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汇编.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4128363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届高考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汇编哲学部分一、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物质、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即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即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 、主动创造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反映并指导人们改造世界;(3)意识具有反作用,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4)所以要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3、

2、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消灭规律,违背规律会受到惩罚,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3) 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4) 要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二、唯物辩证法?“把握世界规律”(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一)联系观1、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

3、点看问题。2、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是多样性的,有条件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1)整体和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3)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4、,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二)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3、(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4、(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并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5、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要树立创新意识。(

5、三)“矛盾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根本观点?对立统一?矛盾分析法?(发展的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1、矛盾即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2、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要敢于承认、直面、分析、解决矛盾矛盾。3、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

6、、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相互转化。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即抓重点,还要兼顾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6、矛盾的主要方面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支流,坚持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两点论和重点论原理:重点论指分析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是指同时也要注意和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三、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即有目的、有意识,社会历史性)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

8、动反映,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反之则阻碍,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包含,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3、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这告诉我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补充:.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答题要素】唯物论辩证

9、法认识论(1)唯物论: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2)辩证法: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3)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整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四、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备注:第四、第五统称为:唯物史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

10、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于或落后于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2、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3、(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五、实现人生价值?1、价值观对人

11、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评价和行为选择;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价值创造与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立足实践,弘扬劳动精神,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2)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

12、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备注:若设问价值观?答1、2、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答2、1、3 实现人生价值?答3、1、2)关于青年实现人生价值开放性题型思路:学习+实践+家国情怀 措施:演讲、黑板报、征文比赛文化部分一、运用文化功能的知识,说明发展文化的意义1、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为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

13、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3、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P904、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中华传统文化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批判地予以继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立足实践,推陈出新。(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14、化?(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3、设问模式:请结合材料分析,传承和保护XX古建筑遗址传统文化等有何当代价值?(1)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挖掘XXX文化

15、的深刻内涵,注入时代精神,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助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民感受传统文化独特魅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强文化获得感。(4)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5)促进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4、设问模式: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要批判

16、继承,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xxx文化的物质载体;挖掘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2)立足实践,注入时代精神,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上进行创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4)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既要学习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又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民族特色。(5)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广泛参与,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优秀文化。(6)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传播手段和形式,增强

17、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传播。(7)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社会主义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反对文化虚无主义。5、设问模式:结合材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并谈谈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任何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

18、大的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举措设问模式:结合材料分析他们是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主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2)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4)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7、中外文化交

19、流的原因(1)文化交流推动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相了解。(2)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4)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创新,推动双方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促进世界文化共同繁荣。8、设问模式: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1)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20、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2)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繁荣。(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民族特色。(4)立足实践,依靠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7)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中华文化立场。9、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保持开放心态。(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

21、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10、XXX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例如抗疫、红船、救火等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任何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XXX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11、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1)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构筑中国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7)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12、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为什么?)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

23、、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坚定文化自信要求(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易错1.哲学起源于哲学家的灵感。辨析: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易错

24、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辨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易错3.世界观就是哲学。辨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并不是所有的世界观都能上升为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易错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辨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简单相加,不能说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易错5哲学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辨析:哲学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最一般的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易错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辨析: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升华。易错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

25、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易错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易错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辨析: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并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易错10意识是大脑的特有机能。 辨析: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易错11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辨析: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

26、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错误的、歪曲的反映。易错12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辨析:意识有正误之分,只有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易错13有了人脑就可以产生意识。辨析: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有了人脑不一定就能产生意识,人脑不会自行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易错14规律是普遍的,永恒不变的。辨析: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也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易

27、错15规律有好坏之分。辨析:规律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是看人们怎样去认识和利用规律,趋利避害。易错16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也可以创造、消灭规律。辨析: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但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创造、改造、消灭规律。易错17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辨析: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易错18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辨析: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易错19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辨析: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是通过指导实践来实现的,是间接

28、的。易错20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辨析:客观实际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易错21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具有能动性。辨析: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无论是反映事物的现象还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都具有能动性。易错22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辨析:具体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易错2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辨析: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易错24人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辨析: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29、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联系。易错25人为事物的联系就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辨析: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易错26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辨析:整体功能不等于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只有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易错27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辨析:任何发展都是一种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并不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而那些下降的、倒退的运动、变化则不是发展。易错28新出现的事物就是

30、新事物辨析: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易错29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都是前进的。辨析: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能说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前进。易错30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辨析: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易错31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此,量变比质变更重要。辨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因此,不能说量变比质变更重要。易错32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辨析:事物的量变必须达到一

31、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易错33事物总是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辨析:事物的变化包括量变和质变,而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易错34矛盾的一方是对立,另一方是统一 辨析:对立统一是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是矛盾双方。易错35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辨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易错36解决矛盾就是消除矛盾。 辨析: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可以解决,但矛盾不能消除。易错37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辨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易错3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辨析:矛盾的普遍性和

32、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易错39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辨析: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易错40坚持具体间题具体分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辨析: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易错4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辨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易错42重点论就是抓重点。辨析: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

33、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则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全力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以带动其他次要矛盾的解决。重点论不能等同于抓重点。易错43所有矛盾的主要方面都能决定事物的性质。辨析: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易错44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辨析: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并不意味着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人类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只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易错45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因而盲目的实践不存在。辨析: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并

34、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盲目的实践是错误的认识指导下的实践。易错46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社会活动是不存在的。辨析:实践的社会性指的是脱离了他人和社会的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否定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否定个人活动的存在。易错47只有引起客观世界变化的活动才是实践活动。辨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一般会引起客观世界事物的状态和属性的变化,但是有些活动(如天文观测、军事侦察)虽然没有引起所观察的对象的变化,但它们是为改造客观世界作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也被纳入实践的范畴。易错48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辨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35、。易错49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辨析: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易错50认识的根本目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辨析: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易错5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辨析: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易错52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认识就是真理。辨析:真理具有客观性,某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并不在于承认它的人有多少,而在于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来确定真理。易错53真理是永恒不变的。辨析: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36、真理作为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易错54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说明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辨析: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这说明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易错5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辨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如果超出真理存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成谬误,但每一真理相对于它存在的条件来讲是确定的、客观的,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易错56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辨析: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易错57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过程。辨析: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

37、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易错58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辨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易错59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辨析: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易错6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辨析:社会存在能离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离开社会存在。易错61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辨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8、也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易错62.在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辨析:在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易错6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辨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易错64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辨析: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易错65人民群众的内涵是固定不变的。辨析: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易错66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

39、发展的基础。辨析: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易错67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选择。辨析: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不能起决定作用,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选择。易错68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辨析: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会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起促进作用。易错69人的真正价值是自我满足。 辨析: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易错70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辨析: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易错7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具有主体差异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辨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但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40、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是正确的,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有客观标准的。易错72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价值判断自然不同。 辨析: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价值判断也有可能相同。易错73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辨析: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易错74自强不息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辨析:劳动和奉献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易错75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辨析: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但这些具体的主客观条件都不是其决定因素。易错76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条件。辨

41、析: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与良好的社会条件没有必然联系。有良好的社会条件却不加以利用,或者有良好的社会条件但自身消极被动,都不利于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易错77器物、行为、制度等文化载体就是文化本身。辨析: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易错78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辨析: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并非任何文化都会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起消极作用。易错7

42、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辨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文化并不能决定社会发展。易错80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辨析: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两者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易错81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辨析: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易错82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辨析: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实践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易错83尊重文化的多样

43、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辨析: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易错84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辨析:文化交流不会减少文化之间的差异,相反,加强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从而有利于体现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易错85文化交流一定能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辨析:文化交流只是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一种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国际影响力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易错86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辨析: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交融中相互借鉴,但不是日趋同一,文化交流、交融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易错87发展中国

44、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辨析: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不是根本动力。易错8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承袭中华传统文化。辨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易错8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辨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

45、、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易错90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具有经济价值。辨析: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易错9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辨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易错92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发展的主体。辨析: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艺工作者只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易错93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辨析: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易错94对待传统文化需要先继承后发展。辨析: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而是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