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语文 考生注意:考生注意: 1.1.本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 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 2.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毫米黑色墨水
2、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4.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高考范围。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 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
3、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哧”等区别。可以说, 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 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微 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 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 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4、 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 有太大变化。从増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 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 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 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 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
5、套用流行 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盛极一时,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只 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 更进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 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 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映射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 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善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 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
6、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 通就能心心相印。 (摘自盛玉雷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大精深的汉语,可以多样的表达折射多重情感,反映多彩生活。 B. 流行的新词汇即使经过实践的考验和时间的沉淀,也很难成为语言的经典。 C. 从称谓之争、古音讨论中,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碰撞。 D. 用丰富的语言去承载文化,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生活就是善待语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采用了例证、对比等论证手法,意在论证语言的“钝化”现象。 B. 第三段从存量、增量的角度,论证了我们
7、当今的语言并不贫乏的观点。 C. 文章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论证的,层层递进,逻辑性强。 D. 文章辩证地论述了当今层出不穷的新词汇在交际上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新词汇一方面丰富了语言的存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B. 网络用语之所以能够存活甚至广为流传,是因为其拥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的生命力。 C. 只有能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的语言,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沉淀,焕发勃勃生机。 D.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善待语言、更好表达,就是善待文化、善待自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
8、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中国科协牵头举办的“2018 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启动。9 月 18 日,在中国科技馆西广场,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围绕“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的主题,承办了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绿色 生活”展区。 据中国科协统计,自 2004 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累计举办重点科普活动 7 万余次,参 与公众超 13 亿。全国科普日活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学节庆。此外,由中国科协主办的首届世界公 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于 9 月 17 日至 19 日在北京举行,倡议消弭科学素质鸿沟,促进知识成果与科技文明 共享。 (
9、节选自2018 年全国科普日看科技创新如何创造“绿色生活” ,“人民网”2018 年 9 月 20 日) 材料二: 在气象科技成果展上,世界上最先进的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 星,天气雷达、气象探测无人机、 微波辐射计等天地空一体化、精细化、自动化的观测设备,我国自主研发且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数值天气 预报系统 GRAPES,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大城市精细化预报系统等纷纷亮相。5 月 19 日至 22 日,在北 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气象科技成果展,以“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为切入点,运用多种形式和手 段,通过观测、预报、服务等十个专题,全方位展示气象行业紧跟时代发展、紧贴国家需求的现代化
10、征程。 丰富酷炫的科技成果让公众饶有兴味地驻足,近距离“触摸”气象科技创新脉动。 在科普互动体验区,天气衣橱、虚拟现实台风体验、现场知识问答等活动,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 寓教于乐地讲好气象科技创新故事。 据了解, 5 月 19 日至 22 日举办的科普互动体验活动, 通过近百项实物、 模型和多媒体展示拉近气象与公众的距离,吸引广大公众了解气象发展、感受科技魅力、激发创新兴趣。 在科技周期间,气象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中学生气象知识竞赛等重点活动也 将陆续开展。全国范围内,千余项活动精彩纷呈,包括气象科普教育基地、野外科学试验基地、重点实验 室开放活动,送优质气象科技资源和
11、特色科普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军营、进公共场所等。 (节选自中国气象报2018 年 5 月 21 日) 材料三: 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仍然是我国创新发展的明显“短板”。按照现在国际比较通用的米勒公民科学素养 测评体系进行的调查,2015 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 6.2%,也就是说每 100 人中有 6.2 人具备科学 素质。这一水平相当于欧美 20 多年前的水平。 我国目前已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 10%的目标写入了“十三五”规划。“但即使到 2020 年我们成 功实现了这一目标,也只是跨过了创新型国家的最低门槛,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20%甚至 30%的水平还存在 很大差距。”中国
12、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国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位列 18,但科学素 质排名在 30 多位。如果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得不到大幅提高,肯定会拖整个国家创新发展的后腿。” 目前我国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尚勇表示,我们科普的机构设置、资源配置、工作模式、工作习惯等 还不适应现代科普发展的需要,市场活力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科普资源缺少互联互通和高效配置,“碎 片化”“孤岛”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科普领域内也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相关部门机构、各地方有很多低水平重复投入,同时资 源不开放不交流不共享。这样一来就造成很多科普作品、科普活动高成本、低水平、低质量,老百姓在科 普中的获得感也较差。 据了
13、解,我国科普经费总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2015 年,我国中央财政科技预算支出为 2587.25 亿 元,其中科普经费为 19.16 亿元,占科技经费预算支出的 0.74%,全国人均不到 2 元。2015 年美国联邦 R&D 经费预算 1354 亿美元, 其中 STEM (科学、 技术、 工程和数学) 教育经费预算 29 亿美元, 占 R&D 预算的 2.1%, 全国人均 9.2 美元。 (摘编自别让科学素质拖了创新的后腿中国科普现状解析 , 科技日报2016 年 7 月 5 日) 4. 下列不属于“科普宣传”活动的一项是 A. 2018 年 9 月 18 日,中国科协牵头举办“2018 年全
14、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 。 B. 自 2004 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累计举办重点科普活动 7 万余次。 C. 2018 年 9 月 17 日,中国科协主办的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举行。 D. 2018 年 5 月 19 日,中国气象局主办的气象科技成果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界上最先进的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 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 GRAPES 等纷纷亮相,展现了我国 在气象领域的最新科技水平。 B. 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仍然是我国创新发展的明显“短板”,2015 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 6.2%,
15、 相当于欧美 20 多年前的水平。 C. “十三五”规划规定,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目标为 10%,即使实现这一目标,但与世界主要发达 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D. 目前我国科普工作在机构设置、资源配置、工作模式、工作习惯上还不适应现代科普发展的需要,科普 领域内也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 6. 目前进一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乡篾匠 李汀 清晨,在秦巴山区深处,袅袅炊烟升起的时候,背着竹背篓,头上缠着青布巾的篾匠,在崎岖不平的 山路上开始走
16、村串户找活路。 浓雾笼罩的山村响起吆喝声:编竹篓篓、竹背篓,补竹晒席、竹撮箕喔。是篾匠手艺人 上门了,赶紧端着饭碗迎出来,应承着:快屋里坐。篾匠放下背篓,主人同他坐在一条长板凳上,递上纸 烟,朝霞的斑斓里有了浅浅的影子。 主人指了指屋后的一片毛竹林,篾匠拿上砍刀选了一棵竹子,锯短剖成指头宽的竹片,再换篾刀劈成 细篾,用篾刀刮平整。这时候,整个院子都是竹子的味道,柔软、清香。细篾刮好后,篾匠在背篓里找出 他的宝贝东西篾舌。篾舌是一条长十几厘米、宽一两厘米的扁铁条,一头平一头尖,尖的一头镂条小 沟。只见篾匠左手把篾舌穿过密实的编打层,右手把进补的篾片从篾舌上面的口上插入,左手抽出篾舌, 把进补的篾
17、片乖乖地带过来。一会儿,烂了的簸箕就补好了。 “竹子生来不为强,荒山野岭都能长。篾匠师傅买了去,做成物件用途广。做把竹椅放门堂,夏日炎 炎好乘凉。起青削黃做凉席,铺在床上四方方”这曲调熟悉,像山歌一样飘在山沟沟里,篾匠师傅眼 里闪烁着亮亮的光芒。 我们家熟识的篾匠唱不出山歌。他是个哑篾匠,不唱山歌,但山歌在他心里。八十年代的山村,一副 蒸笼是值钱的家当了。那时家里过年蒸馍,母亲要到邻村去借蒸笼。一年冬天,父亲一咬牙:“请篾匠来 扎一副。” 哑篾匠背着背篓来我家,初冬的阳光刚跃出山头,一抹阳光跟随他进了我家院子。他用手比画,和父 亲交流。父亲说:“慈竹就在屋后呢。”篾匠从背篓拿岀砍刀,去竹林里选
18、竹子。我跟在他身后,帮他扛 砍好的竹子。篾匠“呀呀呀”夸我。我笑,他也嘿嘿笑。 把竹子扛回院坝,父亲已经在院坝里生起了一堆柴火,噼里啪啦燃烧的柴火,映红整个院子。柴火旁 煨着一壶老鹰茶。篾匠点上一杄叶子烟,含在嘴里,开始忙起来。从锯开始,经过剖、拉、撬、削、磨、 刮等工序,一根根竹子变成蒸笼格的竹片,变成蒸笼盖的篾条,变成蒸笼的外框 篾匠背篓里有许多家什,弯刀、锯子、撮子,还有用竹子做的各种小狗、小竹塔子、小虫子等玩意儿。 弯刀是给剖开的竹子里面拉上口子用的,长长的手柄一头放在右肩上,弯刀那头用手按住使劲往胸前拉, 剖开的竹片上留下一道道口子。锯子是用来锯竹子长短的,一锯子下去,细细的竹屑撒在
19、土院坝里,引来 一群蚂蚁排着长队,叼着细竹屑“嗬哟嗬哟”往洞口爬。撮子是用来撮竹节头的,剖开的竹子,把里面的 节头剔除,需要这锋利的撮子一点一点撮出来。 一切准备好了,篾匠把柴火生大了,他要把准备好的竹片放在火上烤。烤好一面,再烤另一面。这时 候,他有空歇歇了,蹲在火堆旁,大口大口喝着老鹰茶。有时,也随手用那些零碎的细竹丝,三下两下就 编织好一只蚂蚱或一只小狗递给我。那时候,我觉得篾匠师傅是那么神秘,好像他啊呀不成语的言语,都 有某种魔力和韵味。 烤好的竹片滚烫,篾匠要趁热拉成圆圈。他用厚布垫上,一头拉在手上,一头踩在脚下,使劲拉手上 的竹片,脚顺势移动,最后把拉过的竹片两头接上,木夹子夹住,
20、再调整几下,竹圈就圆了起来。 三床蒸笼做好了,篾匠依次把蒸笼码好,盖上蒸盖,圆圆的蒸笼立在院坝里,他长长出了口气,对着 远处的山峰“啊啊”吼起来,他吼的是“竹子生来不为强,荒山野岭都能长起青削黄做凉席,铺在床 上四方方”吗?没有人知道,山谷回荡着“啊啊”的回声。 蒸笼扎好了,那一年过年,我家蒸的蒸馍格外香甜。篾匠走时,从背篓里拿岀一个小竹塔送给我,好 多年后我才看清竹塔下还刻有四个字:好好学习。我一直珍藏着他给我的这份美好祝福,只要我坐在书桌 上看到那小竹塔,那份美好和温暖迅速笼罩了我,心里不由得就燃起一种炽热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9 年 4 月 8 日第 20 版,有删改) 7. 下列对
21、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请篾匠来扎一副”一句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手法,让篾匠做一副蒸笼也需要“父亲一咬牙”,由此可以 看出偏远山区中家庭生活贫困的现状。 B. “嗬哟嗬哟”既是拟声词,又兼具拟人的手法,将一群蚂蚁排着长队叼着竹屑往洞口爬的情景写得生动 而又形象,活灵而又活现,极具人性化。 C. “三下两下”与“编织好一只蚂蚱或一只小狗递给我”两处均可以表现出哑篾匠亲切善良的性格特点, 他对待孩子温柔可亲,也受到了孩子喜欢。 D. “心里不由得就燃起一种炽热来”一句,既是我对哑篾匠送我小竹塔的美好回忆,又是我对后来发现的 他让我“好好学习”这一美好祝福的感动。 8.
22、 本文第一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文中两次提到篾匠所唱之歌“竹子生来不为强,荒山野岭都能长。起青削黄做凉席,铺在床上四方 方”,其中包含着哪些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邓愈,初名友德,太祖 为赐名。父顺兴,据临濠,与元 兵战死,兄友隆代之,复病死,众推愈领军事。 愈年甫十六,每战必先登陷阵,军中威服其勇。太祖起滁阳,愈自旴眙来归,授管军总管。从渡江,克太 平,略定溧阳、溧水,下集庆,取镇江,
23、皆有功。进广兴翼元帅,出守广德州,破长枪帅谢国玺于城下。 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励将士与大 海合击破之再迁佥行枢密院事。友谅抚州守将邓克明为吴宏所攻,遣使伪降以缓师。愈知其情,卷甲夜驰 二百里,比明入其城。克明岀不意,单骑走。愈号令严肃,秋毫不犯,遂定抚州。克明不得已降。会友谅 丞相 胡廷瑞献龙兴路 ,改洪都府,以愈为江西行省参政守之,而命降将祝宗、康泰以所部从。二人初不欲 降,及奉命从徐达攻武昌,遂反。舟次女儿港,趋还,乘夜破新城门而入。愈仓卒闻变,以数十骑走,数 与贼遇。从骑死且尽,窘甚。连易三马,马辄踣。最后得养子马乘之,始得夺
24、抚州门以出,奔还应天。太 祖弗之罪也。既而徐达还师复洪都,复命愈佐大都督朱文正镇之。其明年,友谅众六十万入寇,楼船高与 城等,乘涨直抵城下,围数百重。愈分守抚州门,当要冲。友谅亲督众来攻,城坏且三十余丈,愈且筑且 战。敌攻益急,昼夜不解甲者三月。太祖自将来援,围始解,论功与克敌等。太祖已平武昌,使愈帅兵徇 江西未附州县。从常遇春平沙坑、麻岭诸寨,进兵取吉安,围赣州,五月乃克之。进江西行省右丞,时年 二十八。兵兴,诸将早贵未有如愈与李文忠者。 (节选自明史邓愈传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
25、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 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B. 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 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C. 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 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D. 移镇宣州/以其兵取绩溪/与胡大海克徽州/迁行枢密院判官/苗帅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守御单弱/愈激 励将士/与大海合击/破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为帝王庙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B. 元,是历史上首
26、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 C. 丞相,古代官名,丞相通常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官员,即百官之长。 D. 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州一级。如辛弃疾词中有“烽火扬州路”。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邓愈的父兄都曾担任据守临濠的军中统领,都在与元兵作战中英勇牺牲。邓愈年幼时,就被众人推举为 军事统领。 B. 邓愈率军归附太祖,跟随太祖渡江,先后攻克、平定了太平、溧阳、溧水、集庆、镇江等地,因功升任 广兴翼元帅 。 C. 苗军统帅杨完者多次向邓愈发动进攻,都被邓愈一一挫败,损失很大;长枪帅谢国玺和余子贞也先后被 邓愈击败。 D.
27、 邓愈未及而立之年却已屡立战功,二十八岁时就担任了江西行省右丞。像他这样年轻就扬名显达的将领 不多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最后得养子马乘之,始得夺抚州门以出,奔还应天。太祖弗之罪也。 (2)敌攻益急,昼夜不解甲者三月。太祖自将来援,围始解,论功与克敌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杜甫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 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 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 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 【注】梓州、阆州、遂州、果州
28、均位于四川境内,此诗为杜甫流寓四川时所作。安禅:佛教语,指静 坐入定。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开篇描写了春天惠义寺环境的清幽以及诗人进入寺庙后的心境。 B. 诗歌颔联描写了惠义寺花开莺啼的灿烂春光和寺庙楼阁髙耸的巍峨景象。 C. 颈联写诗人登临惠义寺,突感友人仕途得意而自己迟暮无为,顿生惘然之意。 D. 诗歌颔联所描写的浓浓春意与颈联所表达的失落惆怅形成反差,对比鲜明。 15. 诗歌最后两联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29、1)荀子劝学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篇中“_, _”的观点是相同的。 (2)白居易琵琶行的语言简洁凝练,开篇仅用“_”一句就已交代了时间、地点、人 物和事件,“_”一句则点明了季节特征,并渲染了萧瑟落寞的氛围。 (3)水天相连相映的美景常出现在文人笔下。如苏幕遮中的“_,芳草无情,更在斜阳 外”,又如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起飞,_”。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人们_的话语权,日益由社会精英向广大民间开放。而网络的 普及,将这一开放推向一个空前的高度。网络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场域,再平凡的
30、人也能于此发声,且有 _,传播既速且广。这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开明与思想进步,自然也孕育着社会文化进一步繁 荣发展的极大可能。 但在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出异常复杂的特征。网络毕竟只是一个话语平台,它无法如一些人想象的那 样,自动生长出自我净化的功能。在一个众声喧哗、_的网络环境中,常常是( ) ,粗品比精 品更加多产,油滑比严肃更为流行。 有智者说,“无论在哪里,只要风俗与时尚腐败了,语言也会腐败”。事实上,语言不仅仅反映现实, 而且直接地参与现实、干预现实,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的生存状态。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不只局限在文化领域,不少是以改造语言作
31、为突破口的。仅近 代以来,“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延安的反对党八股,都是着眼于改变话风与文风,并且都极端重视向民 间寻求语言的灵感与资源。民间正是语言变革发展的_。网络语言的兴盛,最大的意义可能也在 于此。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孜孜以求 一孔之见 众说纷纭 正本清源 B. 孜孜以求 真知灼见 众说纷纭 源头活水 C. 上下求索 一孔之见 莫衷一是 源头活水 D. 上下求索 真知灼见 莫衷一是 正本清源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宣泄比分析更加容易,理性比偏激更受欢迎 B. 宣泄比分析更加容易,偏激比理性更受欢迎 C. 分析比宣
32、泄更加容易,理性比偏激更受欢迎 D. 分析比宣泄更加容易,偏激比理性更受欢迎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既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 B. 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所以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 C. 如果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就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 D. 既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就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
33、病,但若使用不当,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 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 效,然而,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21.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 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小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 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 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家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
34、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 乐的参与方式。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海归几年来前前后后换了几十份工作,很是苦恼。一日,他向大师请教,如何才能在职场站稳脚 跟,有所建树。大师听了他的话,拿出一把袖珍的铁锹和一把塑料的小梯子,让他选一样。海归犹豫了一 下, 选择了梯子。 大师笑着说:“年轻人, 你的选择告诉了我一切。 ” 他不明所以, 大师意味深长地说道:“你 太急了,进入一家公司,最需要的是铁锹,而不是梯子。”听了大师的话,他似乎有所醒悟。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根据材料寓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要求:角度自定, 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