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47014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29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冒佩华冒佩华 主讲主讲第一专题第一专题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一、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一、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1.市场二重性的理解市场二重性的理解市场是一切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一切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2.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各自利益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各自利益的竞争、生产供求关系的变化的竞争、生产供求关系的变化调节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经济运行的机制。其其中价格价格机制是中心。中价格价格机制是中心。3.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借助于市场交换关系,依靠市场机制,组

2、织社会经济运借助于市场交换关系,依靠市场机制,组织社会经济运行,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人们利益的经济,简言之,在行,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人们利益的经济,简言之,在市场调节下运行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调节下运行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含义: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调节社会现代市场经济的含义: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人们利益的经济资源配置和人们利益的经济4.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各种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体系是各种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生中发展而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商品市场共生中发展而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商品市场和一般要素市场。和一般要素市场。市场体系

3、还包括自然生产要素市场市场体系还包括自然生产要素市场市场体系的完整性与和谐社会市场体系的完整性与和谐社会(一)性质(一)性质(生产关系属性和生产力属性)生产关系属性和生产力属性)1.社会性;社会性;2.主体的多元性和平等性;主体的多元性和平等性;3.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二)基本特征(二)基本特征1.从市场经济本身看从市场经济本身看(1)动力机制;()动力机制;(2)信息机制;()信息机制;(3)外在的强制机制;()外在的强制机制;(4)均)均衡机制衡机制2.与计划经济相比较与计划经济相比较(1)自主经济(依附经济);()自主经济(依附经济);(2)竞争经济(保护经济)

4、;()竞争经济(保护经济);(3)法制经济(统制经济);(法制经济(统制经济);(4)开放经济(封闭经济);()开放经济(封闭经济);(5)商品)商品交换经济(实物分配经济)交换经济(实物分配经济)二、市场经济的性质、基本特征与功能二、市场经济的性质、基本特征与功能(三)(三)功能功能1.分散的决策结构能够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市场供求做出灵分散的决策结构能够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市场供求做出灵敏的反映,较好地实现供求平衡,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敏的反映,较好地实现供求平衡,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2.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动力结构有利于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动力结构有利于发挥人们的主动性

5、和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以价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结构能使每个参与经济活动以价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结构能使每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人和经济组织获得简洁、清楚和有用的信息,从而保证的个人和经济组织获得简洁、清楚和有用的信息,从而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4.以竞争为核心的协调结构,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来实以竞争为核心的协调结构,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来实现经济过程的均衡。现经济过程的均衡。三三“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理论理论1.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其特点市场失灵

6、的含义及其特点(1)市场失灵的含义)市场失灵的含义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环境的某些限制,而使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环境的某些限制,而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有效配置到最佳状态。得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有效配置到最佳状态。(2)市场失灵的特点)市场失灵的特点a.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自身固有的,靠市场自身的完善无法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自身固有的,靠市场自身的完善无法克服;克服;b.市场失灵是相对的;市场失灵是相对的;c.市场失灵是变化的。市场失灵是变化的。2.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的原因(1)由于市场功能的缺陷造成的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物品、个人能自)由于市场功能的缺陷造成

7、的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物品、个人能自由选择未必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由选择未必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2)市场不完善(私人物品方面)导致的市场失灵(垄断的存在、信息不)市场不完善(私人物品方面)导致的市场失灵(垄断的存在、信息不完全和非对称、分配不均);完全和非对称、分配不均);(3)制度原因导致市场机制的扭曲(产权不清、行政干预等)。)制度原因导致市场机制的扭曲(产权不清、行政干预等)。3.市场失灵的治理市场失灵的治理(1)政府的介入(纠正缺陷,弥补局限)政府的介入(纠正缺陷,弥补局限)政府二次调节论的错误政府二次调节论的错误(2)产权制度安排(明确责权利、外在性内在化)产权制度安排(明确

8、责权利、外在性内在化)(3)社会道德约束)社会道德约束四、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垄断四、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垄断1.市场结构及市场结构的类型市场结构及市场结构的类型(1)市场结构:市场环境)市场结构:市场环境(2)市场结构的划分)市场结构的划分a.从市场交换的内容看,市场体系分为最终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金从市场交换的内容看,市场体系分为最终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融市场;b.从市场交换的方式看,有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从市场交换的方式看,有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c.从市场交换的空间结构来分,有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地区性市场;从市场交换的空间结构来分,有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地区性市场;d.从

9、市场交换的时间结构来分,有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从市场交换的时间结构来分,有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e.e.从市场主体的关系来分,有竞争性市场、垄断性市场及垄从市场主体的关系来分,有竞争性市场、垄断性市场及垄断竞争市场。断竞争市场。(1)市场集中度:通过市场参与者的数量与参与程度来反映市场的竞争)市场集中度:通过市场参与者的数量与参与程度来反映市场的竞争或垄断程度的基本指标。或垄断程度的基本指标。衡量集中度的最主要指标,就是位于市场前几名的企业的生产量或销售衡量集中度的最主要指标,就是位于市场前几名的企业的生产量或销售量占整个市场供给量的比重,也称生产或市场份额。如果生产或市场被量占整个市场供给量的

10、比重,也称生产或市场份额。如果生产或市场被集中的份额越大,说明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反之则说明竞争程度越高。集中的份额越大,说明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反之则说明竞争程度越高。按市场主体关系划分市场结构主要有三个方面按市场主体关系划分市场结构主要有三个方面(2)产品差别:同一类产品中存在着不完全替代性)产品差别:同一类产品中存在着不完全替代性(3)进入壁垒:寻求进入某个行业的厂商而不是由已在该行业内的厂)进入壁垒:寻求进入某个行业的厂商而不是由已在该行业内的厂商负担的生产成本(新企业进入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即障碍)。商负担的生产成本(新企业进入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即障碍)。构成进入壁垒的因素主要包括:构

11、成进入壁垒的因素主要包括:a.规模经济壁垒;规模经济壁垒;b.资本需要量壁垒;资本需要量壁垒;c.资源(稀缺)壁垒;资源(稀缺)壁垒;d.过剩生产过剩生产能力壁垒;能力壁垒;e.产品差异壁垒产品差异壁垒2.完全竞争结构、竞争的效益与成本完全竞争结构、竞争的效益与成本(1)完全竞争结构: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存在任何垄)完全竞争结构: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2)短期均衡)短期均衡(3)长期均衡)长期均衡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厂商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厂商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只要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就会生产。只要价格

12、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就会生产。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等于价格。价格大于平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等于价格。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才会生产。均成本时,才会生产。3.垄断、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垄断形成的原因(1)垄断:少数几个厂商联合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供给)和流)垄断:少数几个厂商联合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供给)和流通(价格)通(价格)(2)垄断产生的原因:规模经济的需要;先行进入的厂商对生产所必需)垄断产生的原因:规模经济的需要;先行进入的厂商对生产所必需的某种或某几种生产要素的控制;政府依法律形式赋予厂商独有的供给的某种或某几种生产要素的控制;政府依法律形式赋予厂商独有的供

13、给权利;某厂商获得某项技术专利权时,可能产生垄断。权利;某厂商获得某项技术专利权时,可能产生垄断。4.垄断的基本形式、对垄断的评价垄断的基本形式、对垄断的评价(1)基本形式)基本形式A.从垄断的内容看,分为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从垄断的内容看,分为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垄断结构是相对于竞争结构来说的,属于市场结构范畴。市场结垄断结构是相对于竞争结构来说的,属于市场结构范畴。市场结构是指某一市场中企业数量较少,企业规模特别大,或者说少数构是指某一市场中企业数量较少,企业规模特别大,或者说少数企业在投入或产出中占据了整个市场的绝大部分比重。判断垄断企业在投入或产出中占据了整个市场的绝大部分比重。判断垄断结

14、构的标准是产业集中度。结构的标准是产业集中度。垄断行为是相对于竞争行为来说的,属于市场行为范畴。垄断行垄断行为是相对于竞争行为来说的,属于市场行为范畴。垄断行为包括:低价倾销、价格歧视、捆绑定价、串通招投标等。为包括:低价倾销、价格歧视、捆绑定价、串通招投标等。B.从垄断成因看,分为自然垄断、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从垄断成因看,分为自然垄断、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自然垄断与人为垄断对应,由技术上原因造成;自然垄断与人为垄断对应,由技术上原因造成;市场垄断是由于市场竞争中暂时大获全胜而形成的垄断;市场垄断是由于市场竞争中暂时大获全胜而形成的垄断;行政垄断是与自然垄断和市场垄断相对的垄断,行政垄断是由于行

15、政垄断是与自然垄断和市场垄断相对的垄断,行政垄断是由于政府授予特权而造成的垄断。政府授予特权而造成的垄断。(2)对垄断的评价)对垄断的评价垄断有二重性: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垄断有二重性: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a.积极作用(往往指垄断结构)表现在:积极作用(往往指垄断结构)表现在:一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一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二是降低交易费用,实现组合经济;二是降低交易费用,实现组合经济;三是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三是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b.消极作用表现在:消极作用表现在:一是使企业免受竞争压力,缺少外在动力;一是使企业免受竞争压力,缺少外在动力;二是垄断企业对价格、产出和成本控制造成

16、资源配置低效率;二是垄断企业对价格、产出和成本控制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三是降低社会总福利;三是降低社会总福利;四是使收入再分配不利于消费者而有利于垄断者。四是使收入再分配不利于消费者而有利于垄断者。第二专题第二专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思想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思想 理论逻辑: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理论逻辑: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思想假设前提:高度社会化的物质基础假设前提:高度社会化的物质基础基本思想:(基本思想:(1 1)公有

17、制;()公有制;(2 2)按劳分配;()按劳分配;(3 3)计划经济计划经济2.2.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思想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思想(1 1)列宁)列宁A AB B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理论两种公有制;两种公有制;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物质利益原则;经济核算;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保存;物质利益原则;经济核算;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保存商商品经济品经济 (2 2)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理论)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理论完全国有化;完全国有化;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关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排斥商品经济排

18、斥商品经济(3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 a.a.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一化三改造一化三改造”b.b.计划经济计划经济 c.c.按劳分配按劳分配 d.d.偏向生产关系解决矛盾偏向生产关系解决矛盾 排斥商品经济排斥商品经济3.邓小平社会主义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理论理论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4.计经济的历史功绩和实行计划经济的基本条件计经济的历史功绩和实行计划经济的基本条件(1)历史功绩)历史功绩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抑制通货膨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国

19、家重点建设;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人民摆脱贫困状保持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人民摆脱贫困状态。态。(2)基本条件)基本条件经济结构简单,能够获得完全信息且不需要成本;具有经济结构简单,能够获得完全信息且不需要成本;具有较高素质的人较高素质的人1.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资本主义 自然经济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商品经济 产品经济产品经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二、中国社

20、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3.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与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与全面经济体制改革(1)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市场化改革方向确)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市场化改革方向确定(十二届三中全会)定(十二届三中全会)(2)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十三大)论(十三大)(3)体制搁浅,)体制搁浅,“左倾左倾”回潮(回潮(1989-1991年)年)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必然的历史选择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必然的历史选择1.1.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2.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

21、场经济不等于资本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主义3.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场经济体制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十四大)三、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2.2.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3.3.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一)(一)

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体制框架的的决定,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体制框架的基本内容有:基本内容有:1.1.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2.2.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3.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4.4.合

23、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5.5.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宣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初步形成(初步建立),并提出的决定宣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初步形成(初步建立),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2.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完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

24、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证,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与前苏联市场化改革道路比较)(与前苏联市场化改革道路比较)(一)改革方式及其选择(一)改革方式及其选择 实施成本实施成本 激进方式激进方式 摩擦成本摩擦成本

25、渐进方式渐进方式1.激进式改革:是由国家制定一套有关立法或规定,然后根据法律规定,激进式改革:是由国家制定一套有关立法或规定,然后根据法律规定,在较短时间内就转入新体制,一步到位地全面放开市场经济,即实行在较短时间内就转入新体制,一步到位地全面放开市场经济,即实行“大爆炸大爆炸”和和“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改革方式。这种改革是整体的、全面的、的改革方式。这种改革是整体的、全面的、根本的、快速的。其主要内容有:根本的、快速的。其主要内容有:(1)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实际上)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实际上多党制;(多党制;(2)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3)经济政

26、)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疗法。策上采用休克疗法。2.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中国实行渐进式改革,一方面由于坚持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不能变,革。中国实行渐进式改革,一方面由于坚持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不能变,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既有格局和既定利益难以一时改变,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既有格局和既定利益难以一时改变,因此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是按照逻辑顺序自然生成。因此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是按照逻辑顺序自然生成。(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 1.强制中的诱致性强制中的诱致性

27、2.增量改革:体制内与体制外结合增量改革:体制内与体制外结合 3.试验推广:从局部到整体,由点到面试验推广:从局部到整体,由点到面 4.双轨过渡:行政协调与市场协调并存双轨过渡:行政协调与市场协调并存 5.改革、稳定与发展关系的处理改革、稳定与发展关系的处理 6.经济市场化与政治多元化分离经济市场化与政治多元化分离 7.实践理性实践理性第三专题第三专题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一、企业产生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一、企业产生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1.企业的产生企业的产生 2.2.企业家(企业主)的本质企业家(企业主)的本质(1 1)企业主是最高决策者,拥有剩余控制权)企业主是最高决策

28、者,拥有剩余控制权(2 2)企业主是剩余索取权的拥有者,有权支配企业盈利)企业主是剩余索取权的拥有者,有权支配企业盈利 3.3.企业的基本形式企业的基本形式 按资产的组织方式不同,企业分为三种形式。按资产的组织方式不同,企业分为三种形式。1、业主制企业、业主制企业2、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3、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4.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二、产权及产权制度二、产权及产权制度(一)产权内涵(一)产权内涵产权(产权(property rights):property rights):是涵盖一

29、组权利的整体,即指财产的所是涵盖一组权利的整体,即指财产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支配、收益和让渡等权利的有权及其派生的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支配、收益和让渡等权利的总称。总称。1.1.所有权是前提所有权是前提2.2.所有权派生出所有权派生出“五权五权”(1 1)占有权:财产所有者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形成的权利;)占有权:财产所有者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形成的权利;(2 2)使用权:亦称经营权,指使用者按照财产的性质与功能,用)使用权:亦称经营权,指使用者按照财产的性质与功能,用来满足某种生产或生活需要的权利;来满足某种生产或生活需要的权利;(3 3)处分权:所有者改变财产经济用途或存

30、在状态的权利;)处分权:所有者改变财产经济用途或存在状态的权利;(4 4)收益权:指依靠财产获得某种经济利益的权利;)收益权:指依靠财产获得某种经济利益的权利;(5 5)让渡权:通过出租可以把用益权转让给别人或把所有权出售)让渡权:通过出租可以把用益权转让给别人或把所有权出售给别人。给别人。(二(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有效率的产权制度1.有效的产权制度,产权必须明晰有效的产权制度,产权必须明晰产权明晰是指产权归属明确的基础上通过权利的界定,明产权明晰是指产权归属明确的基础上通过权利的界定,明确出资者和企业法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出资人职能到确出资者和企业法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出资人职能到位。位

31、。国有出资者职能到位的条件国有出资者职能到位的条件(1)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和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和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分开(2)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和机构明确)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和机构明确(3)政府将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分开管)政府将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分开管理理(4)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实行抓大放中小)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实行抓大放中小(5)将竞争性的国有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将竞争性的国有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完全分开和经营权完全分开2.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产权结构(股权结构)必须合理化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产权结构(股权结构)

32、必须合理化(1)从股权集中度的角度看,股权结构合理化就是形成适度集中)从股权集中度的角度看,股权结构合理化就是形成适度集中型的股权结构,即形成若干个可以相互制衡的股东;型的股权结构,即形成若干个可以相互制衡的股东;(2)从股权身份或股权维度的角度看,股权结构合理化就是形成)从股权身份或股权维度的角度看,股权结构合理化就是形成多元股权身份或维度并存的股权结构。多元股权身份或维度并存的股权结构。从股权维度,即股权身份上看,股份可以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从股权维度,即股权身份上看,股份可以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三部分。人股三部分。3.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产权必须有有效的保护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产权必

33、须有有效的保护有效的产权保护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法律制度能通过强制来惩罚破有效的产权保护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法律制度能通过强制来惩罚破坏产权制度的行为;二是合约各方可通过行使退出权保护自己的权坏产权制度的行为;二是合约各方可通过行使退出权保护自己的权益。益。4.有效的产权制度,产权流通必须顺畅有效的产权制度,产权流通必须顺畅产权流通顺畅即指产权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产权充分流动的条件:产权流通顺畅即指产权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产权充分流动的条件:一资产或产权的定价必须合理;二资产或产权形式证券化(资产分一资产或产权的定价必须合理;二资产或产权形式证券化(资产分割,化整为零)。割,化整为零)。三、传统国有三

34、、传统国有“企业企业”为什么缺乏效率为什么缺乏效率1.1.这些经济单位不具有企业性质这些经济单位不具有企业性质2.2.处在所有者功能丧失、产权虚处在所有者功能丧失、产权虚置的状态之下置的状态之下3.3.所有者的各项权能无法实现所有者的各项权能无法实现2.2.政府工作内容政府工作内容搞活国有企业搞活国有企业搞活国有经济搞活国有经济搞活国有资本搞活国有资本3.3.法律形式法律形式工厂制度工厂制度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多元出资多元出资4.4.经营方式经营方式 国有国营国有国营所有权与经营权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适度”分离分离以市以市场关系维系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场关系维系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

35、分离(二)可深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二)可深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1.1.对改革起点的重新认识对改革起点的重新认识 利益关系还是产权关系利益关系还是产权关系2.2.现代公司制度的政治经济学解释现代公司制度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产权本位还是竞争本位产权本位还是竞争本位七、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多样化(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问题的提出:(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问题的提出:股份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股份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二)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二)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主要实现形式的内涵与机制实现形式的内涵与机制1.1.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1 1)股

36、份制企业的起源与发展)股份制企业的起源与发展(2 2)性质的分析:股份制不同于公有制)性质的分析:股份制不同于公有制2.2.股份制成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制度安排股份制成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制度安排十五大:股份制要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就必须保证国家和集体十五大:股份制要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就必须保证国家和集体在股份公司中的控股地位。(在股份公司中的控股地位。(决定因素是控股权决定因素是控股权)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决定因素作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决定因素作了进一步扩展,只要有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参股,股份公司成为混合进一步扩展,只要有国有资本和集体

37、资本参股,股份公司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主体所有制经济主体 ,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股份制可以成为公,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股份制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制的实现形式。(决定因素是参股决定因素是参股)对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参股的股份公司做出特殊的制度安排:对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参股的股份公司做出特殊的制度安排:“金金股股”制度(制度(企业持有具有决定权的部分股份企业持有具有决定权的部分股份),关键时刻行使一票),关键时刻行使一票否决权,防止外国收购国家骨干企业,并使之符合社会主义的目标否决权,防止外国收购国家骨干企业,并使之符合社会主义的目标和要求。和要求。第四专题第四专题 现代公司治理现代

38、公司治理一、公司治理的由来及含义一、公司治理的由来及含义1.公司治理的由来公司治理的由来伯利和米恩斯(伯利和米恩斯(1932)关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影响的论述;)关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影响的论述;威廉姆森(威廉姆森(1975)提出)提出“治理结构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概念,概念,最早提出与公司治理类似的概念;最早提出与公司治理类似的概念;系统研究公司治理问题在国外是在系统研究公司治理问题在国外是在20世纪世纪80年代,在国内是在年代,在国内是在20世世纪纪90年代中期。年代中期。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

39、权的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企业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分离、企业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董事信托关系(股东和董事信托关系(股东和董事之间)和委托代理问题(董事与经理之间);董事之间)和委托代理问题(董事与经理之间);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不一致,且信息不完备、不对称,产生经营者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不一致,且信息不完备、不对称,产生经营者的逆向选择(事前非对称信息)和道德风险(事后非对称信息)。的逆向选择(事前非对称信息)和道德风险(事后非对称信息)。为了治理委托代理问题和强化监督代理人,产生了公司治理。为了治理委托代理问题和强化监督代理人,产生了公司治理。2.公司治理的含义公司治理的

40、含义(四种代表性观点)(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一,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相互制衡作用(吴敬琏)第一,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相互制衡作用(吴敬琏)第二,强调企业所有权或企业所有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主导作用第二,强调企业所有权或企业所有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张(张维迎)维迎)第三,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权益要受保护(杨瑞龙)第三,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权益要受保护(杨瑞龙)第四,强调市场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决定性作用第四,强调市场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决定性作用(林毅夫)(林毅夫)公司治理的主体一般主要是股东和董事,股东负责对董事的治理,公司治理的主体一般主要是股东和董事,股东负责对董事的治理,董事负责

41、对经理人的治理;公司治理的客体是经理人,有时也有控董事负责对经理人的治理;公司治理的客体是经理人,有时也有控股股东和董事,他们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公司经营,直接参与公司的股股东和董事,他们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公司经营,直接参与公司的价值创造。价值创造。二、公司治理的内容及分类二、公司治理的内容及分类公司治理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两方面的内容。公司治理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两方面的内容。(一)公司治理结构(一)公司治理结构第一第一,依据治理手段的来源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内部治,依据治理手段的来源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1.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

42、括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以及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以及“三三会一层会一层”之间的权利分配。之间的权利分配。(1)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指股东资产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指股东资产在不同股东之间的分布和构成状况,也就是股份公司总资本不同股东之间的分布和构成状况,也就是股份公司总资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有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可从股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有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可从股权的集中度和股权的维度两个方面考察。权的集中度和股权的维度两个方面考察。股权集中度股权集中度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高度集中条件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高度集中条件下,其代理问题表

43、现为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治理下,其代理问题表现为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治理重心是大股东;股权高度分散条件下,大量股东搭便车,重心是大股东;股权高度分散条件下,大量股东搭便车,其代理问题表现为其代理问题表现为“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和经营者侵害股东利和经营者侵害股东利益,治理重心是经营者。益,治理重心是经营者。股权的维度股权的维度即股东身份影响公司治理的目标。私人股东即股东身份影响公司治理的目标。私人股东出于自私的目的而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国有股东却不出于自私的目的而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国有股东却不同,还要考虑社会目标。同,还要考虑社会目标。有效的公司治理具有以下股权结构特点:一是经理人持

44、有效的公司治理具有以下股权结构特点:一是经理人持有一定数量的股份,经理人考虑股东利益;二是股权集有一定数量的股份,经理人考虑股东利益;二是股权集中度适中,大股东之间相互制衡;三是股权身份多元,中度适中,大股东之间相互制衡;三是股权身份多元,就不会出现只追求单一目标的情况。就不会出现只追求单一目标的情况。(2)资本结构:指公司全部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即负)资本结构:指公司全部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即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比例。负债和股东权益形成公司资本金。债和股东权益的比例。负债和股东权益形成公司资本金。(3)机构设置:即)机构设置:即“三会一层三会一层”。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具有资产受益、选

45、择经营者最高权力机构,具有资产受益、选择经营者(间接)、重大决策(通过董事会,间接)三项权利。(间接)、重大决策(通过董事会,间接)三项权利。董事会董事会法人财产权的主体,最高决策机构,具有经营法人财产权的主体,最高决策机构,具有经营决策权。决策权。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的监事组成,一般代表大股东的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的监事组成,一般代表大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是董事会的正式成员,一般维护中小股利益。(独立董事是董事会的正式成员,一般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东的利益)。经理层,由董事会聘任及授权而成为法人代理权的主体,经理层,由董事会聘任及授权而成为法人代理权的主体,具有经营指挥权。具有经营指

46、挥权。2.外部治理结构,是通过市场、外部制度和监管部外部治理结构,是通过市场、外部制度和监管部门等来实现对公司的治理。外部治理最主要的是门等来实现对公司的治理。外部治理最主要的是市场对公司的治理。市场对公司的治理。第二第二,从企业所有权安排,即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安排的,从企业所有权安排,即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安排的角度看,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单边治理结构和共同治理结构。角度看,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单边治理结构和共同治理结构。1.单边治理结构是指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或人力资本所有者单边治理结构是指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或人力资本所有者单独拥有单独拥有企业所有权而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从而行使企业的剩企业

47、所有权而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从而行使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并拥有剩余索取权。按照企业所有权的归属不同,余控制权,并拥有剩余索取权。按照企业所有权的归属不同,单边治理模式分为两种:单边治理模式分为两种:股东主权制或资本雇佣劳动的模式(古典企业,其理论是股东主权制或资本雇佣劳动的模式(古典企业,其理论是“股股东至上主义东至上主义”););劳动主权制或劳动雇佣资本的模式(纯知识型企业,其理论依劳动主权制或劳动雇佣资本的模式(纯知识型企业,其理论依据是据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2.共同治理模式是一种混合主权制模式,是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共同治理模式是一种混合主权制模式,是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

48、权和剩余控制权分散对称地分布于分散对称地分布于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其理论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其理论依据是依据是“利益相关者原则利益相关者原则”。(二)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应征对经理人)(二)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应征对经理人)公司治理机制分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形成一个统一公司治理机制分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形成一个统一整体。整体。1.激励分为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股票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分为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股票激励和股票期权等),其前提条件就是公司对经理人的经营绩效进行准确等),其前提条件就是公司对经理人的经营绩效进行准确评估。评估。2.约束分为内部约束(监事会、董事会等)和外部约束约束分为内

49、部约束(监事会、董事会等)和外部约束(市场)(市场)三、公司治理的创新三、公司治理的创新 方向方向人力资本视角的认识人力资本视角的认识1.公司治理的实质和功能公司治理的实质和功能(1)实质(?)实质(?)公司治理的实质是企业中最主要的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的有关制度公司治理的实质是企业中最主要的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的有关制度安排,是如何将要素结合带来的收益在要素所有者之间分配的制度安排,是如何将要素结合带来的收益在要素所有者之间分配的制度安排,是解决企业所有权与控制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和企安排,是解决企业所有权与控制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和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管理问题。公司治理的实质是公司资本

50、所有者确保业的战略决策和管理问题。公司治理的实质是公司资本所有者确保自己的投资能够得到良好回报的方法问题。自己的投资能够得到良好回报的方法问题。(2)功能(?)功能(?)第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一种合约关系。第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一种合约关系。第二,公司治理的本质也是最大化创造社会财富的机制。第二,公司治理的本质也是最大化创造社会财富的机制。第三,公司治理的功能是有效配置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第三,公司治理的功能是有效配置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2.激励与约束有机统一激励与约束有机统一包括对企业所有者的激励约束和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两个方面包括对企业所有者的激励约束和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经济、贸易、及财会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