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目科学年级三班级授课人课 题第三单元复习检测第 17课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此教材: 核心素养目标:1、 使学生明白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2、明白地球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为人类生存提供着各种自然资源。3、培养学生珍惜土壤资源,参与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土壤资源。重 点土壤的种类和特征难 点如何保护土壤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知识展示厅(19分)1、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 )。2、能改良土壤,并在成飞中发挥作用的小动物是( )。3、沙质土的( )、( )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4、黏质土的保水
2、性、保肥能力最好( )、( )最差。5、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 )、( ),为动物生存提供( )。6、( )是珍贵的,人们在利用它的同时,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正在破坏它。7、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 )、( )、( )。8、土壤的主要成分有( )、( )、( )、( ), 另外还有( )的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 )。 二、 选择大乐园(20分) 1、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 )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2、土壤中渗水性最好的是( )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3、下列方法中不能起到改良土壤的是( ) A、种植绿肥 B、喷洒农药 C、施用农家肥4、下列小动物在土
3、壤中生活的是( )。 A、壁虎 B、屎壳郎 C、草鱼5、下列不属于保护土壤资源的是( )。 A、植树种草 B、合理放牧 C、过量喷洒农药6、黄河的水之所以变黄,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流太急 B、排入污水 C、水土流失7、做“探究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实验时,要用到的实验用品( ), A、玻璃杯 B、放大镜 C、扎了小孔的大饮料瓶8、适合种庄稼的是( )A、福建的红色土壤 B、黑龙江的黑色土壤 C、陕西的黄色土壤9、下列属于仙人掌生长习性的是( )。A、喜高温耐湿 B、耐干旱、贫瘠 C、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10、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中有腐殖质 B、土壤没有肥
4、力 C、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三、对错审判厅(20分) 1、土壤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 2、土壤中有水,但没有空气。( )3、土壤是有微生物存在的。( ) 4、植物对土壤也有保护作用。( )5、黑龙江的黑色土壤适合种植茶树。( )6、捏后照样散开,不能成团的是沙质土。( )7、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壤土。( )8、农民伯伯用手捏一捏,就能够判断土壤的种类。( )9、山坡、旱地和水田等不同的地方的土壤,其主要成分是有差别的。( )10、采集土壤标本时,先要刮去约1厘米深的表层土,再垂直深挖约30厘米,才能开始采集。( )五、巧妙简答区(20分)1、什么是土壤?它的作用是
5、什么? 2、人类破坏土壤资源的行为有哪些?3、 植物是如何保护土壤的? 4、我国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方法有哪些?四、快乐连连看(9分) 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六、拓展训练营(12分) 请写出比较沙质土和黏质土的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科目科学年级三班级授课人课 题第三单元检测分析第18 课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此教材: 核心素养目标:1、使学生明白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2、明白地球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为人类生存提供着各种自然资源。3、培养学生珍惜土壤资源,参与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土壤资源。重 点土壤的种类和
6、特征难 点如何保护土壤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知识展示厅(19分)错别字多,如:壤,少些一竖,右下偏旁成了表。植,殖,少写一横。 二、 选择大乐园(20分) 1、对三种土的特征辨别不清。如: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黏质土。2、受实验影响,对土壤的渗水性不理解,如:土壤中渗水性最好的是黏质土 3、对教材插图识记不清:做“探究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实验时,要用到的实验用品:玻璃杯 三、对错审判厅(20分)1、对农民伯伯用手捏一捏,就能够判断土壤的种类不理解。2、不懂山坡、旱地和水田等不同的地方的土壤,其主要成分是有差别的。3、对教材不熟悉,误认为:采集土壤标本时,先要刮去约1厘米深的表层土,再垂
7、直深挖约30厘米,才能开始采集。四、快乐连连看(9分) 正确率高 。 五、巧妙简答区(20分)1、对土壤的含义、作用不了解,不会描述。2、对植物保护土壤没有直观体验,不太理解。 六、拓展训练营(12分) 不会用文字描述比较沙质土和黏质土的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收获:学生对土壤的作用、成分有初步感知,对土壤破坏情形和保护印象深刻。不足:对土壤的种类的辨别方法及性质差别,适合种的植物不理解。不会用简单语言回答问题。措施:1、多让学生练习,讲解,引导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2、用DVD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兴趣,拓展知识面。3、多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发言提问。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用生活常识解决课堂问题。5、鼓励学生搜集课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