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好题必刷)分类集锦:古诗词鉴赏.doc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0406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好题必刷)分类集锦:古诗词鉴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好题必刷)分类集锦:古诗词鉴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20 年高考语文【好题必刷】分类集锦:古诗词鉴赏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20202020 年高考语文必刷卷年高考语文必刷卷 1 1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采莲曲 李 白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写溪边采莲女隔着荷花谈笑风生,给人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 B三、四句勾勒出一幅人花相映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 C五、六句写采莲女的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风流

2、少年,他们借着垂杨暗中窥视。 D七、八句写采莲女采莲之后返回,她们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令人断肠。 【答案】【答案】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 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另外知人论世的方法同样不可忽视。解答本题需要 关注苏轼的坎坷经历。D 项,“七、八句写采莲女采莲之后返回,她们骑着紫骝”错误,诗人骑着紫骝,马 儿嘶鸣着,惊花,花落,空见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怆断肠。这里充斥着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 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故选 D。 15诗

3、界评价本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塑造采莲女形象 的。 (6 分) 【答案】【答案】诗人采用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手法, (1 分)塑造了活泼、明艳、大方的采莲女形象,人物形 象鲜活丰满,极富生活气息正面: (2 分) (1)诗人将吴越娇艳清纯的采莲女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加以 表现,通过她们的笑声让人领略到她们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1 分) (2)描写 采莲女的新妆与香袖,表现她们着装上的明艳。 (1 分)侧面: (3)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踯躅不忍离去从 侧面来衬托采莲女们的魅力,同时也表现了采莲女的落落大方。 (1 分) 【解

4、析】【解析】本题是考查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分析手法特点和形象的基本特征。 翻译: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阳光照耀 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 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首联是说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 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地 表现出来。颔联是说温和的阳

5、光下,采莲女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采莲女不知是在 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 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这是从正面突出采莲女的活泼美丽。颈联两句写欢声笑语吸引了岸 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 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全诗采用正面与侧 面相结合的描写手法通过描写精心装扮的采莲少女们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快乐嬉戏的旖旎美景,以及岸上 的游冶少年们对采莲少女的爱慕。来表达春日里,少年男女之间微妙萌

6、动的爱情。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20202020 年高考语文必刷卷年高考语文必刷卷 2 2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秋夜思南郑军中 陆 游 五丈原 头习斗声,秋风又到亚夫营。 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 盛事何由观北伐,后人谁可继西平 ? 眼昏不奈陈编 得,挑尽残灯不肯明。 【注】此诗作于开禧元年,诗人已八十多岁高龄,致仕家居,无所事事。当时朝中大将韩侂胄正积极准 备北伐。南郑:陕西汉中。五丈原: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侧,三国时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曾屯兵于此。 亚夫营:即细柳营,在长安不远处,汉将周亚夫曾驻兵细柳,军令整肃,汉

7、文帝称之为“真将军”西 平:即唐将军李晟,曾因征服朱讹叛乱,收复长安,被封为西平郡王。陈编:古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用“秋风”点“秋夜” ,用“五丈原” “亚夫营”点“南郑军中” 。一开始便强烈显示了作者同 南郑的特殊关系。 B颔联作者由昔时回到现实。在南郑军中,不失为“埋剑” ,仍有破土而出的机会;今天却似“闲云” 。 “闲云”二字含有对朝廷的失望之意。 C诗中多处使用典故,用“埋剑”的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用西平郡王的典故,表达自己想继 西平王之后,出师北伐为国效力的愿望。 D尾联以年老反衬南郑生活可思不可得,流露悲凉之意。 “不奈”二字,更表现

8、诗人壮心难耐之状。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C 项, “用埋剑的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错误,颔联是作者的思想又回到现实以后的产 物:昔时在南郑军中,虽然立功机会渺茫,但那时不失为“埋剑” ,仍有破土而出的机会。 “埋剑”的典故, 一般是表述怀才不遇,然而这里用西平郡王的典故,是希望韩侂冑能够再继伟业,期待能领导北伐的英雄 人物出现。故选 C。 15这首诗如何围绕题目中的“思”这个字展开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 分) 【答案】【答案】首联写(用五丈原和亚夫营两个典故点明)作者思念昔日军营生活;颔联写当年在军营思获重用 立功事;颈联忧思今日的朝中无北伐的能人;尾联表达久思

9、不可得的无奈。全诗写诗人思及壮年从军南郑 时的生活,表达急切期望北伐的心情与年老无法报国的忧愤之情。 (意思对即可得 6 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技巧,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 进行分析,同时抓意象,挖内涵,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 情感的流露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 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此诗以秋夜思南郑军中为题,其中的“思”字不仅是联系“秋 夜”同“南郑军中”的纽带,而且是贯穿全诗的灵魂。因而只要抓住这个“思”字,就不难探得作者的立 意。沉思,最容易引人进入幻觉状态。这首诗一二句用“秋风”点“秋夜” ,用“五丈原” “亚

10、夫营”点“南 郑军中” 。句中虽未出现“思”字,但南郑军中生活的真切再现,凭借的却正是作者“思”得入神时所产生 的幻觉,诗篇一开始便强烈显示了作者同南郑的特殊关系,作者“思南郑军中”的意义也更重大了。作者 曾到过大散关,并未到过五丈原和细柳,首联两句全是想象之笔,表现出作者的理想和愿望。然而南郑的 一切毕竟成了过去。颔联是作者的思想又回到现实以后的产物:昔时在南郑军中,虽然立功机会渺茫,但 那时不失为“埋剑” ,仍有破土而出的机会;诗人以八十一岁的高龄致仕家居,无所事事,有如闲云一片。 陆游在这里自称闲云,当然含有对朝廷的失望之意。 “不计程”补足“闲”字:任其漂浮,无法计程。昔如 埋剑,今作

11、闲云,此生已矣。这是可悲的,不过只要报国有人,也没有什么可以伤心的。颈联中作者的诗“思” 再一次腾跃,由“思”昔日南郑到“思”今日的朝中之人。西平,唐将军李晟曾平服朱泚叛乱,收复长安, 被封为西平郡王。陆游此诗作于开禧元年,当时韩侂胄正积极准备北伐。次年五月,宋帝下诏伐金。陆游对 此时是积极支持的。因而颈联两句以西平王朝待韩侂胄,诗句流露了急切盼望的心情。不过,即使韩侂胄能 够收回失地,自己无力参与,也终是憾事。尾联以年老反衬南郑生活可思不可得,颇露悲凉之意。 “眼昏”唯 伴“陈编” ,这是“匹马戍凉州”的陆游所不能忍耐的;嵌入“不奈”二字,则更见诗人壮心难耐之壮。末句 以“灯”点“夜” ,以

12、“残” “挑尽” “不肯明”多方渲染,点出“思”得久、 “思”得切。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20202020 年高考语文必刷卷年高考语文必刷卷 3 3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人日 两首(其二) 杜 甫 此日此时人共得,谈一笑俗相看。 樽前柏叶 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 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 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注】人日:旧时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杜甫当时正要离开夔州,赴江陵。柏叶:古时习俗,将柏 叶浸酒,元旦饮用。胜里金花:指当时妇女头上的花形金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3、A举世同庆人日,诗人随习俗和大家谈笑度过初七,开篇“一谈一笑”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颈联运用夸张手法,写诗人剑气冲天,琴声如流水一般动听,以此表现自己的抱负和才能。 C“无忧”是这首诗的主旋律,诗人因早春到来尽情欢娱,但其间也流露出人生艰难的感慨。 D诗中“看”寒”“弹”“难”押韵,朗朗上口,使诗句富有音乐美,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答案】【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 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 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

14、,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 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 项,“写诗人剑气冲天”错误,颈联“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的意思 是:腰间的佩剑暂且不用拔出来,来欣赏如流水一般动听的琴声吧。所以此处没有“剑气冲天”。故选 B。 15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的最后两句与李白的行路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表 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6 分) 【答案】【答案】相同之处: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的执着追求和对前途的乐观精神。 (3 分)不同之处: 李诗更强调自己坚信总有一天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杜诗更强调坚持自己的正直理念,走人生正道。 (3 分) 【解析】【解析】本题

15、考查了比较鉴赏诗歌基调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 作者的心情;其次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还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 当的鉴赏。李诗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 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体现作者 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写出作者坚信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体现作者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杜诗的“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表达了诗人因早春到来尽情欢娱,但 其间也流露出人生艰难的感慨,更强调坚持自己的正直

16、理念,走人生正道。由此可知,两首诗的相同之处 都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的执着追求和对前途的乐观精神。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20202020 年高考语文必刷卷年高考语文必刷卷 4 4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开篇点题,点明时间是除夕夜。同时表现作者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思念家乡, 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 B颔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

17、之相比,在外更加的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 的思念。 C颈联,“畏老偏惊节”,一“惊”字,不仅表现出作者因年老而感觉到时光匆匆,更表现出作者对 家乡的思念。 D这首五言律诗用语平淡朴实,但感情真切,表现出流落在外的作者逢佳节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畏老 情绪。 【答案】【答案】D 【解析】【解析】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 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 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D 项,“畏 老情绪”错误,诗句中表

18、现作者人到老年,思乡之情更重了,并不是真正的“畏老”,所谓“畏老”情绪 只是为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服务的。故选 D。 15这首古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简析。 (6 分) 【答案】【答案】直抒胸臆,诗人一开篇就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看似 平淡,却是平淡处见真情。对比,用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家中生活的贫苦做对比,抒发了对家乡的刻骨思 念。曲笔,最后一联转换抒写角度,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不仅表现出 一种浓浓的亲情,更强化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每点 2 分) 【解析】【解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

19、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 分析艺术效果。此题从抒情手法的角度看,“思乡泪满巾”直抒胸臆;从表现手法看,“始知为客苦,不 及在家贫”是对比,“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是曲笔,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情感分析效果。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20202020 年高考语文必刷卷年高考语文必刷卷 5 5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登 楼 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 。 【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遇刘备之前喜吟梁甫吟 ,常自

20、比管仲、乐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写诗人登楼见花因“万方多难”而心生悲慨,以乐景衬哀情,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 B颔联描写锦江春色辅以天地之势,形容玉垒浮云赋予古今之慨,寓情于景,境界宏阔。 C颈联议论国事时局,抒写了诗人对朝廷永固的坚定信念和对入侵者义正辞严的斥责。 D尾联借典抒情,“可怜”等字词语含讥刺,“聊”字流露了诗人独自登楼的无聊寂寞。 【答案【答案】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 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

21、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 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 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 项,“流露了诗人独自登楼的无聊寂寞”错误,“聊”意为姑且、暂且,流露了 诗人渴望遇到明君施展才华的感情。故选 D。 15同是“登高望远,即景抒怀”之作,请简要分析本诗与登高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6 分) 【答案】【答案】相同:漂泊流离的苦楚。对时局国事的担忧。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境遇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深 沉慨叹。 (3 分)不同: 登高直抒老病孤愁的哀伤凄苦; 登楼则表达了对朝廷永固的希

22、冀与信念,对 入侵者的警告和斥责,同时借诸葛亮梁甫吟的典故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无奈。 (3 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的能力。具体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把握诗歌 的基调和情感要从诗歌的标题、作者,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关键词、注释等入手。答题时先答出感情,然 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解说。本题要求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的异同。两首诗后四句均为抒情句,分析相同之 处,主要结合对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把握,然后抓住本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和登 高“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分析即可。分析不同之处,抓住本诗“北极朝廷终不改,西 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

23、,日暮聊为梁甫吟”、 登高“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 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分析即可。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20202020 年高考语文必刷卷年高考语文必刷卷 6 6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 1415 题。 淮安览古 姚广孝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屏列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浮。城头鼓动惊乌鹊,坝口帆开起白鸥。 胯下英雄今不见,淡烟斜日使人愁。 【注】姚广孝:字斯道,苏州人。初为僧,名道衍,洪武中从燕王(即成祖)到北平,为心腹谋士。成祖 即位,复姓,赐名广孝,授太子少师,参与编修永乐大典 太祖实录 ,被称为“黑衣宰相” 。 14

2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全诗开篇,诗人就穿透时空,以开阔的视野,勾勒出了淮安“襟吴带楚”和“壮丽东南”的宏 大格局。 B颔联“青山似屏,淮水如练” ,运用比喻,把眼前之景描写得生动形象:山似屏风环绕,淮河如丝 带铺向天边。 C颈联城头的鼓声惊动鸟雀,坝口的船帆飞起白鸥,淮安城山水依旧气象万千,诗人一味迷恋眼前的 山水美景。 D全诗写的都是淮安的景淮安的人,如淮水、古城、坝口、白帆、韩信,可见诗人当年对淮安的游览 心得颇深。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 每个选项一个考点,

25、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 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 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错在“诗人一味迷恋 眼前的山水美景”这个地方,结合全诗可知:诗人更为感慨的却并非眼前的山水美景,而是曾在此演绎的 历史风云。故选 C。 15结合全诗内容,简要赏析作者怎样抒发思想感情的?(6 分) 【答案】【答案】首联诗人即景抒情,以虚写实,起笔就穿透时空,以开阔的视野,勾勒出了淮安的壮丽,繁华, 抒发诗人的自豪(喜悦)之情;尾联用典,借用汉代“

26、淮阴侯”韩信胯下受辱,终成英雄的典故,暗含 诗人对淮安人杰地灵的仰慕;以景结情,感叹韩信之厄,又居安思危,留下了意犹未尽的一缕愁绪; 以乐衬悲,诗人由壮丽山河美景而感慨江山已定,英雄安在的隐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人思想感情和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意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写作背景及注释,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回答本题,应先读懂诗句内容,然后根据诗中所表达的 意象进行分析。注意回答手法,一定先要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点明诗人的情感。本题 要求结合全诗内容,简要赏析作者如何抒发思想感情。我们的重点是看每一联用了些什么手法,然后概括 出所表达的作者的情

27、感。首联“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诗人即景抒情,以虚写实,起笔就穿 透时空,以开阔的视野,勾勒出了淮安的壮丽、繁华,抒发诗人的自豪(喜悦)之情。其中“襟吴带楚” 说明了淮安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而从“客多游”是作者想象的游人如织的情景,也从侧面反映淮安的作为 东南第一州的不凡气势;尾联“胯下英雄今不见,淡烟斜日使人愁” ,引用典故,借用汉代“淮阴侯”韩信 胯下受辱,终成英雄的典故,暗含诗人对淮安人杰地灵的仰慕。面对江山如画,山河壮美,社稷安宁,而 “英雄今不见” ,不由得使人“愁”从中来。作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和缅怀。同时,诗歌 隐隐地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8、,以及“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的意蕴。即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20202020 年高考语文必刷卷年高考语文必刷卷 7 7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六月三日夜闻蝉 白居易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注】此诗创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作者在苏州因病休假时所作。东京:东都洛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开头两句,诗人调动不同感官来表现夏季纳凉的清爽舒适

29、,与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 清响”所表现的意境相同。 B “微月初三夜”一句形容月亮还是一个窄小的月牙,月亮既点明了时间,又是诗人常用的联想的着 笔点,借以表达内心的愁思。 C诗歌最后两句,把情思寄托在眼前的池上之月、水中之船上,由景及情,病中的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D本诗格调清新自然,诗人借助“荷” “柳” “月” “蝉”等意象,营造一种宁静空明之境,在特定的 气氛中表达情思,感觉自然而亲切。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

30、翻译诗句,接着把握 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 项, “眼前的池上之月、水中之船”错,由“不知池上月, 谁拨小船行”中的“不知”可知,这两句是写诗人联想自己家乡的场景,不是“眼前”之景。故选 C。 15诗中前后两次写到蝉声,作用却又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答案】第一次写蝉是实写,由眼前的蝉鸣联想起洛阳的家,蝉的作用是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愁绪; (3 分) 第二次写蝉是虚写,想象洛阳家中竹林中的蝉也该鸣叫了吧,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分) 【解析】【解析

3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找到题干所提示的意象所在的句子,理 解诗句大意,然后将其放入整首诗的背景中去分析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次写蝉是“微月初三 夜,新蝉第一声” ,六月初三的夜晚,诗人听到了今年的第一声蝉鸣。结合后句“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 刚刚听到蝉叫时,诗人这个北方来的客居之人还有些愁,是它打扰了诗人的睡眠,让诗人睡不着觉;它勾 起了诗人思乡的愁绪,在安静的夜里聆听着蝉鸣不禁想念洛阳的家了。可见,这次写蝉,主要是勾起了诗 人的思乡愁绪。第二次写蝉是“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在诗人洛阳家中,有一片竹林,想来此次分别 后,里面有蝉又在鸣叫了。这次

32、写蝉并非实写,而是想象,诗人借蝉表达了病中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之情。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20202020 年高考语文必刷卷年高考语文必刷卷 8 8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追赋暮游 许月卿 锡山舟泊似荒村,微服南禅 古迹存。 壁上姓名今已远,碑阴人物了能言。 薄游草草寒侵袖,远思悠悠风满轩。 携手出门烟树密,数僧离立 语黄昏。 【注】许月卿在青年时曾怀着报国之心到扬州,投效于名将赵葵幕中,以军功补进武校尉,嘉熙四年之 冬,罢武职,离扬州取水路南下。一天黄昏,舟泊无锡,上岸游南禅寺。这首诗是一年以后追写此游之作。 南禅:无锡锡山佛寺

33、名。离立:相并而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写景记游之作,用平铺直叙的手法依游览顺序写了三个阶段:舍舟访寺,寺中览古,出寺所见。 B领联专写古迹。作者选取入诗的是两处较有名气、印象也较深的北宋遗迹。墙壁上的题诗,碑上的 阴文,依然清晰。 C颈联以“侵”与“满”两个动态词为中心组成,侧重于古寺的客观描写,表现出古寺的环境氛围。 D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平淡。通篇无一奇语警句,却浑成流畅,富于平淡质朴之美。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 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

34、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 项,错在“侧重于古寺的客观描写” , “薄游草草寒侵袖”是说眼前的荒凉景象让诗人感觉到寒意, “远思悠悠风满轩”是说寒风阵阵,让诗人感 慨物是人非,追思荒远。应该是侧重于诗人游览古寺的主观感受。故选 C。 15有人评价首句的“荒”字笼罩全篇,请结合诗句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荒”的?(6 分) 【答案】【答案】通过描写自然环境表现“荒” ,描写隆冬时节,黄昏时刻,寒风阵阵,远树云烟迷蒙的寺景,营 造荒凉萧瑟的氛围。通过描写历史古迹表现“荒” 。描写寺院中的古迹,名人题诗、碑文依然清晰

35、,但是 人已不在,暗含迹存人亡的今昔感慨,物是人非,追思荒远。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荒” 。通过“草草 薄游” “寒风侵袖” “远思悠悠”来表达了诗人失落怅惘的复杂情感。 (每空 2 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中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 这种技巧,还要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本题要求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荒”的?” 本诗的首联用“似荒村”总写了诗人微服暮游南禅寺的感受。接着颔联通过描写寺院中的古迹, “壁上姓名 今已远,碑阴人物了能言” ,壁上的题诗和古碑上的碑文清晰可见,但是作者已不在,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凄 凉之情。颈联又通过

36、描写自然环境表现“荒” , “薄游草草寒侵袖,远思悠悠风满轩”描写薄暮时分,寒风 袭来,让人追思荒远。而尾联的“携手出门烟树密” ,通过远树云烟迷蒙的寺院景象,营造荒凉萧瑟的氛围。 “数僧离立语黄昏” ,进一步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荒” 。联系之前诗人的“草草薄游” “寒风侵袖” “远 思悠悠”的形象,这里又通过诗人眼前所见的黄昏时分僧人并立交谈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失落怅惘之情。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20202020 年高考语文必刷卷年高考语文必刷卷 9 9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 1415 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春云吹散湘帘雨 ,絮黏蝴蝶飞

37、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瞑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注】湘帘:用湘妃竹编制的帘子。鸳瓦:即鸳鸯瓦,上刻有鸳鸯,故称。唐白居易长恨歌 :“鸳 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本词开头写春日傍晚,雨收云散,飞絮粘在蝴蝶的翅膀上,使它欲飞还住,渲染出幽婉凄迷的氛围。 B“人在”两句,写主人公独立高楼之上,感受到从四面八方吹来的和煦春风,写出登楼赏春的雅兴。 C“柳烟”两句,进一步写出杨柳青青,如烟似雾,暮色冥冥,烟笼鸳瓦,都如愁绪笼罩在楼中人心头。 D这首词写景细腻生动,抒情含蓄委婉,末句以景语作结,不直接道

38、破,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答案】【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 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 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 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 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 项,“感受到从四面八方吹来的和煦春风,写出词人登楼赏春的雅兴”错误。雨 收云散之后的春风,应该是料峭凉风,而不是和煦的春风;此处写主人公在

39、华美的高楼上,感受到清冷的 寒风,流露出主人公心中隐隐的凄迷伤感,而不是赏春的雅兴。故选 B。 15这首词结尾为什么要说“休近小阑干”?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答案】【答案】“休近小阑干”,是因为凭栏远望看到夕阳下绵延不尽的远山,会引起怀念远人的愁思,而思 念的人更在远山之外,望也望不到,只能引起内心的尤尽伤悲罢了。上文写人在玉楼、双飞蝴蝶、陌头 杨柳楼上鸳瓦,已是思念深重,此时若再近小阑干,则愁上更愁,悲上愈悲了,因此更需“休近小阑干”。 (每点 3 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此类 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

40、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 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 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本题要 求分析这首词结尾为什么要说“休近小阑干”,需要认真分析意象,联系上下文。“伤春悲秋”作为中国 古代文人一种特有的情结,长久寄居于各种诗词歌赋中,文人总多愁善感,大自然里的万物都有可能激起 万千思绪。本词前文已借春雨玉楼、双飞蝴蝶、陌头杨柳、楼上鸳瓦等意象,寄寓了主人公怀人之愁,因 此,此时若再近小阑干,则望远山、恨夕阳,愁上愈愁,颇见闺怨。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20202020 年高考语文必刷卷年高考语文必刷卷 1010

41、(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送人从军(时有吐蕃之役) 杜 甫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 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 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 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无地”即地尽处,“近天”是天边头,极言戍边之地的偏远。 B颔联想象友人将渡过人烟断绝的茫茫沙漠,行军环境之恶劣溢于言表。 C颈联暗用李广难封之典故,用友人口吻,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情绪。 D标题交代写作背景和缘由,阳关、沙碛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战争氛围。 【答案】【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42、,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 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 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 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 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 项,“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情绪”错误,“封侯不计年”是诗人对远行友人的勉 励与叮嘱。故选 C。 15在这首送别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答案】励与叮嘱,既然你好武,就不要埋怨命运使你远戍边

43、塞;为了实现封侯的壮志,就不必顾虑时间的 长短。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边地冬季天寒地冻,一片苍茫,你要小心谨慎,不要迷失了道路。 (每点 2 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 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 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本诗从题目“送人”可知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从“从军”可知内容与边塞有关,前 两联写景、叙事为主,后两联主要抒情。“无地”“近天”“渡沙碛”“断人烟”极言从军路途中的艰险; “宁论命”“不计年”写出对远行友人的勉励与叮嘱; “马寒防失道, 雪没锦鞍鞯”中的“马寒”“雪没” 言边地荒寒,“防失道”透露出对友人的关怀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好题必刷)分类集锦:古诗词鉴赏.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