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董平教授王阳明心学心得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138029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19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董平教授王阳明心学心得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听董平教授王阳明心学心得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听董平教授王阳明心学心得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听董平教授王阳明心学心得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听董平教授王阳明心学心得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王阳明心学主讲师:董平整 理:三三第一讲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名叫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后搬到绍兴。对于他的评价是“真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成就圆满。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很顽皮,不喜欢读书,他的爱好很广泛,喜欢骑马射箭等等,也就是一些老师所认为的不务正业的东西。他在有一天问他的老师:“人为什么要读书?”老师回答呢,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升官加爵之类的,当然现在的老师家长们也会这样告诉孩子,好好读书,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可是王阳明对老师也就是夫子的说法产生了质疑,他认为人生的头等大事不是考取功名,而是做圣人,这就是王阳明的“立志”,这就是王阳明

2、一生的起点。然后王阳明开始向着这个“志”看齐,研究兵法、佛教、道教的思想,并且运用自如,这里没有什么需要特提的方面所以一笔带过。34岁那年,王阳明的遭遇很多,生活受到冲击然后转折,正德元年他被发配到贵州龙场,这段时间他过的很苦,甚至生命都面临着挑战,衣食温饱都成了问题,而这时,也是他的思想和生命境界得到提高升华时候,为他后来提出“良知学说”打下了基础。在王阳明40-50岁这段时间里,王阳明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升华和发展,但是他并没有得到荣誉反而受到了诬陷和诽谤,这使他的思想发生了飞跃,就在这时 他提出了“良知学说”,这时候标志着王阳明的思想已经成熟,他开始讲学,传播他的思想,使得他的思想得以完成。

3、56岁时,王阳明和平处理了广西少数民族事件,发起对八寨断藤峡的围剿,这使得他的身体变差,最后再船上去世,终年57岁。这就是王阳明一生的大致总结,当然在此我所剖析强调的是他的思想,下面是他思想的一个大致的发展演变过程:34岁之前 为自己的目标确立的时期 3550他的思想开始得到完善和形成 5057他思想完善成熟以后的传播和发展王阳明提出了三点:1.心即理 2.知行合一 3.良知第一讲第二讲 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王阳明的思想最重要的观点是“心即理”,这是他全部思想的基础和起点。既然说到了这里,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宋代理学的发生。“理学”历史悠久,规模庞大而且思想丰富,理学的提出者是陆九渊,也被称

4、为象山先生后者陆象山,而理学的起点是唐朝的韩愈,那个时候盛行佛教,这使韩愈产生了一种对本土文化的文化忧虑,因为佛教的思想冲击对儒家思想的冲击是很大的,于是韩愈开始反佛,排斥佛教。同样有此忧郁的还有北宋五子们,他们开始研究、领会重新追溯儒家文本,重建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自我更新,这种更新里包涵着五子对于佛教、道教的剖析和理解,形成了新的完成自我更新的儒家文本。十二世纪中叶,朱熹的思想、二程的思想的完成,也就是“理”的确认,朱熹提出了“理”,但是“理”又在哪里呢?可以触碰可以看到吗?这时候与朱熹的理论相背的是陆象山先生,他认为“理”在我们的心里,心即理,圣人之学心学也。同时还要浙东学派吕祖谦认

5、为“理”“道”都在生活中,他们研究历史还有历史名人,他们认为“理”贯彻在整个人类的生活和世界的规律当中。而王阳明也是在说“理”和“心即理”,那么王阳明的思想和陆象山的思想又有哪里不一样呢?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王阳明的“理”要比陆象山的理细致。第二讲 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王阳明在“心即理”的基础上延伸出了“良知学说”“良知”“致良知”的观点,而“心即理”在阳明心学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大的。天下万物各有各的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我们自己本身就有,就看自己是否愿意。王阳明经过自己最困难的时期来感悟生死,在逆境中生长使他的心灵得到升华,让他的精神世界有所改变,才有了最后的王阳

6、明。王阳明在死后他的朋友湛若水为他所写的墓志铭上有对王阳明的批评,他认为王阳明年少的时候不该沉迷在任侠(侠义)骑射(骑马射箭)词章(诗词文章)神仙(道教)佛(佛教)上,但是我不这样认,我认为如果王阳明不喜欢这些,那么将没有那个把“理学”推上最高峰的王阳明。“心即理”那么什么是“心”呢?这里的“心”是本心,是我们自身的一种精神、意识,心是身体的主宰,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都是由我们的心决定的,你的心有多大你看到的世界就有多大。但是我们普遍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处在心灵失位状态,心灵失衡的状态,由此延伸,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心灵回归到本位呢,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本质,才有可能有本质的飞跃。“理”是

7、什么?第二讲 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理”是宇宙的最高原理、真理,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天道”,是一切原本的样子,是“人道”“天道”的合一,是“纯者”也是黑格尔所说的“纯有”的存在。人本身实在的状态就是宇宙的本体,它们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明白自己的本质,人本质的状态,才有可能发生本质的飞跃,心灵的升华,达到一种心如明镜的境界,这就是从无到有,然后从有到无的一种体现,但是最后的无和最开始的无并不是一个意思,这是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无”,是达到一种境界以后的顿悟,从世界而生,感知世界,从世界中把自己的存在剥离出来,最后再回归世界,然后成为世界,这才是我们应该去真正了解的存在的意义和真理。由此我

8、们得到一个公式:心明=理明=道明 人的本质和“天道”本质是一样的,是一种“天道”在“人道”上的实现,是一种人转变为圣人的境界。所以“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第三讲“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实践品格 “知”和“行”这个观点最早提出人并不是王阳明,朱熹也同样讲过,他们所讲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朱熹认为“知”在“行”之前,从而把“知”和“行”分开加以理解,他认为“真知必能行”,“知”是“行”的前提,实践才是转换知识的关键,是“知”的升华。很多先人都在讲“知”“行”但是都没有完全达到“合一”,一直到王阳明才做到“合一”。王阳明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所以王阳明提出“真知即是行”虽只是一个字的不同

9、,但是这就是两个观点的产生,那么朱熹和王阳明所讲的又有什么区别呢?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王阳明只是把朱熹的观点完善和统一了,这里不能说是王阳明所说的是对的,而朱熹就是错的。王阳明认为知道什么,必须去做才能证实,而求实的时候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表达知识的过程,这就是“知”和“行”表达和实现,二者缺一不可,缺了“知”“行”就变成了盲目,缺了“行”“知”就变成了空想,所以“知”和“行”是个完整的过程,“知”是“行”的起点,“行”是“知”的完成。而学知识的最高境界是在生活中的实践,你能把你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之中那么你才真正的理解学会了知识,那才是你真正的知识,你的知识,而不是一个空想,这才

10、是知识获得还原的基本境遇。第三讲“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实践品格 王阳明所提出的“知”有两个含义,第一种是指知识的层次,二是指良知,而“行”也不只是行动,思想意识的流动也同样是“行”,所以“知行合一”变成王阳明“良知学说”的体现,实现的途径。“知”和“行”是过程的统一性,是同一个过程所体现的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贯彻了我们的生活之中,体现在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实践中,我们只要仔细思考就会发现。那么既然我们每个人都在实践中去做到“知行合一”,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成为圣人呢?因为我们很少去认识到这点,没有充分的表现出来,被日常生活左右的我们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自省,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的过程就是“行”,是反

11、思通过“行”来体现,在做事上与运用,这就是知识的完全表达。了解自己很重要,几乎每一个哲学家都在讲,不管是国外的哲学家还是本土的哲学家都在强调,他们认识到这点,并且把它讲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这同样也是“知行合一”的体现。“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使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我们没必要做一个和王阳明一模一样的人,我们只要学习他对正确的思想把这种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就已经是作为一种知识的体现了,所谓实践得真知,便是如此吧。第四讲“格物致知”知识论域的实践转向 “格物致知”这个说法来源于大学,在理学中相当重要。朱熹讲:“天下任何事物,有得之天下之道。”意识就是天下万物各有各的道理。大

12、学提出“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三纲”又分为“八条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虽然意识到了“理”,他认为“理”存在与具体的事物之中,别人的理和自我正身有什么关系。王阳明认为“理”在自己的心里,不在事物当中,“格者正也,物者正也”,正事就是格物,有了格物,才有了正心、诚意、致知、天理、平天下,正自己的心,才能去平天下,有大作为,那么如何去正自己的心呢?得其正合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自己的道德实践,是自己的本心,自己的良知,心正事物得其正,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各得其正,这就是王阳明所认为的“格

13、物致知”。认识自己才能够更好地去认识世间万物,“心”就是我们的主体,这就相当于实践主体对实践过程当中的地位和作用,道德的主体对道德的实践过程中的地位所起到主体作用。“格物致知”世间万物就在那里,如果不思考那么世间万物就只是世间万物,而不是你的东西,思想就在那里,不去想,那么那将不是你的思想。第五讲 本体与主体性的自我建立 “良知说”是阳明思想最核心的部分,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最具后人争议的部分,“良知说”是在正德十五年所正式提出的。“良知”的概念并不是王阳明首创,孟子等人也曾提过:“人不学而能谓之良能,不学而知者谓之良知。”这句话讲的是每个人本身就是有良知的,这不是后天学到的,人性本善

14、,张载也说过同样的话:“德性之知不源于见闻。”善良这是我们的附属天性,不后天能够学习到的。可为什么社会和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坏人或者是恶人存在呢?他们的心也是善的,只是在生活中被忽视遗忘,在追逐利益和权利中弄丢了自己的心。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同时也是心之本体,良知是一个人完整存在的表证。只有完成自我内在的认同,才能够成为主体,良知才可以在心中建立,而主体是人之本,是德性之本,存在本身就是德行之本,道德之体的完全统一,既然人性本善,那么道德就是我们内在的自觉,是自然而不是刻意,自觉的道德流露,不是刻意也不是掩饰,这样表达出来的善意是神圣的,哪一个相对于而讲你就是圣人。“致良知”这里的良知是人存在的

15、本源,是人性的本质,是人道和天道的统一,同样也是德性的本源,是道德的活动基础,也是理性知识的本源,它能够让我们判断是非。得到什么你就会失去等价或者是更重要的东西,难道我们还要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心吗?第六讲 本心的自我开显与自我表达 “良知学说”的提出表达出了王阳明对现实生活的深层忧虑和担忧,担忧什么呢担忧人们没有自我“反思”,但是人们丧失遮蔽“良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王阳明开始讲学,所以他提出了“致良知”,教人们怎么找回自己的本心。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分为两个步骤实现,第一步是“自我”的建立,这需要我们自我理会整理自己的心情,反思自己,进行自省,自我提问;然后将“良知”表达出来,也

16、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通过自我的展开,表达真正的自己,用行动表现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良知学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成为一个完整的存在。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每一个哲学家都在讲“精神”什么的确立,虽然中国先辈们所说的用词不一样,但我想他们想表达的意思是一样,希望人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不要碌碌为无的过一生,拥有真正的智慧。第七讲 “心外无物”生命境界的无限圆缺 现在的人们经过分析认为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这里我不加自己的意见,等下的总结会写。王阳明说过“寂”这个字,世间万物本来就在那里,持续着生老病死的这个过程,如果你没有亲眼看到你可能会去质疑很

17、多事物的存在,但是难到要说你没有见过某样东西就说它不存在吗?这样下结论是片面和武断的。世间万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只有它的对立面才会把它突出完整的显现出来,比如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那么好人也就不会存在。正因为那没有显现在我们眼前的“动”才回去触动我们心中的“静”,这一个圆满的循环过程。当你的心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才能够包容万象,当然这很难,我们生活在各种诱惑和欲望当中,因为这种物质的生活让我们的心灵深处更加的不安和空虚,而若你能得到“心无外物”的境界,那么你将收获幸福,就像法国哲学家卢梭说的:“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

18、在,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难理解么?难;难做到么?难,我们没有必要活的像谁像个圣人一样,我们只需要做自己,满足自己的良知,那么我们就会得到最初也是最后的幸福。第八讲 天泉证道“四句教”阳明学派的分化 现在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四句教”是王阳明本人所提出所说的,但是这四句话确实包涵着王阳明的思想而且很切合。这四句分别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至善至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面最引起争议的是第一句无善无恶,剩下的根据王阳明的思想都比较好理解,我想这结合上一讲来说大意是这样的,心的最初

19、是“寂”的,在没有遇到任何事物的时候,当有“动”展现在它面前时,正因为它“无善无恶”才能够公平不加偏袒的去明辨善恶。王阳明有两个很得意门生,地位很高,一位是钱德洪,一位是王畿。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人也不会用一模一样的人,他们俩对王阳明的思想领悟产生了偏差。钱德洪认为“四句教”很重要,把它当成王阳明一生哲学的精华,也是每个弟子都要悟透的必需品是王门的条例;而王畿则在王阳明的思想上得到了自己的感悟,衍生了“四无之说”:“无心之心则藏秘;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虽然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但是我觉得王畿的“四无”更好理解更好懂,=虽然董平好像不是这么认为的。前者

20、适合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人去理解,后者适合百年难遇的人去理解,人有一个通病,你近视看不清有时也会自然而然的认为别人也看不清,所以钱德洪忽略了自己可能遇到了百年难遇的人,而王畿忘了不是所有人都和他是一样天才的,各持一词导致了阳明学派的分化。第九讲 心体的自我澄清与实现价值 讲来讲去还是认识自己的问题,所有思想家在讲,所有哲学家在讲,是为了他们自己?让自己功成名就?还是让自己的思想流芳百世?都不是,只是在他们担忧,他们在担心,为全世界的人们担心,担心人们变得失去自我,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盲目而又麻木不仁的活着,他们是圣人,很多人质疑过吧,他们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在说着一些玄乎其玄的

21、话,一些无聊的活在幻想世界的唯物之一或者是唯心主义者,不懂得生活困苦只是嘴上说的好听的人,那么他们为什么事圣人呢是伟人?我认为不是因为他们在哲学上的造诣,而是世界对他们的不公平人们对他们的不公平,没有使他们厌世,讨厌人类,他们是天才,而天才往往都被当做疯子对待,他们过早的看透了这一切,他们承受着我们没有办法想象的痛苦,他们坚持下来了,并把他们用痛苦所换来的财富无条件的分享给了所有人所以他们是圣人。人为什么活着?为了繁衍,为了把知识传给下一代,传给更多的人,让他们活下去,代表我们这个种族活下去,聪明的活着而不是愚昧无知,当我们所有的后代变得愚昧无知的时候,那么那个时候就是我们该归于历史的时候。苦

22、心往往不被所有人理解,但是这是每一个思想者有思想的人,思想觉醒的人必须要去做的事,这是他们得到思想运用思想的真正的实现价值,让所有的人都变得有思想,或者尽自己所能做这件事做到最好,他们忍受孤独痛苦且无怨无悔。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活的有价值死的超值。三三的总结 关于王阳明的思想我觉得董平教授已经分析的很清楚了,对于王阳明的观点我比较赞同,我只是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和感觉,只是代表着我个人,和董平教授所讲的没有关系。董平教授在讲完以后会有一个提问的过程,由下面的同学们提问他解答,我觉得这些孩子很蠢=他们听课抓不住重点。比如第二课结束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子提问,大意是讲现在我们的生活质量很好,没有办法像王

23、阳明那样经历那么多,那我们如何才能变成和王阳明一样的人呢?董平教授给他解答了,这里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男孩子的问题变成和王阳明一样的人。是,王阳明很聪明,留名百世,难道这样就值得你放弃自己去做另一个人吗?他是人又不是神,把一个人当成是神的这种思想是错误的,王阳明所说所讲的一切是为了让人们去寻找真的自己而不是让人们把他当成神,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变成和他一样。还有一个女生提问说这样讲的话王阳明就是个唯心主义者,人家唯不唯心关你什么事,他说的对我们听就好了,不对的忽略不就行了,不顺耳的无视不就行了,自己都不算是绝对的唯物之一没为唯物主义做任何事情就开始子铭自认,真的很好奇你们听课不记重点么(_)跑

24、题跑太远了吧,如果中国的所有大学生都是这样的话,那么我真得为中国忧虑一下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在做同样的事,同样的事又有不同的结果,也许有一天回首的我们会发现我们其实什么都没有,金钱地位重要么,一时的享受重要么,你的一生难道就只能用金钱去衡量而没有任何的意义?世界没有对不起谁,也不会温柔的对谁,我们不是神,我们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如何活着以及如何死去。如何活的有价值,如何死的有价值,这种问题还是要自己去问自己的心。你要什么?你想要的真的是这种东西?它对你有什么价值?它能给你带来什么?它改变了你的什么?做自己活自己,认识自己,别再怨天悯人,如果你真的是天才有思想的人,自我堕落给谁看?给世界?那还真是个笑话!(完)三三的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听董平教授王阳明心学心得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