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胆胰脾影像诊断,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宋涛 副主任医师,肝脏,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检查 造影检查:肝血管造影 CT:平扫+多期增强 MRI:平扫+动态增强、DWI 超声,肝脏正常解剖,大小:一般上下15cm 密度:55HU75HU,高于脾、胰、肾 肝脏分段(Couinaud分段法): 肝左、右叶(胆囊窝与下腔静脉连线-肝中静脉) 肝左内叶、左外叶(肝纵裂或圆韧带裂-肝左静脉) 肝右前叶、右后叶(肝右静脉) 肝右前叶上、下段及右后叶上、下段(门脉右支) 尾叶(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内侧) 肝脏的血液循环:双重血供 肝动脉25,门静脉75,S1 尾状叶 S2 左外叶上段 S3 左外叶下段 S4
2、 左内叶 S5 右前叶下段 S6 右后叶下段 S7 右后叶上段 S8 右前叶上段,肝段解剖,肝静脉-分叶 门静脉-分段,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胆管、淋巴管。,第二肝门:左、中、右肝静脉。,增强CT正常表现(动脉期),肝脏无明显强化 脾脏不均匀强化 主动脉明显强化 下腔静脉不均匀强化 肾脏皮质明显强化,增强CT正常表现(门脉期),肝脏均匀强化 脾脏均匀强化 主动脉强化程度下降 下腔静脉趋均匀强化 肾脏髓质强化,T1WI,T2WI,MRI平扫 T1WI信号 脂肪肝脏肌肉脾脏大血管 T2WI信号 脂肪脾脏肝脏肌肉大血管 肝静脉、门静脉:无信号管状影(流空效应) 胆管:T1WI低信号 ,T2WI高
3、信号(静止胆汁),肝脏常见疾病,弥漫性肝脏病变 脂肪肝 肝硬化 肝囊肿、肝脓肿 、寄生虫、炎性假瘤 肝脏肿瘤 良性 海绵状血管瘤、腺瘤、FNH 恶性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肝癌(90%) 肝内胆管细胞癌 继发性肝癌:肝转移,脂肪肝,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CT表现 -肝脏密度减低 ,低于脾脏密度 -弥漫性和局灶性脂肪肝 肝岛形成 -血管呈相对高密度改变 超声 局限性脂肪肝-肝实质内小片状强回声 弥漫性脂肪肝-回声波衰减 MRI T1WI反相位信号较T1WI正相位信号减低,CT平扫,CT增强,不均匀脂肪肝,肝硬化,病因:病毒肝炎 酒精 寄生虫 病理:小结节型(2-5mm) 大结
4、节型(10mm) 混合型 肝细胞坏死、变性,再生结节,纤维组织增生 临床:纳差、黄疸、脾大、肝功异常 诊断:化验 影像,肝硬化CT表现,肝密度普遍减低或灶状分布 各叶比例失调(右叶萎缩,左叶肥大,尾叶肥大) 肝裂增宽,肝门区扩大 肝表面不光整呈结节状 脾大,大于5个肋单元,厚度5cm 门静脉、脾静脉增宽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腹水,肝硬化结节,影像 US与HCC难以鉴别,MRI优于CT。 超声 等低回声 CT平扫 等、略高、略低密度均可,以等密度最常见,略低密度者与肝癌鉴别难。 CT增强 多为均匀强化而难以识别。 MRI平扫 T1WI 肝硬化结节为略高信号,间隔信号较低。 T2WI 肝硬化结节为
5、略低信号,间隔信号较高。 MRI增强 间隔强化明显,结节强化较轻,延迟像上更明显。,T1WI,T2WI,肝囊肿,分为先天性肝囊肿,创伤性肝囊肿,炎症性肝囊肿,肿瘤性肝囊肿,寄生虫性肝囊肿 90%以上的囊肿是先天性肝囊肿(也叫真性囊肿) 胆管发育异常形成小胆管丛,逐渐扩大融合形成肝囊肿 单纯性肝囊肿:单发/多发 多囊肝: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肝囊肿影像表现,超声:低回声区,囊壁为菲薄高回声带,后方回声增强 CT表现:单发或多发圆形低密度病变,边缘光滑、锐利 平扫CT值0HU20HU,增强扫描无强化。 MRI表现: T1WI PDWI T2WI 低信号 中等信号 高信号 不典型囊肿: 高密度:合
6、并感染、出血或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 囊壁增厚:合并感染或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 囊壁钙化:陈旧性感染。 囊壁强化:合并活动性感染时,囊壁可轻度强化。 鉴别:囊性肝癌、多囊肝、血肿、脓肿、包虫病等。,多囊肝多囊肾,肝脓肿,1、病因:胆道、消化道感染常见,约半数为“隐源性”。 2、病原:细菌性常见,阿米巴性、结核性少见,真菌性罕见。 3、典型表现:发热、寒战、肝区叩痛、血象升高。 因抗生素广泛应用,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4、病理特点:右叶居多,多发常见。 脓肿形成期 实质性炎性肿块影像不典型。 脓肿成熟期 脓腔+脓肿壁典型影像。 吸收消散期 完全消散、肉芽肿结节?影像不典型。,CT表现 平扫 圆形低密
7、度区,CT值2040Hu 脓肿壁呈环形,密度高于脓腔但低于正常肝实质 外周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如腔内出现气体或液平可明确诊断 增强扫描 脓腔不强化,脓肿壁呈环状强化,轮廓清楚,厚度均匀,典型征象 “环征” -低密度脓腔(炎性坏死)+环形强化的脓肿壁(纤维肉芽组织)+周围不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典型征象-“气泡征”,典型征象-“分隔征”,平 扫:边缘模糊低密度灶 动脉期:脓肿壁强化,水肿不强化 延迟期:脓肿壁均匀强化,脓腔不强化,平扫 T1WI:圆形、边界清楚的低信号,周围有一圈稍低信号环 T2WI:明显高信号,周围仍有一圈稍高信号环围绕 增强扫描 脓肿壁明显强化,厚薄均匀,轮廓清楚光滑,脓腔不强化
8、 DWI呈高信号,MRI表现,8天后,脓肿壁不成熟,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理: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由许多扩张、扭曲的血窦组成,内衬有血管内皮细胞 女男 分型:海绵状、硬化型、血管内皮型、毛细血管型 临床:体检发现,典型CT表现,平扫 类圆形均匀低密度区,边界清楚 较大血管瘤中心部位密度可更低 增强扫描 动脉期血管瘤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强化程度与肝内血管相近 门脉期增强范围由周边向中心逐渐扩展,密度动脉期, 正常肝实质 延迟期整个血管瘤被对比剂填充,密度正常肝组织 对比剂在瘤内呈“快进慢出”特点 较大血管瘤:中央多不强化(纤维化、血栓),典型MRI表现,T1WI 均匀低信号 T2WI 均匀高信号(
9、灯泡征) 增强 “快进慢出”(“早出晚归”)征,肝细胞癌,男性多见,好发于30-60岁 发病与乙肝、丙肝、肝硬化密切相关 早期 一般无症状 中晚期肝区疼痛,消瘦乏力,腹部包块 大部分患者AFP阳性,病理分型 巨块型:肿块直径5cm,最常见 结节型:每个癌结节5cm 弥漫型:1cm的小结节弥漫分布全肝 小肝癌:直径不超过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cm,CT表现,平扫 形态不规则低密度肿块,病灶边界不清,假包膜者边界清楚,病灶周围线状更低密度影 瘤内可见坏死和囊变,也可出血 门静脉瘤栓形成 淋巴结转移(肝门区、腹膜后) 肝硬化表现 增强扫描 动脉期肿瘤不均匀强化并高于周围正常肝组
10、织 门静脉期病灶密度迅速下降直至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 对比剂表现为“快进快出”特点,如何理解肝癌的“快进”?,1、何谓“快进”? 肿瘤强化时间比背景肝脏早。 2、哪些疾病有“快进”? 肝癌、肝转移、肝血管瘤、肝腺瘤、FNH 3、哪些肝癌没有“快进”? 动静脉瘘、少血供HCC,门脉癌栓,动静脉瘘,MRI表现,T1WI病灶呈不均匀低信号,边界不清 T2WI病灶信号高于正常肝组织 动态增强扫描强化特征与CT相似 假包膜 A、MRI显示率比CT高。 B、T1WI为低信号,延迟扫描可强化。 C、原发性肝癌、肝腺瘤和个别炎性假瘤、FNH有包膜征,以HCC最常见。,T1WI,延迟像,动脉期,T2WI,肝转移癌
11、,原发肿瘤病史,多源自消化道恶性肿瘤(结肠、胃、胰腺) 病理:单发或多发,易坏死,囊变,可出血,少数有钙化 罕有肝硬化和门脉癌栓 相对少血供者居多 单发巨块以结肠癌或肉瘤转移居多 转移途径: 邻近器官肿瘤的直接侵犯(胆囊、胃、胰腺) 经肝门部淋巴性转移 经门静脉转移:消化道恶性肿瘤 经肝动脉转移:肺癌,CT表现,平扫 肝实质内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常多发 密度多均匀 可伴坏死,囊变,出血,钙化 增强 动脉期不规则边缘强化 门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明显 平衡期:强化程度下降 可见“牛眼征”,肝内单发或多发瘤灶,边缘清楚 T1WI 均匀稍低信号 T2WI 稍高信号 “靶环征”:肿瘤中心T1WI低信号、T2
12、WI高信号 “亮环征”:肿瘤周围T2WI出现高信号环,MRI表现,食管癌肝转移,胃癌肝转移,结肠癌肝转移,肺癌肝脾转移,直肠癌肝转移,胆道,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平片 造影 口服胆囊造影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梗阻原因、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 “T”管造影-术后胆管与十二指肠通畅情况及有无术后并发症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胆道梗阻原因及定位、胆管引流、减黄 CT MRI MRCP:利用水成像技术显示含有液体的胆道系统及胰管全貌 无创 不需注射对比剂-胆道及胰管梗阻 US,各种成像技术比较,1、US能多角度观察,敏感性最高,首选、筛查。 2、对阴性结石,MRI优于CT 。
13、 3、对阳性结石,CT、MRI相仿。 4、肿瘤病变,CT、MRI相仿。 5、MRCP存在假像,原始图像、横断扫描有重要价值。,ERCP,PTC,“T”管造影,MRCP,胆道系统正常影像表现,肝总管:0.4-0.6cm宽,3-4cm长 胆总管:0.5-0.8cm宽,7-8cm长 宽度超过13mm有病理意义? 胆囊: 7-10cm长,前后径3-4cm 壁厚2-3mm,CT 胆囊壁:菲薄呈细线状。 胆 汁:多呈液体密度,少数可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MRI 胆囊壁:菲薄呈细线状。 胆 汁: T1WI:胆汁多呈低信号,少数可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 T2WI:多为高信号,少数为略高信号。,常见胆道疾病,炎症
14、-胆囊炎 结石-胆囊结石、胆管结石 肿瘤-胆囊癌、胆管癌 先天异常-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样扩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囊炎,CT 平扫: 急性-胆囊增大,壁增厚(3mm),胆囊周围水肿,可合并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增大/缩小,壁均匀增厚,可见胆囊壁钙化,常合并胆囊结石 增强: 增厚胆囊壁均匀强化,MRI 平扫同CT 增强:胆囊壁强化 三层结构-粘膜、浆膜层线状强化和中间不强化的水肿带,慢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包括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 中年女性多见 超声-首选(诊断准确率:胆囊结石 90%100%,胆总管下段结石 50%) 胆固醇结石(发病率高/数目少/体积大/密度低)、胆色素结石(低/多/小/高)、混合
15、性结石、泥沙样结石 阳性结石(不透X线) 阴性结石(透X线),普通X线 用于发现阳性结石 胆囊内结石一般呈圆形、多边形、菱形 位于胆管内阳性结石表现为胆管走行区内类圆形高密度影,多发结石沿胆管走行区呈串珠状排列 造影检查 用于发现阴性结石 胆囊内圆形、多边形充盈缺损,CT 胆囊区见单个或多个高/等/低密度影,可呈环状或多层状结构 高密度影随体位改变而位置发生变化 胆管结石近段胆管扩张 增强扫描 结石不强化,胆囊阳性结石,胆总管阳性结石,胆囊阴性结石,胆总管阴性结石,胆管多发结石,MRI 结石在T1WI、T2WI、MRCP等磁共振序列上均显示为无信号或低信号改变 MRCP 扩张胆总管下端呈“杯口
16、状”充盈缺损-胆总管结石典型表现,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杯口征,胆石症(F/67):CT未显示。,USG(Ultrasonography) 一个或多个强回声光团、光斑或弧形强光带 后方伴有清晰声影 强回声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囊壁增厚时,“囊壁-结石-声影”三联征(WES征) 泥沙型结石:后方伴声影的细小强回声光点群 胆囊壁间结石:胆囊壁内强回声光斑,后方伴彗星尾征或声影,体位改变时不移动 胆管内结石位置以上胆管扩张,胆囊癌,胆道系统最常见恶性肿瘤,70%90%腺癌 老年女性多见,约85%合并胆囊结石 80%呈浸润性生长,20%乳头状生长 胆囊缺乏粘膜下层-易外侵 胆囊区域淋巴结丰富-易淋巴结转移
17、,CT/MRI 分型:胆囊壁增厚型(1522%) -胆囊壁不规则增厚(10mm) 腔内型(1523%):转移晚。 肿块型(4170%):易转移。 -胆囊腔内结节或肿块 增强扫描示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邻近肝实质出现低密度区/水肿带 肝内外胆管扩张 肝门或胰周腹膜后淋巴结增大、腹水、肝内转移灶,胆囊癌(腔内型),胆囊癌(肿块型),胆管癌,起病隐匿,无痛性、进行性黄疸 80%为腺癌 好发于肝门区左右肝管汇合部(约50%)、肝外胆管、肝内胆管(肝内型,好发于肝左叶) AFP阴性,癌栓、肝硬化少见 生长方式:结节型、浸润型、乳头型,CT/MRI 胆管壁增厚或形成软组织肿块 病变近端胆管扩张 增强扫描呈轻中
18、度渐进性强化,动脉期轻度强化或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及延迟期逐渐强化明显 MRCP可更清楚显示胆管扩张及狭窄,胰腺,正常胰管宽1mm3mm,胰腺正常CT、MRI表现,CT平扫:软组织密度,与脾脏相仿。 CT增强:“快进快出”,与脾脏相仿,强化峰值35秒左右。 MRI T1WI: 中等信号,与肝脏接近。 T2WI: 略低于脾脏信号。 MRI动态增强: “快进快出”,与脾脏相仿,脂 肪抑制序列表现更明显。,正常胰腺:“快进快出”强化模式,正常胰腺:尾、体、颈、头,T1WI,T2WI,FS,急性胰腺炎,单纯水肿型多(80%90%),出血坏死型少。 病因: 胆源性 酒精性 感染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
19、其 它:高脂血症、高钙血症。 特发性 临床: 持续性腹痛,放射到胸背部;发热,WBC升高;恶 性、呕吐;低血压、休克;腹膜炎表现;黄疸等。 血、尿淀粉酶升高。,单纯水肿型胰腺炎影像表现,CT、MRI正常:10%20%。 胰腺体积增大,多为弥漫性,少数局限于胰头。 胰腺密度正常/轻度下降,密度均匀 / 或模糊。 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 轮廓清晰 / 或模糊,可有胰周渗出、积液。 肾前及肾周筋膜增厚。 增强扫描:胰腺均匀强化,无坏死区域。,急性水肿性胰腺炎(M/17): 发作性上腹痛12小时,现症状缓解,但淀粉酶仍增高。 MR示胰腺饱满,T1WI信号减低。,胰周积液+肾前筋膜增厚,出血
20、坏死性胰腺炎影像表现,1、胰腺体积弥漫性明显增大。 2、胰腺密度不均:水肿/坏死区密度减低,出血区密度升高; 合并出血: T1WI及 T2WI均呈高信号。 3、胰腺包膜增厚、掀起。 4、胰周脂肪坏死、积液,亚急性期转为胰周假性囊肿。 5、胰源性腹水。 6、并发症:蜂窝织炎、脓肿、假性囊肿。,胰腺坏死,密度不均,急性坏死型胰腺炎(F/71):治疗1月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F/71),慢性胰腺炎影像表现,1、胰腺萎缩:局灶性 / 或完全性。 2、胰腺增大:炎症、水肿、合并囊肿。 3、胰管扩张:管状/串珠状,局限/弥漫 3、密度改变:正常 /减低(胰腺脂肪替代) 4、胰腺内假囊肿形成(34%),囊
21、壁可钙化。 5、钙化:胰管结石、胰腺钙化。 注:轻者(16%)影像表现完全正常。局限性增大者,与肿瘤难以鉴别。,慢性胰腺炎,胰腺钙化,慢性胰腺炎(M/67):胆囊切除10年,腹痛半年。胰管扩张。,胰腺肿瘤分类,一、外分泌性肿瘤 胰腺癌、胰腺囊腺瘤(浆液性/粘液性)、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二、内分泌性肿瘤 1、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生长抑制素瘤 2、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胰腺癌,1、年龄:中老年,M:F = 1.12.0:1 2、发病率:No.4(国外)、No.9(国内) 3、部位:头6070% ,体1520% ,尾5% ,弥漫性 510% 4、组织类型:腺癌:8
22、0%以上,导管细胞癌位于胰头,腺泡型腺癌位于胰体、尾。其它(乳头状腺癌、乳头状囊腺癌、鳞癌) 5、生长特点:浸润生长,无包膜;远端阻塞性慢性胰腺炎;生长迅速;早期淋巴及血行转移(肝、肺、肾上腺、肾),影像表现,直接征象 1、胰腺肿块,局部增大,肿瘤远端胰腺常萎缩;少数胰腺一致性增粗,大者易坏死,瘤体无钙化 2、平扫多呈等密度 / 或略低密度,T1WI略低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 3、乏血供,轻度强化(强化程度小于胰腺),间接征象 1、梗阻性胆管扩张、梗阻性胰管扩张 2、继发性假性囊肿。 3、转移、侵犯: 肝转移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侵犯血管 腹腔转移 网膜转移 直接侵犯,脾脏,脾脏外伤,CT平扫 -脾挫裂伤:脾内线条状、不规则形低密度区,伴 点、片状高密度影 -脾血肿:呈团块状高密度影 -包膜下血肿:半月形高密度影 -脾包膜破裂:脾周或上腹积液,腹腔最易受外伤器官 发生率:脾肝肾胰 超声、CT首选,脾内血肿+包膜下出血,脾脏肿瘤,少见 良性肿瘤-血管瘤 恶性肿瘤-淋巴瘤,典型病例,Im Here,邮箱:13526585157,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