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分析教案.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42062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218 大小:64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案例分析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8页
事故案例分析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8页
事故案例分析教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8页
事故案例分析教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8页
事故案例分析教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事故案例分析-教案第2页第一节第一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控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控制 考试大纲要求:考试大纲要求: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 (第一大类案例分析)(第一大类案例分析)1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2掌握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掌握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 3熟悉针对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相应控熟悉针对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相应控制措施制措施第3页第一节第一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控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控制 一、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与类一、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与类别别 基本

2、概念基本概念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损害的因素发损害的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有害因素有害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强调在一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险、有害因素,或者简称为危害。或者简称为危害。第4页(一)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一)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1 1、能量、危害物质、能量、危害物

3、质 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的根源。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的根源。造成危险或危害后果的原因可归结为两造成危险或危害后果的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存在能量和危害物质;存在能量和危害物质;能量和危害物质失控,导致能量的能量和危害物质失控,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危害物质泄漏和散发。意外释放或危害物质泄漏和散发。第5页 2 2、失控、失控 失控主要体现在失控主要体现在故障(或缺陷)、故障(或缺陷)、失误和失误和缺陷、缺陷、因素等方面,并且相互影因素等方面,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响、相互作用。: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含安全

4、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的预定功能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的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发生故障、误操作时的防护、保险、信号等装发生故障、误操作时的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置缺乏或缺陷;设备在强度、刚度、稳定性、人机关系上有设备在强度、刚度、稳定性、人机关系上有缺陷。缺陷。第6页:人员失误泛指产生不良后果的不人员失误泛指产生不良后果的不安全行为安全行为(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有危险性的做法)。第7页第8页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二)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

5、重点)(重点)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便于进行危险有害的分析与辨识。危险、便于进行危险有害的分析与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是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是“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参照事故类别类别 ”和和“职业病健康职业病健康”的方法进行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第9页 1 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GB/T13861-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

6、素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六大类分为如下六大类3737小类:小类:第第1 1类: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类: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1)(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陷等);(2)(2)(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3)(3)(

7、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花、其他电危害等);第10页 (4)(4)(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其他噪声等);(5)(5)(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其他振动危害等);(6)(6)(电离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包括X X射线、射线、射线、射线、粒子、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

8、、超高压电场等);(7)(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物、土、岩滑动、料堆(垛垛)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其他运动物危害等。)其他运动物危害等。)(8)(8);(9)(9)(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体、其他高温物质等);第11页 (10)(10)(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11)(11)(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12)(基础下沉、安全过道

9、缺陷、采光照明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良等);(13)(13)(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14)(14)(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无标志、标

10、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15)(15)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12页 第第2 2类:类: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1)(1)(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2)(2);(3)(3)(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4)

11、(4)(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等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等);(5)(5)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13页第第3 3类: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类: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1)(1)(细菌、病毒、其他致病细菌、病毒、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等性微生物等);(2)(2)(3)(3)(4)(4)(5)(5)第14页 第第4 4类: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类: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素 (1)(1)(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2)(2);(3)(3);

12、(4)(4)(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其他心理异常);(5)(5)(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辨识功能缺陷);(6)(6)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15页 第第5 5类: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类: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1)(1)(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2)(2)(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3)(3);(4)(4);(5)(5)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第6 6类:类:其他危险

13、、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1)(1);(2)(2);(3)(3);(4)(4)。第16页 2 2、参照事故类别类别进行分类、参照事故类别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GB6441-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险因素分为类类:(1)(1)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

14、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第17页 (2)(2)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的事故;(3)(3)是指机械设备运动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静止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15、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第18页 (4)(4)是指各种起重作业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物体打击和触电;(5)(5)包括雷击伤亡事故;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6)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井下透水淹溺;(7)(7)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外灼伤)、物理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

16、灼伤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的烧伤;第19页 (8)(8)指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指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企业火灾事故。不适用于非企失的企业火灾事故。不适用于非企业原因造成的火灾。如:居民火灾业原因造成的火灾。如:居民火灾蔓延到企业,这是由消防部门统计蔓延到企业,这是由消防部门统计的事故。的事故。(9)(9)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电坠落事故;第20页 (10)(10)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超过自

17、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塌;(11)(11);第21页(12)(12);(13)(13)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4)(14)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5)(15);第22页 (16)(16)(17)(17);(18)(18);第

18、23页(19)(19)(20)(20)。第24页3、按职业健康分类、按职业健康分类参照卫生部、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和中华全国参照卫生部、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颁发的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办法的规定,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七类:,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七类:(1)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2)毒物毒物(3)噪声与振动噪声与振动(4)高温高温(5)低温低温 (6)辐射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7)其他其他。第25页 二、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方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方法 (1)厂址)厂址 从厂址的地质

19、、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从厂址的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气象条件、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2)厂区平面布局)厂区平面布局 总图:功能分区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第26页 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

20、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3)建(构)筑物)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操作、安全、检修安全、检修)通道等。通道等。(4)生产工艺过程)生产工艺过程 物料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物料)、温、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及失控状态。第27页(5)生产设备、装置)生产设备、装置 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

21、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况。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第28页 )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

22、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生产、生活卫生设施。:(6)作业环境)作业环境(7)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第29页 (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施)。”我国于我国于2000年颁

23、布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年颁布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GB18218-2000)。)。201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了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了关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安监管协调字201956号),对重大危险源号),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可以依据该标准和指导意见。的辨识可以依据该标准和指导意见。第30页 (三)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三)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1 1、直观经验法直观经验法包括包括对照、经验法对照、经验法和和类比方法类比方法。1 1)

24、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缺点是容易受到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等方法。缺点是容易受到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对此,可采用安全检查表、事故隐方面的限制,对此,可采用安全检查表、事故隐患检查表的方法加以弥补。患检查表的方法加以弥补。2 2)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或作业条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

25、因素。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第31页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系统安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历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经历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全分析方法有、等。等。第32页 三、危险、有害因素控制三、危险、有害因素控制 (一)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一)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1.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重点)(重点)采取事故预防对策时,应能够采取事故预防对策时,应能够:(

26、1)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有害因素。(2)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3)处置危险、有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处置危险、有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内。(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有害因素。(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第33页 2、按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的要求,选择时时应遵循以按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的要求,选择时时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下具体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通过合理的

27、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如采用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如采用/等等;: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等等;第34页 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分开,如/等等;当操作

28、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声光组合报警装置。第35页 3.针对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和经济合理性 (1)是指针对行业的特点和辨识评是指针对行业的特点和辨识评价出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价出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条件,提出对策。后果的条件,提出对策。(2

29、)提出的对策应在经济、技提出的对策应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可行的,能够落实、实施的。术、时间上是可行的,能够落实、实施的。(3)是指不应超越项目的经是指不应超越项目的经济、技术水平,按过高的劳动安全卫生指标提出济、技术水平,按过高的劳动安全卫生指标提出事故预防对策。事故预防对策。第36页 (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对策(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对策 根据预防伤亡事故的原理,应按下列事故预防对策等根据预防伤亡事故的原理,应按下列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选择技术措施级顺序选择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具有生产设备本身具有,不出现事故和危害不出现事故和危害(消除危险)(消除危险)。若不能或不完全能实

30、现直接安全技若不能或不完全能实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术措施时,必须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隔离与减(隔离与减弱危险)弱危险)。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也无法实现时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也无法实现时须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须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警(警告)。告)。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然不能

31、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等来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个体防护)。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个体防护)。第37页(三)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管理对策(三)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管理对策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第四条“生产经营单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等法

32、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求。2.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 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

33、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第任。第24条规定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目 要满足要满足“三同时三同时”要求。要求。第38页(四)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教育培训对策(四)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教育培训对策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分3个层面个层面进行。进行

34、。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培训教育 侧重面为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行侧重面为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各种技术标准、规范,了解企业安全生政规章和各种技术标准、规范,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脉络,掌握对整个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脉络,掌握对整个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能力,取得安全管理岗位的资格证书。产管理的能力,取得安全管理岗位的资格证书。2、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在于了解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在于了解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

35、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操作技能。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第39页举例:举例:(一)锅炉爆炸危险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一)锅炉爆炸危险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使用定点厂家合格产品使用定点厂家合格产品:购置、选用锅炉压力容器应:购置、选用锅炉压力容器应是定点厂家的合格产品,并有足够的产品图纸、技术文件是定点厂家的合格产品,并有足够的产品图纸、技术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登记建档登记建档:锅炉压力容器在正

36、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安全监察部门登记,经审查批准入户建档、取得使用证,安全监察部门登记,经审查批准入户建档、取得使用证,方可启用。在使用单位,也应建立锅炉压力容器的设备档方可启用。在使用单位,也应建立锅炉压力容器的设备档案,保存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检验、案,保存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检验、改造等过程的技术资料。改造等过程的技术资料。专责管理专责管理: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应对设备实行: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应对设备实行专责管理,即设置专门机构、责成专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专责管理,即设置专门机构、责成专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管理设

37、备。管理设备。持证上岗持证上岗:锅炉司炉、水质化验人员及压力容器操作:锅炉司炉、水质化验人员及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分别接受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人员,应分别接受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操作相应的设备。岗,操作相应的设备。第40页照章运行照章运行:锅炉压力容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其他:锅炉压力容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其他法规操作运行,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章作业。法规操作运行,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章作业。定期检验定期检验:定期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检验,认真处理:定期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检验,认真处理缺陷。缺陷。监控水质监控水质:水中杂质可使锅炉结垢、腐蚀及产生

38、汽水:水中杂质可使锅炉结垢、腐蚀及产生汽水共腾,降低锅炉效率、寿命及供汽质量。必须严格监督、共腾,降低锅炉效率、寿命及供汽质量。必须严格监督、控制锅炉给水及锅水水质,使之符合锅炉水质标准的规定。控制锅炉给水及锅水水质,使之符合锅炉水质标准的规定。报告事故报告事故:锅炉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发生事故,除紧急:锅炉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发生事故,除紧急妥善处理外,应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主管部门及当地锅妥善处理外,应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主管部门及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优化环境优化环境:锅炉房及压力容器操作间均为生产重地,:锅炉房及压力容器操作间均为生产重地,必须按规定进行建造、精

39、心管理,使设备及操作人员经常必须按规定进行建造、精心管理,使设备及操作人员经常处于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之中。处于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之中。建立锅炉房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锅炉房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第41页举例:举例:(二)二)化学危险品贮运安全对策措施。化学危险品贮运安全对策措施。1、危险货物包装应按、危险货物包装应按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危险货物包装标志设标志设标志;2、危险物句运输应按、危险物句运输应按危脸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危脸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件执行执行;3、应按、应按 化学危险品标签编写导则化学危险品标签编写导则编写危险化学品编写危险化学品标签标签;4、应按、应按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

40、通则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对上述物质进行对上述物质进行妥善贮存,加强管理妥善贮存,加强管理;5、应按、应按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编写编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6、根据国务院第、根据国务院第344号令号令 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条安全管理条例例,危险化学品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危险化学品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危险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危险化学品出人库,必须进行检查登记化学品出人库,必须进行检查登记。第42页 第二节第二节生产经营

41、单位安全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 产事故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19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9年9月20日发布,201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考试大纲要求:考试大纲要求:二、应急预案案例分析(第二大类案例分析)二、应急预案案例分析(第二大类案例分析)1掌握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掌握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 2了解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了解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3熟悉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改进熟悉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改进第43页第二节第二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 产事故应急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预案编制导则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

42、单位编制安全生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产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整。第44页2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准。2.1

43、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分,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或方案。第45页2.2 应急准备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地开展应急

44、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应急保障。包括应急体系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包括应急体系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设、应急设备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第46页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一、一、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1.接警与通知接警与通知2.指挥与控制指挥与控制3.警报和紧急公告警报和紧急公告4.通讯通讯5.事态监测与评估事态监测与评估6.警戒

45、与治安警戒与治安7.人群疏散与安置人群疏散与安置8.医疗与卫生医疗与卫生9.公共关系公共关系10.应急人员安全应急人员安全11.消防和抢险消防和抢险12.泄漏物控制。泄漏物控制。2.3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第47页二、应急响应分级(分级)二、应急响应分级(分级)1.一级紧急情况:通常政府需要宣布进一级紧急情况:通常政府需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入紧急状态 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部门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响应的紧急情况 3.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处理的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处理的紧急情况。紧急情况。第48页三、应急响应程序三、应急响应程序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应急响

46、应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应急响应过程按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过程按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几个过程。如图所示:应急结束几个过程。如图所示:第49页事故发生事故发生接警接警警情判别响应级别警情判别响应级别应急启动应急启动救援行动救援行动事态控制事态控制应急恢复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应急结束中心人员到位中心人员到位信息网络开通信息网络开通应急资源调配应急资源调配现场指挥到位现场指挥到位报报 警警信息反馈信息反馈N关闭关闭人员救助人员救助工程抢险工程抢险警戒与交通管制警戒与交通管制医疗救护医疗救护人群疏散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现场监测现场监测专家

47、支持专家支持总结评审总结评审扩大应急扩大应急申请增援申请增援Y现场清理现场清理解除警戒解除警戒善后处理善后处理事故调查事故调查NYY第50页2.4 应急救援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援措施或行动。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48、,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第51页2.5 恢复恢复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采取的措施或行动。也为紧急恢复,是事故被控制后所进行的也为紧急恢复,是事故被控制后所进行的短期恢复。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将现场恢复到短期恢复。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

49、态。但仍有潜在危险。主要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但仍有潜在危险。主要内容包括: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撤离和交接内容包括: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撤离和交接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受影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监测;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等。响区域的连续监测;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等。第52页3.1 编制准备编制准备 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a)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及事故的危害程度;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

50、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程度;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措施;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3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制(重点)(重点)第53页3.2.1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结合本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事故案例分析教案.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