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专题八文言文阅读整体阅读读懂比答题更重要微语同学们做阅读题,总是轻阅读,重做题。这一点在文言文阅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实,文言文与现代文一样,需要整体阅读,把握大意。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某次做题,你把所给的文言文都读懂了,读透了,题目几乎全部回答正确。这就是整体阅读之效。文言文整体阅读其实很简单,读了下面的内容,你自然就会明白。理解必备知识人物传记掌握关键能力整体阅读的要求和方法一、选文特点全国卷所选文体均为人物传记,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命题人对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恰当的处理,或加注释。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所选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更有普通的清
2、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走卒等。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选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定的议论抒情。虽然经过了命题人的删减调整,但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人物传记理解必备知识二、内容特点传记一般有下面几部分内容:(1)人物的基本情况。(2)人物的主要事迹。(3)人物的性格作风。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三种情况,多出现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要注意以下内容:作者的直接评价,对传记主人公(简称“传主”)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具体到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文本,一般都包含下列
3、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三、形式特点1.结构高考所选人物传记阅读文本一般呈“纺锤形”结构,头尾细,中间粗。开头部分都很简短,主要是对传主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一般包括传主的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中间部分是传记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二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包括对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几方面的评价。结尾部分常交代人物或事件的结局。通常来说,人物传记类文本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哪个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
4、、经历、官职、品行等,那么这个人物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所作的陪衬。人物传记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2.用语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文本,不放过每一个字。传记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名、庙名、谥号及重要的典籍名称。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要平时多积累一些常用语,尤其是官职方面的;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这些文字一般都是“死字”,可以不必理会,更不必拆开硬译(这种做法很危险)。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
5、称“名”,如“王祎”称“祎”,“沈通明”称“通明”。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1.看整体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都是要先把握住的。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首先要弄清文章整体的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整体阅读的要求和方法掌握关键能力2.整体看不要以为阅读完文本材料,就算整体把握了。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文后注释、试题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文后注释及试题,看这些项目为整体把
6、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总之,就是要看标题,看正文,看出处,看注释,看试题。全都看完了,才能整体把握文意。二、整体阅读的方法和步骤1.阅读方法(1)勾画圈点法:边阅读,边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2)主线阅读法: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怎样”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3)借题解文法:要借的这个题就是几乎每卷必有的文意概括题。所给四个选项均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只有一项不正确,即使这个不正确项,也不是全不正确,错误只在个别词语上。这样,该题绝
7、大部分正确文意便是我们读懂内容最好的“提示”和“拐杖”,一定要借“此题”而解文。(4)以文解文法:就是借用文章中的话来理解。文章中的诸多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阅读时仔细发掘,前后文会给你帮助。(5)以注解文法:命题者往往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文、解题带来很大帮助。考试时同学们千万不要对其视而不见,一定要充分利用才行。2.阅读步骤第一步:粗读浏览全文,看看注释,读读文意概括题。第二步:细读明事知人辨理。(1)圈画。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重要信息”主要指传记中传主的姓名、官职、事迹等情况,议论性散文中还包括表明观点
8、的词语。“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这些词语往往有特别的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2)跨“难”。对于那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可以先“跨”过去。整体感知文本时,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3)借助。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问题,要善于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这是很重要的方法和能力。如果有出处说明或疑难注释,有时也可以借助理解。三、人物传记整体阅读示例1.阅读要求和步骤(1)阅读要求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所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什么事。如果只
9、写了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了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的关系。弄清楚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知人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一是明确文章写的是什么人:谁是主要人物,谁是次要人物,谁是对比人物,谁是陪衬人物等。二是明确人物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次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纠葛,对比人物的可比性,陪衬人物的陪衬点。三是明确这些人是怎样的人,明确作者是怎样评价他们的,并准确地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品行。高考所选文本,一般思想教育性较强,对考生具有正面影响作用,例如常选岳飞传而不选秦桧传,常选廉吏传而不选佞臣传,所以把握人物的
10、品质、才能、贡献等是完成人物传记阅读的重点。从爱民、善于狱断、交游的魄力、勇力超常、教育风化、荐才、惩恶、勤政、课农桑等方面品评其行为。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例如史记中常有“太史公曰”的文字,还有其他文章中的“异史氏曰”等,这些都是作者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要加以体味。此外,很多传记类文章还夹杂着一些对事件的议论性、说明性的文字,诸如对人物性格、人物思想的评
11、价,对事件意义及社会影响的评价,对事件情感取向及其简易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对事件的认识。这些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2)阅读步骤同前面阅读步骤大致相同,分为两步:第一步:粗读整体概览。(粗读正文,浏览文意概括题)第二步:细读明事知人。2.整体阅读示例(2016全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
12、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
13、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第一步:粗读浏览全文,读读文意概括题。第二步:细读明事知人。1.圈点勾画:圈点出显示传主主要任职时间、地点及其所做事情的词语,标明显示传主性格作风的词语。整体阅读,回答问题约810分钟答案略。2.明事知人:(1)文章重点叙述了曾公亮的哪些主要事迹?答案任会稽知县,为百姓解除水患。任郑州知州,政声卓越,治所夜不
14、闭户。任京官时,针对民偷盗一案,据理力争,使案子改判;及时止住了边境契丹人的违约行为;在辽使拜见皇帝一事上维护了国体。(2)概括曾公亮的性格作风。答案为官有才干,有政绩,通晓典章制度。为人深沉,思虑周密,老谋深算,天性吝啬。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 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 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 盗/殆从者
15、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 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带题细读,完成真题约10分钟解析先大致弄清所给句子的意思。语句有两层意思:一是曾公亮的政声卓越,治所夜不闭户;二是过客丢失财物的具体事例。理清了这件事的逻辑顺序,再抓住“盗”“他境”“尝”“公亮”“殆”“耳”等关键词语就很容易选了。2.下列对文中加颜色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
16、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解析C项“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具体工作的官吏,并不能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解析原文“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意即派人把皇帝的旨意告诉赵滋,从而止息了边害。C项中“调解”一词不当,也并非“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属曲解文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 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
17、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 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 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答案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解析“锡”是通假字,通“赐”,赐予;“虔”,恭敬;“安”,心安;“
18、是不虔君命也”,判断句。(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答案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都讥讽他只知道维持自己的俸禄,加固得到的宠幸。解析“责”,责备;“救正”,纠正弊病;“固”,加固。参考译文曾公亮,字明仲,是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甲科,做了会稽县的县令。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湖水泛溢。曾公亮立起闸门,将水排入曹娥江,百姓受益。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管理郑州,治政有能干的名声,盗贼都流窜到外地,以至百姓都夜不闭户。曾经有使者丢失袋中东西,下公文追问盗贼,曾公亮上报说:“我所管辖的境内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对随从)进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清楚
19、熟习公文法令,经历处事久了,熟知朝廷台阁的典章制度,位居宰相首位的韩琦时时向他咨询。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确立储君,与曾公亮等一起共商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将其当强盗论处。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它虽是强盗行为,却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坚持争论,于是(皇帝)交付给有关部门讨论,比照抢劫盗窃禁物的法令,偷盗的人没有被判死刑。契丹听任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通行盐船,官吏不敢制止,都说:与他们较量,将要生出事端。曾公亮说:“事情刚开始不加制止,以后将怎么办?雄州赵滋勇猛有计谋,可以任用。”朝廷派人前去向赵滋传达皇上的旨意,边境的危害终于平息了。英宗即位,授予曾公亮中书侍郎兼
20、礼部尚书职位,不久又加封为户部尚书。皇帝身体不适,辽使到了不能接见,命曾公亮在客馆设宴,使者不肯赴宴。曾公亮质问他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使者于是前来赴席。熙宁三年,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过了一年,返回京师。不久以太傅之职辞官归居。元丰元年去世,终年八十岁。皇帝亲临悼哭,罢朝三天。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周密,平时谨守法度,循规蹈矩;但天性吝啬,家产增至巨万。当初推荐王安石,等到一起辅政,(他)知道皇上正宠信王安石,(因此)暗中为子孙考虑,凡是改革的所有事务,一概听从,但表面上好像不赞同王安石的样子。曾经派儿子曾孝宽参与谋划,在皇上面前几乎没有什么异议,于是皇帝更信任王安石。王安石感激他帮助自己,所以提拔曾孝宽至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都讥讽他只知道维持自己的俸禄,加固得到的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