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pdf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422263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历史试卷第 1 页共 4 页秘密2022 年 11 月 17 日 17:45 前重庆市 2022-2023 学年(上)11 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高三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 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45 分)1.春秋时期,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没有过河)。司马曰:“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2、。”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国人皆咎公。公曰:“古之为军也不鼓不成列。”这反映了A诸侯争霸推动社会转型B礼崩乐坏摧毁传统秩序C尊王攘夷得到普遍认可D礼义观念影响仍在持续2.“御史大夫的官位虽比丞相低但地位却十分重要”,“在法定制度上,他有着特殊的地位”,并“握有考课、监察和弹劾百官之权。这种权力有时甚至超过丞相”。由此可见,丞相与御史大夫的关系是A后者为前者的助手B有所关联,相互牵制C两者之间互不统属D级别悬殊,上下从属3.史料显示,汉初约有 60 万将士因赐爵而获田宅,军爵受益面达 300 万人,约占当时西汉人口五分之一。军功受益阶层被授予 3

3、亿亩耕地和 1500 万亩的住宅土地,二者约占当时全国耕地的 40%。这表明当时A贵族特权地位愈加巩固B宗法观念彻底瓦解C法家思想受到社会推崇D新兴阶层迅速壮大4.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说明A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B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C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D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

4、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集权日趋强化B皇权专制不断加强C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腐败D丞相的权力被日益分割6.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中说:“尽管战争骤然而至,尽管清王朝全无准备,但在传统的御外攘夷的武器库中,已为道光帝编制了剿、抚两道程序,道光帝交并轮番操之上阵一波三折,回旋再现。”这说明高三历史试卷第 2 页共 4 页A清廷仍然固守传统华夷观念B清王朝无需做任何战争准备C武器装备方面中国并不落后D决策犹豫不定决定战争结局7.1879 年,上海点石斋印书局出版发行汉英词典马礼逊五车

5、韵府,开本再缩小,两册合并一册,价格更便宜,流行更广。到 20 世纪初,五车韵府一版再版,还将旧版按汉字的罗马字拼音首字母排序改为按汉字部首排列。五车韵府在中国的流行主要缘于A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推动B列强对华文化渗透增强C天朝上国思想已被摒弃D崇洋媚外之风日渐盛行8.古田会议决议批判了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等错误思想,强调“党对于军事工作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该决议反映出A土地革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B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被纠正C中共加强对红军的政治性建设D中共认真反思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9.1943 年春,中央警卫团的战士杜林森在一次开荒比赛中,

6、创造了一天开荒 6.3 亩的好成绩。毛主席接见他时说:“你的功劳很大,一天开荒六亩多地,称得起劳动英雄。大家都叫你气死牛,我看你还是气死人,气死蒋介石。”这反映了A国民政府封锁解放区失败B陕甘宁边区自然灾荒严重C根据地人民自力更生坚持抗战D减租减息政策激发生产积极性10.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中央局明确指出:“实现耕者有其田,必须公平合理地分配土地及房屋、牲口、耕具和所有群众从地主手里拿过来的东西,包括“内瓤子,的金银元宝。”“原则是消灭地主、消灭赤贫、发展贫农,一定把果实分配给贫农。”这些举措A适应了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B促进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C完善了“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D保障了民族战争胜

7、利的需要1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按照其要求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图书出版业为例,我国政府陆续颁布了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外商投资印刷企业的暂行规定等法规,形成了完整的法规体系。由此可以说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A推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B获得了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权力C加速了国际经济的多极化D带来了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深刻变革12.罗马元老院作为国家的智囊机构,拥有对国事的发言权。元老院完全由贵族组成,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却可在国内外政策、财政和宗教诸方面向当选的官员提出建议。由此可见,罗马元老院A没有干预朝政的权力B能够影响国家的决策C处于统而不治的地

8、位D行使参政议政的职能13.中世纪后期,市民们向君主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并充当国王的内侍、监工、账目保管人,作为回报,君主向市民提供保护,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争和不合理的要求。这现象A使君主成为社会诸矛盾的焦点B有利于促进西欧社会的转型C激化了封建君权与教权的矛盾D推动了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14.某学者指出 1500 年至 1763 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某些全球性的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愈加紧密起来。该学者所依据的史实主要是A宗教改革及科学革命的爆发B近代民族国家及国际法的形成C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争夺D黑奴贸易及种植园经济的兴起高三历史试卷第 3 页共 4 页15.沙皇俄国

9、政府围绕农奴制改革产生了三大派别。自由派和保守派主张自上而下改革,激进派主张自下而上改革;保守派主张无地解放,而自由派主张有地解放。沙皇最终接受自由派的主张,同时保留贵族地主土地,这样,保守派的利益受到重视,激进派废除农奴制的主张也得到满足,改革得以顺利开展。材料主要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A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D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二、非选择题(满分 55 分)16.(1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自西晋永嘉之际北方大乱,“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准北流人,相率过江淮”,“及胡寇南侵,淮南百姓皆渡江”。以后北方流人南下几未中断,据估

10、计北方人口南下总数约九十余万。为安置这些北方士人和流民,东晋在长江南北设立了很多侨州、侨郡和侨县,用北方地名建置,管理各该 属籍的流人。侨人的户籍用白籍,以区别于土著人的黄籍,属于白籍的人户享受免除一定赋役的优待。侨置政权的官吏皆由北方士人担任。为限制大族的占有人口和增加政府收入,早在东晋成帝时便先后有“咸和土断”和“咸康土断”的实行。所谓土断,即不论原来属籍何地的大族与庶民,一律以土为断按现居住区编入户口,将白籍改成黄籍,承担国家租役。桓温的“庚戌土断”成果较显著。在加强经济上的集权方面,刘裕当政时,又于东晋义熙九年(413 年)实行“义熙土断”。这次土断 雷厉风行,会稽余姚大族虞亮隐匿千余

11、人,被刘裕处死。摘自詹子庆、田泽滨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侨置州郡的原因和带来的问题。(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义熙土断”的意义。(4 分)17.(20 分)“和亲”是中国古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公社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废除常备军而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它”“一向作为国家政府的工具的警察,立刻失去了 一切政治职能,而变为公社的随时可以撤换的负 责机关其他各行政部门的官吏也是一样从公社委员

12、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国家高级官吏所享 有的一切特权以及支付给他们的办公费,都随着这些官吏的消失而消失了法官已失去其表面的独立性他们今后应该公开选出,对选民负责,并且可以撤换”摘自马克思法兰西内战材料二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恩格斯对暴力革命的颂扬同马克思的屡次声明完全符合,这种颂扬决不是“迷恋”,决不是夸张,也决不是论战伎俩。必须不断地教育群众这样来认识而且正是这样来认识暴力 革命,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摘自列宁国家与革命材料三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

13、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高三历史试卷第 4 页共 4 页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摘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史实说明马克思的话。(5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列宁“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

14、政)代替资产阶级国家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观点。(8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的观点。(7 分)18.(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罗马人的宗教体系的神祇多出自意大利本地神话。共和国末期,罗马的诗人开始模仿希腊神话编写自己的神话。于是,希腊的主神宙斯就是罗马的朱庇特、希腊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就是罗马的密涅瓦、希腊的爱神阿佛洛狄忒就是罗马的维纳斯。佛教东传中国之初,知识分子常以老庄思想来说明佛学的法理。佛教被老庄空理的清谈之风所影响,举凡佛教讲述、佛典注释,常引用老子、庄子、易经的用语,皆称为“格义佛教”。明末清初,传教士带来的西洋科技对中国士大夫产生极大冲击。学兼中西

15、的黄宗羲猜想西政、西教源于中学,他断言:“泰西之学,其源盖出于墨子。”晚清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也多次比附西方“数学、化学、光学、电学均是暗袭中学”。摘编自世界宗教源流史等(注: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常以既有的文化去理解未知的文化,这种方法被称为比附。)根据上述材料拟定一个关于“外来文化与文明发展”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逻辑清晰)19.(11 分)我国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认为可以从以下要素给历朝历代打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二、文化(思想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朝气、活力)。三、风俗

16、(即民德,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如何)。四、经济(民众的生活、商业是否发达,是否按照历史的惯性自然发展)。五、国防(是否有强大的武装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战绩)。六、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七、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科度)。八、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九、科技(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国际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根据材料,对中国秦代至元代中的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只需选取其中三个要素分别打分,其中“经济”是必选要素)并加以说明或者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要素并打分,说明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20

17、23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2023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选题:共16小题,小题3分,共48分。1-5 CAADB6-10 CDCDD11-16 BCDABB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1)特征:关中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农田水利工程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与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重合。(2分,答1点记2分,共2分)原因:满足京城的粮食供应(关中);前代水利工程的奠基(成都平原,都江堰);唐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南方经济发展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长江)。(6分,每答1点记2分,共6分)(2)示例:论题:南

18、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国家重视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宏大工程。(1分)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适应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1953年到1957年,国家进行了一五计划、三大改造。1958年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新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国家为了实现南北地区的统筹发展,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1959年,国家相关部门对南水北调工程制定了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的指导方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9年国家经过长时间的论证和准备,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协调全国力量,推动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由此可知,新中国南水北

19、调工程的建设得益于国家的统筹规划,并体现了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宏大工程。(5分)18.(1)原因:二战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国国力雄厚;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民权运动兴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制度实施。(每点2分,任答3点记6分,共6分)(2)不同:侧重点不同,中国侧重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美国侧重救济贫民。涵盖范围不同,中国的社会保障涵盖所有的劳动者,美国主要针对穷人。保障形式不同,中国将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利写入宪法并实施,美国通过社会运动与颁布专门法律加强社会保障。(任答2点计4分,共4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原因: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国家经济发

20、展阶段不同;社会保障理念差异。(任答2点计4分,共4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19.示例1:主题: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发展。(2分)论述:丝绸之路等古代商路,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丝绸很早就被贩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的使用,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

21、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14世纪末,原产自西亚、中亚、南亚的胡桃、胡椒、胡萝卜等物种,通过西域传入中国,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8分)结论: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路线,而且是中西方交流的桥梁,为东西方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2分)示例2:主题:商品的全球流动促进不同地区文化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2分)论述: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

22、各国服饰的变化也体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17世纪末,中国服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经由澳门传入中国。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8分)结论:随着商品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2分)20.(1)特点:工业和外贸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了工业、外贸快速发展;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加速,工业与外贸进一步加速发展;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6分,每答1点记2 分,共6分)(2)意义: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分,每答1点记1 分,共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重庆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pdf)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