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与思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46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7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巧设铺垫1、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4和1组成几?生:4和1组成5。 3和几组成5?生:3和2组成5。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指名答,开火车答。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13 14 22
2、 1123 41 12 32问:3加2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3和2合成5)师边说边用手势: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设计意图】复习都是为新授作准备,减法和加法正好是一对相反的思维方式,用手势更能清晰地表示出加法的意义,为今天的新知埋下伏笔。二、探究新知 有序展开过渡:小朋友们喜欢花吗?漂亮的花需要大家的爱护,瞧,爱心小队的同学们去浇花了。1教学例1。(1)媒体出示主题画的动画效果。师:同学们仔细看, 发生了什么?(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逐句问: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走了几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浇水,走了2个,现在还剩下3个小朋友。说明
3、:我们用三句话编出数学小故事就能将图的意思说清楚。【设计意图】没有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用数学小故事这一说法,能激发学生仔细看图、完整表述的兴趣,并由此产生自豪感:我也会讲故事了。从而主动探索,提高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有序的思维。 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 指名将图意复述一遍。【设计意图】在复述的过程中,对用三句话表达图意有更清晰的认识。(3)认识减法算式根据复述板书 5 2 3师:还剩3人,是从几里面去掉几?说明:从5里面去掉2,可以用减法来计算。(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减法。怎样写算式呢?边说边写:从5里面去掉2,就用5-2(添上“-”)认识减号
4、,在下面板书两字(带领学生读),等于几呢,用等号连接,板书“=”这是一道减法算式,你会读吗?多指名读。【设计意图】:减法表示的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得到另一部分,低年级的儿童因思维的局限性,常常找不到总数是谁,所以刚认识减法算式时,就再三强调:是从几里面去掉的,强化了这种总数的感知后,对减法的意义就会有更深的了解。(4) 追问各数字意义。(5)总结算法:3是看图得出来的,如果没有图,怎样算5-2呢?学生说出自己的说法。【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早就能算出这题的结果,我猜到方法肯定很多,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教学试一
5、试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我们去游乐场看看吧。(1)师:仔细观察,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走了几个?你想问什么?【设计意图】:因为刚刚接触用完整的数学语言描述图的信息,所以此环节带着学生慢慢摸索,适当放手,让学生初步了解理解图意必须找到有用的信息还要能提出问题。(2)翘翘板上的小朋友变(少),原来的数变少了,从几里面少掉几的?出示3-=,怎样列式?口头说:3-1=2问:2是怎么算出来的?指名读算式,分别说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询问每个数字的意义,再次加深对减法算式的理解。三、分层练习 强化意义1完成第2题。 (1)小鸭图,问:你能编出数学小故事吗?看图说图意,要求能连贯地说出
6、3句话,追问:从几里面去掉几?指名列算式。问:怎么算出得数的?(说分成)(2)青蛙图,你能编出数学小故事吗?同桌互说图意,再试着列式。追问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设计意图】从例题中的动画演示,到这两幅静态图样,对学生的观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能从静态图中看出小鸭和青蛙是如何运动如何变化的,所以强调“从几里面去掉几”很有必要。2完成第3题。画线,再填得数。第1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原来有几个圈,划去了几个?4-3= 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呢?3呢?完整地说出这个小故事。第2幅图,独立观察,自己轻声编出小故事,再说给同桌听一听,划去圈列算式。集体订正,师追问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第3幅图,学生独立完成,再
7、集体交流。3.完成第3题直接写得数。师巡视校对,追问:最后一题怎么想的?4.读儿歌。手指游戏:5个手指头,如果藏起1个,还剩几个?你会列一道减法算式吗? 如果藏起3个呢? 你打算藏几个,说给大家听一听,大家一起帮你算一算。 【设计意图】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只有创设让他们感兴趣的情境,适当放松,才能继续保持课堂的有效性。5、完成第5题过渡:看大家学得这么高兴,小鸟也想来和大家一起学本领呢。(1)让学生直接说图意。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1只,还剩4只;飞走3只,还剩2只;飞走5只,还剩0只。(2) 列出算式,在书上填写。 (3)比较三道算式:都是从几里面减的,哪道得数最大?为什么?(因为减掉的少,
8、剩下的就多,减掉的多,剩下的就少。) (4)将算式读一遍。6、出示场景图:看看,他们在玩卡片游戏呢,你们想玩吗?师出示卡片,学生口算得数。四、归纳总结 积累经验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情况下用减法计算?五、拓展提高 思维延续师:今天的这节课大家学得很好,老师想给大家加点难度,敢挑战吗?出示:-=1 -=2比比谁想得多。反思:由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减法已经非常熟悉,甚至于有学生100以内的减法都会计算,但这种“会”是不是就是我们教材的目标呢,其实不然,很多孩子纯粹是以记忆为主的识记,对减法的意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本课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减法的意义及由来。5以内的减法
9、是在认识了5以内的加法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学习减法意义的开始,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第一次接触减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尝试,探寻最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教学,力争使学生得到最大化的收获。一、由表及里用表述让意义更鲜明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即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施计划反思回顾。理解题意就是常说的“审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审题正确与否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效果。从一年级起,就要慢慢地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题意。 刚入学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词不达意”,很多时候能够“意会”,但是不能够用准确的方式来“言传”。为了规范数学语言,也为
10、了以后的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从这一课开始,我就注重训练学生用三句式表述图的意思,要求清晰有条理。主题图中,我循序渐进地提问:原来有几人浇花?走了几人?还剩几人?再领着学生将三句话完整地连起来说,学生明白,图中知道了两个有用的信息,还要提一个问题,一共需要说三句话才能将这幅图的意思表达完整。从个别说到小组说、同桌说、集体说,让学生在反复说的过程中理解图的意义,从而对减法有了认知。后来的每一个图例每一道题,都让学生先练说图意,再考虑列算式,避免了呆板的思维今天学减法就用减法列式,真正地理解了减法的意义,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训练中从一开始需要老师带着说,到后来学生能准确有条理地独立完整说出图的意
11、思,让数学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样为了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我把说完整图意称为“编数学小故事”。二、由动到静以动画让过程更清晰心理学认为,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低年级的童心童趣是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的一点。主题图中爱心小队的队员们来浇花了,我说:“发生了什么?请仔细看。”然后课件演示动画的过程,走掉了2个人。再带领学生将这一过程有序地表述出来“原来有几人?走了几人?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因为动画演示,又经提示,学生观察得非常清晰,很快就能理解从5人中走掉了2人,要用5减去2,减法的概念成功地进驻学生的脑中。接下来的小朋友从3人中走了1人,也经过动画演示,加深对减法意
12、义的认识。随后出现的小鸭图、青蛙图以静态画面出现,让学生经历直观到想象,既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又发展了思维能力,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三、以境促情因愉悦让兴趣更浓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恰当的情境是是教学的母体。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思维活跃了,课堂参与度提高了,学习效果自然会有所提升。本课教学揭示主题图时,我就说: 小朋友们喜欢花吗?漂亮的花需要大家的爱护,瞧,爱心小队的同学们去浇花了。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于潜移默化中进行了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再如我说:看大家学得这么高兴,小鸟也想来和大家一起学本领呢。在游戏环节中,用上自己的小手,更是让学生兴趣盎然,对本节课减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引导活动一定要适应此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习惯,创设有意义有情趣的情境,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地开展独创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直观、浅显易懂的数学活动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