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思考: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吗?提示: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可以说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但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考点清单考点清单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2、,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思考:举例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提示:例如,现在的互联网、物联网就是在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人为建立起来的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和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5.系统优化的方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思考: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吗?提示:当部分以合理、有
3、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概念发展的概念(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思考:运动、变化与发展有何不同?提示: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或变化,不是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思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吗?提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思考:量变比质变更重要吗?提示:量
5、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因此,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不能说量变比质变更重要。考点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考点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
6、和个别的关系。思考: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说明矛盾是永远不可以解决的吗?提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正确对待矛盾,只有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当然,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就又出现了,世界就是在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发展的。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
7、条件下相互转化。思考: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数量有何特点?提示:一般而言,主要矛盾有一个,次要矛盾有多个。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第一,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考:事物的性质由什么决定?提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
8、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考点四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考点四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思考:“扬弃”与“抛弃”有何不同?提示:“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它是辩证否定的实质。“抛弃”是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
9、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什么?提示:矛盾具有特殊性。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思考:创新就是要敢于否定权威,破除一切传统思想观念吗?提示:创新要正确对待权威,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权威的学说,但不是全盘否定权威。创新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但不是破除一切传统思想观念。3.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引领发
10、展的第一动力。思考: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其中,哪方面的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提示:理论创新。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正确理解联系的条件性正确理解联系的条件性(1)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灭亡。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条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知能拓展知能拓展原理内容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
11、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2.全面把握联系的观点全面把握联系的观点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
12、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名师点睛名师点睛比较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区别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事物本身固有的种种联系 通过人类实践
13、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是自在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现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全面把握发展观点全面把握发展观点名师点睛名师点睛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途径类别内容总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总体方向,而不是指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道路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途径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考点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考点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正确理解矛盾基本属性的关系正
14、确理解矛盾基本属性的关系2.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3.正确理解正确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与“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关系的关系考点四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考点四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1.比较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比较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的动力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与肯定的关系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当中包含着肯定,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把肯定和否
15、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否定同发展和联系的关系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是联系的中断唯物论的角度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辩证法的角度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2.理解创新的哲学依据理解创新的哲学依据认
16、识论的角度整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议题议题1 1推进回收工作推进回收工作,为何要规划体系为何要规划体系生活情境北京市启动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体系建设,多家企业参与其中。北京市正在建设的新型回收体系创新了回收模式,通过系统打包的方式整体推进回收工作。北京市对这一体系的规划如下:实践探究实践探究探究问题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规划的制定是如何做到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多种多样的;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
17、等。探究路径探究路径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联系的观点的知识体系,然后结合材料展开探究。针对材料中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工作要考虑生产企业、节能超市、互联网回收企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环卫企业等多部门的密切配合,可从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角度分析说明;针对材料中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工作要求回收企业根据自己不同的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的回收服务,可从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多种多样的,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角度分析说明;针对材料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从多方面入手整合资源,立足整体,可从坚持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从整体出发的角度分析说明。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联系是
18、普遍的。北京市做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工作时坚持各个部门联动,通过试点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搭建回收体系。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北京市坚持了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参与回收试点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借助手机APP、进行线上线下回收等方式,提供各具特色的回收服务。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北京市注意运用综合思维方式推进回收工作,坚持从整体出发,通过系统打包,整合优化各种资源。议题议题2 2如何让阅读成为如何让阅读成为“悦读悦读”生活情境生活情境“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该如何开辟自己的阅读道路?首先我们要了解
19、阅读的类型,进而检查个人的基本阅读观念、习惯是否合理。有人将阅读类比饮食并进行如下相应分类:阅读分类分类内容主食阅读能为职业、生活、心理等方面提供指导,解决现实问题的书,如专业类书籍等美食阅读满足思想需求,间接地引导我们思考问题本质的书,如哲学类书籍等蔬果阅读帮助我们理解、消化其他书籍的书,如地图和百科全书等甜食阅读提供娱乐、消遣的书,如漫画、武侠、通俗小说等提示:只单一阅读某类书籍就像是偏食,健康的阅读习惯应该是各种阅读适量搭配上表借助我们熟悉的饮食对阅读进行了形象、清晰的分类,引导我们更新阅读理念,养成健康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悦读”。探究问题结合上表,并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说明“
20、养成健康阅读的习惯”有助于“让阅读成为悦读”。知识链接知识链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探究路径探究路径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知识范围是运用矛盾分析法,问题指向是说明“养成健康阅读的习惯”有助于“让阅读成为悦读”。然后具体结合材料信息,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等角度来分析说明。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不同类别的书籍给予读者的知识、阅读体验是不同的,对于读者的影响也各具特色,所以在阅读前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不同类型书籍的特点及影响,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书籍进行阅读。健康的阅读习惯应该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要广泛涉猎对于个人成长有意义的各类书
21、籍,又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侧重地阅读促进专业发展的书籍,即在阅读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既享受阅读,又促进个人成长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悦读”。议题议题3 3如何架设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桥梁如何架设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桥梁生活情境生活情境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这孩子也不知怎么了,小时候可听话了,现在上了高中什么都要跟你唱反调,而且才说几句就嫌烦。”这样的埋怨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非常普遍的。有位著名作家也遇到了这种不可避免的“代沟”问题,她在作品中这样写道:当我结束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时间过日子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是高校学生了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乞求地追问,他
22、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他愿意将所有的时间给他的朋友,和我对坐于晚餐桌时,却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传讯有多少父母和儿女深爱着彼此却不能互相了解,终日生活在一起却无话可谈,向往两相接触却找不到沟通的桥梁,渴望表达却最终无言。探究问题探究问题结合材料和生活体验,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知识链接知识链接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探究路径探究路径本议题聚焦“与父母有效沟通”这一现实场景,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应对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现实问题,掌控分歧及各种不确定性,提出有创见的解决方案。在探究问题的过
23、程中,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阅读材料,概括材料或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第二步,确定探究知识角度。第三步,将对材料的解读与哲学知识对应整合。材料解读:“什么都要跟你唱反调,而且才说几句就嫌烦”说明孩子与父母在想法上存在分歧;“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乞求地追问,他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说明自己和父母身份有差异、家庭地位不同,沟通起来有困难;“他愿意将所有的时间给他的朋友,和我对坐于晚餐桌时,却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传讯”说明朋友之间身份、地位平等,有共同的话题,沟通比较顺畅;“有多少父母和儿女深爱着彼此却不能互相了解,终日生活在一起却无话可谈”说明自己与父
24、母深爱对方却无法沟通;“向往两相接触却找不到沟通的桥梁”说明没有找到沟通的方法。通过对材料的解读我们可以确定的知识点主要是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自己和父母作为沟通的双方,想法、意见会存在差异,但又彼此关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应该互相尊重。能够在相互理解、心平气和的状态下进行沟通。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只有在心平气和、积极心态的指导下,沟通才会更加顺畅。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机会
25、,相互了解内心的想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能够有策略地进行沟通。沟通过程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选择沟通的话题、方式,必要时冷静后再沟通、交流。例例 2017江苏单科,37(3),6分,难度系数:难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
26、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基层党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展望共享社区的未来,有人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请运用一个最恰当的哲学道理评析上述观点。(6分)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答案
27、答案略内容要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共享社区吸收、保留了传统社区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共享社区改造了传统社区中的消极因素,增添了社区中所没有的现代因素,从这个角度说,共享不是简单的回归。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共享是社区建设向更高层次的创新发展。试题特点试题特点本题极具创新性、参与性、思辨性。共享是新发展理念之一,试题素材聚焦“共享社区”,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探究路径探究路径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依据设问可知,本题属于评析类非选择题。本题对哲学原理的选用作了“运用一个最恰当的哲学道理”的规定。“共享”与“传统”之间既有传承,又有发展与创新,传承不是全盘吸收,而是既有肯定又有否定,因而本题应运用的最恰当的哲学道理是辩证否定观。用此哲理评析设问中的观点时,先阐述观点中的合理因素,再阐述观点中的不合理因素。方法技巧方法技巧哲学原理分析问题的层次性运用一个具体的哲学原理分析问题,一般要依据原理本身内容的层次性分析问题的层次性。比如本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第二个层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个层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有时方法论也作为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