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呼 吸 系 统,常见疾病X线表现,2,支气管扩张 是指支气管内径的异常增宽。 多继发于支气管、肺部的化脓性炎症、肺不张及肺纤维化等疾病,也可见于先天性。 本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3,1.先天性支气管扩张 2.后天性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管腔的阻塞 支气管本身的化脓性炎症引起支气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 外力(如肺不张及肺纤维化)对支气管壁产生外在性的牵拉,4,三、X线表现 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囊状、柱状透亮影,片状、大片状模糊影,5,6,四、CT表现 柱状支气管扩张 囊状支气管扩张 混合型支气管扩张,7,柱状支气管扩张,8,囊状支气管扩张,9,混合型支气管扩张,11,肺部炎症,一、大叶性肺炎 (
2、一)致病菌: 多为肺炎双球菌或链球菌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以突然高热、寒战、胸痛、咳铁锈色痰为临床特征 好发于冬春季,以青壮年多见,12,(三)病 理 1.典型病理变化分为四期: 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 肝样变期、消散期 2.X线病理分型: 充血期、实变期、消散期,13,(四)X线表现 急性期:大片状均匀致密影,下缘清晰 吸收消散期:呈斑片状、条索状 一般两周完全吸收 临床体征的消失较X线表现的吸收早,14,15,16,17,18,19,20,二、小叶性肺炎,(一)致病菌 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二)病理 小支气管壁充血、水肿,肺间质内炎性浸润以及肺小叶渗出和实变的混合病变
3、。病变范围常是小叶性的,但可融合成大片。,21,(三)临床表现 好发于婴幼儿、老年人或极度衰弱者。可有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泡沫黏液脓性痰等。,22,1.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 2.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3.沿肺纹理分布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均的斑片状模糊致密影 4.小儿患者常见肺门影增大模糊 5.常伴有局限性肺气肿,(四)X线表现,23,24,25,第三节 肺 脓 肿,由化脓菌引起的坏死性炎性病变 (一)感染途径 1.吸入性: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2.血源性:继发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血症,病变为多发性 3.附近器官感染直接蔓延,26,(二)临床表现 发病急剧,有高烧、寒战、胸痛、咳嗽、
4、咳大量脓性痰,有腥臭味。慢性期可有间歇性发热及持续性咳嗽,咳痰。,27,(三)X线表现 急性期: 1.大片均匀致密影,边缘模糊,可累及一个肺段或肺叶大部 2.出现厚壁空洞,内壁不规则,其中有明显的液平面,28,慢性期: 1.出现密度不均匀、排列紊乱的索条状及斑片状阴影 2.伴有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空洞,洞壁较厚,内外壁边缘较清楚,可有或无液平面 3.并发胸膜肥厚时,则肋膈角消失,肋间隙变窄,29,30,31,32,33,34,35,第四节 肺 结 核,是由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在肺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肺结核的诊断主要以临床症状、痰检、胸部X线检查和CT检查等资料为依据。其中X线检
5、查及CT检查在发现病变、鉴别诊断及动态观察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36,一、病 理 当结核杆菌侵入肺组织后,在肺内的演变一般取决于结核菌的数量、毒力、机体的抵抗力和对结核菌的过敏反应。 按肺内基本病变的性质可分为: (一)渗出性病变 系由炎性细胞和渗出液充盈肺泡和细支气管所造成。,37,(二)增殖性病变: 渗出性病灶如早期不吸收,很快产生结核结节,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成为增殖性病灶。 增殖性病灶则须经纤维化才能愈合。,38,(三)变质性病变: 渗出性病灶如迅速发展或相互融合而干酪化即形成肺段或肺叶范围内的干酪性肺炎。 干酪性改变易产生液化,形成空洞,并沿支气管播散,干酪性病灶大都须经钙化才能愈合
6、。,39,二、临床表现 与肺内病变的性质、范围以及者的体质等因素有关。 常见症状有: 1.全身毒性症状:低热、盗汗、消瘦等 2.咳嗽、咯血、胸痛等病灶引起的症状,40,三、肺结核分类 1.原发性肺结核 (I型)初次感染结核 原发综合征 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型)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1,3.继发性肺结核 (型) 为主要类型,包括渗出浸润为主型、干酪为主型和空洞为主型肺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 (型) 为临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脓胸,42,5.其他肺外结核 (V型) 按部位及脏器命名,如骨结核
7、、肾结核、肠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等。,43,四、影像学表现 (一)原发性肺结核 I型 1.原发综合征:肺部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管炎和所属淋巴结炎 2.胸内淋巴结结核:原发病灶吸收后,只见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常坏死、液化或钙化。,44,1.原发综合征 1)原发病灶:为云絮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 2)淋巴管炎:为自原发病灶引向肺门的一条或数条较模糊的条索状致密影 3)肺门淋巴结肿大 :突出于正常组织的肿块影,边缘清晰,45,46,2.胸内淋巴结结核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1)炎症型:主要变化为肿大淋巴结周围的肺组织内出现炎性浸润。 2)结节型:淋巴结周围的炎症吸收后,使肿大的淋巴结比较清楚地
8、显示出来。,47,48,49,(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型 当结核菌进入到血液循环,则可引起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根据结核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途径、数量、次数和机体的反应,可分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50,1.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为大量结核菌一次或短时间内数次侵入血液循环所引起,多见于儿童及原发性肺结核。 X线表现: 早期:肺纹理增强和肺野呈毛玻璃样,51,52,典型X线表现 两肺弥漫性粟粒影,直径约1-3mm “三均匀” 分布均匀 密度均匀 大小均匀,53,54,55,2.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为较少量的结核菌在较长时间内多次侵入血液循环所造成。播散的来源大多为泌尿生殖
9、器官或骨关节等处的结核病灶侵入静脉而引起。,56,X线表现:“三不均” 分布不均,多分布于两肺上、中野 密度不均,可有软组织、钙化 大小不均,57,58,59,(三)继发性肺结核 型 指外源性再感染结核菌或体内潜伏病灶活动进展而引起 X线及CT表现多样,60,(1)活动的浸润性肺结核 斑片状实变:多位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肺段或肺叶实变:干酪性肺炎 结核性空洞:可见引流支气管 支气管播散:支气管周围斑点或斑片,61,62,63,间质结节:常排列成花瓣样,典型表现 结核球:钙化、空洞、卫星灶 钙化、条索,64,(2)稳定的浸润性肺结核,65,66,2.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长期迁延
10、不愈,形成以空洞伴明显纤维病变为主的慢性肺结核,67,X线表现 1.纤维空洞 2.纵隔和气管向患侧移位 3.肺门上移,肺纹理垂直向下呈垂柳状 4.病变局部胸膜增厚 5.邻近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 6.患侧下肺野或对侧可见斑片状的支气管播散病灶 7.健肺代偿性肺气肿,69,70,第五节 肺 肿 瘤,肺肿瘤分为: 原发性和转移性 原发性分为: 良性:较少见 恶性:98原发性支气管肺癌,71,一、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一)病 理 1.组织学分类: 1)鳞癌:最常见 2)腺癌: 3)腺鳞癌 4)大细胞癌:最少见 5)小细胞癌,72,2.大体分类: 1)中心型: 肿瘤发生在主支气管、肺叶及肺段支气管 2)周
11、围型: 肿瘤发生在肺段支气管以下直到细支气以上 3)弥漫型: 肿瘤发生在细支气管或肺泡上皮,多为细支气管肺泡癌,73,3.肺癌的生长方式: 1)管内型:肿瘤自支气管粘膜表面向腔内生长,形成息肉样或菜花状肿块,逐渐阻塞支气管。 2)管壁型:肿瘤沿支气管壁浸润生长,管腔壁增厚狭窄,也可是管腔壁增厚呈结节状,使管腔明显狭窄和阻塞。 3)管外型:肿瘤穿透支气管壁向外生长,主要在肺内形成肿块,支气管穿行于肿块中。,74,中心型肺癌 (一)临床表现: 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发热等。,75,(二)X线表现 1.肺门区肿块影 2.阻塞性肺炎 3.阻塞性肺不张 4.局限性肺气肿,76,倒置“S”状征 右上
12、叶中央型肺癌,肿瘤向腔外生长或伴有淋巴结转移时,则可形成肺门区肿块,肺门区肿块和右上叶肺不张连在一起形成横行反“S”状的下缘,77,78,周围型肺癌 (一)临床表现: 大多无症状,或为胸痛、咳嗽、咯血等。,79,(二)周围型肺癌的X线表现 1.肺内结节状或圆形、椭圆形的肿块影 2.密度比较均匀(肿块直径或=3cm) 3.结节影中有时可见小点状密度减低区,称为空泡征或小泡征 4.肿块边缘多呈分叶状或脐样征 5.肿块边缘毛糙 6.偏心性厚壁空洞,内壁不规则 7.胸膜凹陷征,80,81,82,83,84,85,二、肺转移瘤 肺部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人体许多部位的恶性肿瘤均可经血行、淋巴或由邻近器官恶
13、性肿瘤直接蔓延等途径转移到肺部。X线检查是发现肺部转移瘤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临床常见症状为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86,X线表现: 1.血行转移 1)两肺多发的棉球样结节及肿块影 2)密度均匀、大小不一、轮廓清楚 3)多分布在两肺中、下野的外带,87,2.淋巴转移 1)两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增大 2)肺纹理呈网状或放射状的条索状影 3)沿条索状影见串珠状小结节影,90,91,92,回顾总结: 1.肺结核球/炎性肉芽肿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2.结核性空洞、脓肿性空洞、肺癌空洞、转移瘤空洞的鉴别诊断 发生部位、形态、边缘(分叶/毛刺/清晰/模糊)、密度(小泡/钙化)、周围肺内情况、邻近胸膜 空洞洞壁形态(规则/不规则)/厚度(均匀/不均)、空洞位置/形态及周围肺内情况,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