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六、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上一页下一页六、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六、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文本对译思维导图基础知识课文理解优化训练上一页下一页文 本 对 译宋宋 之之 丁丁 氏,氏,家家 无无 井而井而 出出 溉汲溉汲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外面去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打水,宋: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溉汲:溉汲:gi j 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上一页下一页常常 一人居一人居 外外 。及其家。及其家 穿穿 井,井,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
2、之后,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及及:待,等到上一页下一页告告 人曰:人曰:“吾吾 穿井得穿井得 一人。一人。”有有 闻而传之者: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丁氏穿井得 一人。一人。”国国 人人 道道 之,之,他告诉别人说: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有人听说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这件事并传播开来:“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国人: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道:讲述。上一页下一页闻闻 之于之于 宋宋 君。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闻:
3、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上一页下一页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对:对:应答,回答。上一页下一页“得一人得一人 之使,之使,非得非得 一人于井中也。一人于井中也。”(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使:使:使唤。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
4、PPT)上一页下一页求求 闻之闻之 若若 此,不若此,不若 无闻无闻 也。也。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得好。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得好。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思 维 导 图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基 础 知 识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
5、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课 文 理 解一、一、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因此后世有“一字千金”之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
6、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 吕不韦(?-前235),卫国濮阳(在今河南)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出于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典故,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即不用再派人去提水。可有人道听途说,以为挖井真得了
7、个大活人,于是当作奇事来传播。更有许多人盲目轻信,不去思索这件事的真假,于是越传越奇,越传知道的人越多,最终谣言传遍全国。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二、二、文章主旨文章主旨这则寓言通过记叙宋国有户人家打井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而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
8、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三、三、结构图解结构图解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四、四、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文章语言幽默风趣。故事中因对话里有一个多义词“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了国君的耳朵里。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言中告诫人们不可轻信传言。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
9、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五、五、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宋君:没有调查事实,道听途说的传闻传到了宋君那里,宋君并没有轻信,而是派人去调查了,证明宋君是一个验证考察,不盲目轻信传言,明正之君。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六、六、重点解析重点解析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他家打井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
10、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2.宋君所听说的事和丁氏所言之事有什么不同?宋君听说丁氏家打水井打出一个人,而丁氏的意思是说因为打出水井后省出一个人的劳动力。3.为什么宋君会派人去询问丁家的事情呢?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4.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一下。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闻,更不能盲目传播,说话要说明白,不要产生歧义。在现实生活中,对待
11、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优 化 训 练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待,等到待,等到)其家穿井,告(告诉告诉)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听说听说)而传(传播传播)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讲述讲述)之,闻(使知道使知道)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应答,回答应答,回答)曰:“得(得到得到)一人之使(使唤使唤),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
12、像这样像这样),不若(不如不如)无闻也。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二、课文翻译二、课文翻译(一)挑战自己:不看注释和翻译,口头翻译(一)挑战自己:不看注释和翻译,口头翻译全文。全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
13、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二)相信自己:书面翻译以下重点句子。(二)相信自己:书面翻译以下重点句子。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道了这件事。(家里打了井(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课件:
14、课内文言文7上6.穿井得一人(共41张PPT)上一页下一页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得好。听到得好。上一页下一页三、内容理解三、内容理解请同学们结合相关资料和下列内容理解问答题与答案的示例,自己设计几个与内容理解有关的问答题并写出答案。示例:示例:你认为产生误传的关键一词是什么?为什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本关键一词是“人”。因为“人”可指人,也可以指劳动力。丁家本意是(打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话语传出后转变为“得到一人”。上一页下一页问题问题1 1:为什么这个谣言会传到国君耳中呢?参考答案:因为事件很
15、蹊跷,富有神奇色彩,参考答案:因为事件很蹊跷,富有神奇色彩,加之流传广泛。加之流传广泛。上一页下一页问题问题2 2:请你从不同角度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能以讹传讹。(2 2)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表达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义。(3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的方法、审慎的态度、去
16、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上一页下一页问题问题3 3: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参考答案: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闻必须验之以理。上一页下一页四、四、模拟演练模拟演练模拟题一模拟题一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的一项是()A.有闻而传传之者/传传不习乎 B.闻闻之于宋君/不若无闻闻也C.宋之之丁氏/国人道之之 D.吾穿井得得一人/一狼得得骨止D D(得到)(得到)(A.A.传播传播/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传授的知识;B.B.使知道使知道/听说;听说;C.C.助词,的助词,的/代词,这件事)代词,这件事)上一页下一页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
17、汉语。(4分)(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外面去打水浇田。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他告诉别人说: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上一页下一页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B.“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与“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 人。”中的“得一人”意思是相同的。C.短文穿井得一人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D.这个故事说
18、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B B(意思不相同,前者是指(意思不相同,前者是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后者,后者是指是指“得到一个人得到一个人”。)。)上一页下一页模拟题二模拟题二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及及其家穿井()(2)有闻闻而传之者()(3)宋君令令人问之于丁氏()待,等到待,等到听说听说派遣派遣上一页下一页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丁家回答: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
19、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得到了一个人。”上一页下一页(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得好。听到得好。上一页下一页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语言幽默,故事中因对话里有一个多义词“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而被人误解。B.因为宋君派人去询问丁氏,可见他是一个不明是非的昏君。C.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D.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B B(宋君派人去询问丁氏,证明他是一个不容易听信谣言(
20、宋君派人去询问丁氏,证明他是一个不容易听信谣言的人。的人。)上一页下一页模拟题三模拟题三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国人道道之()(2)丁氏对对曰()(3)得一人之使使()讲述讲述应答,回答应答,回答使唤使唤上一页下一页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有人听说这件事并传播开来:有人听说这件事并传播开来:“丁家挖井挖到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道了这件事。上一页下一页3.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总结,不正确的一项是()A.告诫我们不要轻信流言蜚语。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D D(目的不在于揭穿别人的谎言。)(目的不在于揭穿别人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