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凭静脉麻醉专家共识(2016)全凭静脉麻醉(TIVA)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近年不乏国内相关的临床研究报道,包括多中心RCT 为推动TIVA在我国规范化应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17位专家起草了全凭静脉麻醉专家共识 共识历经专家反复修改和两次专家会议集体讨论,并对推荐意见进行逐条投票编写方法首次采用“问题-陈述-推荐意见-专家投票”的模式,以方便读者阅读时抓住重点 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是指采用多种静脉麻醉药物完成麻醉诱导和维持全过程的技术1 近30年来TIVA的兴起,主要源于静脉麻醉三个主要方面的进展,即新型静脉麻醉药物的问世
2、新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概念的应用以及静脉麻醉给药新技术的诞生,从而使静脉麻醉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2-3 一、TIVA的应用基础【问题1】TIVA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静脉麻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理论成功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如:多室药代模型 时-量相关半衰期 效应室浓度等4-5 新型静脉麻醉药速效和超短效的特征,提高了静脉麻醉的可控性,如:镇静催眠药(丙泊酚)阿片类镇痛药(瑞芬太尼)等 新的静脉麻醉给药技术,如:计算机化的靶浓度控制静脉自动输注系统(target-controlledinfusion,TCI),以药代动力学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药物浓度为指标,由计算机根据药代动力学模型计算并
3、控制输注速率,自动达到预期的靶(镇静或镇痛药物)浓度6推荐意见1 由于速效和超短效静脉麻醉药物的问世;多室药代模型和效应室概念的应用;TCI的诞生;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快速与舒适化的麻醉恢复质量,促使TIVA已成为主流的麻醉方法之一(专家支持率:100%)【问题2】TIVA的核心技术是什么?TCI是TIVA的核心技术,是将药代动力学理论用于临床麻醉实践的典范 与持续输注方法不同,TCI根据药代动力学模型自动计算出达到设置的靶浓度所需的给药速率,并使麻醉从诱导到维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TCI技术解决了静脉麻醉可控性不如吸入麻醉,以及难于连续监测血药浓度的不足,使静脉麻醉的管理如同吸入麻醉一样,通过设
4、定和调节静脉麻醉药物靶浓度的方法来实施7 TCI解决了持续输注时维持特定药物靶浓度的输注速率问题,并未解决静脉麻醉药个体差异较大的药效动力学问题 麻醉医师需要根据麻醉手术中不同的刺激强度,如气管插管 手术切皮等,参考药物作用的EC50至EC95浓度范围指导用药,并提倡使用相应的监测 个体化的TCI管理,麻醉诱导时,静脉麻醉药缓慢给药达到意识消失,记录意识消失时静脉麻醉药的效应室浓度,麻醉维持在略高于个体意识消失的效应室浓度即可,如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维持高于意识消失时浓度约0.51.0gml 镇痛和或肌松不足时可用相应药物来解决 意识消失和苏醒时的效应室浓度基本相同8,因此停药后可根据意识消失的
5、效应室浓度大致判断苏醒所需的时间 中国成年手术患者(65岁)TCI丙泊酚麻醉时,意识消失的效应室EC50和EC95分别为2.2(2.22.3)和3.2(3.13.3)gmL7 相对于手动输注,TCI使得静脉麻醉更加精确稳定,易于控制9-11推荐意见2 中国成年手术患者(65岁)TCI丙泊酚时,意识消失的效应室EC50和EC95分别为2.2(2.22.3)和3.2(3.13.3)gml 意识消失与苏醒时的效应室浓度基本相同,因此停药后可根据意识消失时的效应室浓度大致判断苏醒所需的时间(专家支持率:100%)推荐意见3 TCI镇静管理策略,麻醉维持期间的靶浓度略高于个体意识消失时的效应室浓度即可,
6、镇痛和或肌松不足时可应用相应药物(专家支持率:93.3%)二、TIVA的适应症【问题3】哪些外科手术可以应用TIVA?除外明确对静脉麻醉药物过敏的患者,TIVA可应用于所有需要全身麻醉的手术,尤其是由于手术特点或病情限制不宜采用吸入麻醉的手术(见表1)三、TIVA的药物选择及常用方法【问题4】实施TIVA的药物选择原则是什么?TIVA需要复合使用静脉麻醉药 阿片类镇痛药和肌肉松弛药来实现全身麻醉的三要素:意识消失,充分镇痛和满意的肌肉松弛状态 三类药虽然不可相互替代,但是静脉麻醉药与阿片类镇痛药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可以减少各自用量 TIVA的理想药物应具有起效迅速 作用时间短 清除率高 体内蓄积
7、少 副反应少 代谢产物无活性的特点,其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因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是TIVA最常用的组合 依托咪酯和氯胺酮在高龄 危重 休克患者麻醉中有一定优势,可复合瑞芬太尼或丙泊酚用于TIVA的诱导和维持4推荐意见4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因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特点,是TIVA最常用的组合(专家支持率:100%)【问题5】实施TIVA常见药物有哪些?各药物的药理特点是什么?TIVA常用药物包括三大类:(一)镇静催眠药及辅助镇静药:丙泊酚 依托咪酯 氯胺酮 咪达唑仑 右美托咪定等1.丙泊酚:起效迅速 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强,对血容量不足 心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引起血压显著下降,心率相应减慢 反复给药
8、或静脉输注时蓄积少,停药后苏醒较快,明显减少术后恶心呕吐 小儿对其清除率更高 代谢更快,因此小儿麻醉诱导和维持比成人需要更大的剂量122.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和恢复非常迅速,特点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安全性高,特别适合于高龄 危重 休克 心衰患者的麻醉诱导 其时-量相关半衰期比丙泊酚还短,由于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依托咪酯长时间麻醉维持的安全性仍有争议3.氯胺酮:与传统镇静催眠药不同,氯胺酮产生意识消失,并有镇痛作用 同时兴奋中枢交感系统,血压 心率和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升高 因此适用于血容量不足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成为自然灾害或战伤救治情况下的首选 小剂量氯胺酮也用于术后疼痛的
9、防治4.咪达唑仑:通常作为术前用药或与其他镇静催眠药复合诱导麻醉 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时-量相关半衰期较长,大剂量或持续输注明显延长苏醒时间 咪达唑仑的药效动力学特点是遗忘作用比镇静作用强,作为术前用药和复合诱导起到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有利于预防术中知晓发生135.右美托咪定:高选择性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降低中枢神经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水平,产生镇静 催眠 镇痛和增强麻醉药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对心血管功能影响主要表现在血压降低,心率减慢 由于高浓度右美托咪定可激活血管平滑肌突触后2受体,诱发血管收缩,血压有时呈双相变化,先短暂升高,随后持续下降,合理应用有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10、4(二)阿片类镇痛药:TIVA适用中短效的阿片类药物1.芬太尼:常与镇静催眠药 肌肉松弛药复合用于麻醉诱导 由于芬太尼时-量相关半衰期过长,不适于持续输注维持麻醉2.舒芬太尼:镇痛作用是芬太尼的510倍,作用时间为芬太尼的2倍 其时-量相关半衰期较短,持续输注4h后为33.9min14,比较适于持续输注维持麻醉3.阿芬太尼:镇痛效能为芬太尼的14,作用时间为芬太尼的13 虽然属于短效阿片类药物,但其时-量相关半衰期明显长于舒芬太尼,持续输注4h后为58.2min144.瑞芬太尼:镇痛效能与芬太尼相当,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强,是唯一抑制循环功能的阿片类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心率 血压和心输出
11、量 因此能较好地减轻气管插管及术中伤害性刺激所致的心血管反应 其时-量相关半衰期短,术后呼吸抑制很少发生,但术后可诱发明显痛敏反应,应在停药前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14(三)肌肉松弛药:TIVA更适用中短效肌肉松弛药,例如维库溴铵 罗库溴铵 顺阿曲库铵等15 临床应用中需注意,静脉麻醉药与吸入麻醉药不同,不能增强肌肉松弛药的作用【问题6】TIVA常用实施方法有哪些?静脉麻醉的给药方式包括单次给药 间断给药和连续输注,连续输注又分为手动设置和TCI 单次给药或间断给药静脉麻醉通常局限于短小手术或内镜检查治疗,且用药单一,因此未在本共识内详述 TIVA作为全身麻醉的一种方法,包括麻醉诱导 麻醉维持和麻
12、醉恢复三个阶段1麻醉诱导 麻醉诱导剂量通常遵照教科书和药物说明书的指导,按公斤体重计算,但是个体所需剂量有差异 例如丙泊酚的麻醉诱导剂量2mgkg,一般患者用1mgkg即可意识消失,剩下的半量可以在气管插管时视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对麻醉药的反应酌情给予 个体化tci模式诱导时,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一般设定为46gml,复合用药诱导时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可设定为3.03.5gml 观察并记录个体意识消失时的效应室浓度(calculated effect site concentration at loss of consciousness,CeLOC)对于危重症和心血管功能不全患者建议采用阶梯法诱导或者在B
13、IS指导下调整血浆靶浓度 依托咪酯对循环功能基本无影响,适用于危重症和心血管功能不全患者的麻醉诱导,常规诱导剂量0.3mgkg,危重症患者可酌情减量至0.10.2mgkg4,16 阿片类药物在麻醉诱导中的作用主要是减弱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也与镇静催眠药发挥协同作用 芬太尼常用剂量24kg,舒芬太尼常用剂量为0.20.4kg(二者效价比为101)在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上,等效剂量的不同阿片类药之间作用相近 麻醉诱导药物的合理给药顺序,使各诱导药物在气管插管时同时达到各自最大效应,比选择阿片类药的种类和剂量更为重要17 见表2 瑞芬太尼起效时间仅1min,麻醉诱导时可在给予肌肉松弛药之后用
14、药,避免过早应用抑制循环功能 虽然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效价比是11,但是基于它的药效动力学特性,通常剂量12gkg辅助丙泊酚诱导麻醉即可获良好效果 应用TCI诱导时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为48ngml2推荐意见5 不同镇静催眠药之间以及镇静催眠药与阿片类药之间复合应用于麻醉诱导时,药效作用可相加或协同,宜减少各自剂量,以降低副反应 为抑制气管插管反应,麻醉诱导时宜复合阿片类药物,避免不必要的加大镇静催眠药剂量(专家支持率:100%)推荐意见6 推荐对高龄及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宜选用依托咪酯或分次小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专家支持率:100%)推荐意见7 在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上,等效剂量的不同阿
15、片类药之间作用相近 而麻醉诱导药物的合理给药顺序,使各诱导药物在气管插管时同时达到各自最大效应,这比选择阿片类药的种类和剂量更为重要(专家支持率:100%)2.麻醉维持 参考教科书和药物说明书维持麻醉给药速率,如丙泊酚麻醉维持输注速率为612mg.kg-1h-1,具体用量依据麻醉医师的经验和个体的病情 生命体征 手术刺激强弱变化来判断和调整 推荐使用神经电生理方法监测麻醉深度,例如维持BIS值4060 丙泊酚TCI维持麻醉时,推荐靶浓度维持在略高于CeLOC(通常0.51.0gml)对不同的手术刺激强度,主要靠调节镇痛药物浓度来达到合适的麻醉深度依托咪酯长时间持续输注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目前文
16、献仅支持3h内的静脉麻醉维持 依托咪酯维持麻醉的输注速率通常为612kg-1min-1 依托咪酯TCI维持麻醉时效应室浓度为0.30.5ml芬太尼不适合持续输注维持麻醉,推荐术中间断给药舒芬太尼维持麻醉的输注速率为0.251.00kg-1h-1 要注意,当术后即刻需拔出气管导管时,舒芬太尼持续输注的速率不得超过上限,输注时间不宜超过34h 手术结束前3040min停止输注舒芬太尼 舒芬太尼TCI维持麻醉时效应室浓度为13ngml,遇强烈伤害性刺激时可调至5ngml,也需要提前3040min停药间断给予舒芬太尼时剂量为2.510.0g 瑞芬太尼输注速率在0.11.0kg-1min-1,麻醉医师根
17、据手术刺激和个体反应程度来调节 由于起效快,加深或减浅其作用十分迅速 麻醉维持常用的瑞芬太尼输注速率为0.20.4kg-1min-1 瑞芬太尼TCI麻醉维持时,效应室靶控浓度为18ngml 中国患者在丙泊酚麻醉下,对疼痛(强直电刺激)反应消失的瑞芬太尼的EC50至EC95为3.3(3.33.4)5.1(5.05.2)ng/ml7 肌肉松弛药不适于TCI方法 通常间断用药或持续输注推荐意见8 瑞芬太尼的速效和超短效的特性,适合静脉麻醉维持期长时间持续输注(专家支持率:100%)推荐意见9在意识消失和充分肌肉松弛状态下,判断个体对手术伤害性刺激的反应,目前临床常用指标仍是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但心血管
18、反应不是特异性的麻醉深度标准,宜结合麻醉深度监测等综合判断(专家支持率:93.3%)3.麻醉恢复 药物浓度在体内下降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药物消除半衰期的长短,单次给药后,经过45个半衰期,体内的药物基本排除 长时间持续输注后,时-量相关半衰期不同于药物消除半衰期 舒芬太尼的药物消除半衰期比阿芬太尼长,但持续输注4h后,舒芬太尼较阿芬太尼排除要快 瑞芬太尼长时间(10h)持续输注,时-量相关半衰期不变,停药后数分钟即恢复 丙泊酚意识恢复时的效应室浓度(calculated effect site concentration at recovery of consciousness,CeROC)基本等
19、于CeLOC,可据此准确预测个体苏醒所需要的时间推荐意见10 宜采用丙泊酚 依托咪酯 瑞芬太尼等时-量相关半衰期较短的麻醉药维持麻醉,长时间持续输注停药后,麻醉恢复迅速(专家支持率:100%)推荐意见11 鉴于瑞芬太尼停药后数分钟作用即消退,为防止停药后突发剧烈疼痛,停药前应给予作用时间较长的镇痛药,如芬太尼 舒芬太尼 曲马多等(专家支持率:93.3%)【问题7】TIVA常用监测技术?TIVA被列为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 静脉麻醉药维持在略高于个体CeLOC,能否完全避免发生术中知晓还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依据静脉麻醉药物存在个体差异,术中伤害性刺激强度随手术操作而发生变化,因此机体所需麻醉药物的准确
20、剂量难以预测 有证据显示,TIVA中采用BIS监测并维持BIS值4060,可将术中知晓发生率降低80%以上18-19 特殊手术如心脏手术,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 重症患者 肥胖患者更应该实施监测,以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并防止麻醉过深带来的不利影响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较多,如听觉诱发电位(AEP)Narcotrend、熵指数(Entropy)脑功能状态指数(CSI)等能达到同样效果20-22推荐意见12 TIVA被列为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 TIVA中宜监测麻醉深度,如维持BIS值4060,可显著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专家支持率:86.7%)四、TIVA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问题8】老年患者该如何应用TIVA
21、?老年患者由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改变,且常并存多种慢性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疾病 高血压病等,对麻醉药物敏感性增加 诱导宜逐步加大药物剂量,避免麻醉过深,可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TCI诱导麻醉不宜采用效应室靶控技术,避免”超射”引起的血压降低 推荐应用麻醉深度监测仪 老年患者对肌肉松弛药代谢减慢,需减少用量,提倡肌松监测指导用药23推荐意见13 老年患者TIVA,诱导宜逐步加大药物剂量并推荐全程麻醉深度监测,避免麻醉过深,可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专家支持率:100%)【问题9】小儿患者是否推荐使用TIVA?不推荐在1月龄以下小儿麻醉中应用丙泊酚 在低体重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及严重系统性疾病患儿
22、麻醉中,丙泊酚应格外慎重 小儿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血浆清除率高13,麻醉诱导和维持剂量明显高于成人 与丙泊酚复合时,瑞芬太尼抑制311岁小儿切皮时体动反应的输注速率几乎是成人的2倍(0.149VS0.080gkg-1min-1)24 小儿丙泊酚药代动力学与成人差异较大,且年龄越小差异越明显 小儿行TCI丙泊酚不宜简单应用成人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建议应用具有小儿模式的专用TCI系统25 小儿丙泊酚TCI诱导,血浆靶浓度设定为46g/ml,维持浓度3.03.5g/ml 严密监控呼吸 循环功能指标和麻醉深度6 BIS值的算法基于成年患者得出,相同麻醉状态下小儿BIS值高于成人 部分临床研究证实,BIS监
23、测3月龄以上小儿患者麻醉深度具有可行性26-27 丙泊酚的注射痛易致小儿严重躁动,可在输注丙泊酚前给予适量利多卡因或经大静脉输注以降低注射痛,预防和减少躁动的发生6,28推荐意见14:小儿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血浆清除率高,麻醉诱导和维持剂量高于成人 小儿TCI麻醉应采用小儿模式(专家支持率:100%)【问题10】肥胖患者如何应用TIVA?TIVA适用于肥胖患者,建议首选丙泊酚TCI方法 肥胖患者的丙泊酚初始分布容积没有明显变化,在稳态血药浓度下,清除率和分布容积都随体重增加而增加,没有确切证据表明麻醉期间输注丙泊酚在肥胖患者体内有蓄积现象 肥胖患者行TIVA时丙泊酚诱导用量建议按照去脂体重(L
24、ean body weight,LBW)计算,而维持用量推荐按照修正体重【Adjusted body weight,ABW=LBW+0.4(实际体重-LBW)】计算6 芬太尼 瑞芬太尼 罗库溴铵 维库溴铵等药物主要分布于中央室,推荐按照LBW计算用药量29-30 肥胖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患者,尤其术中应用肌肉松弛药时,推荐术中进行麻醉深度监测29 约50%的知晓事件发生在诱导期其原因可能是肥胖患者丙泊酚的清除率较高,维持期麻醉药物衔接不及时,而使其中央室浓度迅速下降所致29 目前丙泊酚TCI不支持体重超过140kg或者BMI超过42kgm2(男性),35kgm2(女性)患者29推
25、荐意见15 肥胖患者诱导和维持用量应根据不同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分别按照LBW或ABW计算(专家支持率:100%)推荐意见16 TIVA适用于肥胖患者,建议首选丙泊酚TCI,需注意预防术中知晓,诱导后要及时应用麻醉维持药物,宜监测麻醉深度(专家支持率:100%)【问题11】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TIVA时,用药剂量如何调整?对术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仅要警惕药物代谢减慢导致的术毕药物残余作用,还要注意药物毒性进一步损害肝肾功能 丙泊酚的消除不完全依赖肝肾功能,还通过肝外途径排泄,因而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研究显示,丙泊酚全血浓度的衰减 分布再分布和消除半衰期与健康人群
26、相似 丙泊酚不仅无明显肝损害作用,而且由于具有抗氧化效应,还可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丙泊酚对心血管功能抑制较强,尤其麻醉诱导时,需谨防血压下降而影响肝肾血流灌注31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较大剂量芬太尼 阿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易发生蓄积,而瑞芬太尼的消除不依赖肝肾功能 对终末期肝肾功能衰竭患者行TIVA时应适当降低丙泊酚 瑞芬太尼剂量 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潘库溴铵的清除率降低;维库溴铵虽然再分布率高 代谢也较快,对清除无显著延迟,但随剂量增加或重复使用,易发生蓄积2 阿曲库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的代谢对肝肾功能依赖小,特别适合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问题12】剖宫产术及妊娠期妇女如何进行TIVA?1.剖宫产术应用
27、TIVA的注意事项 TIVA用于剖宫产术要兼顾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难点在于麻醉诱导的用药选择(胎儿取出前)咪达唑仑 芬太尼 舒芬太尼可抑制新生儿呼吸,不适用于剖宫产术麻醉诱导 硫喷妥钠复合琥珀酰胆碱的传统方案,丙泊酚 依托咪酯 氯胺酮复合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麻醉诱导 丙泊酚诱导时可出现血压下降,需要控制给药速度与剂量 依托咪酯和氯胺酮诱导气管插管时,可出现高血压,需要辅助降压药 小剂量瑞芬太尼(1kg)可减轻产妇心血管反应,且对新生儿呼吸无明显影响32 罗库溴铵 维库溴铵 阿曲库铵等肌肉松弛药不易通过胎盘屏障,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麻醉 罗库溴铵(1.01.2mgkg)可在90s内进
28、行气管插管,替代琥珀胆碱快速诱导33 剖宫产术麻醉诱导由于阿片类药物受限,丙泊酚用量也不宜过大,会发生麻醉深度不足情况,可应用咽喉部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和或降压药物处理 建议在完成消毒铺巾后开始麻醉诱导,胎儿取出后的麻醉维持可按常规TIVA方案 静脉麻醉药物不抑制宫缩,而不增加产后出血,但术后在体内有残留,可影响哺乳 TIVA用于剖宫产术中知晓发生率高,可在胎儿取出后追加苯二氮类等药物342.孕妇应用TIVA的注意事项 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认为:在妊娠任何阶段,麻醉药物在常规剂量时都没有明确的致畸作用35 对胚胎的主要威胁来自于母体内环境的紊乱包括缺氧 血压降低 CO2分压异常和异常宫缩36 常用麻
29、醉药物中丙泊酚 吗啡 芬太尼 顺式阿曲库铵虽然致畸作用小,但也要尽量减少用量和用药时间37 孕妇可用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 麻醉维持可用丙泊酚-瑞芬太尼方案 避免使用致畸作用大的苯二氮类药和激惹子宫平滑肌的药物,如N2O和氯胺酮 并发低血压需要积极处理,可快速输液或静脉注射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36 手术结束前积极镇痛,预防瑞芬太尼作用迅速消失引起的剧烈疼痛 推荐意见17 剖宫产术需要全身麻醉时,TIVA对宫缩无明显影响,有利于减少子宫出血,适合胎儿取出后的麻醉维持 但诱导时需要限制药物种类和用量,以免抑制新生儿呼吸 硫喷妥钠 丙泊酚 依托咪酯 氯胺酮及临床常用肌肉松弛药可
30、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诱导(专家支持率:100%)推荐意见18多数静脉麻醉药物常规剂量下用于孕妇非剖宫产术是安全的,关键要保证胎体供血供氧,维持母体内环境稳定,避免使用诱发宫缩的药物如氯胺酮 N2O 苯二氮类药物致畸性高,避免孕早期使用(专家支持率:100%)【问题13】TIVA在灾难医学中有何优势?TIVA具有设备相对简单的特点,极端情况下,借助调速型输液器或者简单地调节输注速率也可以实施 在大型自然灾害或者战伤救治情况下TIVA与吸入麻醉相比优势明显 氯胺酮无明显呼吸抑制,兴奋心血管功能,镇痛效果强,呕吐误吸少,对监测设备要求低,甚至不需要麻醉机仅依靠简单的呼吸辅助装置即可完成手术,用于灾难
31、急救具有特殊优势五、TIVA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问题14】TIVA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作为全身麻醉方法之一,TIVA不增加围术期的不良反应 相比之下,TIVA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 据报道,TIVA使住院患者术后72h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15%,非住院患者降低18%38 丙泊酚不仅具有止吐作用,还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39 TIVA在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也比吸入麻醉具有潜在的优势40 TIVA尤其是TCI的安全运行,高度依赖输液泵系统和静脉通路 需要经常检查有无意外输注停止或静脉通路脱开导致药物未能进入血管;仪器失常也可导致药物的超量注射等情况 诱导时尽量通过最靠近血管的三通给药,
32、麻醉维持药物如通过延长管输注,可能导致不能及时 有效调整药物输注速率推荐意见19TIVA时需始终保证输注泵工作正常和静脉通路畅通,避免与其他药物尤其是血管活性药共用静脉通路(专家支持率:100%)六、TIVA的未来与展望 TIVA的兴起和发展源于新理论 新药物和新技术的进步,TIVA的未来仍然离不开这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近年新型静脉麻醉药的研发,注重短效和提高安全性,如何减少麻醉药对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抑制和其他副作用 如右氯胺酮,效价提高2倍,代谢更快,精神性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依托咪酯类似物(ABP-700),通过增加化合物的效力,降低药物用量,代谢更加迅速 同时用亚甲基更换咪唑环上的氮,使其对
33、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减少2000倍 Reminmazolam(cns-7056)是短效GABAA受体激动剂,化学结构中有一个羧酸酯基团,使其容易被组织酯酶分解,恢复时间仅为等效剂量咪达唑仑的25%,而且镇静剂量仅有轻度的心血管和呼吸抑制41 TIVA的核心技术TCI提供了可计算的血药浓度,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产生了药代-药效动力学模式(PK-PD models)和响应曲面 未来的TCI不仅仅是自动维持麻醉医师设置的靶浓度,还会持续提供输注药物(镇静催眠药 阿片类镇痛药等)作用的有效区间,如EC50EC95范围,包括计算出多种药物(镇静 镇痛)复合应用时,其相互作用的EC50EC95范围 静脉麻醉药个体差异较大,需要加强麻醉深度的监测,实施个体化TCI的方法,以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导向的静脉麻醉闭环控制给药系统(closed-loop infusion systems)的发展成为今后静脉麻醉的方向42 这种实时的智能化静脉闭环控制给药系统,不仅可以综合镇静 镇痛 肌肉松弛监测指标,自动调整给药速率,未来还可以结合生命体征,诸如血压 心率等指标进行调整和干预,维持满意的麻醉深度和循环功能的稳定,实现机器人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