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1 相交线教学设计说明相交线教学设计说明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 何军成何军成 使用教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第十章第一节。 一、教材内容及其地位、作用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其地位、作用分析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平行和异面,异面在高中阶段学习,而 相交和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是“图形与几何”所要研究 的基本问题,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由于两条直线相交的相互位置与它们形成的角有直接关系, 所以本节课实际 上是研究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的关系,即重点研究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在七 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最基
2、本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了解了它们 的性质,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内容对后面的垂线、平行线、三 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性质的学习,以及与几何图形有关的推理、计算等问题都 有联系,所以本节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据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对顶角的概念;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分析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提出,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在发展空间观念中提 出: 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 并能分析出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 “相交线”恰好是构成复杂图形的一个基本图形,因此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要让 学生理解对顶角的概念,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同时要抓住契机,注重能力的培养 和思想方法的渗透,并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中积累数学学习经验。 基于以上分 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邻补角的概念;理解对顶角的概念,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对顶角; 掌握对顶角的性质,会利用对顶角的性质来计算和说理; 2通过“角”和“互为补角”的定义的复习、邻补角的学习、对顶角的学习, 让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 号语言三种语言的相互转换; 3通过对对顶角性质的探究,向学生渗透“试验、观察、猜想、操作验证、说 理”是得到几何结论的普遍过程和方法。 三
4、、教学问题诊断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分析 在小学,学生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在七年级上 册,学生初步接触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重点研究了线段和角,知道了互余、互 补的角的概念,等角的补角(余角)相等等知识,能将生活中的实物抽象成简单的 图形,会画简单图形,初步掌握结合图形思考问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会极为简 单的说理,但是利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来进行说理的意识较为淡薄。 学生初步具有探究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几何知识的准确表达还存在着困难, 尤其是由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换,还不能做到准确。在几何 学习经验或方法上,不会注重图形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习状态是
5、“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此外学生对获得正确的几何结论的经验和方法还很缺 乏。 七年级学生大都积极,喜欢数学活动和探究,但注意力不能持久,他们大都 热衷于口头表达,但有条理的书写表达较为困难。 根据上述分析本节课的难点是:对比邻补角学习的经验,学习对顶角的过 程的理解,对顶角性质探索的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四、教学策略策略分析分析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 ,把每节课教学的 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与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 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 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 。这是数学知
6、识教学中加深学生对所学 知识理解的重要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呈现有效素材或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经历实验、观察、猜想、验证、说理的过程,从而获得正确的几何结论,并在 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 验” 。这是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方法。 本节课我就以此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第 一阶段:呈现学生熟悉的图片和实物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相交线) ,再通过 实物(剪刀)演示,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研究对象(相交线所形成的角) 。第二阶 段:通过复习“角”和“互补的角”的定义,学习邻补角的概念
7、,并感知到“邻 补角”的位置关系决定着数量关系。第三阶段:对比“邻补角”学习经历和方法, 学习“对顶角”概念,对于“对顶角相等”这一性质的学习,是让学生经历“实 物演示,大胆猜想,操作验证,说理”的自主探究过程,并知道“对顶角”的位 置关系决定其数量关系。第四阶段:课堂练习,主要巩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 渗透下一节课学习内容(垂直) ;第五阶段:课堂总结,回忆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再一次感受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方法。 整个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教学时关注知识的整体性和知识内涵 的理解,对顶角的学习是前面简单图形“直线”与“角”学习的延续,同时又是 后面“垂线”的学习和图形中角度计算的基础,
8、同时让学生感悟到相交线的位置 关系决定其数量关系,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可以由相交线所形成的的角的度数来刻 画。第二,利用所学知识特点对比学习,本节课学习的“对顶角”和“邻补角” , 二者的产生、定义、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都具有一致性,在教学中 利用这些一致性对比学习,既有助于学生所学内容的本质的理解,同时渗透数学 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第三,自主探究,及时鼓励。即在对对顶角性质 探索的过程中,设计活动让学生经历实物演示、数学猜想、操作验证和说理证明 的过程,让其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获得新知。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去 写,对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的表达给与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逐步探究的信心。 第四,利用教育技术资源。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使用 教育技术资源,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更直观的学习,更便捷的互动,增大课堂容 量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