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内容分析月光下的凤尾竹这是一首葫芦丝乐曲,乐曲优美抒情,曲调清新流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傣族风情的画卷。根据教学内容,我选择了葫芦丝引进音乐课堂教学,主要因为葫芦丝音色婉转、优美,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且具有浓郁的云南傣族乐器特色,其次它很轻巧,便于携带,外出演出,比赛或自娱自乐都十分方便,而且它简单易学,能很快见到学习成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教学内容 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二、教学目标1.能运用舒缓地气息悠扬地模唱乐曲主题,体会乐曲的优美意境与情感。2.通过乐曲的聆听学习,使学生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葫芦丝乐曲模拟演奏。3.认识葫芦丝的形状、能分辨其音色。在实践
2、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三、教学重难点认识葫芦丝的形状、能分辨其音色。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能运用舒缓地气息悠扬地模唱乐曲,体会乐曲的优美意境与情感。四、教学准备电脑 多媒体课件 葫芦丝 钢琴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老师微笑面对全体学生:“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欢迎同学们一起进入音乐殿堂!”(二)导入新课师提问: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河秀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的生活在一起,老师做几个动作你们猜猜看知道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师:今天就让我们乘上“音乐快车”一起走进西双版纳去游览一番,好吗?开动火车出发吧!火车到站了,欢迎同学们一起走进西双版纳!让老师做你们的导游。 1.美丽的西双版纳
3、风光欣赏(课件展示)配乐介绍美丽的版纳:“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与老挝、缅甸相地邻,面积将近两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这里有腾萦蔓绕的原始森林,争奇斗艳的奇花异草,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还有那精巧别致的傣族竹楼,色彩艳丽的傣族服饰,极具民族特色的傣族歌舞将我们带进了人间天堂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点,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哪个省?(云南省)3.西双版纳居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民族?(傣族)4.列举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孔雀湖、曼阁佛寺、原始森林等)5. 西双版纳有什么特色乐器?(象脚鼓、葫芦丝、巴乌)6.小结
4、:西双版纳竹楼竹筒饭泼水节象脚鼓、葫芦丝。 原名葫芦萧,因为它发出的声音犹如抖动的丝绸、轻柔飘逸,婉转、略带鼻音,所以又称之葫芦丝。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曲用葫芦丝演奏的有傣族风格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三)欣赏教学1.初听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的情绪怎样?.乐曲是几拍的?你是怎样听出来的?.复习四三拍。2.分段欣赏第一部分。.情绪怎样?.出示第一部分歌谱,请学生标上拍号。分辨有几个乐句。.分析四个乐句的特点:一、二句相同(采用完全重复的手法) 三、四句相似(采用“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请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划出相应的旋律线。.师弹奏乐曲旋律。学生划拍、学唱旋律。注意连音和断音的唱法。.师:乐
5、曲的情绪如何?乐曲采用了什么速度?.联想:乐曲优美抒情,速度中速,曲调清新流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月光溶溶夜,微风轻抚凤尾竹,竹楼中的少女对月抒怀,竹楼外的葫芦声在宁静的夜晚宛如玉珠落盘。犹如傣家姑娘与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乐曲?(柔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旋律。).指导学生设计几个傣族舞蹈动作并作展示表演。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采用师生互动、和鼓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欣赏教学,让学生在聆听中感悟、体会、并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体会。3.分段欣赏第二部分。.聆听第二部分音乐,比较与第一部分音乐有什么不同?.节奏(舒展) 情绪(激动)
6、 音乐(高音区).师指导学生划乐曲的旋律线。4.完整欣赏。1. 学生在欣赏乐曲时根据音乐情绪划出相应的旋律线。师引导学生在听到乐曲B段时用动作来表示。2. 模拟葫芦丝的演奏,师指导学生的吹奏姿势。(四)拓展1.根据乐曲的情绪进行表演.(学习设计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乐起舞。2.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独唱和合唱形式的演唱。说自己的见解。3.讨论。4.小结。(五)总结优美的音乐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那苍莽的热带雨林,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希望同学们不但热爱我们的大自然,更有责任保护好大自然,保护好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反思:感觉虽然本课的内容较多,学生表述欣赏感受时回答比较单一,但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欣赏课中多注重这方面的练习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就一定会让学生得到丰富的听觉体验,从而让学生更加喜爱音乐这门功课。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