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起宿主感染的细菌成为病原菌或者致病菌。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屏障和占位性保护产生对病原菌有害的代谢产物营养竞争致病性的概念 致病性:细菌对宿主感染致病的能力。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宿主可引起不同的疾病。例如伤寒杆菌能引起伤寒,痢疾杆菌能引起痢疾,这是由细菌种的特性所决定的。毒力毒力(virulence)是指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这在不同菌种之间以及同种不同菌株之间可有所差异。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一定条件下,能引起50%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微生物数量或毒素剂量。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是指引起5
2、0%实验动物或者组织培养细胞发生感染的微生物数量。产生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白喉杆菌、金葡、溶血链球菌);部分革兰阴性菌(痢疾志贺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产毒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exotoxin)二、细菌的毒素 1.化学本质:蛋白质 有两个亚单位组成 A亚单位 毒性部分,为毒性中心B亚单位 无毒,为与易感细胞结合的部分分 类:细胞毒素,神经毒素,肠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产生细菌:革兰阴性细菌存在部位:细胞壁的外层化学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 成:O特异性多糖、核心多糖、脂质A对理化因素稳定:耐热
3、,60数小时不能破坏;160作 用24 h或用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煮 沸30min才可破坏抗原性:弱,不能制成类毒素。致病作用大致相似:1)1)发热反应发热反应 2)2)白细胞反应白细胞反应 3)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点 外毒素 内毒素产生的细菌化学成分稳 定 性抗 原 性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分泌,释放为蛋白质不稳定,加热60即被破坏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被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强,对组织器官具选择性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存在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细菌裂解而释放脂多糖稳定,160 2-4小时才被破坏弱,不能制成类毒素弱,各种细菌的内毒素的
4、效应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变化,休克、DIC等毒 性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消化过程示意图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消化过程示意图接触吞入杀灭毒血症 病原菌在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后,病原菌本身不侵入血流,只有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到达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内毒素血症 G-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的内毒素,也可由病灶内大量的G-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菌血症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只是一过性或间断性地经过血流,到达体内适宜的组织器官后再生长繁殖而致病。败血症败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例如高热、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可导致休克死亡。鼠疫杆菌、炭疽杆菌等可引起败血症。脓毒血症脓毒血症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其它组织器官(如肝、肺、肾等),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