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 西周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二、 秦朝的政治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度(皇帝任免官僚制度)此外,秦朝建立了以邮递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秦朝建立前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三、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1、 中央行政中枢制度(1) 两汉时期(5) 清朝 (军机处)两汉到明清中枢权力制度演变有何趋势和特点?(3)元朝(行省制)(4) 明清(督抚制)两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变化的原因与特征有哪些?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的政治制度雅典全体公民管理国家(奴隶制的民主政治)2.斯巴
2、达的政治制度斯巴达国王和贵族管理国家(寡头政治)3.罗马的政治制度寡头政治 君主政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1.中古西欧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封君封臣制度(2)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2.中古后期欧洲政治制度的变化13-14世纪法国与英国的政治制度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英国的政治制度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三次议会改革使英国的资产阶级的权利获得了增长,拥有选举权的人民大范围的增加,英国的各个阶层在改革中达成了一种妥协,共同治理国家,实现了国家的渐进式的平稳过渡。2.美国的政治制度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较,美国的联邦共和制有何突出特点?3.法国的政治制度
3、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产生条件及其差异性原因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民主共和制度诞生(1)建立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2)清帝退位,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知识点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制度: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意义: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意义。2. 民国初期政党政治的尝试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1912年12月,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杀。191
4、3年7月,二次革命。1913年10月,解散国民党和国会。1914年5月,废除临时约法。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19161928年,军阀割据,政治混乱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有什么特点?政党组织繁多,力量涣散过程具有曲折性和艰巨性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一党专政(实质:一党专政、独裁统治)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颁布训政纲领,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1.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创建人民政权的尝试)2.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的政权模式有何不同,并分
5、析造成不同的原因不同:政权性质转变、民主范畴扩大、“三三制”原则。原因: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前者受苏俄革命思想影响较大,后者反映党独立自主地探索政权建设)。3.解放战争时期政治制度的探索1.党的领导权: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权力中的核心地位。2.政权的性质:工农民主专政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专政3.民主政治原则:坚持人民民主的原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新时代民主政治的完善与发展(1)2
6、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何理解“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密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党的领导是核心密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善于借鉴、符合国情。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春
7、秋战国的变法1、时代背景大变革2、秦国商鞅变法(BC356、BC350)(1)目的:富国强兵(2)内容:(3)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彻底 (4)意义:经济:确立土地私有制,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增强国力。政治: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君主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产生。军事:提高军队战斗力,为秦统一奠定基础。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加强君权;废分封,行县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1、时代背景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游牧民族建立政权,征伐不断, 社会矛盾尖锐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439年重新统一北方。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苦难,长期的冲突与交
8、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2、内容(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后期:孝文帝主持 , 推进汉化,民族融合)(1) 迁都洛阳(494年)孝文帝迁都的理由有哪些?洛阳地处中原,文化先进,地理位置重要;有利于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2)移风易俗,实行汉制3、实质: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4、影响:加快北方各族交融,缓和阶级矛盾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缩小了南北差距。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隋唐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三、 北宋王安石变法(1069)1、 背景:辽和西夏威胁,边患危机土地兼并,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三冗二
9、积”,财政危机庆历新政失败2、 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3、 内容:4、 意义:性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积极: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现象局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危机,最终失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用人不当,执行中损害百姓利益过于急进,忽视客观规律;宋神宗动摇(后期)。四、明朝张居正改革1、 背景: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2、 内容:政治: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经济: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3、 意义:张居正辅政十年,国家财政收入
10、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1、背景政治: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经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和维新思想宣传君主立宪制;2、 百日维新(1)开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内容:(3)失败: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客观: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2)主观: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维新派未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甚至把希望寄托在同样也是封建势力代表的帝党官僚身上
11、。维新派对外国侵略者的本质缺乏深刻认识,甚至对西方列强抱有幻想。维新派自己既没有真正的实力,又完全脱离群众,甚至仇视农民革命。策略失误:变法的措施给自己树立的对立面太多、操之过急。4、评价(1)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既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还是思想解放运动。(2)意义:政治:冲击封建制度,救亡图存具有爱国性经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提倡新学,兴民权,抨击封建文化,起到思想启蒙。(3)局限:没有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具有妥协性。二、 清政府(地主阶级)清末新政1、背景:统治危机日益严重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3、评价:客观上促进了中
12、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深刻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二、全面建设时期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新时期1、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12(2)内容:工作重心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3)意义:伟大转折;新时期2、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3、开放: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2001加入世贸四、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1、 历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
13、)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3)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4)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2、成就3、意义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启示:l 改革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l 改革是对旧体制、旧事物的挑战,必然触动旧势力的利益。l 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改革者不仅要有智慧、懂策略,更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l 改革措施必须符合时代潮流。l 改革要争取民众的支持。l 改革要结合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