱快速的施行。3.各类仪器的使用。4.护患之间的沟通。这些都需要护士来完成和参与。3131 四、急救范畴:四、急救范畴:急救范畴:n呼吸、心搏骤停的救护:复苏学(

15、时间性)。n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护:创伤病人、重度感染病人、麻醉意外、中毒病人等(专业性)。n灾难事故的救护:灾难医学(组织性)。3232 四、急救范畴 急、危、重:n急症紧急情况下发生的,可轻可重。n危症有生命危险,若能及时、有效处理,则可转危为安。n重症疾病晚期,积重难返。n急危重症是急救的主要内容,占90以上。3333 五、急救护理的重点及要点 1.要点:1)处理发病的最初阶段,为以后的诊治创造良好的条件。2)先救命后治病救人治病。(如窒息的病人、创伤休克的病人)3434 五、急救护理的重点及要点五、急救护理的重点及要点n急救护理的重点争分夺秒、因地制宜时间就是生命(案例分析如:猝死、产

16、后大出血、急性左心衰、急性中毒、电击、溺水等病人)35 第二章 院前急救 教学目标n掌握院前急救的现场评估与呼救n掌握院前急救的转运与途中监护n了解院前急救的特点、任务、原则及组织形式。n了解院前急救的服务系统的设置与管理3536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n院前急救的概念:是指急危重症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所实施的一系列的救护措施。包括:现场呼救、现场急救、途中转运和途中救护。37 一、院前急救的意义一、院前急救的意义 意义:意义:1.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为院内进一步救治打下基础。2.体现国家的综合能力:在出现大型灾难事故时,院前急救往往需要医疗、消防、交通、公安等部门共同救援。

17、这些部门的硬件设施、医疗水平、管理、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能力。38二、我国院前急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二、我国院前急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现状:1.模式不统一2.发展不平衡3.体系不健全4.缺乏专业急救人才配备5.缺乏规范和标准化管理39二、我国院前急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二、我国院前急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二)发展方向1.优化资源配置,逐步规范发展模式:资源共享的联动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急救网络;缩小急救半径。实现院前急救的“立体化”和“无缝化”救治。2.加强制度建设,推进院前急救标准化:逐步进入标准化、法制化轨道,优化通讯和运输设备。3.完善培训制度,促进救护队伍专业化:4.

18、加强科学管理,持续完善急救体系:40 三、院前三、院前急救急救模式模式(一)国外院前急救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前者强调“将患者带到医院”,目前采用此模式的国家有英、美、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后者强调“将医院带到现场”,目前采用此模式的国家有:法国、德国、俄罗斯等。41 三、院前三、院前急救急救模式模式 (二)国内院前(二)国内院前急救急救模式模式 根据与医院的关系可分为七种模式:1.广州模式指挥型:急救中心站只起到调度指挥作用,自身没有救护能力。有25家医院分片出诊急救。2.上海模式-指挥协作型:有医疗救护总站和若干所属的分站及若干协作医院组成。即急救分站的人、材、物均属

19、急救中心的,便于调度管理。42 3.重庆模式-依托型:急救中心站不仅起到调度指挥作用,自身有出诊和急救设备。主要依托于一家综合性医院及附属医院和附近医院。(二)国内院前(二)国内院前急救急救模式模式43 (二)国内院前急救模式(二)国内院前急救模式4.北京模式独立型:急救中心有:指挥调度科,院前急救科,院内急诊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病房构成,也就是说:调度出诊出诊院前急救院内救护自成体系。是大而全的模式。缺点是:出诊半径有限5.香港模式-与消防结合型:急救中心采用与消防司警统一的通讯网络。报警电话为:999,消防署派救护站的救护车把病人送至就近医院救治。44 (二)国内院前急救模式二)国内院前急

20、救模式 6.深圳模式与医院结合型:既依托各大医院又自成体系的急救指挥中心。中心实行:集中受理,分区处理,就近派车的调度原则。各大医院的急诊科为急救单位,负责大部分的出车。45(二)国内院前急救模式二)国内院前急救模式7.小城市和乡村-三级急救网络形式:1级急救站设在乡镇卫生院,级急救站设在县区级医院,级急救站设在小城市的综合医院。46 四四、院、院前急救的管理前急救的管理47 (一)院前(一)院前急救体系的急救体系的设置原则设置原则院前急救中心设置的原则:1.数量要求:30万人:1,在一个区域内只能设立一个急救中心站。有独立的”120”专用电话和其他基础设施 2.地点选择:应设在区域中心地带,

21、车辆进出方便处 3.建筑设置:一般可定为每辆急救车占地100200,包括教学科研、值班建筑、行政业务建筑、后勤建筑等。4.基本建设:急救车辆、医疗药品器材、通信设备等48(一)院前急救体系的设置原则(一)院前急救体系的设置原则分中心设置原则分中心设置原则 1.数量:按社区需要设立。2.地点:人口较密集地带,特殊需要地带;交通方便处;在医院内或与医院比邻;均匀分布。3.基本建设:一般可定为每辆急救车占地50100 及其他生活设施和车库。4.基本设备:急救车辆;急救医疗器械;通信设备;生活设备。49(一)院前急救体系的设置原则(一)院前急救体系的设置原则区域人口与急救车的比例:每510万人:1。救

22、护车与医护人员与驾驶员配比:1:5:5。有条件者每辆救护车还应配备23名担架员。急救半径与反应时间:城区急救半径:5km。反应时间:市区1015分钟,郊区30分钟以内。50(二)院前急救体系的管理(二)院前急救体系的管理 1.具备良好的通讯网:1)急救电话接收畅通:2)自动显示救护方位及救护车的动态变化:调度室的计算机与卫星导航联网,并在救护车上按上接收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救护的动态变化。指导派车:根据计算机编程,与调度员进行科学、快速的提供最佳的调度方案。51(二)院前急救体系的管理(二)院前急救体系的管理3)自动记录呼救时间,自动同步录音:计算机自动记录呼救时间、呼救地点及呼救者的电话号

23、码,并显示在屏幕上;自动同步录音呼救者和调度员的对话内容。4)急救资料的储存:出车次数、人次、里程、病种、病情、疗效、收费等可输入计算机储存并完成统计,这样可随时查阅有关资料。5)危重病人病情资料可输入计算机储存:一旦遇有持卡者发病抢救,可通过计算机查询,提高抢救效率。52(二)院前急救体系的管理(二)院前急救体系的管理 2.完好的运输工具并装备齐全 1)担架及运送保护用品。2)止血、包扎、固定用品。3)人工呼吸器、除颤监护仪等。4)手术器械:5)氧气设备:53(二)院前服务体系的管理(二)院前服务体系的管理6)急救药物及用具:急救箱、救生带、安全帽等7)护理用品:8)消毒器具及一般消毒液。3

24、.配备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制定院前急救操作规程,医疗评价标准,实现院前急救的规范化管理。54(二)院前急救体系的管理(二)院前急救体系的管理 院前急救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健的体质:55 第二节 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工作特点56 一、院前一、院前急救的任务急救的任务1.平时对呼救患者的院前急救:这是院外急救主要和经常性的工作。呼救患者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急危重症患者:一类是急诊患者:一类是慢性病急性发作。2.大型灾害或战争中的院外急救:伤者多、伤情重、情况复杂。注意自身的安全。57 一、院前一、院前急救的任务急救的任务3.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大型集会、国

25、际体育比赛、重要会议、外国元首或重要外宾来访等。4.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在通讯结构中,急救中心起着接受任务、沟通信息、指挥调度、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急救通讯网络主要负责:一是市民与急救中心的联络,二是急救中心与急救分站的联络,三是急救中心与上级领导、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救灾队伍的联络。58 一、院前一、院前急救的任务急救的任务5.急救知识的普及:掌握自救及互救技能通过电视、报刊等宣传、定期进行有关现场急救及心肺复苏的培训。59 二、院前二、院前急救的原则急救的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如电击、气体中毒等。2.急救与呼救并重:主要对成批伤员的救护。3.先重伤后轻伤:4.先复苏后固定:5.先施救后运送

26、:6.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总之:院前急救要遵守先救命后治病的总体原则。注意: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急救措施完善、记录完整,做好交接。60 三、院前、院前急救的特点急救的特点1.突发性 随机性强(案例分析:跳楼自杀的学生)。2.紧迫性 病情急,时间紧,患者和家属心理焦急、恐惧,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3.艰难性 救护现场会出现各种不利抢救因素:气候恶劣、交通通道的艰险、噪音大、光线暗淡、空间狭小等。体力消耗大:院前急救的现场是各种各样的:如:爬楼、穿街走巷、搬抬病人、现场复苏等。61 三、院前三、院前急救的特点急救的特点4.复杂性 病情、病种复杂,做好评估、判断、检伤分类。5.风险性 技术风险,人

27、身伤害风险。如毒气泄漏 火灾、塌方、救护车行驶的交通风险、家属的过激行为,医疗纠纷风险等。所以医护人员应增加自我保护意识。7.有效性 首先采取救命措施,主要是对症急救。6.灵活性 院外急救常是缺少完善的抢救器材和药品。注意就地取材,为患者取得抢救时机。62 四、院前四、院前急救的急救的出诊程序出诊程序 呼救 调度 急救63 第三节第三节 院前院前急救护理急救护理64 一一、现场、现场评估分类评估分类 (一)环境评估 1.快速评估造成事故、伤害及发病的原因、伤亡人数和程度等,掌握伤情事态概况,为下一步救治提供信息资料。2.快速评估现场环境的安全情况:3.防止病原体进入救护者体内:(二)病情评估

28、1.1.初步评估:初步评估:目的是:分清轻重,重点施救。其判定方法可按A、B、C、D、E 的先后顺序进行:65 一、现场评估分类一、现场评估分类A-气道是否通畅:B-呼吸是否正常: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来判断。C-循环情况:监测脉搏与血压、皮肤色泽、温度、湿度。当收缩压小于80mmHg时脉搏摸不清。D-神经系统表现:意识、瞳孔反应情况、肢体活动、语言表达情况?E-暴露检查:如病情需要,可做从头到脚的系统检查,也可在复检时进行。66 一、现场评估分类一、现场评估分类 2.进一步评估(复检)是指在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后,对患者实施的全面体检,通过望、触、叩、听确定病变部位及有无合并症的发生:67 一

29、、现场评估分类一、现场评估分类 2.进一步评估(复检)(1)头部体征:头颅、面、眼、鼻、口、耳的表现(2)颈部体征:(3)脊柱体征:(4)胸部体征:(5)腹部体征:(6)骨盆和四肢体征:现场体检要轻稳准快,不同的致伤因素体检的侧重点不同,在体检中随时处理危及生命的症状和体征。68 一、现场评估分类一、现场评估分类(三)伤病分类:在成批伤员出现时,应进行现场分类:按伤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分为四类:可用红、黄、绿、黑不同颜色的标记卡标记伤情的轻重。(1)危重标记为:红色红色 (2)重度标记为:黄色黄色(3)轻度标记为:绿色绿色(4)死亡者标记为:黑色黑色 蓝色:蓝色:与上述颜色同时加用,表明患者已

30、被污染。69 二、现场救护措施二、现场救护措施(一)(一)紧急紧急呼救呼救 经过现场快速评估,确定病情的轻重缓急,对危重患者实施现场急救:1.救护启动:早期呼救,启动救援系统。2.电话呼救:1)我国统一使用的医疗急救电话“120”应人人了解。香港特区是:“999”2)一人在场先复苏后呼救、多人在场同时进行70 (一)紧急呼救3)电话呼救应注意:u说明病人的确切地点。u病人的病情,目前最危急的情况及病人的数量u灾难事故、突发事件:要说明发生的原因、严重程度、受伤人数,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4)呼救网络系统的“调度指挥中心”对急救电话应立即作出反应,迅速指挥去救护患者。二、现场救护措施二、现场救护

31、措施71 二二、现场救、现场救护措施护措施(二)现场救护的要点1.1.脱离险情,解除致伤因素:脱离险情,解除致伤因素:2.2.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窒息,维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窒息,维持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持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功能:功能:3.3.创伤出血的现场处理:创伤出血的现场处理:4.4.合理放置患者体位:合理放置患者体位:1)猝死者-仰卧位,松解衣领。2)有呼吸、循环但意识不清者-侧卧位。3)根据病情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如咯血、腹痛、颅脑损伤、脊柱损伤者等这些病人,如何摆放体位?72 二、现场救护措施二、现场救护措施 5.5.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6.6.给伤病员脱衣技巧:

32、给伤病员脱衣技巧:去头盔法:用力将头盔的边缘向外侧扳开,然后向后上方脱掉。上肢脱衣法:先健侧后患侧,然后从颈后平推之对侧脱下。下肢脱衣法:保持双下肢平直,向下平拉脱出。去鞋袜法:7.7.心理护理:心理护理:73 二、现场救护二、现场救护措施措施 8 8.分分流流 根据损伤的程度?分流到不同等级的医院去进一步治疗:如 重度损伤 中度损伤 轻度损伤 死亡者74 三、转运及途中监护三、转运及途中监护转运包括搬抬和运送。对一些危重病人,应畅通气道、行心肺脑复苏、控制大出血、骨折制动等处理后再转运是极其重要的。要做到医疗监护转运。75 三、转运及途中监护三、转运及途中监护(一)常用的转运工具与特点 1.

33、担架转运的特点?2.汽车转运的特点?3.轮船、汽艇转运的特点?4.飞机转运的特点?76 三、转运及途中监护三、转运及途中监护(二)转运途中的监测与护理1.根据伤情和运输工具摆好体位:一般病人?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胸部损伤?下肢损伤等?2.担架在行进途中,应该伤员头部在后,下肢在前,以利于病情观察。3.脊柱受伤者?4.救护车转运防止颠簸。77 三、转运及途中监护三、转运及途中监护5.空运中一般将伤病员横放,休克者头朝向机尾,以免飞行中引起脑出血。注意机舱内气压的变化对患者病情的影响。6.加强生命支持措施,注意保持各管道通畅。7.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8.详实记录抢救措施、病情观

34、察情况、监护情况并做好伤病员的交接工作。78 总结:院总结:院外救护的外救护的“生存链生存链”早期通路(呼叫120)早期心肺复苏(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早期除颤 早期高级心肺复苏。79 第三章第三章 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 教学目标1.了解急诊科的工作任务与设置、2.了解急诊科的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3.熟悉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4.掌握急诊科分诊及急诊处理方法。5.掌握急诊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80 第三章第三章 急诊科的管理急诊科的管理 加强急诊科的管理重要性加强急诊科的管理重要性81 第一节第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 一、急诊科的工作任务1.24小时随时应诊,对急诊患者进行

35、接诊和治疗。急诊范围?2.急救:3.分诊:4.承担灾害、事故的急救工作:完成现场急救和转送工作。5.开展急救护理的科研和培训6.做好急诊管理使诊疗流程优化合理。82 第第一节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 二、急诊科的设置(一)医疗区(一)医疗区1.分诊处:作用、设置要求和功能:2.诊察室:综合性的医院应设有各专科诊室。3.抢救室:应临近分诊处,应具备病人必需的抢救布局、抢救器材、急救药品等。定期检查,保证在有效期内。4.治疗室:5.输液室:6.清创室或急诊手术室,83 第一节第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一)医疗区7.观察室:收治范围?规模:床位数按医院总床位数的

36、5%设置为宜。原则上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8.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一般46张床为宜,每张床1520m2以上。床旁应设有:多功能监护仪、除颤器、供氧设施、呼吸机、负压吸引等84 第一节第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 9.隔离室:10.洗胃室:85 第第一节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二(二)支持区)支持区 如:急诊如:急诊挂号、收挂号、收费室费室 急诊药急诊药房及各类辅助检房及各类辅助检查部门,如:急查部门,如:急诊检验室诊检验室 急诊超声室急诊超声室 急诊急诊x光室光室 急诊急诊CT室等。室等。86第一节第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 三三.

37、急急救绿色通道救绿色通道 概念:概念: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捷、高效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即对急的服务系统,即对急危危重症患者重症患者 一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优优先住先住院治疗,后补办挂号、院治疗,后补办挂号、交费、入院手续。交费、入院手续。87第一节第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 (一(一)急救绿色通道急救绿色通道的服务人群的服务人群 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现存的或潜在现存的或潜在的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危重症病人的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危重症病人.如?如?88 第一节第一节 急诊科

38、的任务和设置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 (二)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二)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如:通讯设备、如:通讯设备、醒目标志、绿色通道流程图、医疗设备醒目标志、绿色通道流程图、医疗设备先进齐全先进齐全:(三)(三)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准备抢救。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准备抢救。选择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选择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建立专门抢救组。建立专门抢救组。抢救组应定时总结,不断完善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节抢救组应定时总结,不断完善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节89第一节第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急诊科的任务和设置(四

39、(四)急救绿色通道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应制度的相应制度1)首诊负责制:首诊负责制:2)记录制度:记录制度:3)转移护送制度:转移护送制度: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所有诊疗和转送过程均医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所有诊疗和转送过程均医护人员全程监护。护人员全程监护。4)备用药物管理制度:)备用药物管理制度: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检查,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确保使用质量。及时补充,确保使用质量。90 第第二节二节 急诊急诊科人科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员组成与工作制度 一、急诊科人员组成:一、急诊科人员组成:1.急诊科人员组成:急诊科人员组成:主任和护士长的要求?应有固定的主任和护士长的要

40、求?应有固定的医师、护士医师、护士,且不少于在岗总人数的且不少于在岗总人数的75%。3年以上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急救技术熟练,医德高尚。另配担架临床工作经验,急救技术熟练,医德高尚。另配担架员、卫生员等。员、卫生员等。2.急诊室人员组成:急诊室人员组成:3.急救领导小组急救领导小组 人员组成人员组成:91第二节第二节 急诊急诊科人科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员组成与工作制度 二、急诊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二、急诊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1.医德高尚:医德高尚:2.业务能力:如熟练掌握分诊、急救技能和急救药品的业务能力:如熟练掌握分诊、急救技能和急救药品的使用及管理、监护技术、沟通技巧、协调和管理等。使用及管理

41、、监护技术、沟通技巧、协调和管理等。3.心理心理健康健康:情绪稳定、思维敏捷。做到急而不慌、忙:情绪稳定、思维敏捷。做到急而不慌、忙而不乱而不乱 4.身体健康:身体健康:5.具有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精神:92第二节第二节 急诊急诊科人科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员组成与工作制度 三、急诊科(室)的工作制度:三、急诊科(室)的工作制度:1.急诊科管理急诊科管理制度制度 2.首诊负责制度首诊负责制度 3.急诊抢救制度急诊抢救制度4.急诊留观制度急诊留观制度5.急诊监护室制度急诊监护室制度93第二节第二节 急诊急诊科人科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员组成与工作制度 三、急诊科(室)的工作制度三、急诊科(室)的工

42、作制度6.急急诊值班制度诊值班制度 7.急急诊查房制度诊查房制度8.疑疑难与死亡讨论制度难与死亡讨论制度 9.消消毒隔离制度毒隔离制度10.急诊患者管理制度。急诊患者管理制度。11.灾害急救管理制度灾害急救管理制度 .94第二节第二节 急诊科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急诊科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 四、急诊科的护理质量要求:四、急诊科的护理质量要求: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护理制度健全:护理制度健全:3.护理人员着装符合要求:护理人员着装符合要求:4.分诊准确:分诊准确:5.各诊室整洁有序,定时清洁消毒:各诊室整洁有序,定时清洁消毒:6.抢救室内的设施正常使用,完好率达到抢救室内的设

43、施正常使用,完好率达到100%7.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及操作规范: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及操作规范:95 第三节第三节 急诊科护理急诊科护理96 一、急诊科一、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护理工作特点1.急:急:急诊病人发病急,变化快。急诊病人发病急,变化快。2.忙:忙:工作任务繁重,难以预料工作任务繁重,难以预料3.杂:杂:病种复杂、情况复杂病种复杂、情况复杂。例如:。例如:一些无主病人。一些无主病人。4.多:多:病人流量大,涉法事件多见。病人流量大,涉法事件多见。97 二、急诊科护理工作流程二、急诊科护理工作流程接诊接诊分诊分诊处理处理 转诊转诊-四四 部分部分98 二、急诊护二、急诊护理工作

44、流程理工作流程(一)接(一)接诊:诊:1.专人接诊,专人接诊,24小时值班。小时值班。2.接诊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轻、重、缓、急分别处理接诊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轻、重、缓、急分别处理。如:外伤患者、发热患者、危重、输液、三无。如:外伤患者、发热患者、危重、输液、三无人员、无陪护的神志不清患者等分别对待处理。人员、无陪护的神志不清患者等分别对待处理。99 二、急诊护理工作流程二、急诊护理工作流程(二)分诊:(二)分诊:是指对来院就诊患者护士首先根据患者的主要是指对来院就诊患者护士首先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初步判断患者病情的症状及体征初步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分流,

45、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分流,同时登记入册(入档同时登记入册(入档)时间一般应在)时间一般应在5分钟内完成。分钟内完成。100 二、急诊护二、急诊护理工作流程理工作流程 1.分诊方法分诊方法(1)询问:通过询问: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询问了解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心往史、心理状态、行为反应及社会情况。了理状态、行为反应及社会情况。了解用解用药史、过敏史药史、过敏史等。等。(2)简要查体:简要查体:运用运用视、触、叩、听、嗅的基本方视、触、叩、听、嗅的基本方法对患者进行简要体检。法对患者进行简要体检。101 二、急诊护二、急诊护理工作流程理工作流程 2.分诊技巧:常用的分诊公式如下:

46、分诊技巧:常用的分诊公式如下:(1)SOAP(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S(主观感受):收集病人的主观感受资料。包括主诉及伴(主观感受):收集病人的主观感受资料。包括主诉及伴随症状。随症状。O(客观资料):收集病人的客观资料,包括体征及异常(客观资料):收集病人的客观资料,包括体征及异常征象征象A(评估)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判断。(评估)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判断。P(计划)(计划):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专科分诊。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专科分诊。按病人的轻、按病人的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案例:如:接诊一例急

47、性案例:如:接诊一例急性脑梗死的病人)脑梗死的病人)102 二、二、急诊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流程 2.分诊技巧分诊技巧(2)PQRST 适应疼痛病人适应疼痛病人 P(诱因):疼痛发生的诱因及加重与缓解的因(诱因):疼痛发生的诱因及加重与缓解的因素。素。Q(性质):即疼痛的性质(性质):即疼痛的性质 103 二、二、急诊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流程 2.分诊技巧分诊技巧 R(放射):有无放射疼,向那些部位放射?(放射):有无放射疼,向那些部位放射?S(程度):疼痛的程度如何?用(程度):疼痛的程度如何?用110的数字的数字来比喻。来比喻。T(时间):疼痛开始、持续及结束的时间。(时间):疼痛

48、开始、持续及结束的时间。(举例分析:一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举例分析:一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04 二、二、急诊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流程3.分诊重点分诊重点 包括学科分诊及病情分诊。包括学科分诊及病情分诊。(1)学科分诊:)学科分诊:(2)病情分诊:)病情分诊:病情危重需立即抢救者。病情危重需立即抢救者。病情持续进展,有潜在生命危险,需要优先救治病情持续进展,有潜在生命危险,需要优先救治的患者。的患者。普通的急诊患者。普通的急诊患者。105 二、急诊护二、急诊护理工作流程理工作流程 4.分诊要求分诊要求(1)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熟悉业务、责任心强。(2)坚守岗位。)坚守岗位。(3)按轻)

49、按轻 重重 缓缓 急办理。急办理。(4)对危急病人,先救命后补手续。)对危急病人,先救命后补手续。(5)成批伤员,要做好检伤、分类、分流并报告。)成批伤员,要做好检伤、分类、分流并报告。(6)如遇或疑传染病者,进隔离室。)如遇或疑传染病者,进隔离室。(7)无主病人,做好分诊、保护工作。)无主病人,做好分诊、保护工作。106 二、二、急诊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流程(三)(三)分诊分诊后后处理处理1.一般患者:一般患者:入专科病房入专科病房、观察室、或带药离院观察室、或带药离院。2.危急重危急重患者患者:立即进入抢救室、急诊手术室、或立即进入抢救室、急诊手术室、或急诊监护室、在紧急情况下如医生不

50、在,护士应采急诊监护室、在紧急情况下如医生不在,护士应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取必要的应急措施。107 二、二、急诊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流程 3.疑是传染病患者疑是传染病患者?4.涉法案件:涉法案件:108 二、二、急诊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流程(四(四)转诊转诊 1.转诊原则转诊原则患者自愿原则:患者自愿原则:分级诊治原则:分级诊治原则:就近转诊原则:就近转诊原则: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资源共享原则:资源共享原则:连续管理原则:连续管理原则:109 三、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三、急诊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一)急诊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特点(一)急诊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特点 1.恐恐惧感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院前急救第三章急诊科管理课件2.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