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欺负,童年不再美好一、活动理念根据前期进行的校园欺负现象小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在校期间,一些故意攻击他人、经常攻击他人使他人产生畏惧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有些学生一边是“被欺负者”,一边又会和别人一起欺负他人。可见,他们对于欺负现象的认识不足。作为“被欺负者”时,他们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技巧,默默承受;而面对比自己更弱小的同学时又缺少同理心,成为“欺负者”。当然,这样的同学在遇到欺负事件时,如果是“旁观者”,也较会成为“协作者”、“附和者”这样的角色。基于以上认识,本课试图从系统论的角度切入校园欺负现象,让学生认清欺负事件中“欺负者”、“旁观者”、“被欺负者”这三种角色,并从这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干预
2、和辅导,引导学生正视并敢于制止校园欺负现象,掌握一些应对欺负的技巧。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欺负事件与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都是有关系的。2让学生探索到欺负事件中从三种角色出发的一些不同解决方法。3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应对现实中的欺负现象。三、活动重难点探索到欺负事件中从三种角色出发的一些不同解决方法,并学习运用。四、活动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五、活动准备 前期调查、PPT 六、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团体暖身1.游戏同舟共济我们站着的地面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而这张报纸则代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小船,现在,需要每组所有成员同时站到船上,否则就容易掉进水中。2.分享感受。3.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齐
3、心协力共同面对很多问题,那么今天我们会碰到什么问题呢? 4.心灵约定。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游戏,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同时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齐心协力解决问题的快乐。第二阶段:团体转换(一)导入主题1.出示心灵信箱的一封来信。2.学生思考:写信的小东有什么感受?这样的事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3.教师小结并揭示本次活动主题的前半部分。4.分享调查结果。(二)梳理关系观看心理剧。1.辨一辨,明角色。在这件事中,这些人物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板书:欺负者 被欺负者 旁观者2.圈一圈,理关系欺负事件和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有关吗?关系程度是多少呢?0分表示一点也没有关系,10分表示完全
4、是他的关系,分别可以打几分?理由是什么?小组讨论,全班分享。循环问句。3.教师小结:从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欺负事件的发生与欺负者、旁观者、被欺负者都有关系,欺负者、旁观者的行为会对被欺负者造成语言、心灵上的伤害,而被欺负者的退缩忍容易让欺负事件再次发生。设计意图:通过刻度化技术、循环问句,明白欺凌事件与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是有关系的,感受欺凌事件带来的肢体、语言、心理上的伤害。三、团体工作(一)方法提炼1.奇迹询问“如果时光倒流,回到欺负发生前的那一刻:一位天使出现了,她用魔法棒点了一下每位同学的额头。咦?一切都不一样了,欺负事件没有发生,大家还是很开心地在一起。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怎么
5、说怎么做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2.小组讨论: 3.方法提炼分角色交流汇报,教师随机帮助提炼方法。(二)方法运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让欺负的事件没有继续下去。当你们遇到下列情境时,你们是可以说什么?做什么?1.分组讨论,选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2.教师小结:通过活动,同学们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解决问题了,我们不禁要说:拒绝校园欺负,我能行!(补全主题)设计意图:运用奇迹提问,让学生提炼应对欺负事件的方法;通过情境讨论,让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现实情境中,实现自助与他主助。四、团体结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那些经常欺负同学的人说什么?你想对那些被欺负的同学说什么?你想对那些旁观的同学说什么? 教师小结。2.齐读儿歌,结束。校园欺负可以防,方法掌握要适当。对人不满说出来,换位思考有商量。遇到欺负不沉默,可向师长来求助。欺负之风不助长,相互团结勇说不。和谐校园大家创,快乐生活你我他。设计意图:通过儿歌总结,提升学生对欺负事件的认知与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