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形成 国语周语记载伯阳父用阴阳来解释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陕西发生的大地震“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管子“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 国语周语“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周易“立天之道,曰阴曰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二、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和现象,又可以用以说明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2、 (4)属性的规定性:不可反称,相对对立统一法有其局限性 一是指事物阴阳属性的不可反称性 二是中医学根据自身的需要规定阴阳,可分性,相互转化,三、阴阳学说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相互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并由此而产生各种相应的变化和反应。 1、阴阳的对立制约 (1)属性相对 (2)相互制约 (3)相互排斥 2、阴阳的互根互用 (1)阴阳互藏 (2)阴阳互根 (3)阴阳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1)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2)皆消、皆长 4、阴阳的相互转化 (1)渐变 (2)突变,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
3、的病理变化 1、阴阳偏盛(1)阳盛 则热(2)阴盛则寒 2、阴阳偏衰(1)阴虚 则热(2)阳虚则寒 3、阴阳互损 4、阴阳转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防病 2、确定治疗原则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实者泻之”、“损其有余” 阳盛则热-“热者寒之” 阴盛则寒-“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虚者补之”、“补其不足” 阴虚则热-“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治阳光” 阳虚则寒-“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3)阴阳互损-“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4、”,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 二、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 殷商时期-“五方”说 春秋时期- “五材”说 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缺一不可。” 尚书大传“水火者,百姓是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是所兴作也,土者,万物是所资生,是为人用。” 尚书 洪范始明确提出“五行”一词,“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 从革,土爰稼穑。”标志五行学说初步形成。 战国后期,出现了五行的相生相克学说,标志者五行学说的建立。并和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成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三、五
5、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 金曰 从革 水曰润下,木曰曲直,引申 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引申 温热、向上(升腾)、光明、茂盛 等性质或作 用的事物。,火曰炎上,引申 生化、承载、受纳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土爰稼穑,引申 沉降、肃杀、收敛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金曰从革,引申 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水曰润下,(二)事物的五行分类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五行中某一行对另一行的促进和助长作用。 2、相克:五行中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和制约关系。 3、制化:相生和相克的结合。 4、相乘:相克太过。 5、相侮:有反克。
6、,直接分类法 间接分类法,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 1、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取象比类法,五脏功能和五行特性相类比 3、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相克解释五脏之间相互协同、互相制约的关系 4、说明人 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二)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 1、母子相及的病理传变 母病及子:“肝肾精血不足”、“水不涵木” 子病累母:“心肝火旺” 2、相乘相侮的病理传变 相乘:“木旺乘土”、“土虚木乘” 相侮:“木火刑金”、“金虚木侮” (三)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 1、指导疾病的定位诊断 2、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 3、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四)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 1、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2、情志相胜疗法 3、确立五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1)根据相生规律确立 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培土生金法 实则泻其子:心肝火旺,或肝火独胜,清心火泻肝火 (2)根据相克规律确立 抑强:抑木扶土、佐金平木 扶弱:培土制水、壮水制火 4、指导脏腑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