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 字 下 乡 第二、三章 再 论 文 字 下 乡 12 从1920年代到1936年抗战前夕,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定县开展了十几年工作,旨在解决中国乡村“愚贫弱私愚贫弱私”的问题,根据后来所作的调查,当初参与了“平教会”学习的农民除了还记得“平教会”的会歌,模糊识得几个汉字以外,几乎所有人都已经把学过的文字忘记了,甚至大多数人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而当初为这个成果投入的力量是十几名欧美回国的博士和近百名各专业知识分子,以及通过美国教会募集的超过百万之钜的美金。中国的乡村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费孝通先生作为曾经参与江苏农业合作社工作的亲历者,他觉得有必要把这个问题分辨清楚。文字下乡和再
2、论文字下乡写作背景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写作背景3在乡土中国,文字是多余的。在乡土中国,文字是多余的。费孝通费孝通 愚说乡下人说乡下人“愚愚”,不是指他们的智力有问题,不是指他们的智力有问题,知识有局限,而是指他们知识有局限,而是指他们不识字不识字,是文盲,是文盲,而文盲并非出于而文盲并非出于“愚愚”,而是由于乡下本来,而是由于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无需文字眼睛。特殊语言非文字性的,可以用来传情达意的语言,非文字性的,可以用来传情达意的语言,如表情、肢体语言、行话等。如表情、肢体语言、行话等。4 “我有一次乘高铁,邻座是一家三口,听口音是北京郊区的人。他们的语言特征就很典型,说话的时候声音特别
3、大,但是口齿不清楚听起来就含含糊糊。我们去注意乡村里的人说话,声音总是一团一团的,而不是一个一个的。这种口齿不清的原因,是他们之间不需要把自己的语言中的每一个音都作出明确的表达,他们之间长期形成了默契,交流是通过表情、肢体配合起来而实现的”5 在一个封闭的小社群里,包括了肢体和表情的语言非常复杂,如果你是一个外来人,进入到乡村里面便会发现,他们通过表情和肢体,配合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外人是很难理解的。因为那种语言包含了大量的情感和他们背后的传统习俗的内容。在一个开放的城市里,人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的作用会下降,因为别人不知道你背后的传统习惯是什么,你们之间没有共同的经验,所以口语就会变得复杂,发音也特
4、别清楚,词汇量也会增加,使得我们可以更准确的来确定彼此要表达的内容。6 借助语言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主要是借助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的社会。借助文字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主要借助文字交流沟通的社会。7思考:为什么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结合两章内容)8文字下乡难,是因为在面对面的社群中,在其工作生文字下乡难,是因为在面对面的社群中,在其工作生活中,不需要文字。活中,不需要文字。(文字的不适用性)(文字的不适用性)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而且文字是间接的说话,对于乡下人来说是不完善、不方便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人们不会选择用文字来“说话”。在广西的瑶山里,一个部落有急,就会立刻派人送一枚铜钱去别的部落里,对方接到这
5、个记号,就会立刻派人来救。这是乡下人的”文字“,一种双方约好的代表记号。壹文字的不适用性文字的不适用性9 草 房 子 草 房 子 节 选节 选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这一天,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10
6、 草 房 子 草 房 子 节 选节 选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他们能一连十多天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杜小康只能与父亲说说话。奇怪的是,他和遇不到一个人。杜小康只能与父亲说说话。奇怪的是,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除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除了必要的对话,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什么,而且,原先看了必要的对话,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什么,而且,原先看来是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
7、过眼神或者干脆连眼神都不来是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眼神或者干脆连眼神都不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11贰文字的局限性文字的局限性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像老早以前的青年们谈恋爱,受着直接社交的限制,流行写情书,而很多悲剧就是因情书的误会而发生的。这不完全是“间接接触”惹的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表达情感通常是和当时的外部环境相配的,这些情意异了环境有可能“走样”。这时,运用文字就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了。而说话却便宜得多,不需要注意
8、文法,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面对面的语言交往如此直接,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交流方式而采用文字呢?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12叁 在乡土社会中,语言就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在乡土社会中,语言就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文字的不必要性文字的不必要性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13叁 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
9、存。文字的不必要性文字的不必要性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女孩子跟着母亲学习女红和做饭,男孩子和父亲学习种地和打猎,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上千年的生活过程中并没有新的东西进入到乡土社会。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验和知识只需要口耳相传就可以了,无需用文字来记载。像天工开物齐民要术这样的著作是文人总结而成的,并不出自乡土。1415中国是乡土社会,怎么会有文字的呢?中国是乡土社会,怎么会有文字的呢?费孝通: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我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北京。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
10、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16思考:传统社会中的士大夫很多出自乡村,而思考:传统社会中的士大夫很多出自乡村,而且历史上很多士大夫致仕以后与乡村有着紧密且历史上很多士大夫致仕以后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那为什么说庙堂与乡土这两条文化线索联系,那为什么说庙堂与乡土这两条文化线索一直是平行而不交叉的呢?两者之间是不是也一直是平行而不交叉的呢?两者之间是不是也会有一些相互影响?会有一些相互影响?17 士大夫是一个官僚体系,这些通过豪门或是隋唐士大夫是一个官僚体系,这些通过豪门或是隋唐后的科举进入仕途的乡村知识份子,虽然他们会还乡,后的科举进入仕途的乡村知识份子,虽然他们会还乡,但是由于
11、他们掌握了复杂的文字,而乡村又确实不需但是由于他们掌握了复杂的文字,而乡村又确实不需要复杂的文字,所以这些致仕还乡的知识份子,在乡要复杂的文字,所以这些致仕还乡的知识份子,在乡村的文字是没用处的,因为乡村用不到文字,村的文字是没用处的,因为乡村用不到文字,所以这所以这些士大夫跟乡村就不会有深层次的文化交往,也不会些士大夫跟乡村就不会有深层次的文化交往,也不会对乡村产生影响对乡村产生影响。他们的交往,停留在他们那个阶层,。他们的交往,停留在他们那个阶层,是官僚阶层与权力的往来,以及这些是官僚阶层与权力的往来,以及这些还乡的知识分子还乡的知识分子之间,他们与乡村基层大众的隔阂是明显的之间,他们与乡
12、村基层大众的隔阂是明显的。其实,。其实,大多数致仕官宦并不是住在乡村,而是住到乡镇上。大多数致仕官宦并不是住在乡村,而是住到乡镇上。我们现在开发成旅游热点的那些周庄、乌镇等地方,我们现在开发成旅游热点的那些周庄、乌镇等地方,就是商人和致仕官宦们共同营造出来的。就是商人和致仕官宦们共同营造出来的。18总结总结第一,用文字来交流是因为存在空间或者时间上的间第一,用文字来交流是因为存在空间或者时间上的间隔。隔。第二,乡土社会不仅是一个第二,乡土社会不仅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还是一个,还是一个“历世不移历世不移”的社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过着一的社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成
13、不变的生活。第三,文字并不产生于乡土社会,最早的文字是庙堂第三,文字并不产生于乡土社会,最早的文字是庙堂性的。性的。19陈心想观点陈心想认为,费孝通的观点陈心想认为,费孝通的观点过于片面简单,乡土社会是过于片面简单,乡土社会是需要文字的。文字在身份地需要文字的。文字在身份地位的确认、实用、增加生活位的确认、实用、增加生活趣味等处都很有用处,阻碍趣味等处都很有用处,阻碍文字下乡的因素在于乡村的文字下乡的因素在于乡村的穷困和缺乏教授文字的人才。穷困和缺乏教授文字的人才。20想一想:如何真正解决文字下乡难问题?想一想:如何真正解决文字下乡难问题?内容要贴近乡土生活。农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科学种植技术,
14、合理的种植技术是农业丰收的关键。科普、扫盲活动等活动要注意其内容是否对象所关注的。我们可以通过有关农业、技术等内容着手开始文字下乡,实现扫盲。21写 一 写 文字下乡中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之间的语言,所谓行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得。在每个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最普遍的特殊语言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你与父母,或者同学之间有着怎样特殊的“行话”?你们又是怎么用“行话”交流的?请联系实际生活,写一段150左右的文字。22 顾之川先生在为什么读一文中指出:本书善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语言质朴,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也不乏幽默诙谐,引人入胜,读来兴味盎然,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请你从书中的二、三章中挑选几个能代表本书论述语言特色的例子,分享给大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