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三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原卷版)(原卷版) 1.实验原理 等效思想:互成角度的两个力 F1、F2与另外一个力 F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看 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出的合力 F 与 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 2.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及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多个)、铅 笔。 3.实验步骤 (1)仪器安装 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 A 点,如图所示,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2)测量与记录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
2、绳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 O。 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1、F2,用铅笔描下 O 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的方向。 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和细 绳的方向。 (3)换白纸,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做两次实验。 4.数据分析 (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位置 O)沿着两绳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 拉力 F1和 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以 F1和 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过 O 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 合力 F 的图示。 (2)用刻度尺从 O 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实验步骤中弹簧测
3、力计的拉力 F的图示。 (3)比较 F 与 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5.注意事项 (1)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2)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 60 100 为宜。 (3)尽量减少误差 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 细绳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4)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典例 1】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
4、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 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 与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甲 乙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 。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记录下
5、O 点的 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和 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合力 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 作出 F的图示; F.比较 F和 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和 ; 上述步骤应做出的修改分别是 和 。 【针对训练 1】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 5 N、最小 刻度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条
6、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 垂直,如图甲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1)由图甲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N 和 N。 (2)在如图乙所示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3)图丙中 a、b 两图是两位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其中哪一个图符合实际?若合力测量值 F是准确的,则 F 与 F有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哪些? 【典例 2】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过程中,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 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7、。 (1)关于两次拉伸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拉伸橡皮条,只要保证橡皮条的形变量相同即可 B.两次拉伸橡皮条后,只需要记录弹簧秤的示数 C.拉伸橡皮条的过程,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细绳的夹角越大越好 (2)某次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最后读数时,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弹簧秤 a 的示数为 N,弹簧秤b的示数为 N,将测得的数值在右侧的坐标纸上根据所给的标度,作出两个力的图示(两个力 的方向已确定),并从理论上得到两个力的合力 F 为 N。 【针对训练 2】一同学用电子秤、水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在
8、家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 (1)如图甲,在电子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壶,记下水壶 时电子秤的示数 F。 (2)如图乙,将三细线 L1、L2、L3的一端打结,另一端分别拴在电子秤的挂钩、墙钉 A 和水壶杯带上,水平拉开 细线 L1,在白纸上记下结点 O 的位置、 和电子秤的示数 F1。 (3)如图丙,将另一颗墙钉 B 钉在与 O 同一水平位置上,并将 L1拴在其上,手握电子秤沿着(2)中 L2的方向拉开 细线 L2,使 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2)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 F2。 (4)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 F、F1、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F1、F2的合力 F的图示
9、, 若 ,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 【典例 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弹力 F/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伸长量 x/ (10-2 m) 0.74 1.80 2.80 3.72 4.60 5.58 6.42 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m。 (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示数为 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 为 2.50 N,请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F合。 甲
10、 (3)由图得到 F合= N。 【针对训练 3】 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 5 N 的弹 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1)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 。 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 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 O 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 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的拉力 (2)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
11、信息有结点位置 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 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 。 A B C D 【典例 4】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 x 轴,纵轴为 y 轴,最小刻度表 示 1 mm)的纸贴在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 Q 固定在 y 轴上的 B 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 P 位于 y 轴上的 A 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 P 端沿 y 轴从 A 点拉至坐标原点 O,此时拉力 F 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 的示数如图乙所示,F 的大小为 N。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 两个拉力分别沿图甲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 N和F2=5.6 N。 用 5 mm 长度的线段表示 1 N 的力,以 O 点为作用点,在图甲中画出力 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形四边形定 则画出它们的合力 F合: 甲 乙 F合的大小为 N,F合与拉力 F 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 若 F合与拉力 F 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