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六课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我们的中华文化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难易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 大精深 1、2、3、4、5、6、7、8、 10、13 易、中、易、中、中、中、中、难、 中、难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8、11、12、13 难、中、中、难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 的贡献 9、14 中 一、选择题 1.2018 戊戌狗年指导性年度汉字感。在说文解字中,“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 ” 而“感”作为指导性年度汉字,预示 2018 是有感即通,相亲相爱,激动人心的一年。这说明 ( ) 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字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体现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
2、要见证 A. B. C. D. 解析:B “ 感作为指导性年度汉字,预示 2018 是有感即通,相亲相爱,激动人心的一年”, 体现了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符合题意;2018 戊戌狗年指导性年度汉字感,在 说文解字中也有解释,体现了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符合题意;文字是 文化的基本载体,错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错误。 2.2018 年 9 月 30 日,大汉雄风徐州汉代楚国精品文物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展。展览 精选了徐州博物馆文物 107 组 189 件,包括形制齐备的印章、装备完善的兵马俑、精美绝伦 的彩绘歌舞俑及晶莹剔透的玉器等。分为“地下宫殿灵魂居所” “宫室百官制同
3、京师” “楚汉雄兵锐兵强阵” “国力充盈盛世繁华” “永生之梦事死如生”等五个单元,全方 位地展现了汉代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些文物( )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是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A. B. C. D. 2 解析:D 在武汉博物馆展览的历史文物,全方位地展现了汉代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 活等各个方面,说明这些文物是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 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正确;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 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错误。
4、 3.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早在 7 000 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就有漆器问世。其品类之多、工艺之 精、用途之广、历史之悠久,堪称中国古代造物中的华彩篇章。 “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 艺术展”,演绎了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漆器艺术史。它体现了中华文化( )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 A. B. C. D. 解析:A 中国漆器品类多、 工艺精、 用途广,堪称中国古代造物中的华彩篇章,说明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正确;中国漆器7 000年前问世,历史悠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正确;材料 未体现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排除。 4.在历史长河中,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不同艺术特征的文化并行发展形成了南北
5、文化各自的 艺术风格,正如北方民歌产生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南方的神话产生了楚辞的浪漫主义 一样。可见,不同的艺术风格体现了( )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不同地域在自然、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 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各不相同 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 B. C. D. 解析:A 南北文化各自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也体现 了不同地域在自然、 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正确;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既有 不同点又有相同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不同地域文化的个性和特殊性,而非强调不同地域 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排除。 5.2018 年,国
6、学普及读物在京东图书的销量同比增长 131%,经、 史、 子、 集四部中,除了经部, 其他三类销量同比增速都超过 110%一些知名古籍出版社的权威版本也卖得十分火爆: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套装上下册) 、中华书局的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套 装全 10 册)2018 年销量同比增长近 150%,商务印书馆的西游记2018 年销量同比增长 近 500%古籍图书热反映出( ) 读者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寻找精神家园的心理需求 古籍图书承载了中华文明,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标志 优秀文化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古籍图书决定 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3 A. B. C. D.
7、解析:B 古籍图书热反映出读者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寻找精神家园的心理需求,优秀文化作 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符合题意;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汉字,不是古 籍图书,错误;古籍图书不能决定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错误。 6.在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安徽展馆参展产品种类繁多,有凤阳凤画、 桐城剪纸、六安竹编、徽州雕刻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充分展现了前进中安徽的生机 和魅力。这表明(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我国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 域特征 文化创新源于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A. B. C. D. 解析:B 安徽展馆参展产品种类繁多,
8、有凤阳凤画、桐城剪纸、六安竹编、徽州雕刻等众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充分展现了前进中安徽的生机和魅力,这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带有 明显的区域特征,正确;我国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说明文化具有民族性,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源于实践,错误。 7.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和锤炼而形成的简短精辟、易记易用的固定短语,全 面系统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的状况,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精华和情感体验, 直到今天,依然被我们广泛使用。 历史悠久的成语在今天依然能够被广泛使用,是因为( )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成语中蕴含着博大精
9、深的思想文化 不 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存在共性内容 成语承载的文化信息是源远流长的 A. B. C. D. 解析:C 历史悠久的成语在今天依然能够被广泛使用,是因为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存在共性 内容,成语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符合 题意;材料强调历史悠久的成语在今天依然能够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不是原因,排除。 8.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 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 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释、道哲学思想交融,使中国茶文化大放异彩。材料表明 ( )
10、中国茶文化因其包容性而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文化人的社会实践是茶文化创新的源泉 和动力 促进文化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 B. C. D. 4 解析:B 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 茶道精神,并与儒、释、道哲学思想交融,使中国茶文化大放异彩,表明中国茶文化因其包容 性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正确;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释、道哲 学思想交融表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正确;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茶文化创 新的源泉和动力,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错误。 9.藏医药浴法,藏语称
11、“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 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 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2018 年 11 月,“藏医药浴法”被列 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印证了( ) 藏医药科学技术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领先世界 藏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极具地域特色 和民族特色 藏族人民的伟大创造丰富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藏族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 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 A. B. C. D. 解析:B 藏医药浴法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的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 治的传统知识
12、和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印证了 藏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藏族人民的伟大创造丰富了世界文化多样 性,符合题意; “领先世界” 说法夸大了藏医药科学技术的地位,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藏 族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排除。 10.斗拱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隼榫连接,天衣 无缝,美如莲花;而汉字也是由点、横、竖、撇、捺五种基本笔画编织的图画,它的节奏与旋 律之美、变化与和谐之美,都与斗拱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中国元素( ) 生动地展示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
13、深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B. C. D. 解析:C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区域文化;表述错误,中国元素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 根本动力;斗拱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汉字的节奏与旋律之美、变化与和谐之美,都 与斗拱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中 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正确。 11.2018 年 9 月 2 日,第十八届亚运会闭幕式在印尼雅加达举行。 杭州用 8 分钟惊艳了世界。 在春江花月夜的悠扬曲调中,舞者们如古画中的江南仕女般翩翩起舞,荷叶、玉笛、琵琶、飞 5 檐、灯笼、窗棂、青瓷,充
14、满了江南风韵与中国气息。传统而又富有底蕴的中华文化与现代 而又充满魅力的人工智能在舞台上完美融合,展示了一个快速发展、科技担当、海纳百川的 当代杭州风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体育盛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继承传统文化是 文化创新的源泉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B. C. D. 解析:D 杭州将传统而又富有底蕴的中华文化与现代而又充满魅力的人工智能在舞台上完 美融合,展示了一个快速发展、 科技担当、 海纳百川的当代杭州风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 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也说明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正确;体育盛会 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而非传
15、播手段,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错误。 12.2022 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 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下面还有“BEIJING2022”的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标 志。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 ) 说明文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既展现中华文化,又体现文化的多样性 源 于设计者的灵感,形象展示活动的活力 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 B. C. D. 解析:C 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既展现中华文化,又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符合题意;文化的力量在实践中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排除; 北
16、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设计者的灵感,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先秦至当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 “天下一家”的人类情怀、 “中和之道” 的协调智慧一路走来,款款而行。 “礼之用,和为贵”,和平是中国展现给世界的第一印象,也 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法则。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 5 000 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 6 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 ”中国不认同国强 必霸的陈旧逻辑,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
17、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本着和 平、和睦、和谐的精神追求,困扰西方世界上百年的一个个命题,被中国智慧一举廓清。中华 文明古国,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卓越的东方智慧,重返世界舞台中央。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谈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元素。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在 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 宇宙观和人类情怀,又秉承了中国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智慧,是引领中华儿女和国际社会创 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可 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从
1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力量 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等方面,谈谈 “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元素。 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和”文 化的继承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人类情怀,又秉承 了中国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智慧。 (3)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承包容精神,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为世界各 国处理国际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4)中华文化的力
19、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中国思想元素,激励世界各国共同创造幸福生活,为世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 年 1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 周年纪念会并发表重要 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制度不同, 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 “一国两制” 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 实情况,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的利益和感情。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 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
20、 宗教 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 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 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 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 观化育后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7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为文化生活,切入点大,题目类型为认识说明类, 问题指向说明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本题知识切 入的角度切忌仅仅局限在中华文化的范围,而是应该从文化的作用、传统
21、文化的特点、中华 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力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中华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精神价值,能够增强海 峡两岸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是海峡两岸同 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能实现海峡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3)中华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 和凝聚力之中,促进海峡两岸民心相通。 (4)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 民族的精神基因,深深植根于海峡两岸同胞的心中,是推动海峡两岸统一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